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相關作文20篇

這是最好的時代 篇1

記敘文 ,932字

之前在微博上易烊千璽推薦了餘華的《活著》,餘華看到後回覆了他,內容是“致千璽同學和年輕一代的朋友們:你們是得天獨厚的一代人,你們身處這樣的時期:未來已經來到,過去還沒過去。你們要有野心,野心能讓你們情緒飽滿思想活躍,能讓你們即使過了這個村仍然會有這個店。”

很長一段時間我喜歡熬毒雞湯,喜歡聽大家說這個社會有多麼的黑暗,風氣有多麼的不好,看新聞也喜歡看那些誰又抑鬱自殺了,哪裡的公務員又濫用公職被人肉了。似乎這些才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真實寫照:網路主播、電影明星賺錢輕鬆快捷,科學家們無人問津。學習無用論喧囂甚上。負面能量充斥著網路和生活,然而餘華的那句“未來已經來到,過去還沒過去”卻讓人如同醍醐灌頂。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具有兩面性,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網路的火爆、資訊的爆炸甚至網紅的產生都是必然的,我們更應該客觀的去看待,有效的去利用。至少現在查詢英文單詞不用再翻半天的詞典,而且有可能翻了很久的詞典也查不到,如今開啟網路甚至連這個單詞的引申含義,包括造句都一目瞭然。查詢某段歷史,也不用跑到書店圖書館翻找資料,開啟網路甚至連這段歷史的野史資料都可以看到。如今微信上還有很多學習的小軟體,每天花十多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聽到純正口音的英語,可以聽到講義全面的詩詞鑑賞……這個時代我們擁有最好的學習資源,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平臺,也擁有日趨完善的法律監管。

之前讀餘華的《活著》,醫生為了救縣長夫人的命,將獻血的有根直接抽死,然後放在停屍間裡等著富貴去接回去,沒有自責,沒有安慰,沒有賠償。普通人的命那樣的不值錢,權利可以殺人到不需要付任何的責任。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在想,若是這樣的事情放在我們這個時代,那個醫生、縣長、縣長夫人甚至包括那所醫院怕都會在網路上被翻個底朝天。雖然有時候網路暴力讓我們覺得堪憂,但是因為網路的存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政治、法律全民參與、全民監管的時代。

出門有公交車、有地鐵、有共享單車,甚至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輛汽車。帶一部手機就可以吃喝住行全部搞定。奶奶說這是她那個時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的這個時代就是他們那時候以為還很遙遠的“未來”,而我們趕上了他們的“未來”。正如餘華說的“未來已經來到,過去還未過去”,這個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共享時代 篇2

國一作文 ,928字

有句話這樣講:“我們生長在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放在現代,“最壞”一詞很好理解:你可以開啟窗,看看外面灰濛濛的天,呼吸外面“新鮮”的空氣,聽聽馬路上嘈雜的汽車聲,它們會告訴你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而“最好”又是因為什麼呢?

是因為“共享”的出現,它就像是水中的最後一根稻草,能救我們於水火。

首先,你真的瞭解“共享”嗎?有人說它不就是共同分享的意思嘛,沒錯,可只答對了一半。就我而言,我認為“共享”不止如此,它更是一種人與人態度的共享,精神理念的共享。而在我眼中,共享時代是人們赴青春,覓知己的最好時代。

現如今,隨著“共享”一詞的出現,各種“共享”一下子風靡了起來: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等等都猶如明亮的星辰,吸引著人們向它們走去。而其中最常見的便是共享單車了,摩拜,小黃車成了大街上的新“地標”,好像一看見它們就看見了青春活力,即是因為它們亮麗的顏色,又是因為它們秉承了“低碳出行”的理念。

像我自己,也習慣於走出家門就“掃一掃”,聽到“嘀”的開鎖聲,便騎上小車開始旅途,騎完後只需鎖好即可,整個過程只需五秒,一元,即省力又省時還省錢,順帶也緊跟了潮流,又減少了汙染,這一舉多得的划算買賣以前可沒有呢!難怪現在的大多數人都愛把共享單車作為潮流新寵,恨不得騎上單車宣讀“青春宣言”呢。

我們再換個例子,“共享書店”這是個很新奇的書店,它的便捷不說,它在節省資源方面也令人叫好。我們可以在“共享書店”讀自己所愛,也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愛,可以瞭解他人,充實自己,也不浪費資源,即像是一個小書店,似乎也有點交流會的感覺。

不過,在共享的日漸流下的趨勢下,也有人為人們沉迷於電子裝置而擔憂,覺得它會拉開人與人的距離。其實不然,甚至恰恰相反,我認為它反而能拉近人們心與心的距離。

想象一下,家中長輩也想緊跟潮流,卻不會玩轉掌上裝置,這時你“伸出援手”耐心的教他們怎麼共享,這時他們與你有了共同的話題,而你也會與他們有更多的交流,是否是一種與人親近的方式呢?

總而言之,“共享”是一種極好的社會想象,它的便捷,環保,新潮,無一不牽動著人們的心,而在共享的引領下,我們的生活也會如“共享”所帶給我們的色彩那樣豐富美麗。

我愛這個時代,這個共享時代!

共享時代——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篇3

國一作文 ,1346字

共享時代餐廳坐落於上海市徐家彙地鐵一號站附近。不論是便捷的交通,平價的消費,還是豐富的口味,自由的環境都深受國內外顧客的歡迎。在這裡你可以輕易地品嚐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佳餚,在這裡你可以領略世界各地的美麗風景,在這裡你可以聆聽大千世界的天籟之音,在這裡一切的一切都將以低廉的價格被共享,多麼美妙的世界級餐廳啊!

“先生這裡,請跟我來。804包間,謝謝。”隨著服務生的手勢,年近半百的立法委書記嘴角微微上揚,看得出正在努力壓抑自己的心情,他的頭髮梳的一絲不苟,嚴肅的臉上透出一絲不被人察覺的熱情。

“老高,好久不見!”粗糙的面板,溝溝塹塹的皺紋一點點在身上刻下歲月的痕跡,身著青灰色中山裝的李煜熱情的揮揮手。

“好久不見,一別了30多年,沒想到你老了那麼多。”久違的笑容在臉上漾開,似是青春時那種純真的笑。

“是啊,老了,但日子更好了,心也好了。”望向遠處,窗外的雨伴隨著蕭瑟的秋風揚揚灑灑地衝洗著百無聊賴的街道。

思緒飄回幾十年前……

他們是在一次大學的“共享”交流會上認識的。高良做為上海大學的學生熱情接待了來自四川大學的學生會主席李煜。做為一名大山裡來的學生,哪裡見過這樣多可以共享的東西,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

“還記得你騎我的共享單車,可是把我晾了半個小時。”高良的眼神裡冒出的閃爍的光,卻像曇花一現,很難捉摸透了。

“你們大城市的人啊,就是體質弱,站一會兒就喊累,死活不肯說,還死要面子,看你這腳丫子動來動去不耐煩的樣子,忍不住就想惡整你哈!”

“靠!原來你是故意的啊!”高良說著,伸出手推搡了一下他的肩膀,如同年少時的問候那般。

“那是,不過當年也是貪新鮮,直接引進四川還出了不少問題,自行車的擺設,管理,山地騎行困難,別提了,說多了都是淚。”

“誒,你不是都克服了嗎?你們省不都成了共享示範省了!”

“可不是,那還有你的一分功勞呢!要不是你幫我立法規範,要不然,我這好事兒也成了壞事兒了。”

“先生,這是你們點的串串香和椒麻雞……”

“哎呦,不錯嘛!地道的川味兒,可以的!可以的!”

“那是,這可是特級廚師的味道,能有錯?只是可惜了。”

“可惜?從何談起啊?”

“誒,廚師的地位越來越低,全被這共享給害死了!”

“怎麼會!味道共享麼,菜可以創新哇啦!”

“可是…機器也會擺列組合式的創新,就好比這家店,其實,是沒有廚師的!”

“這……?”

李煜遙望窗外,那綿綿的憂愁彷彿這一望無際的夜色,從天際排山倒海般湧來。廚師何過?百姓何苦?

“在這樣一個結果,媒界,甚至是體驗都被高度共享的時代,不知道,還有什麼是獨創的……在科技和共享的合力下,我們消滅了個性的藝術家,囚禁了獨立的思想者,剽竊了睿智的發明家……沒有嚴苛法律約束的貪婪猛獸,以共享的名義,在帶給人們便捷平價豐富的生活的同時,卻在悄無聲息地抹殺著人類的創造力,生命力和藝術感。”高良憂心忡忡地皺起眉頭:“既得利益者不忍放棄豐腴的利潤,政府擔憂對經濟的衝擊社會的問題……改革的道路舉步維艱啊!”

“鄭燮聽竹尚知民間疾苦,我輩共產黨人怎能無視百姓困頓,國家興衰?必須要給這匹瘋狂的野馬套上法律的韁繩了,既然共享的瘋狂自我省開始,那麼治理也從我做起吧!”

兩位年近半百的老共產黨員再一次將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彷彿三十年前一般,親密無間。

最好的時代 篇4

國一作文 ,715字

朵朵白雲浮在蔚藍天空下,金色的和煦陽光灑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幾十年前的荒蕪景象,早已被城市的高樓大廈與郊區的茂盛樹林所替代。不論是在城市,亦或是在郊區,都能看見各式的共享資源,如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等等。

這正是我們所處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

幾個月前,國內出現了一種名為“共享單車”的資源,它遍佈了大街小巷。無論是在繁華的市中心,還是在相對而言人不多的郊區,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初見它時,我感到十分新奇:從前的自行車都是屬於私人物品,最多借給關係親密的親朋好友。而今,遍佈各地的自行車,竟是能夠給所有人用的—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用車。單車,從私人物品轉為共享資源,這著實令人驚訝,不得不感嘆科技進步之快。

不久,我便邀約上三五好友,用共享的“小黃車”一同去公園測試共享單車是否真的實用。答案是肯定的。且共享單車還十分人性化的針對個人身高設計了大小兩種,令個子較矮小的高中生、身高較高的成年人不至於尷尬的無車可騎。

以往,沒有自行車代步,只能步行或坐車的問題已得到了“共享單車”的妥善解決,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自此,便有了“共享籃球”“共享書店”等的多種共享資源。在借、用、還的過程中,人們都會注意愛惜自己所用的共享資源,避免給下一個用的人造成不便。

共享資源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令大家由對共享資源的責任感,引申到對於各種物品、各種事物的責任感。共享資源標誌著社會的進步,將人們領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共享時代。

這樣的時代,無疑是最好的。活在當下的我們,也無疑是最好的。

萬家燈火的城市,綠樹環繞的郊區,共享資源的遍佈與我們,構成的共享時代—

最好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最好的我們 篇5

國三作文 ,730字

還飄著零落的細雨,時間久了,便逐漸打溼了她的衣襟。她甜甜的笑容,編織在甜甜的桂花香裡,乘著秋風,散入心底,驅散了那一片迷惘……

不知從何時起,幾輛黃色的“怪物”闖入了我們的生活。以環保出行,便捷出行為任,迅速在我們身邊“繁衍生息”。

“我騎共享單車來。”週末約上三兩好友出行,不難聽到這樣的話。我也覺它的出現確實合適,既使人們的出行更為方便,又為環保做出來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常言“人滿為患”,或許車亦是這般?

近些日子,太多太多的情景,讓我對它的肯定有所動搖。

走出家門,常有幾輛單車隨意停放在小區裡,如同離群的牛羊;踏上街道,成排的單車佔據著人行道,行人不得不繞道而行……明明小區入口都豎立著“共享單車不得進入”的警示牌,明明不遠處就有集中停放點。

或許我們不該怪罪於車。

那一天清晨,我照例去上學。一夜驟雨,天空陰沉沉的只給人壓抑的感覺。途中看見十幾輛單車,在昨夜大風的摧折下,散散落落地倒在地上,很不像樣。不斷看見有人扶起一輛車騎走,任其同伴躺在地上繼續等待。急於趕路的我並沒有在意,欲繞道而行。不經意間回首,一個小女孩驟然闖進我的視線。

那大概是個七八歲的孩子,面上還掛著幾分稚氣,只見她手握把手,試圖將單車扶起,眉頭稍皺,似是使盡了全身的力氣。

此情此景,我似是有所感悟。

曾以為“患”在於人,不曾想過是人釀成了“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需最好的我們。這是共享的時代,或許我們亦需將那份責任共享。

我走到她的身邊,伸手替她扶起那輛車。她回頭看我,眼底流露這三分詫異,更多的是喜悅。空中飄起了小雨,卻擋不住腳步,澆不滅熱情。

一旁的桂花不知何時已飄香,稍有微風,便四散入鼻。她用她的舉動,用她的笑容,詮釋著在最好的時代裡:

我們,便是最好的我們。

共享時代,最好的時代 篇6

國一作文 ,864字

曾聽說過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是啊,這個時代,沒有大面積的戰爭,沒有舉目滿是創傷的土地,大部分的人們不在流離失所,君王的暴政也成為了過去式。於是人們開始尋找更為方便的生活方式,不甘於獨享而又心懷大愛的人們將目光轉向了一個詞—共享,於是,愈來愈多的共享資源出現於人們的視野,是了,這是共享時代。

變化如同柔軟的河水,緩慢蠶食著古老的事物。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人們將自行車作為珍貴的交通工具,到現如今推出的“共享汽車”資源,中間經歷的變化已太多太多,時代是在緩慢變遷發展的,我們不可否認。但從最開始的“共享單車”到現如今的“共享書店”“共享汽車”等等共享資源,我們所能看到的不僅僅是時代的改革變遷,更是人們生活理念的全新面孔。人們不再將好的事物小心收起,而是將它們拿出來,擺在那裡,告訴有需要的人們儘管借去,以便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可是,沒有什麼東西是能夠永遠保持完美儀態端莊坐在那裡的,共享資源也不是。

隨著共離資源的越來越普及,人們不再像最開始使用時那般的小心翼翼,他們隨意刻畫標記,隨意拆下那些資源的一部分,僅僅是為了能讓這些本該屬於眾人的事物屬於自己,隱藏於人心中最深處的貪婪啊,難道你不會在使用著那刻有“共享”標誌卻被你破壞的事物時悄悄詰問自己嗎?

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不可否認,卻也無從否認,但你我真的為這個時代的發展與建立供獻了力量與支援了嗎?哪怕是微弱的,毫不起眼的力量呢?

在這個時代,我們共同享有,共同愛護,共同生存,共同為這個世界作出貢獻。共享,不僅僅是在這個時代裡興旺,主流的事物,更是人們在追求平等追求大愛的一步,是為現今當代人們生活作出貢獻的一步。共享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關聯,與這個時代的改變相互照應,只是,我們都應記得,我們所共享的是便利,是快捷,而非自私自利,唯利是從。

這個時代,人們共同分享,和樂友善;社會平靜安詳,鮮少動盪。這個時代,和平,富足、快樂、美好,共同分享的美德也在潛移默化著人們的思想,這個時代,叫作共享時代,是需要你我共同維護,為之作出貢獻的,最好的時代。

共享時代——最好的時代 篇7

國二作文 ,851字

“生活在最好的時代……”正如鳳凰傳奇在“最好的時代”這首歌裡所說的,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共享時代。

共享時代是由各種各樣的共享事物組成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超市……當然還有許多共享事物和名詞在不斷繁衍中。

這些共享事物填充了我們的生活,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和其它事物一樣都有自己的兩面性。

先說說共享單車,他解決了許多出行方面的問題:比如以前一直在說的最後一公里的解決方法、短距離出行的難點、早晚高峰汽車擁堵以及廢棄排放等等問題。但隨著共享單車產業飛速地發展,許多問題也湧現了出來:例如近期報道的兩起由共享單車引起的意外傷害事故,而把共享單車推向了風口浪尖。這兩起事故都有著一些共同點:騎車人都是未滿12週歲的未成年人,所使用的共享單車也都是未上的鎖的,這暴露了共享單車企業管理上的致命漏洞。雖然政府已經出臺了關於共享單車的法律條款,但是企業的執行力度卻大大落後。現在滿眼望去各色的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妨礙了行人的出行,影響了城市的環境。

還有兩個熱門的共享名詞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共享籃球和共享雨傘。這兩個共享事物屬於小眾的,但正如它們的發起人所宣傳的,它們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隨時取用,方便了使用者,特別是共享雨傘,在雨天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份溫情。同時,這個新鮮事物要挑戰的是管理人員如何有效管理,使用者如何正確使用,以及使用後對於損壞後的維護保養。就比如說,在雨天,你隨手借了把共享雨傘,但撐開後發現雨傘上有個大洞,這就很尷尬。

雖說人們對共享事物褒貶不一,但我以我的親身經歷,認為共享事物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發展的需要。最近我學習機器人的課程搬到了新的教室—WEWORK。這是一個全新的共享辦公理念—聯合辦公空間。那裡環境舒適,設施完善,更重要的是在開放的空間裡年輕的創業者們交流,學習,碰撞。我們在這裡上課不覺得壓抑,更多的是開心,享受。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有利有弊,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取其精華去之糟粕,才能在這個最好的時代生活得更好。

最好的時代,最好的我們 篇8

國三作文 ,941字

那一天,騎著小黃車獨自上路,腳下賣力地蹬著,手心已是汗涔涔的了。車水馬龍的街道,每個人都不停歇地忙活著,那是繁華都市的一角,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正注意著一切。

騎程幾公里,沿途的都是風景。

路邊有少許孩子,約摸7,8歲的樣子。騎車經過時,他們正在連網打著新款遊戲,雖然不那麼在行,但多少知道點遊戲人物和技巧,紅燈停下時,看到他們綻放著的笑容,也不是不能理解打贏一局比賽之喜悅。

畢竟,我們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著同一個時代。

路邊是一個賣烘山芋的小攤,夫妻兩人生意做得很好,總是有顧客在排長隊等候。那一天,妻子正好要外出,小黃車上的我依稀聽得丈夫在對她說:“要不我幫你拼一輛滴滴吧,省得你再擠公車,怪不方便。”妻子點頭示意。綠燈之後,我便又騎車上路。

多好啊,就是賣烘山芋的夫婦都和我們共享時代。

耳畔是呼呼的風聲,梧桐的葉子隨風飛落於柏油馬路,悄然睡去。一隻帶著金邊的蝴蝶在每一朵花尖處都停留了片刻,那時,自然與人類,人類與這個共享的時代是這樣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越來越多的人湧進了“共享時代”的懷抱,這個懷抱足夠大,足夠溫暖,足夠讓人萬分親睞。

想至此處,越發認為時代之美好。

下一個路口,也是這幾公里騎行的最後一個路口,街邊坐著一個老者,花白的頭髮,眼角深深的紋路,一張破破的板凳,她凝視著遠方,是在等老伴,等兒女,還只是片刻的休息?那個紅燈格外之長,老者的無所事事與大馬路街頭的繁忙似有些格格不入。不知是多久之後,她緩緩地從衣服內袋中掏出一個按鍵手機,手機那麼小,她隨意按了幾下,注意到我在關注她之後,便很快收了起來,繼續著空洞地注視。

拿著那個被視若珍寶的手機,騎不了共享單車,拼不了出租,也上不了包羅萬眾的網際網路。

這麼一個美好的時代,傾盡了它的所有,卻還是遺留了幾個人沒有來得及帶走。它的懷抱那麼大,卻離他們那麼遠;它的懷抱那麼溫暖,他們卻一點都不知道,或者,一點都接近不了。

時代,已是最好的時代。時代中的我們,也一定要是最好的我們。

此刻,時代中的愛應悄悄地被蔓延,被傳遞,讓那一些可能永遠不會與我們共享時代的人,輕輕地觸控到。

他們,是真正需要關注,需要愛的人。

我停下了那一段騎程,真摯地望著那一張有些滄桑的臉,試圖給她一個孩子最美的笑容。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篇9

記敘文 ,899字

陰雨天。

兩手空空的我在萎靡不斷寒雨的滋潤下,眼簾忽然映入一片五彩斑斕的單車群。懷揣著如同沙漠中的探險者遇見水源般的激動心情衝向那片彩色源泉,卻倏地驚覺它們已被纏上了一圈又一圈的膠帶,粗暴的包紮裹弄似乎把內心的最後一絲希望扎得嚴嚴實實。此刻,心房盡數被陰雲所籠罩。

“這已經是第三條馬路了……”我喃喃道。單車們頗有大家的思想格局,不論是與我“老死不相往來”的賢者思維,抑或和我“魚死網破”的英勇豪邁、不羈放縱的悲壯氣節,都令人欽佩不已。只可惜現在的我絲毫無那閒情逸致去觀摩、感嘆,對於歸家的渴望充斥著我的內心。

淋著細雨,我略帶艱難地向公交站挪去。脊背發涼,手腳如置於汪洋,溼淋淋的。被打溼的髮絲緊密地貼於額頭,竟有粘稠之感,但我卻無暇撥開。

公車緩緩駛來,上車,隨處坐下,衣褲上的水漬不禁使我陷入了沉思。記憶中的點滴不斷浮現,思緒向我湧來。

不記得有多少次,腳下的單車被我所踏動,鏈條帶動鎖鏈,略顯鏽意的摩擦聲,似感這已然成為令它不堪重負的累贅。多少次,它的疲憊與痛苦不為人所知?

不記得有多少次,瞥見單車上幾近覆蓋著整個車身的花花綠綠廣告單。多少次,它憋屈的憤怒與無奈無處抒發?

也不記得有多少次,路經損壞的車輛,望見被刮花、依稀可見的二維碼。多少次,它背後、過去的輝煌已被忘卻?

而這一切,都被各大領域的專家們命名為“共享經濟”。

或許這一經濟體系的開創者本是抱著以有限資源帶給更多有相應需求的人這種願景而將其發揚、推廣。我嘗試著將自己代入這個角色,並預測可能的情景。

我失敗了。

可能我並沒有對於社會輿論影響作心理準備,也永遠也不會知道,“共享”一詞需要承載多少的責任、決心與心智才能達成。

汽車到站的提示音打斷了我的思考,下車,猛然發現一輛倚在欄杆邊的嶄新單車。內心一幅纏著膠帶的傷痕累累的畫面閃過,並沒有想象中的喜悅,卻被一些思緒深深充據。

身體瑟瑟發抖,四周的高樓大廈彷彿壓於我的心靈,令我漸漸覺得沉重不已。

而今當我看到這個寫作話題,對其端詳十幾分鍾,“共享”兩字的方正筆畫卻令我對它無比陌生。

請允許我不用這個稱謂叫它,因為這會使我回想起那個寒雨天的奔跑,和那一段揮之不去的思憶。

最好的時代和最光榮的使命 篇10

最好的時代和最光榮的 ,898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中國是什麼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相信沒有人會否認,今日的中國正走在數百年未有的高速發展的軌跡上,今日的中國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蓄勢待發,這個國家的每一個細胞都跳動著活力與振奮。可是今天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呢?是人民,是由人民所選擇而成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他在九十五年前就讓中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用暴力的手段推翻全部現存的制度才能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二十二年的武裝鬥爭,從大小數百次的起義,到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乃至於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無數先烈在鐮刀錘子旗的指引下拋頭顱灑熱血,為建立一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嘔心瀝血。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九十五年之後的今天繼承了先烈遺志的我們又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新的時代?

在我看來,一切的根本在於我們能不能把握好時代的脈搏,能不能在新的時代裡保持本心,能不能堅持信念不動搖。今天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領導都是黨員,我們在座的同學們基本上都是團員。黨員幹部們的行為我可能沒有評論的資格,但是作為一個十四歲入團已經有八年團齡的人,我想我對於如何做好一名團員還是有些心得的。保持對組織的靠攏,堅持參與組織生活,組織活動,多學習,多讀書多看報,保持著思想上與組織的高度統一,不做有損國家民族利益,有損黨團形象的行為,必將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始終奉行不渝的標杆。

毛主席曾經批評說赫魯曉夫是“不讀書、不看報的大黨閥”。他自己也說:“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劉少奇。”蘇聯的結局證明了忽略理論指導和思想建設的必然結果。

而過分注重理論建設忽略實踐的結果是什麼樣子的呢?十年動亂期間的極左思想和行為今日思來依然令人不寒而慄。直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成為指導方針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才重獲新生。“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也必將成為我們今時今日必須奉行的指南。

九十五年風風雨雨,九十五年不懈前行,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也會與在座諸君一同踏入社會,成為這個國家建設機器上的一部分。今日說了這許多便是盼望著與諸君共勉。讓我們共同努力,繼承先烈遺志,繼承近百年來我黨傳承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美好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