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敦煌莫高窟相關作文20篇

遊敦煌莫高窟作文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52字

暑假一到,本人當然要開始假期之旅嘍。沒錯,今年暑假就去定你了—敦煌。

聽說那裡水果很甜,因為日常充分;羊肉串的味道也特別地道,想想都流口水。本想好好睡一覺,第二天一早攢足了精神出發,沒想到興奮過頭了,晚上睡不著。

出發!到了南站,一開始我們坐了動車,轉了兩三次,最後我們還是坐了火車。火車上已經是擁擠不堪了,我們開始想晚餐怎麼解決。因為有老人,所以媽媽們都去給老人安排了。我們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了。晚上的火車靜悄悄的,我,進入了夢鄉。不知不覺早上到了,就這樣幾經波折終於到了敦煌。

敦煌我們來了!

安頓好後,自然要去著名的莫高窟、鳴沙山、玉門關等景點了。其中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畫和佛像是最出名的。

導遊和我們說,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始建於一六國的前秦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生人,僧人樂尊路徑三危山,忽見金光閃耀,如見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自此,莫高窟1200多年的營造歷史開始,為了記念樂尊開創首窟之功,後人將這裡稱為莫高窟。

經過一兩個小時的遊覽,我見識了前人的能工巧匠的手藝,也看見了莫高窟壁畫的惟妙惟肖。

後來我們又來到了鳴沙山。

一進入大門,我的目光已經被鳴沙山和幾百頭駱駝給吸引住了。駱駝是可愛的動物,但是當我走到駱駝棲息的地方時,我認為它已經不是那麼的可愛了。因為它們拉出來的粑粑,實在是太臭了!

坐完了駱駝,我們就要去爬鳴沙山了!剛開始爬鳴沙山,我有兩個問題:為什麼我每往上爬一步,沙子就會往下流很多?為什麼這麼多人爬鳴沙山,鳴沙山依然會那麼高?我帶著疑問,爬了沙山。一開始爬時很容易,爬到上面時,扶著旁邊的繩子也很難爬上去了!在下山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個阿姨拿個瓶子,隨手扔在了沙子上,那個小弟弟還說不能在沙子上面亂扔垃圾。他媽卻說,這不是她扔的。難道她不知道“是故誠者,天之道也。”?在下鳴沙山時,那一幕,仍歷歷在目,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句金句:花卉需要修剪,方能枝繁葉茂;桌椅需要擦拭,才會明淨如初。我想再加上一句:鳴沙山需要我們一起去守護,才會是永遠美麗如畫的鳴沙山。”

爬完了鳴沙山,我的兩個問題也被我的舅舅給解答了:第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沙子很軟,所以每走上去時沙子就會流下來;沙子雖然每天被人踩下來很多,但是晚上的風又把它給吹上去了,所以它永遠不會變低。

這次旅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需要我們共同去保護,才能永遠的儲存下去。

莫高窟的瑰麗藝術讓我流連忘返,鳴沙山的曼妙婀娜讓我戀戀不捨,真期待下一次的到來,只是那時的敦煌,這顆大漠明珠還會風采依然嗎?

遊敦煌莫高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2字

一路上很顛簸,只要稍起一陣風,就會揚起一陣沙土。我們舒服地坐在空調車裡,前往莫高窟。經過昨天晚上的文化大薰陶,我們對這個藏在大漠深處的莫高窟,有了初步的瞭解。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這裡有著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據說莫高窟以前叫做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

下了景區的區間車,遠遠地就望見了崖壁上大小不一的洞窟。我們興奮地走過石橋,路過白樺林,就來到了一大片洞窟前。洞窟的牆壁全為天然的山體石塊,摸上去十分粗糙,整一排崖壁的洞窟都是土黃色的,透著歲月的滄桑。“1900年,道士王圓祿發現了藏經洞。不久,許多西方探險家以不平等的交易,從王道士手中騙取了大量藏經洞的寶貝,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看著這段血淋淋的文字,我的心隱隱作痛。如今,王道士就葬在莫高窟對面的山坡上。看來他也只能在死後,遠遠地守護著莫高窟,以表達自己的懺悔。

我們在講解員的指引下,步入了一個小洞窟,頓時一股涼涼的空氣撲面而來,散去了一路的暑意。講解員指著牆上的一幅壁畫,告訴我們這是《投身飼虎》的故事,說的是釋迦摩尼佛前世時出門遊玩的時候,看見一頭餓了好幾天的老虎,他心有不忍,便跳下山崖用自己的身體餵飽了餓虎。我湊過去一看:嗬,想不到幾千年前的壁畫至今依然栩栩如生!只見一頭眼睛冒著綠光的餓虎,正津津有味地啃食著佛祖前世的肉體,不一會兒便只剩下一具白骨。佛主的這種博愛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動!

接下來我們一行人步入了420號洞窟,這裡從左到右立著三尊佛像,分別是燃燈古佛、釋迦摩尼以及彌勒佛,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們旁邊站著兩位菩薩,守護著他們。我抬起頭,只見洞窟頂上畫著許多“飛天”,他們衣著華麗飄逸,經過歲月的洗禮,自然是沒有千年以前那麼鮮豔,但也仍舊令人歎為觀止。站在這裡,彷彿只要閉上眼睛,我們就可以觸控到歷史。

最後,我們來到了九層佛塔,塔內矗立著一尊特別大的佛像,足足有30多米高,光是他的大腳,就比我的床還大。這麼大的佛像完全由人工開鑿在崖壁上!我不禁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令人佩服啊!

站在景區大門口的石橋上,我依依不捨地向這一切告別。再見了,西北,再見了,敦煌,再見了,莫高窟。

遊敦煌莫高窟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0字

我曾在閱讀題中讀到過莫高窟,當時還以為它只不過是一座九層高塔,沒什麼好稀奇的。但這個暑假,我親自去了莫高窟,親眼所見,這才真正領略到它的壯觀。

莫高窟開鑿於一面巨大的懸壁上,大大小小全是洞窟。聽講解員的介紹,莫高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佛用場地,路過的商人都會在洞前拜上幾拜,以保佑自己能平平安安到達目的地。這些洞窟一個挨著一個,形狀者都是長方形的,還安了門,上面編著門牌號,數字一直編排到了700多號,而且它們中沒有一個是一模一樣的。洞中冬暖夏涼,還有許多的壁畫。可惜的是,這些洞窟中目前僅有400多個洞窟是對遊客開放的,剩餘的卻因為損壞嚴重,已經不允許遊客參觀了。

我滿懷好奇心走進了一個小洞窟,只覺著一陣涼氣撲面而來,讓原本繃緊的肌肉瞬間便放鬆了下來。看著眼前的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我發現它們都是由綠藍粉黑四種顏色組成。僅用四種顏色卻能讓壁畫“活”起來,古人的畫工真令人讚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關於春節的壁畫,看著它我彷彿穿越到了千年之前,耳邊也響起了人們所發出的歡呼雀躍聲。

我又往頭頂一看,發現了窟頂的天花板上印著許多方中有圓的圖案,其中有一條盤旋的龍特別吸引人的眼球。它那犀利的眼神,彷彿正在幫助人們驅趕著惡魔。再仔細看,圖案中還有一朵八瓣花,我想,那紅色的花瓣應該寓意“紅紅火火”,而一旁繞來繞去的藤蔓,則是祝福人們像它一樣“步步高昇”吧。

我們又來到了56號洞窟,看到了長118米的巨大臥佛。它以公主躺的姿態迎接著我們,身後還有108個小佛。這些佛像神態各異、姿態不一,有的愁眉苦臉、有的嬉皮笑臉,還有的端莊肅穆,讓人目不暇接。我還沒看夠呢,就被潮水般湧入的人群擠出了洞窟。

最後參觀的是九層高塔,誰知這個塔前的遊人比臥佛前的還要多。是什麼東西這麼吸引人呢?我走進塔內,瞬間就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忍不住大叫了聲“哇”!原來這高塔內有座巨佛,它有多大呢,我抬頭向上看,脖子仰得都疼了,看才能看到它的頭部。據說,它足有36米高呢。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古代,人們是怎麼造出如此巨集偉巨大的佛像呢?告訴你把,古人是先把這座塔造好,然後往內部開鑿、延伸,等石佛雕刻好後,再一塊一塊的上色,這才造就眼前這雄偉壯觀的一幕。

莫高窟之旅,不虛此行,不僅讓我看到了絕美的壁畫和佛像,更讓我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華!

敦煌莫高窟 篇4

國二作文 ,1864字

我搭上旅遊穿梭巴士,準備參觀敦煌莫高窟——這經受了千年的歲月的洗禮的中國文化的瑰寶。

車緩緩地行走在茫茫戈壁灘中一條蜿蜒的公路上。車中十分吵雜,但窗外卻絲毫沒有感染到熱鬧的氣氛,保持著它神祕的寂靜。時間還早,初陽灑下的橙黃色的微光,籠罩著大地。黃土無邊無垠,只有上面偶爾略過的幾簇沙棘,為這單調的黃色帶來點綠意。

到達目的地時,天已經幾乎全亮了。穿過兩排綠樹,又跨過一個廣場,終於一窺莫高窟的全貌。莫高窟好似一個極高的淡黃色屏障,左右兩邊被綠意濃濃的樹遮擋著,讓人看不到它究竟伸展了多遠,更看不到它後面的故事。人們只能抬頭看著蔚藍的天,絲絲的雲慢悠悠地飄向遠方。

莫高窟中間架著一個閣樓式建築。雖每層都架在石壁上,卻格外整齊。我將視線轉移到它旁邊的石壁,卻也是格外的整齊——一個個洞窟的入口,都呈正方形,凹凸有致。上面整整齊齊地架著樓梯,旁邊豎直地環著淡木色的圍欄。經歷歲月的洗禮,它早已面目全非,只能被後人武裝起來,如一個身負重傷卻仍要披甲戴盔傷號。

是啊!如今的莫高窟虛弱不堪,像一個重症病人,等待著它的死期;又像那即將埋沒於地平線的太陽,極力燃燒著自己,好讓中國將近兩千年的敦煌文化,讓後人知曉。

嘆著氣,踏入第一個窟中,感受到第一縷清涼的空氣,一切都靜了。我環繞四周,循著導遊手電筒的光觀賞部分壁畫和雕像。很多壁畫的顏色已變得極淡,甚至隱於黃土。那一個個的女子,已看不清相貌,只能依稀看到她們婀娜的身姿。透過那淺淺的顏色,有時還能看到佛慈祥的微笑,若有若無,好似又即將消逝。還能看到大塊的壁畫脫落下後留下的傷痕。單調的土黃色特別刺眼,讓我總感覺是滴著鮮血的傷口。腦子裡也只能責罵原來負責人的看管不周。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慢慢地走著,踏入了藏經洞,踏入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的歷史,也走近了那一個遺臭萬年的人——王圓?。

1900年,王圓?發現敦煌藏經洞及洞內經、文書、文物四萬多件;1907年,王圓?把洞內24箱寫本和五箱其他藝術品賣給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價值200兩白銀;1908年,王圓?把洞內一萬多件最為精華的敦煌文書賣給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價值600兩白銀;1914年,王圓?把洞內570段珍貴文獻再次賣給斯坦因,價值500兩白銀……一時間,多少價值極高的經書流失海外。藏經洞,這個中華民族的瑰寶,卻不曾給當時卑微的我們留下些什麼!

我默默地站在藏經洞前,透過小門,怒視著這不到十平方米的空蕩蕩的小空間。我彷彿看到了一批批運送經書的外國人,把一箱一箱放到馬車上,帶著中國智慧的結晶,在茫茫戈壁中揚長而去。不知王圓?是否看到,那一個個如血殘陽。痛心!憤怒!無奈!只能在心裡憤憤地、一字一頓地詛咒著王圓?,避開這讓人痛心的地方。

藏經洞的對面是一座石碑。仔細辨別上面的字,猛然發現這竟是王圓?的功德碑!這歷史的罪人,本已無臉面對自己的祖先,竟還有臉為自己刻功德碑!它就在樹立藏經洞對面,好似是有人有意為之,讓人咒罵,諷刺王道士,時刻不忘他的愚蠢與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諷刺地一笑,細細讀起碑的內容,不想卻讀到了另一個王道士。

那是1892年的一天,漂泊不定的王圓?來到了莫高窟。已近不惑之年的他,看到莫高窟無人看管,一片殘破,於是這位王道士留於此地,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於清理洞窟中的積沙,修整殘缺。

1900年他無意間發現了藏經洞,發現了價值連城的寶物。從1900年到1907年長達7年的時間裡,他多次求助官方,希望有關領導予以重視,卻始終無人過問,直至有一天莫高窟失火了。

他急需錢財修理,於是將文物賣出,用這些錢財來清理洞窟,並修建了第三層樓,架起木橋,還讓人刻了他這座功德碑。他非常自豪,宣佈著他功勞,好讓人記住他。

閱讀至此,還在詛咒的我沉默了——他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是以另一種身份出現在人們印象中的。這真的全怪他嗎?

人們對歷史的憤慨無從發洩,也只能將怨恨憤怒的洪流將功德碑淹沒。這個功德碑,必然被人砸過砍過,像他一樣接受無數人的咒罵,但即使被人砍得四分五裂,也只能無聲地接受著制裁,等待著有人能幫他平冤。

這個功德碑只是中國近代史中一個最卑微渺小的產物,王道士只是中國近代史中一個渺小卑微的人。這是因為它和他,都處在那個當時最卑微渺小的國家,都處在那個國家最卑微渺小的時代!

步出莫高窟已是黃昏,殘陽如血,遠遠望去,在茫茫沙漠間,王道士佝僂的背影正緩緩離去。

敦煌莫高窟 篇5

國三作文 ,1119字

餘秋雨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話是不錯的。來到莫高窟,你雖然能體會到歷史的滄桑,但更能感受到一股勃勃的生命力。

記得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有關莫高窟的文章,那精美的插圖和優美的文字,深深打動了我。我想看那飛天起舞的畫面,想看那聞名世界的藏經洞,想看那神態安詳的臥佛……我曾三番五次地央求爸媽帶我去莫高窟玩,但他們總是說:“不,去莫高窟不是去玩兒的,你還小,看不懂。”終於,在我即將步入中學的這個暑假,在我自認為長大的年紀,我來到了莫高窟。

我不信佛,但每每聽聞家鄉護城河畔定慧寺的鐘聲,看到大西北黃沙中舞動的經幡,我的心總會不由地一顫,而在莫高窟更是如此。走進一個個昏暗的洞窟,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個不一樣的世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歡騰、熱烈。你看,那慈眉善目的菩薩,千奇百怪的神獸,衣袂飄飄的飛天,神采飛揚的天王,每幅壁畫都有一種讓人炫目的忻悅,神仙下凡與民同樂,禽鳥翩翩起舞,繁花捲成圖案。人人的眉眼之中都釀著笑意,衣衫似清泉般流瀉的自然、舒緩,整幅畫像一首急促而歡欣的古典音樂,讓人忘卻了在佛祖面前應有的肅穆,不自覺地融入這音樂中去。你仔細聽,就彷彿真的能聽見那一個個飛騰著的音符,飛速的在你心尖上流逝著,使你的心跳加快,沉醉著,不由地融入這壁畫中的極樂世界。

但當你回過神來,環顧四周,望向中間那尊沉默著的佛像,心便一下子靜了下來,剛剛仙境般的世界一下子像空氣般從手中逃去了,只覺得心裡空蕩蕩的,與剛才的熱烈截然相反,我很自然地浸沒在這洞窟的漆黑之中,心如止水,在這種靜寂中很容易讓人沉思。我想到了王道士,想到了斯坦因,這兩個人註定要和莫高窟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在多少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他們偷偷地將數以千計的書畫文卷運到歐洲,完成了一次次不可告人的交易。雖然如今莫高窟已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曾經的這場浩劫是不可彌補的,它將給莫高窟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疤。

我的心不由得一痛,但我突然想到了一群人。他們中有在塔爾寺中磕長頭的僧人,有日日燒香拜佛的信徒,甚至來莫高窟參觀的外國友人,我相信,看過莫高窟後,在他們心中一定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那一方淨土。莫高窟的壁畫一直在畫下去,從一千年前到一千年後永遠不會停歇,畫在了每個人的心裡。佛教就像通往極樂世界的一扇門,而莫高窟就是那把鑰匙,一經鑰匙開啟,人們心中的那方天堂,像泉水一樣湧出來,帶著人的想象力和生命力。我想文物的盜竊只能給莫高窟留下傷疤,卻不能奪走他的生命,文物遲早會化為標本,但精神可以化為永恆。

想到這兒,我的心似乎已經坦然。莫高窟,永恆、不朽……

遊莫高窟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5字

大家肯定都到別的地方玩過。我去過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進莫高窟,就要排隊買票。我嘀個乖乖!隊伍排了一百多米長!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人氣定神閒地等待。耐心買到票,我很激動,以為就快看見莫高窟的廬山真面目了。誰知,又要觀看兩個小視訊。我收穫很大,知道了絲綢之路的從哪裡出發,到哪裡結束。

終於看見了莫高窟!入口處的那棵大柳樹,足有一座小樓高!我高興地抱住它,讓媽媽給我們拍了合影。

聽導遊說,他的一個同事在莫高窟當導遊十三年多了,還有四百多個洞窟沒去過—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個洞窟呢。這麼多啊!數都數不過來,人們是怎麼開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組畫和一尊佛像。這組畫不像我看過的連環畫,它畫了一個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後面,第三段在中間。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記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點五米高,巍然而莊嚴,光是眉心的一點紅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創作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藝術家。

遊過了莫高窟,我實在忘不了它。

莫高窟遊記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2字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遊覽了莫高窟,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這真是一次難忘的遊歷,讓我收穫非淺!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分上下五層排列,共有上千個洞穴。每個洞穴都有一些彩塑和精美的筆畫。彩塑為敦煌的藝術主體,有慈祥的菩薩像,有嚴肅的佛像,有威武的天王像,還有強壯的力士像、活潑的弟子像……等等。這些彩塑神態各異,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我看到一尊臥佛長達16米,佛像面部豐滿,表情安詳,雖然睡著了,臉上還露出一絲笑容,真是太奇特了。

莫高窟的壁畫描繪了中國的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經歷了那麼多年風沙的侵蝕,壁畫的顏色還是非常鮮豔,這也讓人感到非常驚訝。壁畫描繪最多的是飛天。唐代的飛天人物體態豐滿,長長的衣帶自然下垂,在雲朵飛花的映襯下,徐風陣陣,令人非常神往!莫高窟第三窟描繪了唐僧取經的故事,這幅壁畫比小說《西遊記》的成書還早300多年。

莫高窟是集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身的藝術寶殿,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讓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綿延千年。

莫高窟遊記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8字

敦煌是我國大西北的一顆明珠,她是張騫走過的“絲綢之路”中極其重要的一站。她有鳴沙山、玉門關、莫高窟等景點。我和父母在暑假曾到過那裡,一覽那裡的風光,其中我對莫高窟的印象最為深刻。

莫高窟坐落在斷崖絕壁上,放眼望去,五百多個洞窟蜂窩似地散佈著。這些洞窟有大有小,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如果你不經意地走了進去,洞窟內的景象會讓你眼花繚亂。

洞窟內藏有無數精妙絕倫的巨集偉壁畫。這些壁畫有些是講述佛教故事的,有些是描繪自然風光的。每個石窟中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幅不同意思的壁畫,它們聯絡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記得有一個關於佛祖的故事是這樣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印度的小王子,但他看到世間的種種不平等時,便有出家的想法。但由於他是貴族出身,所以他的家人都極力反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偷偷牽了一匹馬,騎著它向出城的大門走去,不料馬蹄聲驚動了衛兵。釋迦牟尼來到城牆邊,正愁無法通過,後方又有衛兵追來。緊急關頭,那匹馬突然騰空而起,高高躍過了圍牆,隨著一陣漸漸遠去的馬蹄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除了壁畫,莫高窟還保留下來了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158號洞窟裡的臥佛,它側臥著身體,雙目微閉,笑容祥和。這座惟妙惟肖的佛像讓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讚。

莫高窟中還有一個不大的洞窟,但卻是整個莫高窟最寶貴的所在,那就是藏經洞。這個洞裡原來藏有許多經文和帛畫,數量多達萬件。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許多文物都被看守洞窟的王道士低價賣給了外國分子,導致大量寶貴的文物流失海外,如今這個洞裡已經空空如也了。

莫高窟是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在欣賞這巨集偉的藝術傑作時,我在心裡向那些創造出那些奇蹟的工匠們道一聲:謝謝!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那些漆黑的洞窟裡,默默無聞地工作,精益求精地創作,才做出了那些當時不起眼、不值一提的,而今卻是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他們當之無愧地在人類文明的長河裡劃出了濃重的一筆。

莫高窟導遊詞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9字

“大家好!今天我來當你們的導遊,我的名字叫趙亮,大家叫我小趙吧,我今天帶大家參觀神奇的莫高窟。”

“大家可能不知道,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距城約二十五公里,它是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也是佛教中心。莫高窟始建於東晉太和元年(即公元三六六年),傳說有個名叫樂尊的和尚路過此地,忽然看見金光閃耀,似有千佛顯現,樂尊認為這就是佛家的聖地,遂四處募捐,開掘了第一個石窟。後來陸續開掘了很多的石窟。

要問莫高窟的洞穴有多少,讓我來告訴你吧,莫高窟洞窟多達到492個,塑像達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達33米,最小的一尊只有10米。而492個洞窟中,儲存著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紇、西夏、元、清、民國等時期的45000平方米筆畫,簡直就是一座博大清美、無可比擬的歷史畫廊,洞窟裡還儲存著歷代彩塑3390身,其中圓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大家今天有幸可以親眼目睹其中的一些塑像了。

對了,各位遊客朋友,提醒一下大家,為了防止閃光燈強光對壁畫產生化學反應,造成加速氧化分散,從而導致壁畫脫色、損壞,所以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是不允許拍照的,請大家遵守相關規定。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慢慢參觀欣賞……“

……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參觀到這裡,還有很多未能參觀的地方,我們留待下次再來,謝謝大家。”

莫高窟導遊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2字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要參觀的是四大洞窟的其中之一: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導遊謝欣言,你們叫我謝導就行了。我將與你們度過一段愉快美好的時光。

各位,這裡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還叫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莫高窟裡有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壁畫四點五萬平方米、泥質彩塑兩千四百一十五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我們繼續往前走,大家跟上,在洞窟編號為九十六的位置,有一棟九層的樓,叫九層樓,樓裡面有一尊巨大的彌勒佛,佛兩腿寬為十二米。我們繼續往前走。這個洞窟裡有各種各樣、姿態不一的飛天,他們的頭上有金色的,圓形的佛光,飛天手裡拿著各種各樣的樂器,有琵琶,有豎笛,或者是給菩薩、佛的供品。飛天的身上繫著五顏六色的飄帶,他們上身赤裸,下身繫著飄帶,那飄帶隨風擺動,像真的一樣,顯得飛天的身材十分苗條。

好了,我的講解到此結束了,請大家自由參觀。除了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另外洞窟裡是不讓用手電筒照明的,手機燈也不能開,也不能照相,不然會對壁畫有影響。

莫高窟導遊詞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2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敦煌莫高窟。我是導遊張顥航,大家叫我小張就可以了,很高興今天能陪同各位參觀有“人類文化珍藏”、“世界畫廊”之稱的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與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將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完美的結合,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1961年,莫高窟被我國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座建有密如蜂窩般石窟的崖壁就是莫高窟了,它南北長1600米,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石窟一律坐西朝東,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裡面的塑像最大者33米,最小者僅10釐米。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的壁畫有佛像、佛教史蹟等題材,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畫作。好了,我帶領大家選幾處有特點的洞窟參觀一下。

看!立於崖窟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的這九層飛簷樓閣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也就是敦煌最高的石窟—第96窟,也稱北大佛。現在大家隨我進窟內參觀,這尊碩大雄偉,面部豐滿圓潤,端莊溫婉的彌勒佛像,高36米,是除了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

現在我們看到的第138窟是盛唐時期的供養人像畫。此圖中的婦人身著襦裙,肩披披帛,懷抱幼兒,在她的前方有一對牽手的兒童畫像。人物形象生動,生活化氣息濃郁,再現了唐代人物服飾特點,是珍貴的影象研究資料。

我們向南去看看第148窟,這尊釋迦牟尼涅??臥佛塑像,長16米,為盛唐作品。大家看佛像雙眼微睜,神情超然。後面侍立菩薩、力士、天王等共72尊塑像,喜怒哀樂,神態各異。

各位遊客朋友,莫高窟的參觀到此結束,非常高興和大家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期待下一次的見面。

遊莫高窟記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1字

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佛教聖地,歷史悠久。

進入莫高窟的大門後,就能看到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塔,名叫“九層樓”,它的高度也真的有九層樓那麼高,雖然外觀是一座木塔,但裡面被包著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佛洞。

首先,我跟隨人們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名叫“臥佛洞”的洞窟。走進黑漆漆的洞窟後,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釋迦牟尼佛雙目微閉,嘴角上揚,頭枕著右手,神態安詳地側躺著,顯然已經涅??。再看看他的七十二個弟子,有的神情悲傷,嚎啕大哭;有的若有所思,微微笑著,似乎從中悟到了什麼;還有的已悟得真理,就雙手合十,閉著眼睛,口中唸唸有詞,大概是對師傅的舉動表示贊同吧……

順著路,我又參觀了一些較小的洞窟,裡面大多是慈眉善目、普度眾生的菩薩;還有一些面目猙獰、手持寶劍的天王。

看完這些內容題材大都相同的洞窟後,我快步走了一陣子,順著臺階,下到了一個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窟裡。藉著微弱的亮光,可以看見牆上畫著的五彩的壁畫,這些壁畫應該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多是亭臺樓閣,花草樹木,好像缺乏一點故事性;而第二種的內容就豐富了許多,除了畫景、描境以外,還加入了民間以及佛教流傳的故事;第三種出現了揭露當時社會的題材,顯示出了雕刻者對當時現實的不滿情緒。很明顯,第二種作品出現時,正值佛教文明的鼎盛時期,應該在初唐時期。而其他的兩種則分別是佛教文明的早期和晚期作品。我抬頭一望,猛地看到了窟頂上畫滿了飛天,有懷抱琵琶的,有手提花籃的,姿態各異,色彩紛呈。

不知不覺,太陽已落下地平線去了,我戀戀不捨地走出了莫高窟,同時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產生了敬畏之情,願莫高窟成為我國曆史長河中不朽的篇章!

莫高窟導遊詞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9字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莫高窟遊玩。我是這裡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龍。

莫高窟位於敦煌的東南部,始建於前秦,修建在絲綢之路上。當時絲綢之路很難走,而沙漠絲綢之路就更難走了。沙漠中的太陽毒辣辣的,稍不留神就會中暑,甚至死亡;流沙藏在普通沙子裡,一踩就會陷進去,人就很可能會死;沙塵暴很容易讓人迷路,甚至讓人窒息死亡。所以沒有人想走這條絲綢之路。朝廷為了鼓舞人們走這條絲綢之路,就修建了莫高窟。

莫高窟是人們搭架子,爬到上面,用錘子和釘子建造的。莫高窟規模巨大,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的佛好像比玉皇大帝的勢力還要大一些。大家看,這就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有36米高,比10個姚明還要高。他盤腿坐著,左手輕搭在膝蓋上,右手豎在嘴前,好像在念經“南無阿彌陀佛”,保佑人們完成使命。他的眼睛注視前方,很緊張。他全身上下沒有一點顏色,卻擋不住他的聖潔光輝。他的衣服緊緊貼著身體,把頭髮紮成了一個坨在頭頂上,像一個網球。人們看著聖潔的佛,都跪在面前拜佛。佛看著黃沙,心裡想:那些走絲綢之路的人有沒有平安回來?這裡還有很多佛跟他一樣,在盼著人們平安歸來。

這就是充滿佛性的莫高窟,祝你們旅遊開心!

遊莫高窟 篇14

記事作文 ,795字

敦煌莫高窟是個美麗又神祕的地方,課文中說,它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年暑假,我就要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因為我們提前一個月訂了票,所以我們有機會去看數字電影。裡面講的是莫高窟的來歷。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叫樂?V的和尚,看到三危山上佛光萬仗,就認為是佛祖的召喚。於是在山邊找了一個小窟,鑽進去,盤坐唸經。後來,很多人看到樂?V這樣做,也在山邊找了許多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洞窟。

我們得坐大巴去莫高窟,車子開了大約十分鐘,才看到莫高窟的真面目。窟像蜂窩似的排列著,共492個。我彷彿看到了古代工匠頂著炎炎烈日,站在梯子上,聽到了他們敲擊石壁發出的“鐺鐺”聲。這座藝術寶庫凝聚著多少古代工匠的汗水啊!

我們到了莫高窟,要參觀八個洞窟,一個導遊帶二、三十個人進去參觀。這些窟裡都有雕刻的佛像:最外面兩個是天王,天王裡面是菩薩,菩薩里面分別是佛祖最大的弟子迦葉和最小的弟子阿難,最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每一窟裡,除了巧奪天工的佛像,還有惟妙惟肖的壁畫。那都是古代勞動人民一筆一筆勾勒出來的。古時候沒有燈,工匠們只能靠白天日照的一點時間,去勾畫這些佛像。一幅壁畫可能就要花上幾年的時間。古代人民對佛教是多麼的真誠啊!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7號洞窟:藏經洞。

藏經洞的面積很小,只有3平方米,但曾經裡面藏了5萬多卷經書,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經書都是哪兒的呢?只要從一位姓王的道士說起。

據說莫高窟王道士打掃時,無意間發現了這些經書。他就立刻稟報清政府,在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腐敗無能,根本就沒有理睬王道士,王道士想:政府不要經書,那就說明這些經書不重要,於是就用很便宜的價格賣給外國人。現在藏經洞中的許多經書都在外國的博物館裡。

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更有能力保護莫高窟的文化遺產。希望有一天,我們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能夠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絲綢之路——莫高窟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3字

“駝鈴陣陣,羌笛悠悠,來自西域的中原的商旅們,跨越漫漫沙漠,險阻的山脈,將來自西域的奇珍異寶和東方的絲綢交易在一個叫做敦煌的地方。”這樣繁華的場景無數次出現在我的夢裡。

而今天,千年以後的我行駛在茫茫的戈壁灘,去聆聽當年的故事。雖然還沒有到莫高窟,但我的思緒早已飄到千年前。

行駛不久,我就到了莫高窟,我拿著兩個月前預定的門票隨著人流進入景區。因為莫高窟目前是由國務院直接管轄的,為了保護文物不被人為破壞,每天的遊客控制在六千人以內,所以我今天還是比較幸運的。

進入景區後首先觀看了一部關於莫高窟歷史的記錄片。從中我瞭解到有一個叫做樂樽的和尚經過這裡,忽然看到天空佛光萬道,以為是佛在召喚他,便在這山頂的懸崖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在裡面雕了一尊彌勒佛像。從此以後,後人紛紛開始效仿樂樽和尚在這裡開洞造窟,歷經一千年。

觀完影片後我來到了最為壯觀的九層樓。剛來到九層樓,就被它雄偉的氣勢所震撼。進入洞窟,眼前一片昏暗,當手電筒的光束照進來時,一尊碩大的佛像毅然出現在我的眼前。大佛身披袈裟,慈眉善目,天庭飽滿。身高26米,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室內佛像。

經過千百年的侵蝕,佛像的五官、四肢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但依然受到後人的敬仰。依後人推測該佛像以女性化的形象展現更多的是表達當年武則天的形象。

環繞四周,每一面牆壁都有著精美的壁畫,據說在莫高窟有著4萬多米的壁畫,在這個洞窟中壁畫展現了眾佛講法的場面,無數的飛天在空中環繞,她們美麗妖嬈,能歌善舞,有的從天而降,婀娜多姿;有的反彈琵琶,輕撥銀弦;有的輕歌曼舞,那靈動的手臂如同幽幽水底的細長綿軟的水草。我抬頭仰望這些壁畫深感千年前藝術之精湛。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壁畫的色彩有些斑駁,但依舊能感受到當年畫匠們的點睛之筆。

隨後我又來到了第一百五十八窟和藏經洞。隨著落日西下,我離開了莫高窟,在遠處眺望,我彷彿看見了千年的歲月更替,聽到了輕輕的誦經聲,時時縈繞在耳邊。

莫高窟就這樣一直存在於這片遙遠的大西北,茫茫砂礫中無數的智慧在閃爍。而我期盼著若干年後帶著別樣的心情重遊此地。

神奇的莫高窟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3字

在遙遠的敦煌,有上千年曆史的佛教文化遺址—莫高窟。

暑假中,我和爸爸媽媽去了莫高窟,我腦海中想象的莫高窟是隻有幾個石窟的,但是我想錯了,爸爸說莫高窟有一千年多年的歷史,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世界文化遺產,共有735個石窟,很壯觀。

到了莫高窟,感覺這裡很神祕,遊人如織,我們隨著遊人參觀石窟,其中一個石窟裡睡著一個很大的佛像,長達14。8米,也稱臥佛,神情栩栩如生,好像經過多年修煉得到了不滅的靈魂,在她的身旁站著72位弟子,各式各樣的表情,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愁容滿面。

爸爸說,以前他來的時候可以看30個石窟呢,可現在只能看六個石窟。爸爸說原來這裡還有一個藏經洞,藏有5萬多件寶貝,可惜被外國搶走了4萬多件,留在中國的很少。

進入標號為“十四”的石窟,我被那尊高達26米的彌勒佛像深深的吸引住了,仰著臉往上看,佛像高高在上,面容神采奕奕,很壯觀,石窟的四周壁上畫著許多精彩的壁畫,有飛天的仙女,有打坐的佛像,這一個個小佛像,讓石窟變得很生動。

我感覺莫高窟真的很神奇,她是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她見證了歷史,記錄了歷史,莫高窟是我這次旅行中最難忘的記憶。

親近莫高窟 篇17

國三作文 ,932字

在初一的寒假裡,我獨自一人來到敦煌,看到了莫高窟這一凝聚著先人的智慧和高超工匠技藝的地方,我深深地被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想要了解它、親近它。

走進第一個洞窟,顏色略顯單調,壁畫上以青褐色作為底色,想必是技術相對落後的北魏了。壁畫上滿是粗獷而渾厚的線條,給人帶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在這兒稍稍駐足了一會兒,我就走向了下一個洞窟。

到了第二個洞窟,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這裡有人世間所有溫暖靚麗的顏色,一條條線交匯在一起,竟然沒有絲毫雜亂的感覺,反而相互映襯,整幅壁畫都顯得栩栩如生,原來是到了大唐。最讓我沉醉的就是畫面上的天空,天空上方由遠到近,分別由淡藍,海藍和深藍色充斥,而在這三個部分的交界處又有一群南飛的大雁。我甚至能看清那大雁身上的一根根羽毛,而它的眼睛更顯得它炯炯有神。在這片顏色斑斕的海洋中,我彷彿看見了唐代的繁榮興盛和粉刷這幅壁畫工匠那細緻入微的動作和認真的神情,我的心情也隨著這幅動人的壁畫而期待起來,渴望去親近下一幅壁畫。

依依不捨地退出第二個洞窟,我快步走進第三個洞窟。那壁畫依舊是五光十色的,但其中卻明顯地有了一絲陰暗的色彩,也許工匠也為宋朝那岌岌可危的局面而感到擔憂焦慮吧。壁畫上是士兵們出塞打仗的場面,刀劍光影交錯,士兵們短兵相接,背後是紅色大門緊閉的要塞和城樓上的箭兵,士兵臉上的五官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而每一張臉上的表情都是不同的。看到這樣一幅壁畫,我嘆了一口氣,宋朝終究還是被元所取代了啊。我想起了辛棄疾、陸游、李清照這些愛國詩人,也想到了時代更替永不停息的真理,這種種思緒最後還是化作了一聲輕嘆,逝去的終究還是逝去了。

走完了這三個洞窟,我卻不想再看了,因為僅僅這三幅壁畫,其中讓我親近和深思的東西便已經足夠讓我去品味了。可無奈的是:我只能在這兒呆上一天,便要離開。我不得不忍住那種感覺,將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一幅幅壁畫之中,儘可能在這一天中欣賞到更多更美的壁畫。

原來那一幅幅的壁畫記載的不只是一個畫面,更是一個時代的主題。而每當一個現代人去親近它時,它就會訴說出一個時代的興衰。

短短一天的時間,我又怎麼可能記得住幾個時代的輝煌呢,願下一次重逢的時候,我還能留下對你的印象。莫高窟再見,期待下次親近你時的再次相見。

莫高窟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4字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今年暑假我去那裡大飽了眼福,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壁畫。

我和家人們站在莫高窟前面,欣賞著在中國佇立了1645年的莫高窟,我突然覺得排這麼長時間隊是值得的,能看到古人的瑰寶。

進入莫高窟,裡面的洞窟有大大小小成千上百的佛像,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簡直就是巧奪天工,我們不禁嘖嘖稱讚。

這裡的佛像大同小異,但臉上的表情就各不相同,有的怒目而視,有的慈眉善目。走近他們,彷彿都能聽見他們的呼吸聲。

莫高窟聞名中外的原因在於,它裡面有許多歷史文物,壁畫就是其中的一樣,莫高窟裡面有45000多平方米巨集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人間生活的……一副幅絢麗多彩的壁畫,我們都深深地陶醉在了其中。

最讓我敬佩的要數藏經洞了。在一個長寬高不足三米的小空間裡,竟然貯藏了那麼多經書、帛畫等6萬多件。可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大部分都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剩下的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莫高窟是人類藝術寶庫,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不愧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你好莫高窟 篇19

高二作文 ,915字

我常想,是什麼讓區區幾個洞穴便能讓無數朝聖者頂禮膜拜,是什麼讓藝術家只擷取一點靈感便做出驚人大作,是什麼讓莫高窟如此迷了書生,驚了活佛,震了中國。

直到我親眼看見,那三危山映照下的莫高窟。

紅日燃盡了彩霞,光的流溢和色的籠罩,讓莫高窟浮湧上了金沙。我徐徐走近。色彩並不濃重,甚而有些灰暗,想必這是北魏之風。交織的線條如同戰士的鎧甲,粗壯的筆觸猶如交錯的劍戟。亂世的家破人亡,戰爭的殘酷無情,英雄的落魄沉浮,全然凝聚於其中,讓它彷彿成了逝去賢士的一支悲歌。接著,彷彿如羽調商聲輕入急管繁弦,畫面變得強烈而奔放,這必是到了璀璨奪目的唐代。千百種色調,上萬種描繪,都無不體現唐的燦爛繁華;窈窕的舞女,宮廷的盛宴,都無不彰顯著唐的巔峰造極。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深沉,化作散粉劍氣七分目光;歷史的鼎盛,萬物的活力,成為不褪色的燦爛綻放。再向前,色彩變得柔和起來,大概是宋的樣貌。這裡,由熾熱走向溫柔,由狂烈變得沉著,但它並不平靜。精細的筆鋒榮成色彩的漩渦,溫煦的描繪奔湧成絢爛的畫面。蘇軾在高歌“老夫聊發少年狂”,辛棄疾在拍遍欄杆,“把吳鉤看了,無人會,登臨意”。詞人的滿腔熱血和慷慨之音,於這裡終匯成一汪清泉。

我竟一時哽咽,只走過幾個洞穴,卻彷彿跨越了無數朝代,色彩化作興亡在腦海中奔騰,線條化作時代在心中激盪。只是,胸中鬱積了幾千年的興衰史,不覺有些難以壓抑的慨嘆。

滕王閣坍塌,阿房宮焚燬,歷史名跡都已殞滅無蹤跡,但莫高窟至今仍是它當年的樣子,我想大概是因為它具有穿越古今的普世意義。前代藝術家的遺留給予後代藝術家的靈感,時空交織,情懷相撞,呈現出宗教無可替代的奪目花火。它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洞察歷史,參悟人性;它又是一種感召,將人性神化,又賦予神以人的性格;它更是一次聚會,將文化縱深,將傳統顛覆,將歷史匯成長卷。無數的人們蒙著黃沙,踏著荊棘,無謂的走在莫高窟的朝聖路上。張大千舉著油燈,一幅幅的汲取線條,畫作終震動中國。這裡的狂歡和無情,這裡的熱烈與冷酷,這裡的濃重和單調,都充斥著歷史,想來,大概宗教也是美育。

你好,莫高窟。與你的邂逅,讓我又一次邂逅了千百年深厚的中國。

走進莫高窟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6字

在還沒來到莫高窟之前,不知栩栩如生是何感。當我踏上絲綢之路,當我沉浸在那古老而又神祕的莫高窟壁畫裡時,突然就頓悟了。

導遊帶著我們,朝著一號窟走去。

古老沉重的大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露出了一片漆黑的沉重之色,透著、交織著絲絲深厚文化的味道。

我們小心翼翼地跨過那高高的門坎。門關上了,我們完全被包圍在了神祕莫測的氣息中。朝著黑暗,背對著外面透進來的一縷光明,一步步往裡走,慢慢地,腳步變輕了,眾人生怕破壞了那一份神祕與安靜。

到了洞窟中心,導遊開啟手電筒,光明照進了前方的黑暗。

眾人倒吸了一口氣。

滿堂的金碧輝煌。一個個佛像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正用充滿慈愛的目光注視著這些為古老神祕的壁畫慕名而來的旅客;旁邊的雕花與真花一模一樣,就好像被複制貼上了一般。被光明照耀的壁畫上的佛,那金色的眸子閃著古老的光,告訴我們他們曾經的輝煌。頂上的用金子做的蓮花,尊貴的花瓣上蒙上了一層輕灰,為他披上了一層薄紗,儘管你知曉那是什麼,但上面那似有非有的花紋,又讓你看不透他。

美麗而又反覆的花紋,千篇一律但又好像不一樣的壁畫,和頂上那些姿態萬千的飛天圖將你完全包圍了,你只能閉上眼用心去記尋一切的美景、美畫。

跨出洞窟的大門,門馬上要關上時,我們還戀戀不捨地回頭望一眼那藏著精美壁畫的地方。

多麼好的繪畫創作!這古老的文化如此燦爛,一定能啟迪現代人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