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味那景那故鄉相關作文20篇

那味那景那故鄉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6字

故鄉,不僅僅是兩個字,而是我們度過美好時光的地方,憧憬著美好未來的地方,也是我們有美好童年回憶的地方。記憶最深的可能是門前的一棵杏樹,或是第一次學騎車,校門口那久久不離的身影。我的記憶裡的那片綠茵,還有那盆美味的炸薯條,常常勾引著我回憶往昔。一盤美味,一抹綠茵便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一盤美味

最喜歡爺爺做的飯菜,尤其是薯條,小時候只有每週的第一天才能吃到。現在細細回味,彷彿還有深幽的香味在舌尖迴盪。

每個星期我都期待與薯條“相會”的那一天,我看著日曆,一天一天地盼著。每當回想起爺爺給我的條件:“天胡,你要每天都好好學習,好好練琴才能做得哦!”我遵守和爺爺的條件,學習格外地努力,也是為了每週那一盤香噴噴的薯條。

每次爺爺在前一天晚上就削好土豆,弄好面,然後才睡覺,第二天早上,我每次都起得早早的,等待著那盤美味被端出來,姐姐現在還嘲笑著說,每到那時候我都是哈喇子流一地。

薯條被端上來了,我先輕輕地咬了一口,土豆的香氣與鹹鹽的美味如熱浪一般撲面而來,那是一股清幽的香,那樣悠長……雖然沒有外面炸得好吃,但是在我心中那是不可替代的,因為裡面滿含著長輩的關懷和疼愛。

一片綠茵

我見過許多高大美麗的大樹,有桃樹、杏樹、臘梅樹……唯有家鄉門前的樹讓我最難以忘懷。

每到春天,我喜歡會爬上去,因為它長成了奇異的斜線,很容易就能爬上去,所以非常好玩,我經常會爬上樹幹然後再滑下來,鄰居的幾個小夥伴常常在這裡嬉戲,比賽誰爬的快,那一聲聲樹下的歡笑,彷彿還在我的耳邊迴盪,久久不能散去。

夏天烈日當頭,但是在這棵樹的下面,便不覺得那樣酷熱了。它把濃密的樹蔭伸向乘涼的人們,而由於傾斜的原因,自己的樹幹卻暴露在烈日炎炎之下,這景象著實令我感動,它伴我成長,陪我渡過了數個春夏秋冬,在我的童年中也成為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管是大樹還是爺爺的薯條,它們都是我美好童年的一部分,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景是故鄉美 篇2

國一作文 ,761字

我是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雖然隨父母來到海門已經一年多,可我總是想念我的故鄉,想念故鄉的山山水水,想念故鄉的一草一木……

我的故鄉在貴州的盧家丫口,興許有人會有疑問—“盧家丫口”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嗎?讓我來給你解答。一是村子的人家大都姓盧,再是聽老人們說,家鄉原有三座山,兩座高的山在兩邊,矮些的一座山在中間,似乎組成了“丫”字。有些意思吧。

家鄉的山很美,真像愛臭美的小姑娘一年四季變換著各種漂亮衣服。我愛漫步山間,欣賞著山上的花花草草,有公雞花、映山紅、映山白、野穀子,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的怪花怪草。我喜歡用映山白泡茶喝,那茶入口甘甜、芳香宜人,讓人回味無窮。

我最喜歡去山上的果園,那兒是我童年時的自由天地,是輸送快樂的源頭活水。有時,我會默默地坐在果園裡,輕輕撫摸著身旁無聲無息開放著的花朵,觀賞著鳥兒爭鳴、呼朋引伴、歡呼雀躍的場景。有時,我會盡情欣賞著滿園果樹,笑吟吟地看著熟透了的果實掛滿樹枝,感受著園內瀰漫著的成熟氣息。有時,我會邊漫步,邊貪婪地呼吸著,任憑果園內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身體內四溢開來……

故鄉的夜晚也總是那麼迷人。每當夜幕降臨,大山裡總是靜悄悄的,端張小凳坐在屋外,仔細聆聽,會覺得蟲鳴聲竟也是動聽的音樂。抬頭仰望夜空,會發現天上的星星一顆挨著一顆,有的好像沒有地方掛了,像是要落下來似的。它們會無時不刻地朝著你擠眉弄眼,引得你不由自主地展開想象的翅膀,急切地飛往這奇幻的星星王國。沉醉在這迷人的夜色裡,你興許會情不自禁地哼起優美的小調。這時,你會發現風兒成了你的話筒,星星成了你的聽眾,那蟲鳴蛙叫、草木吹動的“刷刷”聲成了你的伴奏……在這愜意的夜晚,你定會久久不肯入睡。

聽了我的介紹,有沒有對我的故鄉心馳神往呢?真希望能夠帶上你—親愛的小夥伴,領略故鄉無窮的魅力!

景是故鄉美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6字

我的家鄉有迷人的四季,桃紅柳綠的春天,枝葉繁茂的夏天,秋高氣爽的秋天,銀裝素裹的冬天。

冬天,如果幸運的話,揚城會下一場鵝毛大雪,到處白茫茫一片,活潑的孩子們戴著手套在雪地裡打滾、堆雪人,這樣寒冷的冬天因為他們,竟沒有一絲寒意,冬天充滿了歡聲笑語。

冬去春來又一春。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節,小草從土裡鑽了出來,探出嫩綠的小腦袋,新奇地打量著大地;大樹露出碧綠的青芽,看著熟悉的天空;幾隻小鳥在空中舒展筋骨。遠遠望去,花園裡的小花們也開始爭奇鬥豔。瞧,這一朵,那一朵,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著綻放呢。公園裡,孩子們脫去了沉重的外衣,在大地上自由地奔跑著,天上無數只風箏好似在歡慶春天的到來,翩翩起舞。

夏天,烈日炎炎,她更像是一場音樂會,所有的昆蟲都帶上自己的樂器在這裡演奏。知了在樹上唱起了動聽的歌,青蛙在河邊打起了鼓,蛐蛐兒在田野上拉著小提琴……路邊的樹經過春天的洗禮長得更加茂盛了,人們在下面乘涼,聽著這動人的演奏會。

秋天,彷彿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整個秋天就是她的作品,她把一切都畫成了金黃色。田野裡是金黃色,大樹是金黃色,就連天空也被染成了金黃色……

這就是我的家鄉——揚州,我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我感受這歷史名城四季的變化,感受著新時代揚州的氣息!

味蕾上的故鄉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4字

我的故鄉縉雲,以石城與美食聞名中外,我故鄉的屋子也是一棟石頭屋,與周圍高大雄偉的山遙相呼應,讓人覺得十分美麗壯觀。

這座小小的村莊裡蘊藏著縉雲的兩大特產:土爽面與燒餅,每到小麥豐收的季節,人們就會把一部分小麥磨成粉,做成麵條掛在陽臺上晒。做面時就把麵條與包心菜一起放進鍋裡煮,包心菜也是自家種的,從來沒打過農藥,用的是農家肥,澆的是山泉水,是最純正的綠色食品。

添上柴,把火撥旺,倒入山泉水,包心菜的葉子散出陣陣清香,被沸騰的山泉水煮進湯汁,浸入了麵條,開啟鍋蓋,香氣撲面而來,像一隻無形的手,勾引你去嘗一嘗。

家鄉的土爽面雖不是縉雲最有名的,但是它是我最喜歡的,在煮好的面放些鹽,再放些辣,那味道就讓我回味無窮。雖是一碗素面,但這來自家鄉的味道,是大自然給與人類的。因此我每次回家總要帶上一個大袋子,裝一些麵條回家。

“爐傳三百世,餅香五千年”燒餅是我們縉雲的一大標誌。每到過年,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燒餅的小販,燒餅發出的香氣瀰漫了整個村莊,咬一口,麵餅的香、脆與肉餡的油、嫩結合在一起,一下子,你的味蕾就被燒餅激活了,讓人想再咬一口,再咬一口。很快,一個燒餅就吃完了。

漸漸的,時光悄然逝去,我長大了,上了小學,很少再回故鄉吃美食了,但在記憶的深處,家鄉與我正在慢慢靠近,我一定要將家鄉的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故鄉那一片獨美的風景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4字

我的故鄉在湖北一個小鎮,那裡很熱鬧,人們喜歡串門,放五彩繽紛的煙花。風景也特別秀麗,有綿延起伏的群山、一望無際的稻田……。

故鄉的山是綿延起伏的,它們不像杭州的山,各座山離得很遠,孤獨又寂寞。家鄉的山湊在一起熱鬧極了,像一群小孩子肩並肩在竊竊私語,誰也不捨得離開誰。我家門口就有一座板栗山,一到冬天,山上便鋪滿了鬆軟或金黃或灰敗的落葉。層層疊疊地鋪了厚厚的一層,像給這座山蓋上了厚厚的棉被一樣,以抵禦冬天寒冷的大雪。別看葉子鬆軟,隨便翻開落葉看看,下面卻藏著帶刺的果子——板栗。這麼堅硬的果子,我該拿它怎麼辦呢?爸爸教我用石頭砸開它,剝開板栗的殼,就會看見一顆棕黃色的板栗。吃貨們可就興奮了,嚐起來又香甜又可口。我們家鄉常見的佳餚,就是板栗燉雞。

山上還有一種有趣的植物。葉子形狀類似五角星,鋸齒很鋒利。爸爸告訴我,這是他們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之一。把它的葉子折回來扔進火裡,你可要捂好耳朵了,“噼裡啪啦,噼裡啪啦……”就像放鞭炮一樣。爸爸小時候和小夥伴最愛在冬天燒這種葉子,這樣就可以給寧靜的冬天帶來一絲熱鬧。

老家還有一處獨特的風景,秋收後的稻田只剩一茬茬的秸稈,稻田裡還有一種可愛的動物——山羊。他們可是稻田裡的常客,放羊人只要一把他們放出羊圈,它們就會立刻跑到稻田裡嬉戲玩耍。它們跑的非常快,有時候我會在後面追趕它們,想抱抱這些可愛的小山羊,它們就會和我在稻田裡玩起轉圈圈的遊戲。如果從高處望下去,好似一大朵的白雲在一塊塊的田地裡飄動。

瞧!我家鄉的美景不正好湊成一幅優美的田園畫嗎?這獨特的美,也經常吸引著我。身在杭州的我,時常不經意的就會回憶起在老家開心快樂的時光。

故鄉,那一年我離開了你 篇6

國三作文 ,840字

曾有人說,故鄉永遠是遊子疲憊時最想回的地方。一年前,我並不認同這句話—天下之大,美麗富饒的地方比比皆是,何處不是安身之處?但此時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九歲那年離開了故鄉。記得當時,我特別地高興,心裡甜的就像吃了蜜一般,以致每天都對著爺爺重複著一句話“爺爺,我要到縣城裡讀書了,好高興哦!”這時,爺爺總是會摸摸我的頭,陪我一起哈哈大笑。而奶奶卻總是在旁邊看著我們爺孫倆搖了搖頭,唉聲嘆氣,她是不同意我們去縣城裡的,或許是對我們的不捨,不過我們到底還是去了。

到了徐聞的縣城,一切都是那麼地陌生。那時的我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心,心情異常地激動。每個星期三的晚上,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和妹妹去逛街,逛龍達廣場,第一次看到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第一次看到各種小吃遍滿大街小巷,第一次看水泥路上跑著這麼多汽車……,內心的興奮更是無法言喻。

不過,我到底還是想象了,想家裡的那頭跟隨我長大的老黃牛,想家裡的那架牛車,想院子們前的大榕樹,更想我的爺爺奶奶。於是我便吵著要回家,媽媽俯下身來,輕輕地對我說,每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們一起回家。從此我便天天算著時間過日子。

過了幾年,長大了些,慢慢地適應了縣城的生活,加上每個星期六都要補課,回去家鄉的時間少之又少。漸漸地,故鄉的的印象在我的腦海裡越來越模糊了,唯一讓記憶清晰的是院子門前的那顆大榕樹。每次學習感到疲憊的時候,腦子裡都聯想起這棵樹的形狀。說起這樹也挺神奇的,它的根又粗又大,有幾條根不長在土裡,而是豎起來,形成了能容納一個嬰兒睡覺的搖籃。奶奶常說,這樹是有靈氣的,於是這樹就成了我兒時的偶像,以致於每次我對我的同學講起我的故鄉,話題總離不開這顆榕樹。

現在我有點兒怕回到故鄉,或許是我怕寂寞,因為跟我同齡的孩子都出去打工。又或者是我怕我回去了,對故鄉的眷戀又增加了幾分,從而又得花上幾天去平息這股鄉愁,這真的很難受。

啊!故鄉,我的故鄉!我是吮吸著你的乳汁長大的,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你的體香。故鄉,我愛的故鄉!

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篇7

高二作文 ,882字

歷史的千年餘暉搖落了那些花季雨季,我們不妨把或深或淺的記憶放進日記,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

—題記

飄來了,飄來了……

天邊飄來的白雲是放牛娃唱出來的嗎?是童年吹上天的蒲公英變的嗎?是那掙脫雙手的白蝴蝶的化身嗎?……遐想中,那風箏的細線把我拽回了故鄉。

我記得那一無片瓦的村落,記得那共飲一河水的樸實村民,記得我在青草地上爬滾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記得村東白鬍子爺爺長長的旱菸杆,我更記得村口那古老的石磨……

那時候,沒有電,更沒有碾米機。碾米只靠一架古老的石磨。石磨坐落在村口的一個草棚裡,有多少年代誰都說不清,就連白鬍子爺爺都說,他的爺爺的爺爺也沒說清。

“吱呀,咕嚕。咕嚕……”石磨每天都重複著一首古老的歌調。

我常常像小狗一樣蹲在一旁,看著爺爺弓著脊背,牛一樣喘著粗氣推著沉重的石磨。我望著玉米粒被碾成細細的麵粉,十分欣喜,因為我再也不會盯著鄰居家的阿姐的玉米餅垂涎咽沫了。我時不時把掉在地上的玉米屑拾起,放在口中,細細地嚼著。

“吱呀,咕嚕,咕嚕……”爺爺的汗水灑落在深深淺淺的磨道上,也灑落在無奈的搖頭嘆息中。這石磨的歌聲雖然單調,但,比起外婆講的讓我聽出耳繭的“小紅帽”強多了。於是,我不懂事的心透出了天真的快樂。

後來,磨聲由快板變成了慢板,磨槽多了塵土的飛揚,我嘴邊也少了玉米餅的香甜。我幫爺爺推著沉重的石磨,心裡怪是難受。這沉重的石磨啊,從遙遠的昨日碾來,碾彎了我爺爺的脊背,也碾出了鄉間的寂寞;碾走了我的童年,也碾碎了村民們世代的夢……難道這就是故鄉的主題曲嗎?

而今,爺爺去了天國,奶奶的故事早已無人續說,磚瓦房取代了草棚,礱穀機替換了石磨,水泥馬路修到了門口,有線電視連線了全國……唯有那棵古老的柳樹依舊站在村口,迎來送往,話說滄桑。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要駐足村口的柳樹下,總愛觸控那被風雨剝蝕,長滿青苔的古老石磨。駐足樹下,我想念爺爺就像爺爺當年盼我回家一樣;觸控石磨,我彷彿看到了爺爺駝背推磨的情景,彷彿又聽到了那單調而悠長的石磨聲,我更感受到了世代洪流滾滾向前的堅定與執著。

“吱呀,咕嚕,咕嚕……”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故鄉的那些人 篇8

國二作文 ,527字

故鄉,我眼中的故鄉,民風是淳樸的,有綠油油的麥田,藍藍的天空。

我的鄉村是一個不大的村子,每個人都認識,由於上學的原因,半個月回家一趟,一回去有人問這問那。

記得有一次十一國慶放假,回到家,剛進家門,便有一種尖尖的聲音傳來∶“回來了?又長高了,成績怎樣?”我吃了一驚,抬頭一看,一個黑黑的、滿臉皺紋、六十歲左右的女人站在我家門口。我想起來了,經常和一堆人在一起聊天,方圓十里的村子裡的事都知道。我不喜歡這個人,因為她愛管閒事。她有一個愛好就是好偷東西,回家那天晚上,我去叔叔家玩,走到叔叔家門口,我聽到一些聲音在廣場上。因為是豐收時期,在廣場上的人就把玉米放在廣場上晒,我看見她在把玉米放在她的車上,我驚呆了。回到家,和媽媽說了這個事,媽媽說別管他,她就是這樣的人。

第二天,兒時的夥伴來了,我很亮興,但我們不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了。彷彿我們之間隔了什麼東西。我們只有看電視,沒有待多久,她們就回去了。下午的時候,小侄子來了,像風一樣的跑過來,抱住了我,嘴裡還說著:“小姑姑,你回來了,我可想你了。”我裡偷笑。這小傢伙,自從那天來我家玩了一天,和他玩了一天,就黏上我了。別看他只有五歲,但玩起遊戲可不含糊。我很喜歡他。

我喜歡這個地方,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故鄉的那些人 篇9

國二作文 ,647字

在我的故鄉,有著各種性格的人。脾氣也不相同,性格也不相同,人們說話處事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我的對門家裡是賣菜的。有時,她經常來我們家裡給我們送菜。她的臉上掛滿了笑容,燦爛的像一朵花一樣。一天,她來我家給我們送菜。她問我∶“你爸媽呢?”“不知道,他們好像出去了。”我說。“給,我這兒有點兒菜。晚上讓你粉媽媽陪著辣椒炒一下,可香了。”她說。我說:“嗯。”說完,我把菜放在了一邊,就送走了她。一次,有一隻小貓在她的家門口臥著,那是一隻流浪貓。她發現了,把小貓抱回了家。好好的喂小貓。原本瘦瘦的小貓,被她養的肥嘟嘟的。

故鄉里還有一個人,按輩分算,我應該叫她奶奶吧。

她的家和我住在一條街裡看著她的那個樣子,整天皺著眉頭,板著一張臉,跟別人欠了她八百塊錢似的。說話時很像對別人吼,喊的聲音又尖又大,簡直就是噪音啊。他不想讓自家的小貓進屋裡,就把小貓關在了門外,還大聲得衝小貓喊:“進來了就把你打死。”可是,小貓哪裡能聽的懂人說的話啊。小貓往屋裡走,她拎起小貓的脖子就把小貓扔向了遠方。小貓的頭流了血,小貓快死了,臨死之際,小貓搖了幾下尾巴,意思是要像她發起挑戰。可是小貓已經沒有那個機會了。得知這個訊息後,兩個孩子哭的稀里嘩啦的。她訓斥孩子道:“哭什麼哭,不就是一隻小貓嗎,到時候從別人家裡在抓一隻。”這哪隻是一隻小貓啊,她也是一條生命。如果有人像對待小貓那樣對待她,她又會怎麼樣呢?

性格不同,脾氣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好大啊。一個對待小貓像對待一個孩子,一個對待小貓卻像是對待一隻小螞蟻一樣啊!

故鄉的那些人 篇10

國二作文 ,519字

遠在他鄉,忘不掉的是家鄉的泥土;鄉音雖改,抹不去的是淡淡的鄉愁。洶湧的滹沱河,流淌著記憶裡的故事;老舍筆下的北平,處處都走作者質樸的真情。

想起故鄉,我就會想起故鄉的樹,故鄉的花,故鄉的草,故鄉的小河,還有故鄉的人。

故鄉的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因為那是我小時候記憶最深的。故鄉里有我的小夥伴,有我的鄰居。

暑假裡,我在姑姑家玩了一段時間。

剛回到家,媽媽便迎了出來,也許是許久未見我,好好地打量了我一番。後又叫我坐下吃飯,問我在那邊玩的開心嗎?我說挺開心的!

吃過飯後,我就出去玩了。去見見我的小夥伴。

剛出門就見到了我們家的鄰居李奶奶,李奶奶特別的和藹,慈祥。對我也特別的好,每次見了我,都要給我拿點好東西吃!特別的熱情!

又見到小夥伴,我就看出來她變黑了。我說:“你看你多黑。”她反駁道:“我不黑,我不黑,我不黑,我們白著呢,你才黑呢!哼!”我也是醉了!她天天出去玩被晒黑是平常事。不過跟以前沒什麼區別。她這個人呢?比較直白,有什麼就說什麼,以前她不會亂說,現在跟個大喇叭似的,總瞎說。因此我和她總是有矛盾,不過矛盾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好的。

時間不同了!過去的已成過去,未來的希望,故鄉的那些人能夠變得更善良,更純潔!故鄉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