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琵巖山相關作文20篇

遊琵巖山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5字

今年暑假,我去了琵巖山。爸爸開車,到了地方找了一個停車位,我們就下車了。

下了車,我們漫步在琵巖山的山路上。看著有漂亮圖案的石頭,猜測它會是什麼。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花海,裡面有牡丹花、八瓣梅、牽牛花、太陽花,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又走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玻璃棧道,玻璃棧道高懸在兩山之間,很長,很深,深得讓人膽寒。棧道之間還有一些3D特效,令人驚悚。有膽大的輕鬆地走了過去,可有的人只能扶著欄杆兒,腿抖得像觸電了一樣,顫顫巍巍勉強走過去。

接下來,我們要蕩懸崖鞦韆。那懸崖離地面高得讓人一看腿就瑟瑟發抖,直冒冷汗。鞦韆是電動的,後面有一個圓錐形的磁鐵,磁力特別大。能把整個人給吸起來,人就坐在一個小鐵凳子上。那磁鐵一吸就把人吸到了離地面180度的地方。只要你一說“放”,就“嗖”地一下子飛了出去,然後再悠回來,再蕩過去,就這樣一次次重複。膽小的人全程不敢睜眼看,膽大的手冒著冷汗,緊緊把著鐵柱,享受這種驚險刺激。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七彩滑梯。那裡,人坐在墊圈上,從像波浪一樣的塑料板上划過來。速度特別快,讓人直叫“爽”!

琵巖山多姿多彩,遊樂場驚險刺激,玩得太開心了!長大後,我也要為豐富延邊的文化旅遊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

遊穿巖山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379字

清明假期裡,我和爸爸媽媽、小夥伴們去遊玩。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唱著歡樂的歌曲,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漵浦穿巖山森林公園。

來到山腳下,我住上面一看,山真高啊!好像聳入雲端,我迫不及待地向山頂爬去,山上樹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鳥兒在樹頭歌唱……小路兩旁的杜鵑花映入眼簾,有的是粉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粉的像霞,紅的像火,白的像雪。一陣微風吹來,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往前走,一陣叮叮咚咚的滴水聲傳來了,我沿著水聲走,原來是山泉水啊。它是那樣清澈,我喝了一口,啊,真甜呀!

走進雁鵝界古村落,有古色古香的木板房、圍著竹籬笆的小院、刻著圖案的石板路、車稻穀的風車、磨豆子的磨盤……遠看彷彿在雲端之上,雲霧繚繞,猶如仙境。

我們還去了許多景點:遊茶馬古道、過鐵索橋、重走紅軍路、參觀楓香瑤寨……

我愛漵浦的穿巖山,更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遊靈巖山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0字

春姑娘慢慢到來了,萬物復甦。我建議大家去靈巖山走一走,特別是小春雨後,你會體會到大自然不可思議的美。

曾經,我和媽媽去靈巖山遊玩,在遠處就已經淡淡地看到靈巖山那俊秀的姿態。可到了近處一看,又略微有些不同。從近處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上挺拔的大樹,枝幹粗壯,鬱鬱蔥蔥。走在通往山頂的小路上,就像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

小路兩旁,一片片五彩繽紛的鮮花映入眼簾:紅,是那麼熱情奔放;粉,是那麼嬌豔美麗;黃,是那麼陽光樂觀。特別是在太陽的照耀下,春雨的滋潤後,顯得更加鮮豔。路邊的小草也變得嫩綠嫩綠的,與花兒合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你身臨其境時,定會讚歎:“真美呀!”

越往上走,你會發現,樹木,綠化越來越多,那是因為山頂陽光充足。這時,山頭會有一絲小霧,你會覺得彷彿在人間仙境裡漫遊。身邊有時濃,有時淡,帶給人們的神祕感也越來越濃。到了山頂,你會被這美景弄的流連往返,許多高樓大廈錯落有致地矗立在那兒。遠處,又有一些小村莊,一條小河靜靜地貫穿其中。當你被這一幕深深吸引時,說明你已經愛上靈巖山了!

讀,沒有感觸,只有去了才能感受到,所以,你們看了,也可以去靈巖山瞧瞧哦!

春遊九峰山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2字

往年的春遊是快樂的,是令人興奮的,可今年的春遊卻與眾不同,它令我感受到了爬山的艱辛,成功的快樂。

早早地乘上車,來到了目的地—九峰山,開始了我們的春遊之旅。開始時,只是平坦的大路,坡度不大,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茂密的山中,時而走路,時而又拾級而上。頭上頂著烈日,腳下踏著石板路,真是濃濃的山韻呀!

爬著爬著,龍王閣出現在我的眼前,也許是累的緣故吧,總覺得山路十分陡峭,爬了許久,差不多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汗水從背上和額頭一刻不停地流下來,終於發現了水源,石塊上的“龍潭飛瀑”在我的眼裡忽隱忽現。拿起已經被我擦得快沒水分的溼巾往裡一浸,啊!真是一股透心涼的滋味啊!爽!冰涼冰涼的泉水給了我極大的鼓勵,那水中的石塊彷彿向我招手,它們都向我“擊掌”,我彷彿聽到它們悠揚的聲音:“加油吧!孩子!”我努力向上爬去,奮起直追,快了,快趕上班級的“大部隊”了,我也朝身邊同學說:“快!加把勁!”大家都奮起直追,汗流浹背的我也努力地向上爬去。

一個個景點從我的眼簾“唰唰唰”地流過,體質較差的我又堅持不住了,望著遙遙領先的同學們,我真的想放棄。可是,這是集體活動,不能落後呀!我一邊爬一邊在心裡默唸: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勝利!……

由於時間的短暫,下午還要參觀另一個景點,在離山頂還有40分鐘的“松風茶莊”,老師發現少了兩個同學,就讓我們停下前進,開始中餐……

雖然沒有到達九峰之巔,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愉悅之情;可我的心裡卻發出了歡呼聲::我戰勝了自己!走在下山的路上,我覺得身邊一切事物都變得更加美麗,“龍潭飛瀑”裡的泉水更加歡快了,石塊們的擊掌聲也更加熱烈了。這次春遊九峰山雖然很艱難,但是卻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瞭解,更讓我對山產生了情有獨鍾的喜愛之情。

遊九仙山 篇5

記敘文 ,610字

因五一節前後遊人擁擠,我們於五一節前的一個星期天遊覽了五蓮縣境內的九仙山。

我們開車沿著蜿蜒盤轉的山路來到龍潭溝停車場,從上向下望去,是樹木蔥蔥、怪石嶙峋、深不見底的大峽谷,俗稱龍潭溝。

從停車場沿陡峭的山路一直向下,到達谷底,映入眼簾的是清澈見底的溪水,入耳的是潺潺的流水聲,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愉悅起來。走了沒多久,便來到了白龍潭,只見水流從五六十米的懸崖直瀉而下,泛起千萬層晶瑩透明的水花,壯觀極了,我真正領悟到了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

我們沿峽谷上行,見蜿蜒崎嶇的山路邊溪水潺潺,山路兩旁奇山怪石、懸崖峭壁比比皆是,奇林異樹隨處可見。瞧,那峭壁上的歪脖樹探出半邊身子,像揮手對遊人打招呼。看,那壽星石老人笑容可舉,像對遊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陣陣歡聲笑語,一次次鳥歌林舞,充分顯示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我感覺宛如在畫中游,身居仙境中。

游完大峽谷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淳樸好客的山民不但熱情的招待了我們,還向我們講述了許多九仙山麗的傳說,介紹了許多九仙山優美景點。午飯後我們繼續遊覽了靴子石、地泉、天泉、孫臏書院、老母閣等景點,最後遊覽了江北第一野生杜娟園一五蓮縣九仙山花園。

九仙山花園約有二百多畝,盛開的映山紅?M山遍野,紅的如火似霞,白的如銀似雪,好像花的海洋,美豔非常的景色,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令人留連往返。

游完花園,戀戀不捨地踏上了返程的路,我思緒萬千:江山如此多嬌!

遊雲臺山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7字

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河南省焦作市的雲臺山遊玩。

我們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於當天晚上到達了焦作。在賓館裡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我們早早就坐上大巴車出發了。

“哦耶!終於到了!”到了目的地,我歡呼著迫不及待地跑下車。我們先去了小寨溝,順著臺階,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這裡的水那麼清澈,那麼幹淨,我滿懷歡喜地下去踩著水,濺起一朵朵潔白的水花。幾個小孩拿著水槍在噴水,大家笑著,鬧著,歡樂的笑聲在山間迴盪……

接下來,我們去了紅石峽。據說,它是在地下68米處建的。所以,我們要一直往下走。我沿著臺階一邊走,一邊欣賞著兩邊的風景。遠處的大山被雲朵覆蓋,隱隱約約,好似仙境一般。過了一會兒,我們便走到低矮的岩石下。我驚訝地發現,這裡的石頭都是紅色的,怪不得叫它“紅石峽”呢!我們走進了一個黑洞裡,五彩繽紛的燈光把這裡照得很漂亮。綠油油的大樹襯托起被白雲籠罩的大山,活像是一位穿著綠衣服的白髮老爺爺。

最後,我們來到了青龍峽。那裡群山環繞,就像被“大人”抱著的“小寶貝”。這裡路很窄,挪一步,就能望見山底一片蒼白。啊,我們已經處於“雲之上”了!四周全是樹木,有的大,有的小。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終於走到了有水的地方,我和小夥伴打了一會水仗,又上了岸。不久,我們又到了一個叫“綿羊渡水”的地方,那裡有一塊大石頭很像一隻綿羊,再加上一大片青苔,活像一隻綠色的綿羊在渡河。

下山時,我們坐上了索道,纜車慢悠悠地在空中滑行。我看著腳下深深的山谷,遠處綠油油的青山,情不自禁地說:“這裡真美呀!”

雲臺山之行,真是太開心了!

遊小珠山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9字

“五一”放假,媽媽帶我去小珠山旅遊。

到了小珠山腳底,我首先看到一座很高很大的石門。經過媽媽的介紹,才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門,它高11。02米,重1040。9噸,有三塊巨石砌成。開始爬山了,我們每爬一段路程,便發現有一塊石頭立在路邊,上面刻著一些名人的畫像,如魯迅、齊白石、愛因斯坦等等。我和朋友爬到一塊大石頭上,放眼望去,四周樹木蔥蘢,山峰連綿起伏。

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便看到了海雲比丘,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體浮雕,上面刻著美麗的大海、祥雲、聖潔的蓮花,華嚴經文從天而降,讓人看了讚歎不已。

終於爬到山頂了!我興奮不已,現在浮現在我眼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它高達88米,相當於25層的摩天大廈,共刻294個字,平均每字4平方米。約有3000平方米刻面,這麼大,我都無法比喻了!上面還鐫刻著草書,有唐玄奘法師的佛教經典《心經》,所以叫“心經崖”。我想:這麼高的山峰,人們是如何把字刻上去的呢?我走到山崖邊,微風吹到我的臉上,我望著山底,心曠神怡,不禁大聲喊到:“啊—”

下山時,雖然有許多山體滑坡,可能造成危險,但這會讓我更體會到小珠山的自然美。

啊,我愛小珠山,更愛這美景的締造者—大自然!

遊大珠山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22字

大珠山、石門寺、杜鵑花、怪石頭,這些名字如雷貫耳,我早想去飽飽眼福。今天,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我和媽媽乘車來到珠山秀穀風景區,下了車,走了好長一段路,才到大珠山腳下。沿路來到一塊空地,那裡有表演節目的,有賣小商品的,非常熱鬧。我看到路的北邊有一道門,遊客們陸陸續續地進進出出。門的兩邊各有一塊巨石,像是兩扇大門。媽媽告訴我,這就是石門寺。哦,也許石門寺的名字就由此而來的吧?走進去,有竹條編織成的小徑,有鐘樓、鼓樓,還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等建築。大殿裡有和尚唸經,還有人燒香拜佛。啊,像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樣!

寺外一池碧水,岸邊的垂柳泛著嫩綠,不遠的一座山頂上,有一塊巨石,酷似一尊大佛端坐在那裡,頭向前伸著,好像在說什麼。旁邊的石頭像半蹲的僧人,雙手抱著單膝正在聆聽,那全神貫注的神情真是惟妙惟肖,甚至叫人還能看出他不時地點頭領悟。聽媽媽說,這塊巨石叫大佛說法。如果你細看每塊石頭,你都能想象出一個情景,編織出一個故事。這裡的石頭真奇啊!

出了石門寺,我們揀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走。走了不遠,我就發現了一汪清澈見底的泉水,我歡呼著跑到了溪邊,用手攪一攪,水真涼。捧起一些水,放嘴裡一嘗,真甜。再仔細一看,水裡還有小魚,一二釐米長,像利箭一樣在水草間快速地穿梭。小蝦則一蹦一跳,有時還會把小魚嚇跑;有時潛到水底,俏皮地動動水底的沙子。而小蝌蚪卻像一個個墨點躺在透明的"被窩裡"等待出生。呀,太可愛了,我多想捉一些回家養著!

在媽媽的催促下,我又繼續往上爬。路的兩邊到處可見黃色的迎春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藍花、紫花,空氣中散發著泥土的氣味和野花的清香。一路上,穿過墓塔林,經過麻衣庵,踩著碎石,小心翼翼地向前挪,不時手腳並用,還用心地觀察著杜鵑花。但也沒見著有多少杜鵑花,只是在懸崖峭壁間,零零星星的有一些,杜鵑花和迎春花一紅一黃,爭奇鬥豔,也確實美麗。但當翻過山,就另有一番美麗了。站在山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紅色,帶著一股花的香氣。春風吹來,“花潮"滾滾,滿山谷裡升騰著花煙花霧,讓人好像墜在仙境中。你的周圍到處是花的海洋,花的瀑布,人像被裹進了花的漩渦中。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啊,大珠山的景色真美!我愛大珠山,更愛我們的新膠南!

遊小珠山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3字

早就聽說,小珠山是膠南的旅遊勝地。正月初五,姑父帶我和表妹來到了小珠山腳下。

我抬頭一望,哇!山可真高啊!只見一座座陡峭的山峰直插雲霄。山間雲霧繚繞。山坡上,長滿了蒼翠的松樹。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青松雲霧間。藍天、白雲、山峰、蒼松、山路,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順著山路,我和表妹蹦蹦跳跳地往山上跑去。山路左邊,赫然出現了一條深溝,溝底的岩石形態各異:有的像頑皮的孩子玩累了,仰面躺在地上休息;有的像老母雞展開雙翅,保護著它的孩子們;還有的像一匹駿馬在賓士……深溝裡,一條銀光閃閃的白綢帶在形態各異的巨石間繞來繞去,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一條小溪被凍住了。如果是夏天,小溪就會叮咚叮咚地在山間歡唱,是冬爺爺太喜歡小溪那優美的身姿了吧,才把它定格在山谷中,不讓它溜走。山的右面,是刀削似的峭壁。舉目仰望,一塊塊巨石有如從天而降,落在山頂上:有的像一個個車輪,並排擠在山峰上;有的懸在峭壁上方,似乎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似的,嚇得我和表妹抬腿拼命地往前跑,再也不敢往上望。

忽然,我發現右邊有一個山洞。我貓著腰往裡望去,裡面有一汪水,水可真清啊!水底的石塊清晰可見。再往裡望,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清了。姑父說,這個山洞是革命群眾在戰爭時期挖的,一直通到山的另一邊,打仗時藏在洞裡邊,就不會被敵人發現。

“看那兒,有個小亭子!”我仰起臉,順著表妹指的方向,好一會兒,我才發現高高的山峰旁邊,果然有一座小亭子,因為山峰太高了,站在下面看起來只有拳頭那麼大,但仍能看到它的角往上翹著,好像是從天上飛落在那兒的,那是神仙坐在裡面正在觀賞小珠山優美的景色吧!

山峰插雲,青松蒼翠,奇石銀溪,幽洞飛亭……小珠山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2719字

【篇一:盡志無悔】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是王安石在遊山時的深感。實在令人歎服。

人生、治學,亦如遊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於“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峰“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鄭板橋曾說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源於斷巖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正是青松的高貴的品質。

立志堅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貢獻。達爾文22年寫成《物種起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蘇武羈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堅持民族氣節、忠於祖國的愛國志士,最後“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蒲松齡屢試不第,便引詩自勵:“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便寫成《聊齋志異》,留名青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追溯以住歷史,也並非人人能至“險遠之地”,“壯志難酬”之人也並不是沒有,“長使英雄淚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數。然而,“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人生、治學,“路漫漫其修遠兮”,無論險也罷,難也罷。有志之人定將“上下而求索”而至險遠之地,便可無悔矣。譚嗣同一代烈士,從小便立志救亡圖存、救民於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變法,最後也以失敗告終,而被捕於獄,題一詩於獄壁說:“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他甘願為變法犧牲,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報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實為一大壯美。有志者,無所成就,亦為一大壯美。“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記得鄭板橋曾灑脫地說過:“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可折本買賣”。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學,要時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態度,則可以無悔矣。

【篇二:立志乃成功祕訣】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為能至也。”

是說也,其義易見: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裝置,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為“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裡,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誹謗,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著,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巨集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為《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著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臥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脫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著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著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嘆。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為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為,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篇三:《遊褒禪山記》讀後感作文】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層庸庸碌碌活過一生的很多,層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確實寥寥無幾。對於想往高處走的人來說,怎樣攀到更高的塔層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問題。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這麼說。不敢想攀到塔頂的人也絕攀不到塔頂。有一個試驗,把跳蚤放在一個不深的容器中,蓋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過幾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遠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須躊躇滿志,告訴自己:“就是我,要開始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遠者實繁,達高遠視者蓋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餘而力不足。人類早年就有翱翔藍天之志願,奈何無扶搖直上之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設一座橋樑,是如此費力。在平時逐步積累,關鍵時迸發而出,這就是力,用現在觀點看就是素質。多積累善發揮是關鍵。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漢室之志,卻殞星五丈原,為何?答:時代造就英雄。沒有外部環境,成功實難。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術重返人間發動戰爭,實在是杞人憂天。沒有二戰時德國向外擴張的外部環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頭流浪。事物總是集偶然與必然於一體的,外因雖非決定性因素,但沒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比方說你帶上一根繩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想征途果然漫長,條件多麼苛刻。其實並非如此,“志、力、物”三個條件並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彌補的,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從物理學上分析,大黃蜂翅小體重,幾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大黃蜂飛了起來,甚至成為空中霸主,只因為它們志在藍天,告訴自己:我能飛!—以志補力與物之不足。孫賓臏而創兵法,司馬遷刑而書《史記》,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補物之不足。人類千百年前的那個夢想今天也能靠飛機這個鋼鐵怪物實現了。只要用好一個支點和槓桿,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補力之不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攀得越高,認識就越深遠。我們若充分運用“志、力、物”三個條件,就不會有王安石的遺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個人高度越高,對社會這個整個金字塔來說,也正會有一個可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