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三疊泉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遊三疊泉有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1字

俗話說:不到三疊泉,枉為廬山客。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吃好了早飯,就興沖沖地乘車前往三疊泉。

三疊泉有三千多節臺階,來回起碼需要兩個小時。我們沿著臺階一路向下,迎面看到的都是氣喘吁吁、累得直不起腰的遊客。這時,哥哥說,他不想去了,就在路邊的“德克士”裡等我們回來。我心裡也很擔心,怕自己堅持不下來。但是,我轉念一想,我都來到了廬山,不去看看著名的三疊泉多遺憾啊!於是,我跟著爸爸媽媽一路朝著三疊泉走去。

三疊泉果然很美!我們在瀑布前面拍了全家福,又玩了一會水,休息了一下,就開始往回走。回來的路更加艱難,我努力地沿著臺階往上爬呀,爬呀……我滿頭大汗,小腿也開始酸了,全身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好想休息一下。但我又想:再堅持一下!不能放棄!就這樣,我不斷地給自己加油打氣。走著走著,我一回頭,發現爸爸、媽媽已經被我甩在後面了!我坐下來,等了一會兒,他們才趕到。我對媽媽說:“好累啊,我氣都要喘不上來了!”媽媽告訴我:“運動時,要保持呼吸的均勻,說話太多,呼吸就容易急促。最好的呼吸方式是連吸兩口氣,再連呼兩口氣,休息時要多做深呼吸。”於是我調整了一下呼吸,感到又有了力氣,於是又踏上了陡峭的山路。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又被我甩開了很遠。

這時,媽媽電話打了過來:“你爬得真快啊!在那裡等我們一下。”於是我靜靜地等待,喝了一點水,同時調整著呼吸。爸爸媽媽終於趕上來了,我們吃了幾塊西瓜,覺得體力恢復了,就又努力地往上攀登了。

我們和哥哥會合了。我告訴他,三疊泉非常美,路再遠再難也值得。而且,我挑戰了我自己,靠著自己的毅力和體力完成了很多大人也做不到的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以後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再多的困難,我也不會害怕和放棄了!

天下繁華一書盡——讀《唐詩三百首》有感 篇2

讀後感 ,1043字

還記得幾百年前有一個這樣的朝代,它經濟發達,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昌盛。唐詩就是在這樣的年代被創造出來的,繪盡了盛唐繁華色。

唐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詩歌可以作為博取功名的工具,也能成為籌光交錯的閒談之語。

且聽風雨幾許,看一半往事入斜陽。手不釋卷,幾盞昏燈,幾杯薄酒,一彎明月,一曲歌,一枝柳都被唐詩勾勒的美的醉人,遠不止這些,那清夜無塵,月色如銀的夜裡,吟唱著詩文的詩人更是這部書的主角。

《長安古意》裡大街小巷的繁忙,帝都的壯麗輝煌,市井倡家的輕歌曼舞,其繁華濃豔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極致。而這背後對豪門貴族驕奢淫逸的諷刺,對當時社會腐敗、墮落,黑暗的刻畫。也難怪如聞一多先生所說:“這不是一場美麗的熱鬧,但這癲狂中有戰慄,墮落中有靈性。”得後世知己如此,想必千年前的盧照鄰也不負寫下此篇的心意吧。

唐詩裡不得不提的李白,也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從小時候就開始背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如今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還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的浪漫,他的放蕩不羈全部都揮灑在這盛唐的詩篇中。他永遠活得像個孩子,永遠的舉酒暢飲,而後“誘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還有王右丞,王維。被人熟知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還有別忘了“渭城朝雨絕塵”中送別的他;唱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隻。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他;“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他。王維登得朝廷,下得塵世。可謂“廟堂有夢,江湖有酒。”我穿越千年願與其共飲月色,賞木未芙蓉花。

晚唐不復繁榮鼎盛,潘鎮割據,戰亂四起,昏君當政。唐朝似乎一夜之間便損了容顏,凋了花瓣,徒留滿腔悲憤與無奈給杜甫。杜甫一生沉痛于山河破碎中。不管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還是“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憤恨與同情,亦或是“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都與國之沉浮相關。他這一生,看過繁華,遇過落魄,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國,他的家。

唐朝啊,依照浮生夢,少不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少不了“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李商隱。他們的名字一一在我眼前浮現,他們的一生或平凡,或坎坷,或榮華,或潦倒,但這都不礙於他們的才華橫溢。

溫酒一杯淺唱,美夢一場隔世。我恍若看到那初唐的清新,而後便是中唐的繁盛,再就是令人悲涼的晚唐。那個朝代,男兒風流倜儻,女子恣意嬌美,不管是胸懷大志還是紙醉金迷,都陶醉其中。再回長安酒意裡,唯願夢不醒,再讀大唐夢。唐詩三百首,歌盡天下繁華夢。

神奇的電世界——讀《神奇校車之漫遊電世界》有感 篇3

讀後感 ,457字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神神祕祕的給了我一個包裹,說是給我的暑期禮物,我開啟一看:“哇,是書呀!題目都是《神奇校車》,一,二,三……”我數了一數,總共有11本呢。媽媽告訴我這是《神奇校車》第一輯,如果看了喜歡,後面還有4輯的。

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兩三天便讀完了,在這套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本就是《漫遊電世界》,這是一本關於電的書,電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並且隨處可見,家裡的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風扇都要用到電。電的用處可大了,但也有危險,平時,家裡的插座我們不能用手去觸控,看見斷掉的電線也不能去碰,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平時我們可不能玩電哦。

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現在我們發電的方式有好多,有利用太陽能的,利用水力的,利用風力的……但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壞訊息,這些還不能滿足我們人類的用電需求,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節約用電,不開無人燈,出門時也要隨手關閉電器。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哪些是絕緣體,電視怎麼從發電廠跑到我們家裡的,磁極是怎麼回事,開關是怎麼工作的等等,內容可豐富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就翻開書本閱讀吧。

讀《三字經》有感 篇4

讀後感 ,638字

大概我三歲的時候,媽媽就讓我背三誦《三字經》只是那會,盡覺得《三字》經朗朗上口,像唱歌兒似的,並沒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日常生活中我接觸了越來越多的《三字經》,並帶著幾分不解與好奇。拿起《三字經》好好的細讀起來,感慨也油然而生。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替父親溫曖冰冷的被窩。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自已吃小的。而今我也九歲,總是無條件向父母索取卻未曾說聲“謝謝!”並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只要是我想要的,張口就要。與弟弟相處,也經常因為一點零食或一個玩具就大打出手。相比起來,我真是自愧不如。《三字經》短短的十幾個字,竟把孝敬與謙讓講的淋漓盡致啊。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話說晉朝車胤買不起油燈,把螢火蟲裝紗袋照明讀書,孫康家貧就借大雪的反光來讀書。在如此的環境中,都沒有停止過學習。而現今,包括我身邊的同學,個個條件都好了,可卻沒人能勤奮學習,只要有時間全是要麼面對電視機,或抱著電腦,手機玩遊戲,錯過了良好的學習時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揚名聲,顯父母。”

獲得好的名聲,為父母爭光。這句話就是我不太贊同的,不管是學習,還是獲得好的名聲,全是為了自已,而不是為了別人,人不是為了爭光而學習,學習是要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讓生活變得更好!不過對於以前那個封建制度下的學者,揚名聲,的確可顯家底。我們只需汲取其精華。

《三字經》是中華文化的寶典,句句都是經典,值得我們不斷地去學習。

廉潔者,世同欽——讀《新三字經》有感 篇5

讀後感 ,634字

細讀《新三字經》,我被“漢楊震,拒受金;廉潔者,世同欽”這一句話所深深地打動了,不禁為廉潔奉公者的高貴品質而喝彩。

楊震是東漢人,為官清廉,深得民心。有一次,他途經昌邑縣,縣官王密深夜給他送來黃金10斤。楊震當即拒絕並說:“作為老朋友,你怎麼這樣不瞭解我呢?”王密神祕地說:“夜深了,沒人知道這事的。”而楊震卻哈哈大笑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聽了,只好拿回黃金走了。這“四知”的故事後來成為廉潔奉公的典範,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頌。

廉潔奉公,秉公辦事,這是國人歷來倡導的為官品德。只有心目中時時想著人們的官,才能處處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一些身居領導崗位的幹部則被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佔據了頭腦。他們利慾薰心,利用人民給予的權利,做出了損害國家、損害人民的事情:錢權交易、貪汙受賄、腐化墮落……他們的所作所為,嚴重敗壞了黨風和社會的風氣,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切齒痛恨。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某些以權謀私者的可恥下場就是典型的例證。

值得欣喜的是現在的黨員幹部中廉潔奉公者仍佔大多數,如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又據報載,湖南省某市政府辦公大樓門上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辦公辦事遵紀守法正人君子請進”;下聯是:“送禮送情溜鬚拍馬自私小人止步。”橫批為“人民的政府”。這幅對聯字裡行間表露出政府官員廉政為民的決心,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政通人和,方能國泰民安。廉潔者,世同欽。這是歷史的結論。

淌在沙丘邊上的人生——讀《沙原隱泉》有感 篇6

讀後感 ,1338字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最富哲理的一篇遊記,也無非就是這篇《沙原隱泉》了。文章不長,但蘊含的思考足夠人們細細品上一陣子,像一杯清茶,散發著悠長悠長的餘香。

山,名為鳴沙山—全副行囊的智者,手持登山杖,佇立在沙丘前。這一刻,他是侏儒,也是巨人。黃沙漫漫,大漠之景在他面前鋪展,金蛇般的線條向前伸沿,像終點線,又預示了新開始—那是個制高點,佔領它,你也許會有新發現。

就這樣,看著前人留下的一串一直鋪到盡頭的腳印,他開始了。出奇的是—沙子意外的軟。一踏,一陷,一滑,耗去了他大半力氣—而踏別人走過的路,更是舉步維艱。你越發火,沙子越是死一般的溫柔,溫柔得令你打不出心中硬碰硬的烈火,想取個巧,卻發現更為困苦,就算苟且登上了所謂的終點,也心虛地懷疑到底是不是你走過的路,摸著那陌生的腳印驀然發現自己沒留下一絲痕跡。懷著這種虛浮,即便站在厚實的高崗上,也不比站在快開融的冰面上強,總怕著自己會狠狠地摔下去,萬劫不復。而自力更生卻更需要勇氣和毅力,細沙的圓滑總能把你的心搓圓,磨光。講不定哪一步之後你突然感到腳下的平實,怯怯地抬頭,山頂就被你爬到了。而且是踏踏實實地爬到了。

站在沙丘頂,大自然作為犒賞,鋪開了一道無與倫比的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金黃和黛赭純淨得毫無斑駁。日夜的風,把山脊,山坡塑成波盪,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到了聖潔,氣韻柔和到了崇高。把自身的頂端和山的頂端合在一起,心中鳴起了天籟般的梵唄。踏實的成功就應名正言順地享有這樣的壯闊雄渾,伸出手指順著線條傾瀉下去,這,就是你的。

然而,當你細嚼慢嚥完“一覽眾山小”的瑰奇之後,細細地往山谷端詳,分明是一彎清泉,來得突然,來得冒失,甚至有些莽撞,安靜地躲在一個本不該有它的地方,有些無辜,有些害怕。要想弄清它的祕密,就要靠近觀察,可,問題來了—剛剛才爬上的丘頂,怎麼這麼顯得無助,化成了悲哀。嚮往巔峰,嚮往頂端,嚮往那傲視雄奇,風臨天下的霸氣,卻又怎麼知那迷人的峰頂只是一線鋒利的刀刃,容不得t望臺,卻被生靈們擱得老高。

無奈地滑下沙丘,看來老莊的預言實現了,站在丘底暇想頂峰的壯麗,身處頂峰又羨慕平原的溫暖,而所謂人生,也不過是在這矛盾中周而復始罷了。

急急向泉水奔去,卻發現這不僅是一灣小泉,中間寬處相當於中等河道,甚至還有幾隻水鴨在此輕浮游弋,岸邊盤虯臥龍的是幾棵百年古木,清泉靜地,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樹後有一陋室,遲疑間,步出一老尼。二十年前,這本有廟,毀了。為什麼在無垠大漠中會有如此的信仰者在此孤守?漠然沙丘不是答案,這源頭活水才是心靈的慰藉。壯麗之中寫一筆明麗,獷野之間抹一線溫柔,起伏之中鑲一份平實,浮囂之間躺一念寧靜。在浮誇裡給一份質樸,在居高裡給一份服帖,在狂野中給一份安靜,在厭俗中給一份清新。

生活需要調劑,只有這樣,生命才富有層次,才不會一味地大喜大悲。習慣了被各種單向誇張侵佔的思想才能在須臾之間醍醐灌頂,大徹大悟。這世間便有了歡騰與沉鬱,喜悅與憂傷,喧囂和平靜,膽怯和坦然—這個世界也會活出靈性,活出姿彩。

讀罷《沙原隱泉》,心中彷彿什麼充實著,有了厚度,也有了溫暖。

泉,你是淌在沙丘邊上的人生。

遊氣象站有感 篇7

高一作文 ,975字

今年的春天,真是難以琢磨,時熱時冷,時晴時陰,偏偏趕上去氣象站的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員們一個個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個如脫韁的野馬,對這次的氣象站之旅充滿了期待。

大巴車在城區行駛了十幾分鍾,最後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區,我忍不住詫異,怎麼?難道氣象站一直潛伏在學校?在我的想象,氣象站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地方,應該建在人煙稀少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過了馬路,一所有年代氣息的氣象站就赫然出現在眼前。

進入院內,一片空曠的綠地,正是觀測點的所在。右手邊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們兵分兩路,編輯部和實踐部在站長的帶領下,直奔觀測場,宣傳部和後勤部則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這只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半青半黃的雜草在夾雨的寒風中顯得格外淒涼。然而,就像武俠小說裡所寫的那樣,真人不露相。進院裡,左手邊就是風塔,當時有微風,風擺一上一下地來回的轉動。據站長說,那是用來測風速的,通過電線傳到下方的機器裡。再向前就是一排罐頭似的小鐵桶,旁邊是一個長筒,用於測量降水量的。為了便於我們觀察,站長細心的開啟兩個蓋子,拎出來兩個玻璃瓶子,讓大家親身體驗。

第一種儀器名為“稱重式降水感測器”,我國氣象站對固態降水以人工觀測為主,存在時效差等諸多弊端,不可全面連續的反映降雪的變化情況。而稱重式降水感測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基於載荷測量技術原理設計通過對盛水筒內質量變化來測量降水量。目前,稱重式降水感測器所採用的測量技術主要分兩種,一基於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二是振弦測量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了固態、液態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動觀測,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訊。

第二種儀器是“翻鬥式雨量感測器”,是用來測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時雨水通過盛水器,再通過過濾鬥流入翻鬥裡。當翻鬥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後便會翻轉,倒空鬥裡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轉通過幹簧管轉成脈衝訊號傳輸到採集系統來進行測量降水量。由於摩擦力小,翻鬥部件翻轉靈敏,承雨口光潔度高,滯水產生的誤差小,為我國廣泛使用。

氣象站還有很多有趣的裝置,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室內觀察的時候我注意到裡面有一個工作日誌本,裡面是每天的氣象記錄,詳細周密而認真。我心一下暖起來,每天就是這些人,在這個地方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雨冰霜,默默地奉獻著。這樣想來外面的冷風細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遊金倉湖有感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神祕又美麗的“金倉湖溼地公園”位於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週末,我和媽媽一睹了其美麗的風姿。

一走進金倉湖生態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波光粼粼的金倉湖,放眼遠眺,猶如走進了一個水的世界。遼闊的湖面遠遠望去,微波盪漾,藍天白雲都倒映在湖水中,微波輕撫著藍天和白雲的倩影,這天、雲、小島、綠樹的倒影,構成了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水粉畫,使人心曠神怡。

向北走是美麗的百花噴泉,你看那從“花心”噴出來的水珠似無數朵綻放的鮮花,在陽光的映照下水晶般透亮。噴泉下面的四個喇叭不時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水花、音樂再加上週圍鮮花綠草的映襯,顯得格外迷人。

向南走是著名的“赤足公園”,門口三棵逼真的千年老榕樹,它們的枝幹盤根錯節,猶如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已不在年輕的手臂暴滿了青筋,卻依然頑強的站立著,好像要忠實地守護公園。老樹上面的藤索吊橋、小木屋,時不時還有小鳥的歌聲,這一切都讓你感覺真的走進了神祕的森林部落。

千畝湖面,溼地森林,百花噴泉……金倉湖真是個神祕又美麗的人間樂園啊!

廬山三疊泉瀑布 篇9

寫景作文 ,519字

說到廬山,很多人立刻就能想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

廬山自古以來都是山水聖地,而今作為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聞名於世。廬山風景區的景點眾多,當中不得不提廬山三疊泉。

廬山三疊泉,號稱“廬山第一奇觀”,位於深谷之中,匯聚了五老峰、大月山諸水,循著天然形成的三級斷崖摺疊而下,故名“三疊泉”。

前往三疊泉的路非常險要,除卻近千米的山間幽徑,還有將近三千里依山勢開鑿的石階。在臺階上,能夠聽見泉水噴瀑而下,如金戈鐵馬之聲,卻始終不能窺見全貌。如此這般,更加激勵遊人想要得見全貌。

走完了所有臺階來到觀泉臺,景色豁然開朗,高聳的山崖上,泉水似從天上來,一層層落下,一層低矮直垂;二層彎曲;三層飛瀉而下,拋珠濺玉,最終落在底層碧綠的潭水之中。

所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莫過於此。

三疊泉瀑布氣勢磅礴,如巨龍凌霄,轟鳴聲震耳欲聾,遊人現在瀑布底部要放聲大喊才能聽見對方的聲音,而且不免被飛濺的泉水打溼身體。

三疊泉是廬山最熱門之景區,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一說。因此遊人眾多,我去時是五月份,並非旺季,別的景點寥寥數人,唯三疊泉熙熙攘攘,遊客往來不絕。由此想來,要是旅遊旺季,就更加熱鬧了。

廬山三疊泉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4字

三疊泉位於廬山西南面,海拔約1000米。顧名思義,“三疊泉”就是分成三疊的泉。在離三疊泉三四百米的地方便能聽到三疊泉的流水聲,真是未入其境,先聞其聲啊!再往前走一點便能看到第一、二疊泉。好不容易走完了通往三疊泉那段漫長的石階梯,三疊泉全景便展現在眼前。

第一疊泉有十幾米寬,好像是一層水做的簾子掛在那高高的山上,又像是滑滑梯,調皮的水娃娃坐著滑滑梯從山頂滑下來,掀起了白色的水花。第二疊泉比第一疊泉寬一些,有點發藍,好像是那藍藍的天空,又像是仙女下凡時飄舞著的裙帶。第三疊泉,是最大的一疊泉,也是最壯觀的一疊。它像一匹賓士的駿馬,正在向那巨大的深潭裡奔去。水撞在山壁上發出雷霆般響聲,山壁也把泉水撞成了潔白的水花。水花又落在了泉水裡,濺起了一團團的水霧,好像正在噴珠吐玉。這讓我想起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疊泉直瀉深潭。深潭的水是那樣清,清得可以看見潭底的沙石;水是那樣藍,好像被染過似的;水是那樣甜,喝一口,像是吃了顆涼涼的冰糖。可惜這裡沒有魚,可能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想去廬山了?如果想去的話,可要記住:“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