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三坊七巷相關作文20篇

遊三坊七巷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1字

今天我可興奮了,知道為什麼嗎?告訴你們吧!我要去福州有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左右兩旁十個坊巷概括,三坊,就是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七巷呢,指的是郎官巷、楊橋巷、塔巷、黃巷、宮巷、安民巷還有吉庇巷。

走進三坊七巷,第一感覺就是這裡的民居都古香古色,彷彿走進了古代,許多外地遊客也都慕名來參觀,因而又顯的熱鬧非凡。一路走來,地上磨得發亮的石磚、兩旁古舊的木頭房子、仿古的店鋪,縱橫的坊巷以及頭頂上噴灑的水霧,都讓我心曠神怡。走完了所有的坊巷,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郎官巷,郎官巷裡有嚴復的故居。嚴復是我國有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曾擔任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大學等大學堂校長,走到這裡,我不禁在心裡充滿了敬仰。

接著是福建民俗博物館,走進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幾間屋子,古人們都分的很清楚,有“恬淡莊嚴”老爺的臥室,有“木影流梭”少爺的廂房,有“紅袖瑩瑩”小姐的閨房,還“洞房花燭”喜慶的婚房,據導遊說,如果家中有個女兒,就要在門前種一棵樹,一般是樟樹,別人可以根據樹的大小上門求親,如果家裡有幾個兒子,就要在屋頂掛幾個吊環等等等等

走三坊七巷讓我學到了不少書本上還沒有學到的知識。

遊三坊七巷 篇2

國二作文 ,1249字

巨大而粗獷的石門像海天相連的地平線,將整個世界劃分成完全不同的兩個空間。身邊的一切被打上了模糊的影子,視線完全被石門內的景色所吸引:紅牆青瓦,垂榕槐花,一間間古屋,一條碩長的木亭……我的心湖泛起漣漪。心中的激動之情在“南后街”三個大字的映照下,漸漸加深。

拽著滿滿的對三坊七巷的嚮往。漸漸走近石門。在邁進石門的一瞬間,古老的氣息撲面而來,隔絕了城市的喧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腳踏著青石板鋪成的長街,觀賞著這個現代與古代相結合的世界:帶著歐式風格的建築,帶著濃郁木香的古屋。陽光下,古典美的街燈把影子映在了屋角的大紅燈籠上,綿延出無盡的詩韻墨香。

轉身進了離石門不遠的衣錦坊。灰白的牆,古老的木門映入眼簾。我睜著好奇的眼往門縫內窺視,縱使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縱使裡面有另一扇門阻隔了所有的視線,也無法熄滅我興奮地心火。

水榭戲臺是衣錦坊的經典,全國重點保護單位之一,民族文化的展示地。屋簷下的國墨畫已讓人心曠神怡。進入大廳後,喜氣洋洋的氣息更是刺激了所有的感官——大廳佈置成了喜堂。漸漸深入,就能看見真正的中心——水榭戲臺。看臺上擺著滿滿的雕刻著各種圖案的木椅。一扭頭,一片池塘,塘內花團錦簇。池塘邊,假山上樹木蔥蘢,如臨仙境。戲臺就在這池塘之上,一個小亭子似的六寸之地,卻能帶領人們品味千古文化。想象著人們在午後的陽光下,愜意地倚在木椅上,看著戲臺上的人們揮著衣袖,演著《珍珠塔》;看著方卿憤然離開姑母的家;看著翠娥聞知方卿遇險,一病不起;看著最後的大好結局。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出了衣錦坊,在南后街的大道上直步向前,街道旁有許多青色的雕像,許多古代情景被一一定格:一人扎著精緻的花燈,一旁有個孩童騎著木馬手提燈籠玩耍;一人坐在桌前雕刻書模版,板上的字清晰可見;當鋪老闆帶著花眼睛,手舉算盤,高高在上地看著櫃檯下來典當的一個窮人。所有的表情都刻畫的淋漓盡致,古人的智慧才幹,生活狀況在一尊尊雕像裡一覽無餘。

又撫摸上另一造型的木門框,手上傳來的觸控感那麼真實,使我在某一瞬間認為自己是個古人,已融入這個古色古香的世界。看著千年前南后街人潮湧動的繁榮景象;看著丫鬟們手握竹筒匆忙的幫自家小姐把書稿給另一家小姐;看著許多名人鬥詩的精彩場面……

“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地靈人傑,在三坊七巷裡進進出出,領略古代建築特色,瞻仰古人博學多識。彷彿聽到林則徐吟誦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彷彿看到冰心獨坐長凳,翻閱著《繁星》;感慨著嚴復69歲在郎官巷與世長辭;感受著林覺民的泰然自若、從容就義。

三坊七巷給予人的震撼和感觸是無法言表,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體會到其精華與內涵。參觀時間並不長,但已經能讓人清楚的瞭解三坊七巷承載、沉澱了多少福州發展的豐富歷史文化,有著其特色與價值,讓人回味無窮。

遊三坊七巷 篇3

觀後感 ,539字

今天早上,一個雷鳴般的聲音打破了我的夢境,"彤彤,起床了!"啊,是媽媽,"我們今天去三坊七巷珠轉一轉。"我這才迷迷糊糊地爬起來,穿好衣服,刷牙洗臉,吃完早餐後我們出發了。我在車上興奮得不得了,左看看右看看。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到達目的地了,我激動萬分地跳下車,哇,這裡簡直就是人山人海,而且還有許多不同的店鋪,有精品店、小吃店、珠寶店……各種各種五光十色的招牌掛在門口,我們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家蛋仔冰激凌店,我看得直流口水,媽媽看我這麼想吃就給我買了一個芒果草莓味的,我拿起勺子,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大口,好吃極了!過了一會兒,我就把它吃完了。

然後,我們走進了宮巷,那一條巷子好長好長,我們走著走著,走到了巷子的盡頭,我們要回家了,在路上媽媽看見一家賣運動服的店,就走了進去,我在走臺階的時候,突然我發現臺階會發光,我就玩了起來,我先從這裡跳到那裡,在從那跳到下一個格子裡,而且還會發出美妙的聲音,我就像在巨大的鋼琴上演奏音樂,我一會這裡跑跑,那裡跳跳,玩得可開心了!這時候媽媽走出來了,我想:媽媽出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媽媽慢慢地說:"我們也該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上了車,回家了。

三坊七巷遊記 篇4

國二作文 ,1639字

今天,漫步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不禁豪情滿懷,一道道亮點連綿而無盡,我們品不盡看不清,但古巷的美與韻味卻讓我沉醉。這天我與古巷合二為一,我忘卻了煩惱、紛爭、憂慮……有的只是一份安詳、一份淡然、一份寧靜……

倏而,時光迴流,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百年前三坊七巷中的繁華景象……巷中的女子,清秀的面容,額上滲出細細的汗珠在屋前洗衣服。她唱著悠揚的歌,心中念著夢中的人兒。她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搓洗著衣服,洗衣時,濺起的水花在清晨的霧氣中顯得十分美麗。偶爾路過的鄰居,紛紛打著招呼,她也微笑,作為回敬。一笑嫣然,一笑素淨。茶樓上的人們泡一壺茶坐在天井裡的藤椅上,放著古老的裝線書,口中輕吟著詩詞。看累了,“咯噠!咯噠!”的喝上幾口茶,邀幾位舊相識來下幾盤棋。他們也會像小孩子一樣凝神思考,下贏了,還會拍手叫好,握著茶壺“咯咯”的笑著,拍拍同伴的肩說道:“承讓,承讓!”而另外一位老友也會意的笑著說:“棋藝大有展進嘛!”不知何時,天空飄下了細細的雨絲,丁香般的姑娘收起衣服,舉著傘,踮起腳尖,踏著絲絲飛濺的雨花,悄然消失在巷尾,留下的背影讓人遐想……街頭招徠的吆喝聲,茶樓上的叫賣聲,下雨的嘩嘩聲,共同匯成了和諧、繁華的處居之風,繪成古樓深巷裡幽幽的情愫。

巷中的雨很美,很美。記得兒時的雨季總與外公漫步在三坊七巷,難忘那個雨季的一切,外公撐著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並向我招手——我便一蹦一跳的跑向外公,鑽進傘下,順手挽住外公的胳膊;於是我便走進了這片雨中的世界。抬起頭,驚訝地發現頭頂的天空不知何時已變成一片墨綠,綠的那樣深沉,綠的那樣扣人心絃。望望外公,卻更為驚訝!外公頭頂上原應是墨綠色的天空已經破了,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卻是灰濛濛的。“外公傘歪了。”外公抬頭望望了望笑眯眯地說:“沒歪呀。”我困惑極了:“怎麼搞的嘛,明明是歪向我這邊了呀!”外公笑而不語。待到回家,外公的衣服已經溼透了……可是不知何時起,撐傘的人已經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為外公撐傘。仍然是三坊七巷,仍然是那片雨中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宇航,傘歪了。”外公用微顫的聲音說。我抬起頭,才發現我頭頂的天空一半是墨綠,一半卻是灰濛濛的。我的心突然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正做著與外公相同的事,這仍然是那把傾斜的傘。我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渾濁的雙眼內淚光點點……那時的老街如一架古老的鋼琴,街中的坊和巷如一條條黑白相間的琴鍵,細細密密的雨珠由輕而重,輕輕重重敲打著老街,那時我感到了這種低沉的節奏自有一種寂寞與淒涼,時而有一股細流沿瓦槽屋簷潺潺瀉下,像一聲聲單調的琴音流過小街,這琴音記錄著我與外公深深的親情。

千年光華倏過影,遺世文歌誰相縈。披開秀闥,俯視雕甍,景隨境遷,百年的情未改。步於巷中,從為賦新詞覽盡世間愁,我的心隨你起著波瀾。

福州的文化,踏著千年的歷史碎片,亙古至今。如今,我踏著青石鋪成的路回望福州的歷史。明清之際,福州的民居、府第、祠堂、會館等建築,千姿百態,許多還保留至今,其中就包括——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如此凝重的文化積澱,彷彿千萬只花塵的羽翼,在寶石藍的曠遠交織成和諧的花海,鋪散成福州的傾城絕貌、紛蕭入夢遙……

難忘南后街的一草一木,三坊七巷的一磚一瓦。今日,我醉了。掬一捧清水,品味歷史漫溯;拾一粒卵石,撫觸時間的脈絡,感受三坊七巷——那無與倫比的幽韻……

三坊七巷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5字

到福州不看三坊七巷等於沒去福州。這個寒假,我有幸來到福州,來到三坊七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的韻味和魅力。

一來到三坊七巷,入眼的就是被人們圍得水洩不通的街道。抬頭,會發現道路兩旁的屋頂與我家的屋頂不一樣。屋頂兩端伸出一尺長的屋簷,向上翹起,上面刻著許多動物的圖案,龍在噴火、蛇在吐水……我們繼續往前走去,看到了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黃巷”兩個字。走進黃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木門白牆的房子,青色的瓦片襯托出它們典雅、古樸的氣質。近看,門窗上的雙層樓花、壁板和門扇上用油漆繪成的栩栩如生的花鳥樹木令人賞心悅目。

從黃巷出來,我們又走進衣錦巷。一把把撐開的五顏六色的油紙傘掛在牆上,蕩在空中,一陣風出來,花傘在空中翩翩起舞,好看極了!

穿過衣錦巷、宮巷、郎巷……我們在裡面東遊西竄,好像在走迷宮。到了文儒坊,我們看到了一個海上絲綢之路戰士廳。走進去一看,大廳中央掛著一幅畫,畫上有一隻大帆船,正在乘風破浪地前進。我們走進一間屋子,低頭看到了許多古瓷器,據說是在明清時期的一艘沉船上發現的。再往裡面看,正在演示海上絲綢之路行駛路線的視訊。繼續往前走,我看到了各個朝代的船隻模型,有獨木舟、小艇、帆船等。走出屋子一看,我驚喜地發現,外面有一個很大的人工湖,上面停著一艘巨大無比的木船,我真想跳上去當一回船長呢!

走出展示廳,我們又在一個地方看到了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有昂首挺胸的大公雞、跳龍門的鯉魚,還有各種花草樹木。是誰剪出了這麼生動形象的作品?我真佩服他們。

回到巷子裡,迎面而來的遊客一撥又一撥,玩耍的孩童、充滿活力的青年……火紅的燈籠高高掛起,誘人的烤魷魚香味飄進巷子裡,我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三坊七巷那獨特的韻味和魅力讓我久久難忘。

三坊七巷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7字

三坊七巷是一條古老的街巷,位於福州市。街巷裡面歷史保護建築數量眾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景色優美。白的牆,黑的瓦,再加上那一塊塊又大又厚,雕著“福”字的源自明清時期的壽山石,組成了一幅壯麗的水墨畫。踏入三坊七巷首先映入眼的是雨亭,雨亭坐落於一條溪上,溪水清澈見底,可以清清晰地看見魚兒在水底快活地嬉戲,不時魚兒躍出水面,激起朵朵白蓮,美不勝收。溪旁的房屋都是用精緻的圓木建成,儲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衣錦坊的水榭戲臺。這是一個木構單層平臺,中隔天井,上面是閣樓,下面是池塘,別具特色。傍晚,家家都掛上了紅燈籠,整個三坊七巷,被紅色的柔光籠罩,那場景,十分壯觀。

三坊七巷古物眾多。其中有一家古物館存放著不同材質、不同時代的壽山石。它們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看這塊,上面雕刻著活潑的白兔,那白兔後足蹬地,前足躍起,似乎馬上就要跳起來了,真是栩栩如生。壽山石旁邊還放著許多古人使用的生活用品。望著它們,我彷彿看見古時的小販們用這扁擔挑著貨品,叫賣聲一聲高過一聲;壯漢們扛著這鋤頭,牽著牛,正下田辛勤耕種;愛美的女孩子們則正用這胭脂塗抹自己白皙的臉龐。

三坊七巷美食眾多。又大又圓的魚丸,香味四溢的佛跳牆,香甜可口的芋泥,不勝列舉。我最喜歡的就是那芋泥,把芋頭的皮一削,切成片,搗碎,放入鍋裡,加入水和糖,煮上十分鐘,就是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芋泥啦!咬上一口,需細細品嚐,才能嘗得舌尖美味。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三坊七巷等你光臨!

在三坊七巷,我感受到了國慶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8字

國慶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三坊七巷遊玩。那裡人山人海,可熱鬧了。大門上還掛著一個個可愛的小燈籠,上面寫著“慶祝國慶”的標語。走進三坊七巷,我看到了許多小店鋪和名人的故居。在小路旁,有許多不一樣的店鋪,有服裝店、飲料店、小吃店等各種各樣的店鋪,熱鬧極了。

我參觀了三坊七巷裡的名人故居,有冰心故居、林覺民故居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嚴復故居。嚴復是我們國家偉大的教育家和翻譯家,他翻繹了《天演論》、《名學淺說》等著作。他翻譯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巨大。嚴復對中華民族前途很擔憂,認為教育很重要。嚴復是第一個把西方各種先進思想引入中國,啟蒙並教育中國人的學者。他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教育,為國家孝力。他辦了很多學校,讚賞義務教育,並且自己也作為老師在學校教書育人。嚴復為什麼這麼重視教育呢?因為他覺得“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小時候讀好書,用知識武裝頭腦,長大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出一份力,才能抵抗外來者的侵略。

嚴復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通過對中國近代史的瞭解,中國經歷了很多硝煙和戰爭,流了無數英雄的鮮血,我知道了新中國成立是多麼地不容易,有那麼多人在背後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而奮鬥!這次三坊七巷之行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國慶節的氛圍,讓我知道了“國慶”這一天的來之不易。難忘歷史,我一定要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福州三坊七巷 篇8

國二作文 ,933字

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走在這條泥濘的路上,看著這條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的長廊清晰地出現在眼前——題記

三坊七巷,真的有那麼好嗎?為什麼要花這樣的時間徘徊在這條似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上呢、。疑惑與不理解的思緒籠罩了我整個心房。

雨肆無忌憚地打在我臉上,這條充滿泥濘的路上,到處遍佈這芳香的氣息,路上寂靜無聲,彷彿只能聽見汽車鳴笛的聲音,歡笑聲,談論聲,一切一切的聲音好像都被雨聲覆蓋住了。我獨自載著沉默,心裡也不由得產生一些陰霾,走過這條小路上,拐過一個轉角。忽然眼前一片明亮,那條重新修復過的街道現在竟是如此清晰明亮。

三坊七巷是由名磚清瓦構築的傳統街區,位於福州古城的中心,它東臨南街,西靠通湖路,南到吉庇路、和光祿坊,北街楊橋路。歷來是福州官紳,富豪和文化人較集中的住宅區。自北而南的三防的排列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的排列是楊橋巷、港黃巷。安民巷。官巷,吉庇巷。

穿過那個大洞,我彷彿進入了時光的長廊,我慢慢地走著,抬頭一看,眼前清晰地出現那門牌上的三個字。‘郎官巷‘。郎官巷是嚴復的故居,我踏進了嚴復先生的居室,那居所看來在當時頗有現代化,門斗兩側三牆連著側牆突出了共門面場的氣氛,我津津有味地欣賞著裡面的圖片,不一會兒,又走進了光祿坊,光祿坊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與吉庇巷一起被闢為馬路,其舊貌已是現代高科技所不能復原了的,時間飛快悄無聲息,在我還沒察覺它時,它就悄悄溜走了,於是我又加緊了腳步走進了文儒坊,我細細聆聽,彷彿聽見了一百多年達官鴻儒們在這談笑商討公事的說話聲。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出了三坊七巷向右拐,在那條最先改建成的,馬路上,清晰地看見那兩個深刻的腳印。;謝婉瑩,林光民,這兩個閃閃的名字,都是出自楊條路。細細品位期中的韻味我彷彿置身感受到了謝婉瑩對自己居住的熱愛與讚美,這些大概就是冰心奶奶所眷戀的老屋與回憶吧

也許是自己與喧囂的城市生活太久,我似乎都失去了對福州城的熱情與嚮往了,以至於忘記了這條依然連線這純真回憶與憧憬的這條長廊,我帶著一絲眷戀與不捨邁著腳步大步大步地往回走。三坊七巷這條讓人們重新對過去沉醉與悸動的長廊,在這條時光長廊裡——我沉醉了。

三坊七巷 篇9

國三作文 ,1055字

遠去的飛鳥,永恆的牽掛是故林;漂泊的船兒,始終的惦記是港灣;奔波的旅人,無論是匆匆夜歸還是離家遠去,心中千絲萬縷,時時惦念的地方還是家。

——題記

我愛我的家,如詩如畫的家,家的大門永遠向我敞開,無言的鼓勵,默默地愛。

一個人漫步在街頭,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緊握那捲子,分數如一道高牆,將我與快樂隔開,手中的卷子已被揉成一團,淚水悄然劃過臉頰,天空的烏雲籠罩在心上,雨滴落在心頭,我想,或許,天空也為我哀鳴,雨水也為哭泣。

一步兩步地走著,褲腳不知何時已被浸溼,我也不知何時走到了三坊七巷的門口,白色的柱子巍然矗立,在煙霧繚繞的雨中,白色柱子顯得那麼淡雅,那麼似真似幻,進去走走,我低吟道,穿過門洞,大紅燈籠顯得多麼耀眼啊,我的心似乎受其感染。

修茸一新後的這一切,仍保持著歷史風貌,原木本色的古居毫不張揚,臨街的店鋪也透著家常的氣息。深褐色的木窗櫺甚少華麗的雕飾。少許鏤空的背靠椅上坐著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雙眼閉著,正拉著二胡,悠揚婉轉的二胡聲為這如詩如畫的古建築增添了韻味。

街巷西邊的“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依然透著威嚴厚重。而東邊的“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則演繹著市井的樸素溫和。我走進安民巷,兩個豎立著的長方體木塊上橫臥著一根長形木條,然後再搭上4個木塊,兩旁較短中間兩根較長,最後配上屋頂,將它放大,聳立在街口,這就是安民巷的大門標誌物,同樣的白顏色,雕著朵朵祥雲,左右的兩根柱子上各刻著半幅對聯。腳踩的是方方正正的石板,用手觸控的是潔白無瑕的矮牆,矮牆上疊著褐色的古建築,抬眼望處是窄窄長長的天空。巷子兩旁停放著幾輛現代交通工具,當古建築與這現代化工具的眼神相對望時,天空擦出了古與今的火花,我駐足望著這一幕,默默地感嘆。

走出安民巷,沿街步行,時而聞到檀香味,時而聞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味,天空已漸漸轉晴,我的心也一樣,漸漸的路上行人越來越多,紛紛從商鋪中走出來,一位外國旅者對他身邊的人說:“三坊七巷,真美!”

展開手中的卷子,我不再悲傷,拿出一枚硬幣,朝蓮花池中的罐子緩緩放開手,硬幣慢悠悠的,一搖一擺地落在罐子中……

三坊七巷,我永遠的家,古色古香的建築陶醉了我。

三坊七巷,我永遠的家,賞心悅目的一切使我忘記煩惱。

三坊七巷,我永遠的家,無言的鼓勵,永恆的愛。

寫三坊七巷 篇10

國一作文 ,1253字

那條貫古今,串未來的長廊,那條瑩瑩光無盡的長廊,一直烙印在人們的心裡,無法抹去。

——題記

天空飄著惱人的小雨,而我卻走在這富有古色古香的長廊中,四周的喧譁絲毫沒有影響我的好心情,面對著這條街,我只願意欣賞。

沿著寬達十幾米的石板路向前,細細品讀這分散在左右兩邊的石匾: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古庇巷。每一個名字都有屬於它的典故與傳說。

誰也不曾想過,也無法想象,衣錦坊這片房子已經擁有252年的歲月曆程了。在幾百年的風雨鉅變中,他依然以一個巨人般的意志,走了過來。看,他充滿肌肉的手臂上的“刺青”,不正證明了這一點嗎?我站在刻畫有一幅幅美麗圖案的牆前許久許久。牆上生動形象的雕塑至今依稀可見。一組“吳剛嫦娥”,一組“張生紅娘”,簡簡單單的幾筆便可勾勒出了令人歎服的圖案,難怪這些曾讓居住在這裡的歐陽家族驕傲了很久。“水榭戲臺”這富有詩意化的名字,這富有迷人風采的景點,就是在這裡產生的。站在“水榭戲臺”前,望著清水池塘,享著輕風細雨,似乎看到了閩戲正展開那豐滿的翅膀,從這裡起航,飛向全國各地。

或許是太入迷的緣故,不知不覺間,我站在了文儒坊前。閉上眼睛,用心聆聽,耳邊彷彿響起一百多年前那達鴻官儒談笑往來的腳步聲,聽見一百多年前勤奮學子們琅琅的讀書聲,看見敬業老師忙碌教書的身影,看見李鴻章奮筆疾書的背影。不知為什麼,心中產生了一絲絲悔恨感。恨當初不好好學習,玩物喪志;恨當初拖拖拉拉,浪費時間;恨當初丟三落四,狼狽不堪。一個決心在我心頭產生:從今以後,發奮讀書,不再保留以前的惡習。或許,這就是文儒坊給我的啟示吧!

光祿坊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與古庇巷一起被闢為馬路,其舊貌是現代高科技無法復原的。帶著絲絲遺憾與感傷,我轉過身子,往回望去,人們來來往往穿梭在這條街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幸福的笑容,我被感染了,心中的不悅也一點點被抹去。

慢慢收回視線,不願遺漏下一處風景。郎官巷闖入了我的眼簾。門斗兩側山牆緊連著側牆,突出了其門面排場的氣氛;走廊、欄杆上的花紋也獨具特色。我被這獨特的風景吸引住了,一直駐立在那。

小的時候,很想參觀一下冰心的故居,今天終於有機會大飽眼福了。在那“風光月霽襟懷”之間,在那“紅字青藍白綠黃城”之裡,我的眼睛溼潤了。這裡有美麗的風景,這裡有我最喜愛的冰心老人,為什麼以前我會忽略它呢?

也許在喧囂的城市裡生活了太久太久,以至於感覺到尋找到一塊可以自由呼吸的小方土好難好難;也許沉浸在煩人忙碌的學習中太久太久,以至於失去了對自己故鄉的那份熱情。

或許只有它,才能讓我放鬆自己,讓我找回心中的悸動與沉醉,讓我拋開所有的悲傷與煩惱,讓我卸下沉重的包袱,找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小天地。

雨依然下著,但雨水中包含著的濃郁古香,卻仍需我細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