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千佛塔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遊千佛塔有感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0字

行走在草木青青的小道上,聽著雀兒在輕輕呢喃。感受絲絲春雨撫過的印記,尋找那隱匿在時光深處的傳奇。

你,悄悄地隱匿在一絨絨的柳中,獨聽蟲兒幽幽地吟唱。你風塵僕僕地出現,破損的石稜上,積澱著歷史的塵埃。透過密匝匝的蜘蛛網,我凝視著石牌上那些已被風沙模糊了的字跡,驚訝於它曾經的字字珠璣。不禁深深嘆息,是你,多少年的守候,才換來了遊人的一瞥。

我驚訝於這樣的美好,這樣的靜謐。青山做的屏風,綿綿地攏在身旁;碧水似天上飄下的錦,那是柔和的地毯。都在這鬱鬱蔥蔥的灌木叢寂寞了千年。

歷史滾滾的風沙中,不滅的是你獨特的身姿。

745尊石像,神色各異,無一不彰顯著中華文化的濃濃風韻。縷縷的刀痕雕琢得恰到好處,屏住呼吸,心醉在這細巧的紋路中,眼前漸漸模糊了,只留下一位雪鬢霜髯的老人,皓首蒼顏之中,是掩不住的風韻。他正揮動著靈巧的雙手用小刀細細地描摹出各式的圖案,在老人的細細雕琢之中,石碑上蹦出的一個個精巧的形象,都像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躍然於心上。拋開浮華,用心感受刀尖刻劃過每一寸石碑的力度,我不禁深深喟嘆。

可是,你只是悄悄地隱匿在時光裡,懷著一顆純樸的心。你記得自己曾經只是一塊無奇的石頭,只是經過雕刻家的手後,才變得精彩。在每一尊石像之中看不到虛浮與華麗,只有樸素與傳奇,你美得深刻,你美在自然,美在內涵。這種美是要用心靈去感受的。正如儒貝爾所說:“美,這是用心靈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東西。”

隱匿在時光深處的美好,任外表磨損,你永遠是不滅的傳奇。

神奇的電世界——讀《神奇校車之漫遊電世界》有感 篇2

讀後感 ,457字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神神祕祕的給了我一個包裹,說是給我的暑期禮物,我開啟一看:“哇,是書呀!題目都是《神奇校車》,一,二,三……”我數了一數,總共有11本呢。媽媽告訴我這是《神奇校車》第一輯,如果看了喜歡,後面還有4輯的。

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兩三天便讀完了,在這套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本就是《漫遊電世界》,這是一本關於電的書,電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並且隨處可見,家裡的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風扇都要用到電。電的用處可大了,但也有危險,平時,家裡的插座我們不能用手去觸控,看見斷掉的電線也不能去碰,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平時我們可不能玩電哦。

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現在我們發電的方式有好多,有利用太陽能的,利用水力的,利用風力的……但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壞訊息,這些還不能滿足我們人類的用電需求,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節約用電,不開無人燈,出門時也要隨手關閉電器。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哪些是絕緣體,電視怎麼從發電廠跑到我們家裡的,磁極是怎麼回事,開關是怎麼工作的等等,內容可豐富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就翻開書本閱讀吧。

遊氣象站有感 篇3

高一作文 ,975字

今年的春天,真是難以琢磨,時熱時冷,時晴時陰,偏偏趕上去氣象站的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員們一個個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個如脫韁的野馬,對這次的氣象站之旅充滿了期待。

大巴車在城區行駛了十幾分鍾,最後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區,我忍不住詫異,怎麼?難道氣象站一直潛伏在學校?在我的想象,氣象站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地方,應該建在人煙稀少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過了馬路,一所有年代氣息的氣象站就赫然出現在眼前。

進入院內,一片空曠的綠地,正是觀測點的所在。右手邊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們兵分兩路,編輯部和實踐部在站長的帶領下,直奔觀測場,宣傳部和後勤部則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這只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半青半黃的雜草在夾雨的寒風中顯得格外淒涼。然而,就像武俠小說裡所寫的那樣,真人不露相。進院裡,左手邊就是風塔,當時有微風,風擺一上一下地來回的轉動。據站長說,那是用來測風速的,通過電線傳到下方的機器裡。再向前就是一排罐頭似的小鐵桶,旁邊是一個長筒,用於測量降水量的。為了便於我們觀察,站長細心的開啟兩個蓋子,拎出來兩個玻璃瓶子,讓大家親身體驗。

第一種儀器名為“稱重式降水感測器”,我國氣象站對固態降水以人工觀測為主,存在時效差等諸多弊端,不可全面連續的反映降雪的變化情況。而稱重式降水感測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基於載荷測量技術原理設計通過對盛水筒內質量變化來測量降水量。目前,稱重式降水感測器所採用的測量技術主要分兩種,一基於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二是振弦測量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了固態、液態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動觀測,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訊。

第二種儀器是“翻鬥式雨量感測器”,是用來測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時雨水通過盛水器,再通過過濾鬥流入翻鬥裡。當翻鬥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後便會翻轉,倒空鬥裡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轉通過幹簧管轉成脈衝訊號傳輸到採集系統來進行測量降水量。由於摩擦力小,翻鬥部件翻轉靈敏,承雨口光潔度高,滯水產生的誤差小,為我國廣泛使用。

氣象站還有很多有趣的裝置,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室內觀察的時候我注意到裡面有一個工作日誌本,裡面是每天的氣象記錄,詳細周密而認真。我心一下暖起來,每天就是這些人,在這個地方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雨冰霜,默默地奉獻著。這樣想來外面的冷風細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遊金倉湖有感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神祕又美麗的“金倉湖溼地公園”位於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週末,我和媽媽一睹了其美麗的風姿。

一走進金倉湖生態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波光粼粼的金倉湖,放眼遠眺,猶如走進了一個水的世界。遼闊的湖面遠遠望去,微波盪漾,藍天白雲都倒映在湖水中,微波輕撫著藍天和白雲的倩影,這天、雲、小島、綠樹的倒影,構成了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水粉畫,使人心曠神怡。

向北走是美麗的百花噴泉,你看那從“花心”噴出來的水珠似無數朵綻放的鮮花,在陽光的映照下水晶般透亮。噴泉下面的四個喇叭不時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水花、音樂再加上週圍鮮花綠草的映襯,顯得格外迷人。

向南走是著名的“赤足公園”,門口三棵逼真的千年老榕樹,它們的枝幹盤根錯節,猶如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已不在年輕的手臂暴滿了青筋,卻依然頑強的站立著,好像要忠實地守護公園。老樹上面的藤索吊橋、小木屋,時不時還有小鳥的歌聲,這一切都讓你感覺真的走進了神祕的森林部落。

千畝湖面,溼地森林,百花噴泉……金倉湖真是個神祕又美麗的人間樂園啊!

遊博物館有感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3字

暑假裡,我跟媽媽去參觀如皋文化博物館,裡面介紹了許多軍人英雄事蹟和以前小村莊的模具造型,還介紹了當時的學校和讀書環境是什麼樣子?人們是怎樣艱苦的生活?

到了裡面,我有很多的不明白,媽媽告訴我說:“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模具造型裡小村屋是多麼的簡陋,屋頂個個都是千穿百孔,家徒四壁。每個人家只有幾間茅草屋,遮擋不住風雨。”繼續走了一會,我看見了一個櫥窗裡有許多遺物,我問媽媽這些又是誰的。媽媽說:“當時有許多軍人,為了祖國人民能過上平安美好的生活,在戰鬥中犧牲了自己,與家人永遠分離。”

以前,讀的書不是很好,環境也很差,學校就更不好,那時候家裡的條件很差,很艱苦。吃的是樹皮、草根。穿的是粗布,衣不遮體。軍人們在打戰時,基本是吃不飽,穿不暖,身上傷痕累累。軍人們要是生病了,也只是挨著病痛,繼續堅持戰鬥。

此時此刻,讓我明白了祖國的太平,都是那些軍人用鮮血換來的,這讓我知道了我應該更加的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讀《烏塔》有感 篇6

讀後感 ,332字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1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遊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裡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幹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幹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眯眯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願意當一隻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裡,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

遊井岡山有感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9字

爸爸媽媽經常感嘆說:“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掉進了蜜罐裡,根本不知道吃苦是啥滋味。有機會的話,也讓他們體驗體驗。”

機會終於來了。今年10月1日黃金週期間,爸爸單位組織去井岡山旅遊。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說讓我去學習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那兩天內,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茨坪革命舊居舊址群、五龍潭、紅軍醫院舊址、黃洋界等地,都留下了我們探求的足跡。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不少。

聽導遊說:井岡山位於我們湖南和江西兩省的交界處。解放前,它是一個“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偏僻小山村。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山村,成為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在這裡,毛澤東等人開創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在這裡,我看到了毛澤東舊居竟然就是一棟農民住房,土坯牆,茅草頂的那種。當年,毛主席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毛主席寫下了《井岡山的鬥爭》這篇偉大的著作。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裡,我透過那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彷彿又回到了那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革命烈士們真令我肅然起敬。

我和同行的小夥伴們唱著新學會的歌謠“……紅米飯,南瓜湯,餐餐吃得精打光”,又來到了黃洋界。在這裡,我聽一位伯伯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1928年的時候,井岡山的兩個團都被派開赴湘南了。國民黨想趁虛進攻井岡山,就派了四個團的兵力,而我軍只有兩個連留守。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在最後關頭,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結果前兩炮都是啞炮,只有第三發炮彈不但響了,而且正中敵人指揮部。頓時黃洋界上歡呼聲、號角聲、鑼鼓聲連成一片。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勢嚇壞了,竟誤以為主力紅軍殺上山來,於是連滾帶爬收兵下山。這一仗打得真漂亮!毛主席回來聽說後,十分高興,還寫了一首詞《西江月8226;井岡山》來歌頌人民戰爭的勝利。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切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風氣,無論對國家、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是危害深重的。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更沒有理由不發揚艱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讀《烏塔》有感 篇8

讀後感 ,493字

今天我再次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它帶給我的震撼依然那麼強烈,文中德國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卻能夠獨自一人遊覽歐洲。

烏塔是多麼獨立而勇敢啊,她見解獨到,經驗豐富,考慮周全,有很強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和她相比,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我們的生活中有電視、遊戲、書本、遊樂園,看起來似乎很豐富。可是父母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很少給我們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更別提讓孩子獨自出遠門,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了。

還記得去年我想參加湘潭日報社組織的北京夏令營,報名前家裡大大小小開了好幾次會討論。爸爸支援我出去歷練,媽媽因為不放心堅決反對,相持不下。最後還是召開了“擴大會議”,由外公一錘定音,我才得以成行。聽老爸說,從我上了高鐵那一刻起,媽媽就開始坐立不安。直到我從北京平安歸來,收穫滿滿,她才停止了嘮叨,並且真的相信了我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親愛的媽媽,放手讓我去鍛鍊吧!有一句話說得好,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今後我會把烏塔當作學習的榜樣,通過實踐提高自理能力,積累生活經驗,勇敢地去廣闊的世界中體驗人生無限的美。請相信,我一定能飛得更高!

遊白洋澱有感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1字

假期中,我來到了白洋澱遊玩。

原來我總是看電視《小兵張嘎》,可從來都沒有見過真人,今天我可大飽眼福了。現在張爺爺已經成了老兵,七十多了,他給我們講了好多以前打游擊的事。

在坐船的路上,我看到了好多蘆葦,這使我不僅想起了電視裡鬼子坐船過河時,從密密的蘆葦中射出了一顆子彈,當敵人反應過來時,從另一個方向又射出了一顆子彈,就這樣把鬼子弄得暈頭轉向的,不知道哪有八路。

接著我們來到了陳列館。裡面有好多八路軍以前的生活用品和槍支。你看,那張爛爛的桌子,已有了很多裂痕。那明亮的玻璃中放著一把手槍,他依然那麼嶄新,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一扭頭,我看到了一幅圖:上面畫了一個日本鬼子用槍要打死一個農民叔叔,一個大姐姐連忙拿起菜刀向日本鬼子砍去。這幅畫讓我想象到了當年中國人不怕犧牲的精神。

八路軍的英勇精神多值得我們學習啊!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讀烏塔有感 篇10

讀後感 ,610字

《烏塔》是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章,它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在義大利旅行時遇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名叫烏塔。女孩獨自遊歷歐洲的事使作者十分驚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最觸動我的是:烏塔利用假期打工賺到的錢當旅費,並經過三年的精心準備最終實現了獨自遊歷歐洲的願望。烏塔的自立與勇氣值得我學習。

我喜歡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和烏塔一樣有自己的旅行目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英國,那可是《哈利波特》的拍攝地呀!身為一名哈迷,如果不能去那裡,將是無比的遺憾。媽媽很支援我的想法,但是給我增加了一道門檻--自助遊。烏塔的舉動鼓舞著我也想實現自己小小的但是又巨集偉的目標。

首先,去英國需要旅費,由於我還不能像烏塔那樣靠自己掙,所以旅費由父母來擔負,但是我要分擔一些家務活為以後做準備。

其次,我要做好旅行攻略。烏塔用了三年時間做準備,這是一個人堅持、執著精神的體現,我要向她學習。我準備了英國地圖和旅行手冊,地圖可以讓我更好地瞭解《哈利波特》拍攝地的分佈;旅行手冊可以讓我瞭解當地的文化特色,那裡的交通、住宿等問題。有一點我沒有想到是烏塔提醒的,那就是預先查到當地報警電話以及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

最後,我還要學好英文,突破語言關。除了日常用語我還要學習旅遊英語。學英語已經是我的一個習慣,每天學習一點累積下來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我正在奔向自己的目標,也許兩年,也許三年,但終究會實現自己的願望,為我加油吧!

讀《烏塔》有感 篇11

讀後感 ,531字

我是家中的寶貝,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是家中的寶貝—烏塔,她14歲,竟然獨自一人遊歐洲,這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假如是我呢?我的腦子裡馬上浮現三個字—不可能。我連黃岩都不敢一個人遊玩,跟烏塔一比,我就是溫室的花朵。

別以為她想去哪兒就急匆匆地出發,她為了這次旅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她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為了這次旅行,她足足花費了三年時間。這讓我吃驚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難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反觀我們中國呢?那可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每次旅行前,爸爸媽媽都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們呢,只用在旁休閒地當旁觀者,輕鬆出門就好了。而且每次父母都與我們形影不離,生怕我們走丟了。在遊玩途中,爸爸媽媽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還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我們只負責吃喝玩樂,開開心心地玩。

其實只要適量地放手,我們也行的。記得今年夏令營,我在莫干山住了六天,自己洗衣服、疊被子、完成了教官給我的任務……我與夥伴們一起知心交心,互相幫助。

讀完《烏塔》,我想對父母們說:請適量放手,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溫室的花朵。我們呢,也要自立自強,不能做溫室裡的花朵。

讀《烏塔》有感 篇12

讀後感 ,481字

昨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熱情待人,膽大心細,令人敬佩。然則,我最敬佩的是她熱情待人。“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每次讀到這兒,我都會有一種心酸溜溜的感覺,也會不由自主地壓低聲音,因為我自愧不如啊。

烏塔見到一個外國大人都那麼熱情,相比之下,我看到鄰居都只會如同啞巴般傻呆呆地站在那兒,一聲不吭,更別說是一個不曾相識的外國人了。我覺得我和烏塔相差十萬八千里,既然烏塔在旅途中對外國人那麼熱情,那麼對家人、客人、鄰居肯定更加熱情,而我呢?

往事如煙,我也只能記住幾件事,可我的腦海之中,這件事常出現並一閃而過、稍縱即逝:暑假,火辣辣的太陽把大地也烤得火辣辣,我剛剛回家,看見樓下的婆婆正在幫我們清掃樓梯,我一聲不吭地從她身旁走過,甚至連正眼也沒瞧一眼,就匆匆上樓了。學習了《烏塔》之後,我就開始審問自己。“為什麼不叫人?”

現在,我這個“見人變啞巴”的壞習慣已經得到了改善。我相信,不光是我,世界上所有冷漠待人的小朋友都會改掉這個“見人變啞巴”的壞習慣,學會熱情待人。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讀《烏塔》有感 篇13

讀後感 ,1014字

【讀《烏塔》有感】

(張梓淇)

昨天,我剛學完《烏塔》這篇課文,它使我受益匪淺。

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為準備一次歐洲旅行,自己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用了3年的時間,閱讀了很多有關歐洲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去陪小孩玩。在一個暑假,烏塔按照自己設計的旅行路線,用自己掙得的旅費,獨自一人遊歐洲。她在旅行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烏塔獨立自主、自理能力強、細心,真讓我佩服。如果不具備這些品質,怎麼獨自一個人去旅行呢?雖然不是每個同學都應該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去旅行,但難道不應該學習烏塔的這些品質嗎?

記得幾年前有一次,由於我練琴不認真,晚上媽媽不幫我洗澡了,要我自己洗。我在浴室裡手足無措,根本沒怎麼洗就出來了。現在,我睡在自己的房間裡,有時還會害怕,必須聽著故事才能入睡。我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做菜,也只有蛋羹和鹽?h蘿蔔。我四年級了,也只會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自己的衣服還沒辦法洗乾淨。如果讓我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我肯定撐不了幾天。

在生活中,我還有很多事情無法自己做,烏塔卻已經可以獨自生活了。我要學習她的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

(羅舒也)

前些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可同時又很慚愧。

我把課文仔細地讀了一遍,還不停地把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進行比較,我們中國孩子有這種能力嗎?沒有!為什麼我們不能獨立去旅遊呢?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掙錢呢?為什麼我們沒這種勇氣呢?

在家裡,在外面,中國孩子總有一位“僕人”伺候著,那就是父母!每當我們要做家務時,“僕人”伸出一雙粗糙的手,說我們太小了,長大再幹;每當我們過馬路時,他們又伸出一雙大手,拉著我們過;甚至每當上下學時,他們還伸出一雙手,接過書包,自己揹回家……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了。遇到挫折時,他們還是伸出雙手擋住“人生之路”,使我們變得像溫室中的鮮花,不能見狂風大雨。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要向烏塔學會獨立,我們不要做溫室裡的花,我們要像展翅高飛的雄鷹飛向藍天!

中國的父母,請鬆開手,讓孩子去拼搏吧!

遊柏樂園有感 篇14

國一作文 ,741字

時隔一年,我又一次踏足了柏樂園。一年前,我在小學秋遊時也來過這裡。放眼望去,樂園於我有一份熟悉,又與記憶中的它有些不同。好像更寬敞大氣了。

“哎,你們聽說了嗎?柏樂園新增了一些設施呢!”我耳邊傳來一個興奮的聲音。“知道,我們先去水鄉小鎮和摩天輪吧。”有人開心地回答。

我隨手開啟遊覽圖,發現果然有摩天輪。變化可真快!我毫不猶豫與同學直奔摩天輪。“咔”,我略顯緊張地看著工作人員關上摩天輪精緻的艙門。開始打量這嶄新的摩天輪:藍色的遮陽板、鋥亮的座位、銀色的地板……美觀而且大方。摩天輪緩緩上升,讓人感覺很舒心,我不自覺放鬆下來,目光看向窗外。我發現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樂園!只見各種遊樂專案星羅棋佈,又各具特色。我看到了新增的水鄉小鎮:小橋流水、楊柳依依、還有別致的畫舫。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頗有江南烏鎮的韻味,真真是美不勝收!

從摩天輪下來,我感慨萬端。一個樂園,一年的時光,就新增了這麼多賞心悅目的遊覽專案。每個專案都匠心獨具,帶給人無限的歡樂。好口碑也就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人們來此度假。它總是充滿活力,執著地追求,總想打造最有吸引力的專案,不停推陳出新,並注重設施的品質及安全性!這也是它在樂園中長盛不衰的原因吧!

這讓我不由想起匠人精神,專注堅持又敬業。如同當年的華為公司,也是匠心的代表,堅持28年以“科技創新、嚴格品質”製造國貨,從深圳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走到如今全球通訊業第一的大公司。對於匠心的堅守,也是對古老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一個樂園知道注重匠心精神,我們學生不也應該也學習這種精神嗎?

21世紀,是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年代。我們青少年對在對待學業與生活上,必須具備堅韌與匠心,才能助我們成長!才能砥礪前行,擔當宇宙!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因為,未來將由我們創造!

讀烏塔有感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6字

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用自己課餘時間打工掙錢,環遊世界只有只有14歲呀。

如果換個角度想站在她父母的角度,想他們會放心嗎?是的,他的父親於母親很放心很同意屋塔怎麼做,在中國如果哪一個14歲孩子這麼做,家長是絕對不同意的他們太過分了愛自己的孩子了,形成了溺愛。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擔心嗎?他們是很擔心烏塔,他很想烏塔,但是他們更想讓自己的女兒學會堅強獨立爸爸媽媽們我謝謝你們這麼愛我,但是這種愛真的會讓我們幸福快樂成長嗎?

每個家長的愛都是從好的起點出發的,但是好的起點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每一箇中國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我們不再是三歲小孩子了,有能去獨自戰勝困難了,真的我們真的真的可以了,我們無論如何都會經歷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你們就算可以呵護我們長大成人,但是你們呵護不到我們老。

撒手吧!讓我們獨自面對困難;撒手吧!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撒手吧!讓我們擁有獨立的勇氣。爸爸媽媽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愛,但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樣的愛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愛我們真的不需要!

讀《烏塔》有感 篇16

讀後感 ,593字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遊嗎?大多數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遊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醜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遊。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後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並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後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遊,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鍊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於世界之林。

遊青城山有感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6字

人們都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藉著這次到成都參加珠心算比賽的機會,我和爸爸一起遊覽了青城山。

青城山是我國三大宗教裡道教的發源地,它不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導遊告訴我們,青城山的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從山腳下向上望去,只見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素而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導遊說,只給我們一個小時時間征服這座高高的山峰,在山腳下,我心裡有點打鼓,山這麼高,一個小時怎麼可能爬得上去呢?可爬了不一會,這種畏難心理就漸漸消失了,因為爸爸鼓勵我說別看這座山看起來高,爬起來也確實不容易,但只要你足夠努力是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爬到頂峰的。

爬山過程中,我一路小跑跟在爸爸後面,作為一個資深吃貨,還得一路品嚐各種特色小吃,啥都不想落下。最有趣的是,雖然當天有雨,但在山裡卻不用穿雨衣,因為鬱鬱蔥蔥的樹木,把雨水都擋住了!當然,有這麼多高大挺拔的樹木,山裡的空氣也格外清新,山谷幽深,鳥鳴溪落,聲聲入耳,更襯托出了青城山的神祕與靜謐。導遊告訴我們,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前山是道教,後山是佛教。傳說曾有位老人來到美麗的青城山修身,竟然活到了130歲,即使到今天都算是一個非常高的記錄了。

聽著美麗的傳說,品著美味的小吃,不知不不覺,我們就爬到了山頂,在山頂俯瞰綠意

蔥鬱的來時路,心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時候爸爸又告訴我,做事要和爬山一樣,要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如果中途放棄了,就永遠沒有登頂俯瞰的機會。

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時間過得可真快呀!轉眼就到了要集合回程的時間,我們要對美麗的青城山說再見啦!不過我很高興,因為我已經親自見證了、體驗了中外聞名的“青城天下幽”。

讀烏塔有感 篇18

讀後感 ,1105字

我讀了《烏塔》這一篇文章,裡面的小主人公—烏塔給我影響巨大,還帶有一絲絲的驚訝!她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立性很強。

我們先來說說烏塔的禮貌,一見到作者—汪曉潔,就立即站起來打招呼還問作者從哪裡來的,玩得怎麼樣。作者一一回答完她的問話,她就禮貌的告訴汪曉潔,她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的漢堡人。我想,如果我是烏塔,面對著陌生人,連打哈欠都不敢,更何況大膽得向陌生人問好、介紹自己呢?這就是區別呀!

烏塔不但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而且非常有計劃性,是個自律性很強的人。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旅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拔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烏塔為了瞭解所去國家的情況,她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為了掙旅行所需費用,每個週末都要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宣傳單,假期到了,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就為了出國旅行她做了這麼準備,她用了三年的時間,瞧瞧,烏塔多麼自律呀!看看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別看個子一個比一個高,把自己打扮的俊男美女的,可是參觀參觀他們住的房間、宿舍,簡直就是垃圾的天堂,雜物亂飛、垃圾滿地,臭氣熏天,進去令人作嘔。跟烏塔比,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呀!想想烏塔才十四歲,我們中國的大學生都是十八、九歲左右的大孩子,他們同烏塔相比較,自律性太差,中國人的臉應該放在哪兒呢?說到這兒我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故事,有一個大學生在家裡什麼事都依賴家長,早晨穿衣服需要父母找到送到跟前(因為晚上脫了不知道扔哪裡了),刷牙父母擠好牙膏候著,吃飯磨蹭父母就給喂,收拾書包也靠家長……他去讀大學後,到食堂拿上雞蛋不會剝皮,感冒藥不會吃,衣服髒了更是不會洗了。這就是一個廢物,上大學有什麼用呢?中國的孩子真丟人呀!

烏塔不但很自律而且很獨立。自己一個人利用暑假時間光顧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她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去了希臘。去這八個地方全都是她一個人,沒有任何人陪同。中國的孩子如果要一個人出去玩,估計父母會把他(她)們抱上火車或飛機,沒有父母的陪同他(她)可能會嚎啕大哭,早成了一個淚人兒。中國的孩子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他(她)們,不會讓他(她)們一個出去的。但是烏塔也是家中的寶貝,她的父母卻可以讓她一個人去旅行。你不覺得我們中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一個太溺愛自己孩子的群體嗎?如果我們一個人出去旅行,估計大人們先瘋掉了。他們把孩子溺愛的一點不自律、不獨立,若要和烏塔相比,那中國人害羞得要找一個地縫鑽進去了。

中國是個溺愛大國,孩子們要學會自律、獨立、不要被“依賴”這個惡魔害了。

遊都江堰有感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1字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7月30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遊覽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為解決成都平原的旱季乾旱、雨季洪水的問題,李冰父子奉命修建這一水利工程。李冰父子充分運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利用20年的時間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第一部分為魚嘴,之所以稱為魚嘴,是因為這個工程像一張閉著的巨型鱷魚嘴。它將岷江水分為兩部分,左邊稱為外江,右邊為內江。利用河床寬度和深度的不同,實現水的分配。旱季的時候,十分之六的水流往內江、流往成都平原,解決生活和灌溉的問題。雨季的時候,十分之六的水排往外江,避免過多的水造成成都平原的水澇。我們去的時候正值雨季,站在魚嘴上看上游的岷江,江水就像白馬一樣齊頭並進,那聲音如同天崩地裂,好像千千萬萬條巨龍在齊聲吼叫,碰到魚嘴後就自動分成了兩隊。

第二部分為飛沙堰,飛沙堰的作用是過濾泥沙,避免堵住水道。魚嘴分過來的內江水碰到狹窄的寶瓶口和離堆時形成一個大大的漩渦,漩渦將江水裡面的泥沙甩到飛沙堰上,這樣就會起到過濾泥沙的作用。它還用另外一個重要的洩洪作用,當寶瓶口的水太多的時候,多餘的水就會從飛沙堰再流回外江。

第三部分為寶瓶口,李冰父子通過精確的計算,它能夠將不多不少的水放入成都平原,因此被稱為“寶瓶口”。寶瓶口原來是玉壘山的一塊石壁,因為當年沒有火藥,李冰父子用熱脹冷縮的方法花了8年的時間才炸開的。他們用火將山體燒的通紅,然後用涼水猛擊,這樣石壁就會裂開了。

拜見了這麼偉大的工程,我不禁被古代人的智慧折服了。我想到了一首小詩:“現代何有都江堰,還靠古代李冰建。若是沒有李冰功,成都何為天府國”。

讀《烏塔》有感 篇20

讀後感 ,499字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文中的烏塔年紀雖小,但她自己安排日程和設計旅行路線,為了掙旅費,週末還到餐館或超級市場打工。她的行為深深折服了我。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了很多很多。為什麼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立呢?難道學習就是孩子全部的任務嗎?我還好,現在中國相當多的父母都把學習當作孩子的全部任務,恨不得孩子一天24個小時都在學習,不讓孩子作任何家務,結果孩子變成了十足的書呆子。

在中國的家庭裡,養尊處優的孩子何只幾個!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考上大學,年紀已經18出頭的學生,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整理書包,每天還要媽媽跑到學校來給他整理內務。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麼缺少獨立的意識。我們就像渴望飛翔的小鳥,翅膀長硬了,卻被父母留在巢裡,時間長了,翅膀退化了,就再也飛不上藍天了。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親身實踐、品嚐生活酸甜苦辣的機會。而我們呢,是幸福的,卻是有缺陷的幸福。我要對同齡的夥伴說,走出父母的懷抱,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和能力。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一片獨立的藍天,讓他們展翅高飛,讓愛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