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記相關作文20篇

造紙記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8字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那麼你會造紙嗎?如果不會,那就來看看我們是怎麼把一張造出來的吧。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要在家裡造一張紙。

首先,我用飯碗盛了半碗水,再把一張餐巾紙撕碎成小塊。爸爸說:“餐巾紙不夠多,再去拿一點來。”於是我又去拿,這次,我拿了兩張餐巾紙。爸爸又說:“應該差不多了。”

接下來,我們要把紙片弄成紙漿,爸爸找了一根木棍,用力的把它從上往下錘到紙片上,可是無論怎麼錘,都無法把它弄成紙漿。這時,媽媽說:“要不,我們用攪拌機來把它弄成紙漿,行嗎?”爸爸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就試了一下,結果,不到兩分鐘,就攪拌成紙漿了!

最後,我把紙漿平鋪在棉布上,把毛巾蓋在上面,再壓上很多報紙,一會兒,水吸乾了,一張白色的紙就做成了。但是,紙還是潮溼的,於是我媽媽拿起吹風機,把紙吹乾了。

今天,我體會到了,做一張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今天學會了造紙,真開心!

糖紙記憶 篇2

國一作文 ,748字

在陽光的照耀下,糖紙仍是那麼光彩奪目,只是看到它時已沒了那份欣喜,我知道童年淡去了。

回想起小時候,我總喜歡坐在陽臺上,看窗外那棵紫荊樹伸進我家的枝條,等待枝條上花苞的綻放。我喜歡低下頭去,看那成片的蟛蜞菊。毛茸茸的枝幹上擎著金黃色的花朵。但這些都比不過糖紙帶給我的歡樂。

夏日的午後,我會坐在陽臺的地板上,將吃過的糖紙細細地揉成五彩斑斕的小球。我一個個舉起它們,細細端詳。陽光被它們折射得有些刺眼,但它們是我的珍寶。那時聒噪的蟬鳴不會讓人心煩,那時毒辣的太陽也略顯溫柔。糖紙留給我的記憶是美麗的。

我的手從小便不靈巧,當看到彩紙在夥伴們的手上鮮活起來時,我只有羨慕的分。我曾希望自己能將那些糖紙折成各種樣式,無奈沒有成功。不過我發現,它們攢成的小球在太陽的照耀下是那麼的晶瑩。陽光靈動了起來,可糖紙卻帶來靜默的美。糖紙記憶,童年的記憶。

那時的生活彷彿只有快樂,那時的我讀不懂易安的悽悽慘慘慼戚,更讀不懂李煜的人生長恨水長東。那時的快樂是那麼簡單,只因幾張彩色的糖紙。糖紙記憶,快樂的記憶。

正如三毛所說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在漸漸褪色的糖紙上,緩緩暗淡的陽光中,童年一點點溜走了。現在的我,身旁肆意瀰漫著忙碌,我多麼懷念那些夏日的午後,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光陰稀釋了太多珍貴的片段,留下喜悅、悲傷和遺憾。總有那麼一樣東西驚豔了時光,總有那麼一些記憶溫暖了歲月。糖紙記憶,靜美的記憶。

陽光靜靜灑在桌上,攤開手風從指尖劃過,歲月如風一般溫柔,安靜。再拿起一顆糖,剝開放在嘴裡。鋪展那斑斕的糖紙,看它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陽光依舊明媚,糖紙依舊斑斕,只是物是人非。糖紙記憶,斑駁的記憶。

糖紙和陽光沒有改變,只是童年在吃糖般的享受中煙消雲散了。

糖紙的記憶,永恆的記憶。

自己來造紙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1字

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是古代的四大發明。今天,我們隨著小記者老師,學蔡倫來造紙。

這次的材料很簡單,就一塊布。但你可不要認為造紙也很簡單哦!老師先教我們造紙的步驟,交完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跑到後面的老師哪兒做起來。我一會兒排這個隊,一會兒排那個隊,反正就是往人少的隊那兒排。只見老師把一個木盒子傾斜的放到有紙漿的水中,但是好像並不順利,老師拿著盒子在水裡輕輕地晃,可是紙漿卻不聽使喚,扎堆在紗布中間,老師也有些著急了。

經過老師的努力,那些堆在中間的紙漿慢慢分散開來。可是,它們散到了紗布的二分之一後又不動了。我看看老師,這下她並沒有慌張,好像還有什麼妙計沒有使出來。只見老師拿出叉子,用叉子把紙漿一點點刮散開來,使紙漿在水中均勻分佈,紙漿隨著老師的叉子也跳起了芭蕾舞呢。這真是一個好主意!當老師再次把木盒子斜放進水裡時,紙漿乖乖地均勻分佈開來。老師把盒子開啟,把那些在紗布外的紙漿拿下放回水中。我猜這是為了做出來後紙張的美觀吧!

大功告成一半,我便把白布小心地蓋在紙漿上,才把盒子關上的。終於要進行最後一步了,老師把盒子翻過去,我們大家就用海綿把水吸走一部分,最後,老師用手指彈了一會兒,紙漿濺到臉上,還有紙的味道。

造紙成功,但我發誓以後再也不浪費紙了。看著老師做都感覺很難了,如果自己做呢?

造紙 篇4

敘事作文 ,466字

我一直喜歡DIY,今天突發奇想,想要製作幾張獨一無二的花瓣紙。

我之前看過有關造紙術的文章,知道造紙的大體方法,但是可惜的是我沒有相關的材料和工具。這是挑戰我的時刻啊!我苦苦想了很久,終於知道怎麼利用家裡的簡單工具製作花瓣紙了。

首先我找了很多張廢紙,將它們全部撕碎,扔進了碗裡,然後加水,用筷子大約攪拌了一個多小時直至碎片紙全部變成了紙漿。讓後我從院子裡找到了幾片玫瑰花瓣,還有一些小小的葉子,將花瓣和葉子裁剪成我喜歡的樣子。我找了一個過濾菜的紗布,以及一個廢棄的紗窗框,製作成了簡易的紗網。將紙漿輕輕地倒在紗網上,擺上了我裁剪的花瓣葉子,等它自然晾乾了。

一張花瓣紙終於完成了,但是紙幹了之後我有點詫異,紙張很厚,並且參差不齊,曲曲折折,花瓣的形狀也莫名其妙的變了形,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看,也遠遠不及市場上的紙張般光滑剔透。

雖然自己製作的紙張很粗糙,但是仍然不能消減我的熱情和歡喜。畢竟是自己製作的手工,怎麼看都熱愛。其實DIY手工不是要製作多麼驚豔的工藝品,而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收穫滿足感與成就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快樂。

分工合作來造紙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6字

星期六早上,我約好幾個同學一起來我家親手造紙。

同桌小強,前桌小林,還有後排小蘭、小芳都如約而至。

首先,我們要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小蘭從手機上查到了製造再生紙所需要的材料:廢紙、白色染料、鐵絲、絲襪。我從家裡找到了廢報紙和白色的染料。小林和小強跑到樓下撿了幾根很長的鐵絲。可是絲襪該怎麼辦呢?大家鎖緊了眉頭,小強突然拍腦門:“想到了!”我們大家趕忙圍了上去,一個個豎起耳朵,認真傾聽,小強壞笑一聲:“我們可以借李瑤媽媽的舊絲襪用一下……”話還沒說完,我就連連搖頭:“以我媽媽的脾氣,她怎麼會答應啊!”小強裝作無奈地說:“那這次的造紙活動就只能……哎……”邊說還邊搖頭,旁邊的同學都偷偷的笑起來。我支支吾吾:“好吧……我去試問一下吧!”我把小強的想法告訴了媽媽,誰知她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鼓勵我說:“自己動手製作紙張,不僅可以鍛鍊你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你們認識到製作紙張的不易,以後會更加節約用紙。這是好事,你的要求我當然會滿足了。”我開心得直跳起來:“耶!媽媽萬歲!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只差製作過程了。我們本來以為製作過程很簡單,可真的做起來,卻那麼不容易。我們開始分工合作:我負責把廢紙攪成糊狀。小林負責給紙糊加染料,小強制作鐵絲網,小芳和小蘭負責完善這中間的工作。

我取來了一個小盆子,把紙磨碎,加入水,打成紙漿糊狀。OK,第一步就輕鬆地完成了。小林也完成得很輕鬆。接下來就看小強的了,只見小強面帶微笑,仔細一看,又會發現他有些緊張,手不停地抖動,手中的鐵絲像是不聽話似的,怎麼也纏不起來。我們一起上去幫忙,才勉強制成了一個不像樣的鐵絲網。只差最後一步了,我們把媽媽的舊絲襪套在鐵絲網上,把它放入紙漿中,小心翼翼地撈起來……離成功只差一步了,只要再等待一下,等它烘乾就可以了。等待的時間如此漫長,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五個爭先恐後地衝到窗臺上看,只見一張乾淨的白紙靜靜地躺在那裡。“成功了!”我和同學們擊掌相慶,我們拿著自己親手做的紙,每個人都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眼中盡是掩飾不住的欣喜。

解密造紙術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6字

我想探索造紙術的祕密,可怎麼做呢?

我突然想到看過的《玩瘋了》視訊,那裡面不是曾經介紹過一套神奇造紙術盒子嗎?於是我央求媽媽給我買一盒來。沒過幾天,我就收到了神奇造紙術盒子。

我從家裡找來了一堆廢紙,把它們撕成細小的碎片之後,又讓媽媽找來了一口瓦缸。我把碎紙一層一層地鋪進了瓦缸,然後倒上水。幹完這些活之後,我已經是腰痠背疼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浸泡材質需要五個小時,跟我一起合作的小夥伴大喊起來:“五個小時?”我淡定回了他一句:“不要著急。”

五個小時終於過去了,我把那瓦缸開啟,瞥了一眼,發現那些碎紙片早已變得面目全非,模糊成一團團漿糊了,而且顏色淤黑。我好奇地轉過頭問跟我一起做實驗的夥伴:“這一缸紙漿,為什麼是灰黑色的了?”他也沒把握地說:“可能是報紙上的鉛墨泡到水裡去了吧,要不我們用點漂白劑?”我早已抑制不住激動的心,哪還顧得上給它美容,直接從造紙術盒子裡面拿出“窗框”在下面鋪了一個盒子,接著迫不及待地把紙漿均勻地灑在了上面,我又翻看了一下說明書,才知道完成這一步需等待三個小時。這可真是一個考驗耐力的實驗啊!

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個小時,我從“窗框”中取出了成品,一張黑乎乎的紙展現在我手中。

我去問爸爸,為什麼紙漿會凝結成紙呢?爸爸說:“紙張中的纖維在乾燥過程中氫鍵結合,紙漿中的纖維就固化在了上面,所以。通過分子重組成為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張張紙了。”接著我又問:“那我做的紙為什麼有點黑呢?”爸爸不慌不忙地答道:“因為你用的報紙上面有鉛墨,所以造出來的再生紙,上面也會沾上黑色。”

聽完這些,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創造發明可真有趣。解密造紙術,不僅讓我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還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我學會了造紙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3字

今天,媽媽說要帶我去寧波幫博物館去學習造紙技術,我聽了後,立刻歡呼雀躍,想要早點學會造紙技術,好展示給同學們看。

下了車,我趕快跑向博物館,想先去簽到,沒想到,我是第五個,因為每組只有五個人,哈哈!我真有福氣,是不是上次我去恭王府沾了福氣呢?我自言自語地笑著說。正在暗自偷著樂呢,這時,老師來了,她說:“首先,要準備一個空的瓶子,廢棄的紙片,裝著水的大盆子,篩子,吹風機,然後,拿出瓶子,把紙片放進去,再倒點水在瓶子裡,不停地搖,直到瓶子裡的碎紙片變成紙漿,再把它倒在那個裝著水的大盆子裡,用篩子把它撈出來,再用吹風機把它吹乾。這樣,一張紙就做好了。”老師的話還沒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按照老師的方法認真做起來了,沒想到,我竟然成功了。我高興地跑到媽媽身邊,驕傲地對她說:“媽媽,你看,我成功了,我學會了造紙!”媽媽也高興地笑了。然後,我就在這張新造的紙上畫了兩張笑臉,帶著這張紙,跟媽媽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啊!一張張廢棄的紙片竟然能夠變成一張完好無損的新紙,廢物再利用,還能保護環境呢!快來試試吧!

愛上“古法造紙術”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6字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今天,在石頭哥哥的帶領下,我們小記者在蕭報的九樓參加了“古法造紙術”,揭開了造紙的神祕面紗。

一進會議室,我們應發現了會議室裡擺滿了大大小小好多盆白色的水,帶著疑問,石頭哥哥給我們帶來了答案—這可是造紙必不可少的材料呢。這個怎麼變成紙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會做的,今天我們要自己動手做一張紙。

石頭哥哥先給我們講了紙的由來,然後拿出材料:一盆紙漿(就是剛進來時看到的白色的水,老師說沒泡過前像棉花);一塊紗窗布;保鮮膜。

在準備好原材料的前提下,做紙的過程很快捷:將紗窗布斜成45度角插入紙漿中,然後將紗窗放平在水面上,抖整齊,再移出水面。再把紗窗布里的紙漿翻到保鮮膜中,擠幹。這個時候,問題大王來嘍!每次把紙漿從紗窗布移到保鮮膜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滴水,這可怎麼辦呀!我一邊焦急,一邊不停地鼓勵自己:“在那麼簡陋的物質條件下,祖先蔡倫紙都能造,區區這麼一點小困難怎麼會打敗我呢?”後來,我想,既然水滴下去,把水弄乾不就行了麼?所以,在把紗窗布上的紙漿翻到保膜上的時,我先用海綿吸出紗窗布上紙漿多餘的水。這樣一弄,問題就解決啦!

今天的活動不僅讓我自己也能親手做一張紙,同時對我們的祖先心生敬佩,這是多有智慧的人呀!愛動腦筋的人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我也做一個愛動腦筋的人,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體驗古法造紙工藝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7字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今天,我就要來體驗一下古代的造紙工藝。

古法造紙的原料有桑樹皮,構樹皮,竹子,龍鬚草等。首先,我們在老師那領到一團事先蒸煮和舂搗好的樹皮,用水浸溼,需要不停地捶打,把樹皮的纖維打散。我拿起木錘,打了大約十分鐘,就感覺腰痠背疼,手臂發麻。真不知道古人是怎麼做完這道工序的,並且要批量生產,這是多麼的辛苦啊!又捶了十分鐘,樹皮才慢慢地變軟,變鬆,才可以輕鬆撕開,這才符合紙漿的要求。

然後進入抄紙工序。我把這團紙漿投入水中,不停攪拌。紙漿像一朵朵悠閒自在的雲朵,在水裡飄來飄去。用手撈起來,又像一團團棉花,軟軟的,柔柔的。

老師教我們做抄紙的步驟要領:先將紙漿充分攪拌,這是稀釋的作用。攪拌後,迅速地把抄紙筐垂直放到水裡,一邊傾斜,一邊前移,瞬間,提起。讓紙漿均勻地鋪在筐底。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成功。袖子、褲子都被水打溼了。我灰心喪氣,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抄出了一張合格的紙。瀝水、晒乾後一張樹皮紙便“出爐”了。捧起那張紙,一股樹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同時難掩我心裡無比的激動。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他們在普通的勞作中積累經驗,汲取精華,獲得了這項驚人的成果。

真是一場有意義的活動!

造紙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0字

7月20日,週四是夏令營的第四天,今天賴老師教我們造紙。

造紙的主要材料是茅草、水、報紙、膠水。首先,茅草是要我們自己動手去摘的。

外面的天氣非常炎熱,可是我們很想知道造紙的方法,大家很興奮的去採茅草,茅草的兩邊非常鋒利,採的時候要非常小心,要輕輕地把它剝下來,有的同學被割破了手。

採好後我們有很耐心的把茅草剪成碎片,碎碎的只有兩三毫米寬。

一個早上很快就過去了。

午飯後大家都想時間過得快一點。下午3:40,我們開始迫不及待地聽老師講課,我們跟著賴老師一起做。

首先把一個網子輕輕放在經過製漿處理的水中(水裡有膠水,報紙,茅草),看上去濃濃的有點像粥上面漂浮著茅草。然後慢慢拿起來,然後倒扣在透明板上吸水,涼晒。

第二天紙幹了,我輕輕地把紙揭下來,沒破,成功!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只讓古代的人們告別了刻字在竹片上,不方便攜帶的年代。

古代人是多麼的有智慧啊!

蔡倫是西漢時期的人,就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我們那小腦袋能想出什麼呢?

製作再造紙 篇11

國三作文 ,593字

2018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主題是“體驗科學快樂成長”,活動涉及到“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安全健康”“創新創意”4個活動領域。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班利用中國科協發給的活動資源包,開展2018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活動前一天,老師把我們分成了不同的實驗小組,我們組的實驗就是利用廢紙來製作新的紙張。

做這個實驗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廢紙、模具、熱水、容器、海綿。我們先將廢紙撕碎放入熱水中浸泡,泡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等廢紙浸泡的差不多了就用雙手揉捏它,儘量把它揉成紙漿,如果有電動攪拌器的同學也可以直接用攪拌器攪拌。做完這些我們就可以雙手握住造紙框在水中來回晃動,直至造紙框的紗網上有整齊的紙漿為止。最後拿出一塊乾布,把造紙框扣在乾布上,再在扣好的紙漿上放另外一塊乾布,用圓柱形的東西把它們壓整齊,擠去紙漿中多餘的水分,約5~10分鐘後輕輕地把一塊布揭開,用幹海綿再次吸水,待它完全乾透就大功告成啦!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做紙漿時往裡放入色素,使做出來的紙張更美觀。

製作再造紙的實驗有汗水,也有收穫,我親自動手做了這次的實驗,懂得了做一張紙是多麼的不容易,我想我以後再也不會浪費紙張了,因為我知道它是來之不易的,為了我們地球的環境,我們一定要節約用紙,保護森林,希望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到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落實環保行動,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造紙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0字

一直以來,我都是小記者活動的“忠實追隨者”,因此,來恆豐農莊參加活動已經不止一次了。再次看到恆豐農莊,我不禁感嘆:“一天一個樣,一年大變樣!”入口處煥然一新,牆壁也粉刷得似油畫一般。

這次活動,我最期待的莫過於“古法造紙”了!究竟是什麼樣呢?電視上的手工造紙,是拿竹簾在紙漿中漂洗,或是拿灌滿紙漿的竹簾在水中漂洗、晾乾,可農莊中並沒有竹簾之類的工具,這更加劇了我的好奇心。

教官拿出一些托盤、水瓶和網框,說要搖晃水瓶,使水瓶中的紙團與水混合,成為紙漿,再倒到網框中。當教官一聲令下,我們所有人都一致地搖晃起水瓶,“唰唰”的響聲不絕於耳,整個場面堪稱動感十足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讓紙漿和網框和諧融合在一起了!我為自己的沉得住氣和努力成果暗暗點贊著。看著旁邊的同學做出的“敦煌殘卷”“國家地圖”,我的心裡不禁有些得意。

下一步,到外邊摘葉子、摘花,把它擺個造型“儲存”在自己做的紙中。我摘了幾片葉子和四種顏色的花瓣各一片,比畫了一下位置後,把葉子、花瓣一一緊貼在我的“紙”上,擺成了別樣的“南斗六星”,花草與紙融合為一,散著草香,別有一番意境。

後來,經過一下午的暴晒,紙漿終於“進化”成了紙,我不禁感慨:“吾家有‘紙’初長成!”

這次“古法造紙”的體驗讓我親眼看到鮮花與紙漿的“美麗邂逅”,感受到參與活動的無限樂趣,也瞭解了“紙的來源”,感悟了先人的智慧。我還可以對同學說:“我造過紙,你呢?”

造紙文化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1字

富陽以造紙術聞名,是個名副其實的造紙之鄉。素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之說郁達夫文學院組織了文學少年們去參觀大源鎮大同村造紙文化。

從秦望廣場上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大源鎮雙溪大同村。雙溪山裡翠竹飄搖,清泉長流。風吹竹林,呼啦啦響聲蕩進我心裡,搖曳的綠色身影映入我眼簾。

在這座被竹林環繞、群山擁抱的小鎮裡,生產著那歷史悠久的薄薄一張竹紙—-元書紙的銷路非常好。

我們參觀的是宣紙陸廠,是原始的製作工藝,其優良、正宗的質地,精湛的工藝使其獲得海內外商家的一致好評。

走進這座廠的一個屋子裡,只見齊齊地擺放著十幾架怪模怪樣的手動工具:一個大石缸裡流著半白的液體,依稀還能看見一個個白點點兒;石缸的前半上方有個木架子;整個石缸上才還有一個操作木架的裝置。不難判斷著半白的液體便是造紙的紙漿。工人師傅把木架子放入紙漿中一舀再於水面45度角,抬起。支撐好,師傅把活動木塊翻開,取出網狀織物,這時的網狀織物上有了薄薄的一層白色物質。想必這就是未烘乾的宣紙吧。師傅把未乾紙放好,又重複之前動作,不厭其煩的。

我們又參觀了其他區域。其中烘乾這一步驟我感覺頗為簡單—把溼宣紙貼在熱烘烘的牆上,烘乾了再撈下,放好。

很快我們參觀完了,該啟程回去了。滿山的翠竹在風的吹拂下似乎揮手在向我們告別。

造紙也是四大發明之中,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代代相傳,不能因有新而忘舊。要把這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併發揚光大。

神奇的東巴造紙術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9字

我雖然出生在昆明,但每年都要回到父母的出生地——麗江。每次到古城遊玩,都能看到很多象形文字——東巴文。這些東巴文有的刻在石頭上,有的寫在木頭上,更多的是寫在東巴紙上。據說東巴紙的製作為純手工工藝,還具有神奇的特點。一個假期,我回麗江參觀了製作東巴紙的整個過程。

一張東巴紙的誕生,要經過很多的工序:首先是採集原料。原料稱“蕘花”,多生長在金沙江河谷海拔2000米以上的貧瘠土地上,每棵一般只取0。5米長的一段,必須趁樹枝未乾就要剝皮。

樹皮取回來後,要用一天的時間把蕘花進行蒸煮。撈出來後的樹皮就會變成褐紅色。此時很多人就圍坐在一起,仔細地檢視和挑揀每一片樹皮,不能有一點雜質。之後,把樹皮再次放回鍋裡煮兩天,直到煮成稀釋的糊狀,放在石臼中搓打,變成紙漿。

紙漿撈出來後,需要放在一個大水桶裡,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炭灰水進行自然發酵。

兩三天後,要把這些紙漿進行脫水處理,然後貼到一塊鐵板上,放到室外自然晒乾。

大約三四天後,取下半乾的東巴紙,用鐵碾子反覆用力碾壓,讓紙的兩面都變得光滑、平整。而後繼續晾晒,待紙徹底晾乾後,紙色牙白,用手輕輕一揭,就可以把紙取下。這樣,就做成一張東巴紙了。

東巴紙有三個神奇的特點:1、東巴紙是人工製作的,也沒有新增任何的現代原料。2、東巴紙的韌性很好,對顏色的吸附能力也很強。在東巴紙上寫字作畫後,用水浸泡一個多月都不會走樣。3、東巴紙的原料蕘花具有微毒,所以製成的東巴紙不會被蟲蛀。

東巴紙產量低、成本高,但麗江博物館的東巴文物都需要用這樣正宗的東巴紙抄寫經文,進行記錄。每張東巴紙都來得那麼不易,非常希望這項純手工製作技藝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下去。

造紙的技巧 篇15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8字

課堂上石頭哥哥為我們講了古法造紙術,這是古代的第一系列的造紙術。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紙是怎麼造出來的:

我們要用一盆紙漿、一個沙網,一張保鮮膜,還有一個水域,在製作過程中,很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用紗網將紙漿從水域撈上來,平鋪,保鮮膜覆蓋,紗網翻轉,用海綿把水吸乾。用手指彈一彈,把粘附在紗網上的紙漿彈在保鮮膜上,把有紗網的面翻開,保鮮膜拿出來放在桌上,就製作了一張紙。對了,報紙需要墊在最下面,防止把桌面淋溼。

聽了這節課,我也明白了整個造紙術的方法和過程,以後我長大了我也要買這些材料,自己動手做紙。可是我們每天需要消耗很多紙張,這樣的方式造紙恐怕太慢了。相信現在有更先進的機械化的造紙方式,因為這次是古法造紙。

造紙術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6字

今天,我又迎來了我偉大的“使命”——小記者活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這裡,不過許多同學早已經迫不及待了,所以他們才來這麼早,這時,我新認識的石頭哥哥正在調紙漿呢!

課堂開始了,石頭哥哥先和我們瞭解了造紙術的歷史,然後教我們如何造紙,並把紗框,保鮮膜,報紙和裝了紙漿的一盆水分別發給大家。

開始動手了,我先把紗框斜45度放進水中,再把紙漿水弄上去,撈出紙漿後,保鮮膜蓋上去,夾好框,用海綿吸水,吸乾以後,取出保鮮膜,在取紙時要在四個角上彈一下,以免取下來之後缺了角少了邊。

接下來我們又做了好幾張完美的紙,我們收好了東西,各分各的紙,分好了咱們就回家了。

這一次的小記者活動,雖然我的成果只有兩張紙,但是,知道了古人造紙的艱難和如何造紙,我的知識也增長了不少。

造紙術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今天是6月10日,我們跟著石頭哥哥一起來玩造紙術了。

石頭哥哥跟我們講了紙的來歷、故事,直到我聽得不耐煩了,我們才開始造紙。石頭哥哥先跟我們講了怎麼樣造紙,讓每個組派一位小記者上去拿報紙,然後,又要我們派一個人去拿網。接著,石頭哥哥又端來了一盆水,裡面放滿了像雲朵一樣的紙,怎麼抓也抓不住,原來這就是紙漿啊。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做了。我們先把報紙鋪在桌子上,把網斜放進水裡,然後把那些紙都弄到網上,弄均勻,再向水晶老師要一層保鮮膜,把它鋪在上面。再把上面的蓋子壓下來,翻過來,用海綿把水吸乾,然後把它拿出來,如果拿不出來,可以輕輕敲擊四周這樣它容易掉。第一次我還弄不好,弄的厚極了,而且還做了好長時間。第二次,第三次,我就漸漸熟練起來了,紙做的薄起來了,速度也快起來了。甚至我做完第三張,媽媽來接我的時候,我甚至還想做第四張。可惜中間的時候紙漿太少了,我做了一張太薄不好,所以我就把侖弄回水裡,讓老師幫我們加一些紙漿,我再重新做。造好紙後,我們的報紙都已經溼透了。我們用乾的報紙把它包起來,帶回家。而且我造紙過程中發現,紙漿其實就是把餐巾紙放進水裡,弄成糊狀。

造紙術真有趣,我回家也要試著自己造紙!我還要試著用更大的東西造更大的紙!

造紙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7字

有一次,科學老師教我們造紙。我覺得造紙並不難,回家後,開始自己造紙。

一開始,我先找來一個空的塑料杯,一些報紙,一根吸管和一個袋子。然後,把報紙撕得粉碎,放在袋子裡。又把它倒進塑料杯裡,再灌一些自來水進去。第二天,我把吸管插入杯子裡,打算把它們搗成紙漿。弄到一半的時候,我心裡暗暗地想:如果家裡有粉碎機就好了。於是,我讓媽媽買一個粉碎機,可是媽媽不想浪費錢,沒有幫我買了。我自言自語地埋怨媽媽道:“如果你幫我買一臺粉碎機,我再加一點香水和幾朵小花,就可以做成一張又香又漂亮的紙送給你了!可是現在你不幫我,你就別想拿到了!”最後,我一直沒有把碎紙片搗成紙漿,就放棄了。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古人也沒有粉碎機,可是他們早在二千年前就造出了精美的紙,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猜他們一定不怕辛苦,而且比我更有耐心,願意不斷嘗試,花更多心思在上面吧?而我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太容易放棄了。

後來我又想,世界上有那麼多民族,為什麼只有我們中國人發明造紙術呢?我猜應該是我們的祖先更聰明,更耐心而且更勤勞吧?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會有聞名世界的造紙術,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的貢獻。

通過造紙這件事,我突然明白了,要想做成任何事情,都要有足夠的耐心,肯付出不懈的努力,既不輕易放棄,也要不怕辛苦。

古法造紙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7字

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那以前的紙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對此迷惑不解。這不,3月16日的小記者活動就為我解開了這個謎題。

走進造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搗竹絨的機器,沒想到這居然和我們後面的活動有關。首先,我們排好隊,共同欣賞了一段視訊,講的就是古法造紙。接著,我們又親自體驗了古法造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我前面提到的搗竹絨了。它是兩個人合作的一個專案一個在前,一個在後,在後面的人出力,前面的人負責搗。因為後面的人比較容易累,所以過一會兒就要互換位置。看著前面的人在搗,我的心也癢癢的。終於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的走了上去,開始了我與一個小男孩的“農活之路”。突然,我感受到了後面小男孩的力,便開始搗了起來,我們倆配合地十分默契,甚至有小朋友說:“看!這才是幹活的!”我們交換位置後,也依舊十分默契。後來有家長讓我們下來了,我才戀戀不捨地下去了。最後,我們採訪了顧老師一個問題,就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這次的古法造紙的體驗,讓我對造紙術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神奇的古法造紙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2字

你知道造紙術嗎?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麼造紙的嗎?為了瞭解造紙的祕密,星期六,我們來到戴村鎮顧家溪村,揭開古法造紙術的神祕面紗。

陳列室四周張貼著造紙的過程,圖文並茂,還有好幾樣造紙用的工具。76歲的顧爺爺耐心地為我們講述了顧家溪的造紙歷史,那時候村裡幾乎家家造紙,百分之八十的收入來自於此。顧家溪的紙遠近聞名,遠銷至洛陽。

接著顧爺爺為我們講解了古法造紙的過程:先拖竹、斷青、削竹,再拷白、斷料、漿料,然後翻灘、??料、抄紙、晒紙,最後捆紙、蓋章、挑紙去賣。整整17個步驟,無比繁瑣,聽得我目瞪口呆。

為了更好的瞭解古法造紙,我們還親自體驗了一回:在沒有機器裝置的老底子,粉碎材料都需要人工,用腳一下一下地??。靠著手感和技術的抄紙看似簡單,其實紙張的厚薄均勻全看這一步。晒紙之前要將紙一張一張剝離,需要的是耐心與細心,一不留神紙就破了。僅僅是短暫的體驗,我就已經深深的感覺了造紙的不易。要做好一張紙需要的是無比耐心與高超技術。

古法造紙步驟繁瑣,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同時也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我想做任何事都是一樣的,只要認真堅持,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能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