逆風而行相關作文20篇

逆風而行 篇1

高一作文 ,844字

每一滴堅強不息的汗水都是傲雪寒梅綻放的風骨。—題記

茫茫雪嶺上,一片素色讓天與地相接,北風蕭蕭,吹得路人難行。客棧旁,驛道邊,點點紅梅點綴幹勁枝梢。

縱有刺骨逆風,在這個無人歡喜的季節裡,梅花依然挺立。冬之荒蕪使大地黯然失色,但卻使梅花勃然向上。千百花朵都眷戀春的溫柔,唯有梅花忍受了難以想象的艱苦,心懷一份執念,綻放在冬天。它註定要挑戰這個季節,註定要在坎坷的人生裡走出不一樣的風采。

生命是脆弱的,只要大自然一發威,任何生命都抵擋不住狂風驟雨、雷電霹靂的威勢,它們也許只在一瞬間就灰飛煙滅。但生命也是堅強的,它們可以不畏前途的艱險,奮勇向前,一旦抓住機會,就會迎難而上。這何嘗不是梅花的風骨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它傲人的姿態下,折射出來的可貴精神何嘗不是人類所擁有的呢?

當我們讚歎淘寶網的便利及支付寶的實用時,當我們從網上優惠購買了心儀已久的物品時,當外出購物用手機掃碼支付時,一股力量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股力量的帶來者便是馬雲。

馬雲的成就毫無隱藏地展現在人民面前,當閃耀的燈光照在他頭頂時,誰能懂撐起他整個舞臺的信念與艱辛?在一個不被看好的年代裡,當他的朋友紛紛轉向其他行業,最終堅持下來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時,他可曾想過要放棄?不,他沒放棄。馬雲就如那梅花。春天百花競相開放時,梅樹卻深深紮根於大地,吸取一切的養分;冬日萬物蕭條時,它便甦醒,挑戰環境也挑戰自我。沒有一顆堅強不屈的心,沒有永不言棄的精神,怎麼在重重逆境中博得人生的出彩?

信念與堅持可以讓看似平凡的人變得不平凡。高考失意的俞敏洪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堅定信心,朝自己的目標踏實前進,最終創辦了“新東方”。北方的風既幹且冷,但他願迎接寒風的挑戰。

所以,當失敗失望時,當感到夢想與現實有一定距離時,當諸事不稱心意煩躁鬱悶時,不妨靜下心來,品一品梅之風骨,思其綻放的風采,感其逆風而挺立的意志,你就會知道,只要堅持永在,信念依舊,終究會取得回報。

逆風而行,雖道艱,但無悔。

逆光而行 篇2

高一作文 ,806字

只是突然停滯了腳步,捲進時光漩渦。

時光洪流中,我在找那個少年。

我丟了他,在洶湧人流,走成兩個方向。

逆流而上,是我們分別的地方。他站在那裡對我微笑,說:“我代你奔走四方,你代我追逐理想。”我望著他逆光而行的背影,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

“別了,少年。”我轉身隨人潮而走,追逐眼前光亮。人潮擁擠,他們緊密得像張黑色的大網,把光亮圍住,卻又不留一絲罅隙,我難以前進,快要窒息般的絕望。“你做不到。”身邊的人們輕蔑地挑起嘴角,使我不得不放棄更多—,放棄了遊放棄了休息戲,放棄了所有娛樂……我只要前進,哪怕變成一個只有前程序序的機器,我只要前進。

可是,身邊的人太多太多,走得太快,我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也丟失了那個曾與我並肩前進的少年—那個信念堅定的自己。

轉回身,看到一張張麻木蒼白的臉,不,他們的臉上沒有理想。我開始原路返回,與奔赴光亮的人們擦肩,像曾經的少年一樣。艱難地撥開人群,卻追不上我的少年,我迷失了自己,疲憊地跌倒在地上。

夢中,那是我的少年,他依然微笑著開口:“我代你奔走四方,你代我追逐理想。”我想衝過去抱住他哭泣,可他避開我,逆光而行。

“請不要放棄,我們共同的理想。”

默默地站起身,重又看到了光亮,我飛快地從人們身旁奔跑而過,他們開始追不上我的速度,我知道我與我的少年共同喊著:“理想,理想!”一聲比一聲響亮。

終於,穿過層層人群,我站進光芒中央,軀體也變得耀眼閃亮。那麼,我的少年,此刻你在哪裡?“我終於弄丟了你,就像口袋破了,漏出的糖果,在我滿心歡喜的時候。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地上。”可是這時,我看到了什麼—那是未來之路,像一條明耀的銀絲,冗長卻明亮。我踏上去,卻看見,依然微笑的你,站在我的前方。

“其實我一直陪伴著你,看著你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變得越發堅強,默默傳遞給你信念和力量。”

“我知道,我的少年,因為我曾看到,你逆光而行的背影,總是灑滿光芒。”

逆風前行 篇3

勵志作文 ,685字

雛鷹翱翔天空時會遇到逆流,找不到飛行的方向;細水奔流小溪時會遇到頑石,找不到行進的道路。人生路漫漫,我們難免會在前進時遭遇風雨險阻,無論是否順逆風唯有勇敢向前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依舊還記得剛剛踏入初中學堂的那些日子,我本以為初中的學習會同小學一般輕鬆,然而現實卻給了我沉沉的打擊。從剛入初中的數學小測,到一次次的單元小考,我小學曾引以為傲的數學,在現在好似已成為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我,無奈至極,卻又無可奈何。終於,一次次的失利,讓我已對數學不再抱著希望,迷惘與恐懼籠罩著我。

傍晚,獨自一人漫步在校園間的小道上,想起近來數學成績的種種,不由得嘆了嘆息。不覺,陣陣寒風颳來刺痛了雙頰,這時才發現原是凜冬已至。站在道旁,仰望天空,為接下來近三年的學習生涯感到擔憂,在我為前途感到迷茫時,一隻喜鵲闖入了我的眼簾,那是一隻怎樣的喜鵲啊,它是多麼的小巧,但在凌冽的寒風中又顯得落不經風。風依舊不斷,它卻仍舊在刺骨的逆流中前行,儘管搖搖晃晃,卻堅定地、緩慢地飛向前方。

我怔住了,為喜鵲的頑強、堅定感到震驚,同時不免為自己對現在處境的態度感到羞愧,“沒有什麼事都是順順利利的,無論順逆風,唯有勇敢前行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一個聲音在我的腦中響起,是啊,生活中總有些不如意的事阻礙我們前行,但唯有逆風前行,才能成長,不是嗎?小鳥都是如此我為什麼不行呢?已不再迷茫,重拾自信出發。

寒風已過,天空再次恢復了平靜,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只有傍晚淡淡的夕陽餘暉灑在昏暗的天空上,一切是那樣的平和,正如磨難後彩虹一般。順風前行,固然能然人們平安的成長,但逆風前行,又何嘗不是對自身的修煉呢?

逆風飛行 篇4

國二作文 ,896字

對於北方人來說,春天是短暫而又美好的。

脫去了冬日陰戾的霧霾與厚重的冬衣,人們終於可以短暫享受春天溫和的風,溫和的雨,溫和的空氣。踏青是必不可少的。手持風箏,踏著午後溫暖的陽光,我也來到了公園。

春天的風如同調皮玩耍的孩童,你需要及時逮住他們,稍一不留神,他們便會從你的身邊溜走。我用輕柔的線頭測了測風向,便將風箏舉過頭頂。

努力想象著風箏在天空中飛舞的羅曼蒂克場景,我身邊似乎也飄滿了粉紅色的空氣—不!不!甩甩頭,低頭望望在我手中死氣沉沉的風箏,強打起精神。“喂!不能放棄啊!要不然太丟臉了。”空中飄來一句話。我瞪了瞪眼,決定一定他要將它送上天。

順著風兒,我一次又一次地將風箏拋起,但它如同春困的人兒一樣,一次又一次地落下。拋起,落下,再起,再落。半小時過去了,根據我的推斷,順風的風箏應該很容易就起飛了啊,可我的風箏已經墜機十幾次。我又羞又憤,看著別人的風箏在藍天中翱翔,而我的風箏卻如同旱鴨子一般頹然倒地,心中更是不服氣。

“唉,閨女,看你半天了,是不是不會啊?”正氣著呢,一位老者不知從哪裡飄來。我撇撇嘴—不要你管!剛想說出這句話,老者從我手中接過風箏,自顧自地擺弄起來。“你的技術不是很到位,我來教教你吧。”他朝我眨眨眼。我主動後退一步,想要好好看看這風箏怎樣飛上天。

“這風箏啊,一個個倔強的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樣,非得逆風才能飛上天,這逆風風越大啊,飛的就越高。”正說著,一股極強的氣流撲面而來,老者絲毫沒有猶豫,手一拋,線一拉,眼一瞪,竟將那風箏送出七八米高。風箏因為氣流的原因,將老者拉了兩個踉蹌,老者怒目圓睜,雙腳扎穩,手中緊緊地控制著輪盤,努力保持平衡。手中一寸一寸放線,那之前還頹然在地的風箏竟飄飄悠悠上了天。

抬頭看看美麗的風箏在藍天下飛翔,我想起了莊子的鵬:“風之積也不夠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風箏只有逆風才能飛翔,是啊!人不也一樣嗎?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快成長。逆境是人生一劑必不可少的良藥,它使你從安逸的疾病中驚醒。喝下它,你會發現,你也可以飛得更高!

夕日欲頹。老者將風箏降下來,交與我,我朝他笑笑,踏著還有些許暖意的晚風,走上了回家的路。

擷“共享”之英華,乘風而行 篇5

國一作文 ,885字

現今,“共享”這個新鮮的詞彙已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極大的。“共享”的時代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將人們一個一個的缺陷完完全全暴露了出來。

“共享”一詞,意為公用的,公共享有的。說到“共享”,第一個聯想到的,應該就是街邊隨處可見的“小黃車”了吧。可是我們是否看到過一些“犯罪者”在街邊將這些公用的資源佔為己有?可曾看到過一些人因為覺得共享單車是公用資源而不去珍惜隨意破壞呢?這就人們珍惜這些“新發明”的方式?共享單車投放不過一年,卻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經常有人使用完共享單車就將其亂停放,造成交通不變。有人故意損壞共享單車,讓他人無法使用。更有甚者,出於惡作劇或發洩的心理,在共享單車的座墊上扎針,對其他使用者的身體造成傷害。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而共享單車的經營方,除了加派人手看管,也別無其他措施,只能減少,而不能杜絕。

我想,“共享”的發明者的意願本就是衝著方便人們的生活去的吧。誰能想到“共享”的出現,反而將人們自私的本性裸露了出來呢?

不可否認的,“共享”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加大的的提高,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共享,不僅是一種便利,更是一種素質的體現。不說別的,就拿我們所居住的上海來說,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許多國外旅客到這兒旅遊或是長期居住在這裡,當他們看到這些情形的時候他們並不會認為只是個別人。他們把我們當成了一個整體,甚至他們會認為,我們中國人就是這麼沒素質。

“共享”是便捷的,但它是好是壞不是決定於它自己,而是決定於人們能否好好利用它。就像我們迅速的閱讀完一本書時,不可能再去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只會挑重點,籠統地看下來。“共享”的精華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去採擷的。讓我們一起擷“共享”之英華,乘風而行。

小鷹逆風飛行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96字

在這個愉快的暑假裡,媽媽帶我去寧波書城買了一本特別有意義的書——《小鷹逆風飛行》,這本書是中國著名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最新力作。光看這帥氣的書名,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當天下午,我就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

讀了前言我才知道,沈石溪是一位聞名中外的動物小說作家,他所著的動物小說可不像別的作家那麼死板,他的著作充滿了哲理內涵,而且風格獨特,風靡全球。我才讀了兩、三行字,就入迷了。

驕陽似火,一隻名叫紫金冠的小雛鷹無力地趴在鷹巢裡,它的媽媽在不久前,為小鷹抓捕獵物的時候因受傷過重而死去了,紫金冠只好自己去捕獵。起初,它因為沒有捕食經驗,只能靠吃蚯蚓過日子。第二天,它找來了一隻蓋著虎皮的老虎骨架,它靈機一動,鑽到了裡面,來了個“鷹假虎威”,巧妙地躲避了許多大型野獸的攻擊。

後來,紫金冠遇到了一隻受傷的小山羊——彩雲飛,藉著它“龐大的”(對紫金冠而言)身軀,紫金冠成功地抓獲了它的第一隻獵物——老鼠,於是,它倆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它們同甘共苦、共同成長。下冰雹時,彩雲飛用龐大的身軀為紫金冠撐起了生命之傘;當彩雲飛遭到巨大的黑尾蟒絞殺時,紫金冠勇敢地幫助彩雲飛脫離險境;當彩雲飛被迅猛的雲豹追擊時,紫金冠毫不猶豫地把彩雲飛請進了自己的虎房子裡,幫助它躲過了一劫。

三個多月後,彩雲飛找到了它失散多年的母親,它就和紫金冠依依不捨地分開了。紫金冠不想失去這位朋友,於是它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南臘河邊的一處灌木叢找到了彩雲飛的族群,它也在附近的老鷹山上住了下來。

最後,紫金冠站在高高的老鷹山上,迎著咆哮的山風,學會了在廣闊無垠的長空中翱翔。就這樣,鷹與羊,天與地,譜寫了一曲友誼傳奇。

讀了這本書,紫金冠和彩雲飛之間的真摯友誼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懂得了,朋友之間應該互幫互助,當朋友有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幫助朋友擺脫困境,就像紫金冠和彩雲飛一樣。如果它們不團結或者分開了,對紫金冠和彩雲飛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要知道,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這樣一對沒有能力的小雛鷹和小山羊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之所以它們能夠擺脫無數巨大的困難,就是因為它們能夠團結一心,微笑著面對困難,而不是各走各的路。

逆風而上真不容易 篇7

國二作文 ,888字

告別滿眼的陸地,我來到海邊。這裡的沙灘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金黃耀眼,而是夾雜著灰白色。海水卻是藍,散射出幽藍的光芒,彷彿深不可測,底下是萬丈深淵。岸邊的起伏的連山,像鐵的獸脊,遠遠向船尾跑去了,在船後刻下鋼鐵般的痕跡。

任由風牽扯髮絲,眼神卻依然空洞。閉眼是無邊的題海和紅圈,束縛的繩索緊緊纏繞。原本開心快樂的孩子,在一次次逆風而上卻被無盡的風浪打倒後已經傷痕累累。我不敢再想,立馬睜眼。

放眼望去,無邊無際,海面上只有風,雖然不大,可是沒有生命的蹤跡。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著,渴望什麼東西出現。——遠方竟然出現了幾個黑點。那是什麼?越來越近了……

原來是一隊海鷗!它們結隊同行,迎著風飛翔。我的內心突然有了一絲喜悅。它們向前飛著,我能看見風從它們的羽間劃過,竟不是傷痛,而是輕撫。可好景不長,風愈發猛烈,突然化身惡魔。一隻,兩隻,海鷗陸續被拍到水面,我彷彿能聽到它們的掙扎聲。風還在加大,小海鷗都從視線裡消失,只剩下最大的那隻了!我的內心緊繃著,屏住呼吸,不敢出聲。就在眨眼的一瞬間,最後一隻海鷗也不見了。

為什麼逆風而上總是不行呢?我也有過努力、拼搏,每個夜晚的挑燈夜讀,那一沓沓厚厚的練習紙,一根根用盡的筆芯,都是證據。但每次的結果都令我大失所望,一次次逆風而上,一次次被打倒……難道我真的被打倒了嗎……

沉寂許久,遠方又跳來幾個黑點,也是越來越清楚了……還是海鷗,先前那隊海鷗!領頭的還是那隻大海鷗!好像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衝動,磅礴而流動的血液!我明白了,它們是為了去召集更多的同伴,而不是被大風打倒!

海鷗隊由跟隨船尾,到一路向前,成為船的引領,駛向新的彼岸。我是否也能這樣呢!內心按捺不住的激動……

海鷗都能頂著強勁的風逆飛而上,我為什麼不行!雖然路途中有過血淚,也曾被狂風吹迷雙眼,但正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不容易,才能抵達最新的彼岸啊!

頓悟。嘴角鉤起一絲笑意,眼神又充滿堅定,背上盔甲,即刻出發。

逆風前行 篇8

國三作文 ,897字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我最喜歡的一張桌子,是一位老師傅送的。木桌子很結實,打造成桃花盛開的模樣,伏在上面寫字看書,可以感受到木頭的紋理在經年累月的雪雨風霜中,沉澱出智慧的暗香,像一位沉默的老者。

像那位老師傅。

老師傅是位木匠,能將木頭做成各式各樣美侖美奐的珍藏。我第一次去找他的時候,他正在劈一塊木頭。斧子磨著他手上的老繭,一揮一鑿都是一道道曼妙的曲線。他力道強勁,卻好像透著一股子溫情,把木頭雕琢出溫柔的模樣。

我隨著爸爸的指引,爬上一座雲霧繚繞的山,穿過一片竹林,跨過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流,才終於看見他的小屋。他的院門口堆放著各式各樣的木頭,也有一些成品,靜靜地躺在地上晒太陽。木做的盆子光滑,木梳子齒齒鋒利……

他看見我,放下手中的斧頭,問我需要什麼。我才得以細細打量他。他的圍裙上全是木屑,佈滿老繭的雙手也是傷痕累累,戴著細邊的方框照眼鏡,青絲裡夾雜著白髮。

他得知我需要桌子,留了電話,一週後來取。

後來,我沒事的時候就跑去那座小屋子,坐在院子裡看他做木工,有時候給他打打下手,跟他聊聊天。他話不多,卻在一次話題中開了匣。

“你為什麼當木匠?”我問。

“因為喜歡!”

他告訴我,他小時候一直有個夢想,是做一名快樂的木匠。他喜歡撫摸老樹的樹皮,彷彿能在其中參透出一些永恆的奧祕。他讀完高中之後沒有去讀大學,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堅持自己的夢想。

他獨自一人去拜師,獨自一人在漆黑的夜晚自己取暖。他的家人當然很失望,他們認為木匠不是個好職業。於是,他的家人,斷絕了給他的一切生活補貼。

“木匠不是個輕鬆的職業,卻是我喜歡的職業。剛開始學的時候很辛苦,手指磨破,出了很多血。後來磨成了繭,就習慣了。”老人臉上掛著恬靜的笑,是經歷風雨之後保持淡然自得的勝利者的笑。

可以想像,他吃了多少苦,才換來此刻手下美麗的技藝與木具。他像是風雨中的無名英雄,逆著風前進,用自己的努力與堅持,支撐起了自己晴朗的天空。

逆風前行,才能堅守住心之初衷。雖是榮光加冕的最渺小的英雄,亦有無言山河記載你行蹤。

幸福與秋風相伴而行 篇9

國三作文 ,880字

小時候曾認為秋天的來臨就意味著開學,也就意味著幸福的結束。但是自從步入初三,我漸漸明白幸福已不再是童年時一顆糖,一杯汽水的物質滿足,而是伴著秋風體味成長的享受。

幸福是在秋風中的相伴,那時我們並肩奔跑。

幸福是在秋風中的相聚,那時我們追趕時光。

期中剛過,我們便拋下成績的煩惱,卸下學習壓力的包袱,攜手走進北海,並肩坐在船上,好好享受初三僅有的閒暇時光。

秋風颯爽,它時而拂起垂在水面上的柳枝,使柳條優雅地漂浮在空中,時而吹散天邊的雲,使陽光灑向水面,時而掀起陣陣漣漪,泛起碧波,時而披開我們面前的髮絲,讓陽光映出我們臉上的神情。

我們把著方向盤,即使沒有船槳,也做出奮力向前駛去的樣子。幾條小船齊頭並進,共同逆著風,沿著波光粼粼的水面,迎著陽光,快速地滑行著,似乎是在追趕遠方那即將逝去的夕陽。在身旁白塔的映襯下,我們高歌那首經典的老歌,餘音繚繞,“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似乎仍浮在耳邊,彷彿就是幾十年前的原景重現,用手撩起湖水,水流從我掌心間流過,就好比那時光在外面想要定格的瞬間匆匆地逝去,秋風一吹,一絲涼意流上指間,但心中仍是秋日泛舟的無比溫暖與幸福。

在經過另一條小船時,不經意地聽到船上的老人在感嘆:“這群孩子真好!”老人們似乎是在感慨著他們年少時點滴溫暖的回憶,也似乎是在嘆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啊!能夠與夥伴們一起伴著秋風,體味成長真好,能夠在惜時中經歷這種幸福與秋風相伴的日子真好!

秋風中,曾記得,我們一起在秋鳳飛舞的操場上並肩練習體育專案;曾記得,我們一起在午飯後沐浴著陽光,享受著秋風;也曾記得,我們在臺階上伴著秋風共同鑽研數學題。這一次次,一次次看似簡單的事情,都是滿滿的幸福。

因為秋風,我們有緣相識,也因為秋風,我們能夠相聚在一起。在秋風中,我們相伴而行,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時光,相聚過,歡笑過,簡簡單單的,就是幸福。

我懂得了秋風意味著朋友相伴的溫暖,意味著校園生活的點滴時光,也代表了成長最幸福的回憶。那些伴著秋風,體味成長的日子,就是幸福。

我知道,在今後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都輕拂著這一縷秋風。

航行在逆風與順流中 篇10

高一作文 ,860字

生活中的批評有時像逆向的風,將你吹向別的航道;而讚揚宛如順流的水,一點點地將你向前推。生活的航道並非“一路逆風”,也並非“一路順流”。如果想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航道,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自主地選擇“逆風”與“順流”,正確地對待批評與讚揚。

在生活中,人往往會在接受過多批評後而不知所措,各種各樣的指責會將人指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接受了所有的批評,會讓人暈頭轉向—不知該往哪裡走。童年時的愛迪生一直因為愛提問的毛病而屢次遭到老師的批評,但他並沒有因此停止對外物的好奇,將他喜愛發明創造的天性保留了下來。若愛迪生接受了老師對他的批評,停止發問,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有可能被扼殺,人類可能會晚一點進入“光明”時代。

而與愛迪生相反的是柳永。柳永在科場失利後再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因為仁宗的一句評價和再次落榜的結果,從此無所顧忌地縱遊在妓館酒樓之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一句話使柳永一蹶不振,正是因為他自身過於看重別人的批評。仁宗的評價或許並不到位,柳永卻因此放棄仕途,最終的“受害者”不是仁宗,不是科舉考試,而是柳永自己。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別人批評的話應該是有選擇性的聽取,而並非讓批評使你不知所措。

有批評的同時也會有讚揚,而與接受批評相類似,如果不加選擇地聽取他人過多的讚揚會使人自高自大,導致最終被衝昏了頭腦。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因受到政治地位上的提升,從此不再致力於科學研究,卻變得迷信,沉溺於煉丹。牛頓因為榮譽而變得自大,而中國曆代的昏君又何嘗不是因為聽信讒言和阿諛奉承的話,遮蔽了忠言,最終導致了國家走向滅亡!這些君主,如果能像齊威王那樣察納雅言,分清忠言勸諫和讒言,中國的歷史大概會增添幾個輝煌的時代。所以,別人讚揚的話也要有選擇性地聽取,而並非被褒獎衝昏頭腦。

卡耐基說過,“你不能阻止別人對你做任何批評,但你可以選擇是否要讓自己聽到那些批評。”對於讚揚,也是一樣。只有分清哪些話對自己有益,哪些無益,去聽取那些有益的話,正像行駛在“逆風”與“順流”之間,開出自己的航道,活出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