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課相關作文20篇

陶藝課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8字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媽媽帶我去上陶藝課。

到了陶藝館,老師問我想做什麼?我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做什麼,媽媽說:“做個筆筒吧!”我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老師從袋子裡拿出一塊陶泥,讓我把陶泥搓圓,再用手壓平,把不圓的地方用小刀割圓。不一會兒,筆筒的底部就做好了。老師又從袋子裡拿出一小塊陶泥,讓我把陶泥搓成又細又長的長條,我用同樣的方法搓了好幾條,把搓好的陶泥條一條一條地從筆筒的底部往上搭。搭好後,筆筒的形狀就形成了。老師又教我用毛筆蘸一下泥漿,在筆筒的細痕處塗一塗,再用手抹一抹,細痕就消失了!

這時,老師拿出一筐模具,讓我選兩個印在筆筒上當裝飾品。我精心挑選了一個愛心模具和一個奶瓶模具,把陶泥壓在上面,形狀就出來了,我把壓出來的形狀粘在筆筒上,筆筒就完成了。老實說等筆筒幹了,下星期再教你如何上釉。

我心想:陶藝課可真有趣!不僅能培養我的耐心,還能提高我的動手能力呢!

有趣的陶藝課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2字

週末畫畫班的王老師在群裡通知,今天下午不畫畫,而是叫家長一起來參加陶藝比賽。我聽到訊息後,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哈!這次終於可以“大顯身手”,盡情地玩泥巴了!我一定要做一個精緻、獨一無二的陶藝作品。

下午,我一進陶藝教室,就看到琳琅滿目的陶藝作品擺滿了展示桌:花瓶、房子、茶壺、比薩餅—讓我驚訝不已的是,這些陶藝作品都很有創意。有了這些啟發,讓我更有信心做一個和別人與眾不同的作品。

正當我想得入神的時候,王老師給我們發了許多陶藝稿子,讓每人選一張,參考著做。我一眼就選定了“環衛工人”這個作品,它代表了特殊的含義。我胸有成竹地暗暗自喜。

首先,我選了一塊特別大的陶藝泥,使出吃奶的勁,揉啊揉,先做了一塊用來支撐陶藝作品的底板,感覺特別簡單。緊接著做了環衛工人的身子和頭,認認真真地把頭捏的圓圓的,身子捏的有模有樣。但在捏眼睛時,總是一捏就裂縫,我著急了,冒汗了,這可怎麼辦呀?媽媽告訴我不要著急,慢慢來。這時,王老師走過來告訴我說:“你的泥太乾了,噴點水就行了。”我立刻給陶藝泥噴了點水,這下眼睛就好捏了,為了讓這個環衛工人的眼睛特別有神,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把它完成。我這時才感覺到做陶藝,其實並不容易。

有了前面的這些經驗,後面做起來,我就得心應手了,垃圾車旁邊靠著環衛工人,車箱裡全部是垃圾,環衛工人左手拿簸箕,右手握掃把,作品很快就捏完了。

最後,我把自己親手做的陶藝作品放在展示桌上,並寫上自己的名字。看著這個作品,我心裡默默地遐想:作品烘烤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呢?環衛工人的眼睛有可能會更有神,像活的一樣—

哦,忘記告訴你們這個作品的含義了:環衛工人特別辛苦,早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而他們卻在打掃衛生—告誡人們要保護環境,尊重環衛工人。

這次陶藝課讓我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只要認真去做每一件事,你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而且會更有意思。

有趣的陶藝課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3字

“太棒了,我們今天終於可以做陶瓷了!”一陣陣歡呼聲從我們教室傳出。

“鈴、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立刻安靜下來,充滿期待地等待著陶藝老師的到來。

不一會兒,陶藝老師們微笑著走進教室。陶藝課開始了,我們看了一段小視訊,老師問:“我們景德鎮的四大名瓷是什麼?”同學們踴躍回答:“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陶藝老師又問:“陶瓷的四大特點是什麼?”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陶藝老師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然後,陶藝老師一邊叫助手把繪畫工具發給我們,一邊說:“同學們,我們要在磁碟上畫畫了,先看到了那隻細的筆,它叫勾線筆。”老師還告訴我們用完彩色的筆一定要用小碗裡的水洗過之後才能再用,不然顏色就會混在一起。

開始畫畫了,我用粗筆蘸上了一點藍色畫出了蔚藍的天空,然後用水洗掉顏料,點上一點綠色,畫出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按照這樣的方法,我又畫出了紅彤彤的太陽,像棉花的白雲,兩顆高大挺拔的松樹,還畫了五顏六色的小花。

仔細端詳著這幅畫,似乎缺點什麼。添點什麼呢?對了,畫只小白羊吧,我立馬行動起來。不一會兒,一隻小白羊在草地上悠閒地散步。哇,感覺這幅畫瞬間活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把這幅漂亮的畫交給了老師,老師滿意地說:“你的畫構圖很好,色彩搭配非常和諧,畫得真好!應該是全班畫得最好的同學啦!”畫完之後,立即評了獎,還頒發了獎狀,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呢!

畫完畫老師還帶我們去捏泥塑,我捏的可起勁了,但是老是粗心大意,不是把七品芝麻官的烏紗帽給捏掉了,就是把小狗的尾巴捏成了馬尾巴,同學們見了我的傑作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快樂的時間總是很短暫,不知不覺就下課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回教室。

有趣的陶藝學習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5字

談起藝術,大家會想到什麼呢?藝術家?名畫?音樂會?書法還是戲劇?藝術是什麼?最近,我去學了一門藝術—陶藝。下面,我就講講我去芳村陶藝中心看到的學到的吧!

走進陶藝中心,兩個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成品:小豬、玩偶、茶壺……精緻的展品琳琅滿目,每一個都那麼惟妙惟肖。我的目光被一條“龍舟”吸引過去。那條龍舟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捏造出來了,每人的手上還拿著船槳,像在舉行一場激烈的比賽。我彷彿看到了他們一致的動作,船在前進,衝過了終點!

參觀完成品,到學習製作陶藝的時間了。我們分好小組坐下,觀看製作流程的視訊。這可是學習藝術的好機會,別丟了,認真做。我想著,記下了視訊中的製作關鍵,準備“大顯身手”。看上去還挺簡單的,我想。

開始動手了,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塊泥塊,讓我們DIY。剛剛還自信滿滿的我一下就頭痛了起來。做些什麼好呢?兔子?小狗?人柱兒?“砰砰砰”,錘擊泥塊的聲音和大家的歡笑聲混在了一起。看著同學們都專注地做起了心愛的物品,我十分焦急:做個什麼呢?不管了,先搓了圓吧,很多東西不都有一部分是圓的嗎?

我漫無目的地搓了個圓形。對了,做雪人!我眼睛一亮,一個雪人的樣子浮現在我腦中。我們專心地做著,手上滿是泥漿和你塊,不過,這也是學習中的過程,用心去享受它吧!

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放在架子上。看著我們的作品,我不由得笑了。這真是一次有趣的陶藝學習呀!

我學會了做陶藝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2字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玉潭公園的陶藝室。一進門,我就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桌子上、窗臺上,滿滿的都是陶藝作品,各式各樣,美不勝收。

一個陶藝師傅和一些小朋友正在親自制作陶藝品,只見師傅把一團泥巴放在轉盤上,然後用手啟動轉盤,我還沒看清是怎麼回事,一個花瓶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讓我羨慕不已,我也想做一個漂亮的花瓶,爸爸媽媽也鼓勵我去學做。於是,師傅給了我一團泥巴,我坐到了轉盤旁,轉盤旁還有一盆水,師傅說要邊做邊沾水,不能讓手上有太多泥巴。我打開了機器,用雙手捂著陶泥旋轉,不知為什麼,泥巴總是不能立起來,無奈的我,只好向師傅請教,他說在捂的時候雙手同時要將泥巴往上提,我按照他說的去做,做著做著眼看著有點像花瓶了,我一分神,不料泥坯歪了,一會兒,一大塊泥巴都甩了出去,真是慘不忍睹。師傅又給了我一團泥巴,我又開始重新做。這一次我將大拇指直插泥巴中心,另外幾隻手指頭則輕輕地捏住外圍,逐漸向上拉,不一會兒功夫,泥巴變成了花瓶。功夫不負有心人啊!雖然不像師傅做的那樣精美,但畢竟成形了,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做陶藝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和陶藝的故事 篇6

敘事作文 ,497字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了盼望已久的陶藝館。在那裡,我美美地體驗了一次製作陶藝的樂趣。

走進陶藝館,那裡已經聚集了許多大人和小孩,我也迅速地加入到製作陶藝的隊伍中去。

一開始,我把一塊拳頭大小的陶泥浸溼,再把浸溼的陶泥放在轉盤上,用兩隻手使勁按住,使陶泥和拉坯機粘在一起,再給兩隻手沾些水,右腳踩住拉坯機的開關,在拉坯機飛速轉動時用雙手輕輕按住陶泥,再緩慢地順勢往上拉。這樣反覆幾次後,陶泥變成了一個圓柱形。接下來,要確定圓柱的中心點。我用雙手的大拇指按在圓柱上端的中心點,跟隨拉坯機的轉動,使勁按幾秒鐘後,圓柱頂端就出現了一個洞。把手指伸進洞裡,拇指朝外,四隻手指用力向上拉。最後,根據自己需要的形狀進行拉、修,就完成了一件陶藝的雛形。看著自己的傑作,我既驚訝又開心,趕忙把它交給工作人員,經過工作人員上色、燒製,一個精美的陶藝品終於出爐了。

完成了幾件陶藝品後,我的技藝也越來越嫻熟。發揮想象力,我又做了不同形狀的碗、花瓶……我越做越帶勁,越做越發現了陶藝的神奇。

媽媽欣慰地看著我做的陶藝,豎起大拇指說:“你做得真棒!”我興奮地對媽媽說:“我要做好多陶藝品,送給朋友,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

第一次做陶藝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9字

暑假的一天,我和哥哥、妹妹三人結伴而行,去南通陶藝館做陶藝。

一進門,我就看見琳琅滿目的陶藝作品,有可愛的兔子、憨態可掬的福娃,還有非常實用的盤子、杯子等,我心裡癢癢的,迫不及待地選了盤子進行創造。

沒有燒製的陶瓷雪白雪白的,像一個瓷娃娃,叔叔告訴我一定要輕拿輕放。我小心翼翼地給盤子塗顏料,先用鉛筆輕輕勾畫出輪廓,然後再用筆刷蘸顏料仔細塗。

我畫了一口井,井邊有一條河,河面上有幾隻鳥兒在飛翔,夕陽西下,人們都陶醉在陽光裡。幸運的是,我的作品竟然被評為了“最佳創意獎”。畫好的作品要放進窯爐燒製,大約半個月之後,就可以拿到了。

我真希望能快一點拿到我的陶藝作品,真希望這半個月時間能像時光機一樣飛速前進。可媽媽告訴我:一把利劍,需要十年才能磨礪而成,好的東西是需要時間的打磨後,才能變成一件件精品。

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等待我的第一件陶藝作品脫胎換骨地歸來。

我愛陶藝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2字

週六,媽媽帶我去陶藝吧玩,聽說陶藝很好玩,我也想嘗試一下。

來到陶藝吧,我被滿屋子的陶藝品吸引了。櫃子上陳列著碗、杯子、花盆等。開始做陶藝了,老師給我拿來一塊陶泥,細心地教我。我想做一個碗,首先把那塊陶泥的中間用大拇指搓一個洞,再用兩個手指、三個手指……我左拍拍、右拍拍,把陶泥拍成一個球形,陶泥像一位舞蹈演員在跳舞似的,轉得飛快。這個碗非常不聽話,總是要塌下來,幸好我已經掌握了不會塌下來的祕訣:先把陶泥用雙手托住,然後再把它輕輕地扶上去。

沒過多久,我終於做好了碗。現在,在我眼前的碗再也不是髒髒的陶泥,而是一件藝術品,這個藝術品是我第一次做陶泥的心血。老師說這個碗需要高溫1200度烤過才會定型。天哪,居然要這麼好的溫度。等它定型了,我還要在上面畫畫呢,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碗。

陶藝真好玩,同時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越心急越成不了事,這裡的學問還挺深的呢!

學做陶藝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350字

星期六下午,媽媽帶我去新天地的陶藝館裡做陶藝,我非常開心。

我穿上圍裙後,叔叔給了我一團白顏色的泥,並告訴我這叫做瓷泥。

我告訴叔叔,我想學做一個小碗,於是叔叔讓我把這團泥巴拍成圓形,再讓我把它摔在車輪的轉盤中心。接下來,叔叔讓轉盤動起來,我用雙手包圍著瓷泥,把雙手的大拇指插進瓷泥的中心。如果你想讓它高一點,就把瓷泥往上拉,如果你想讓碗口大一點,就用大拇指往外拉,如果你想讓碗口變小,就用其它四個手指和手掌把瓷泥往裡包。手幹了,就沾點水,繼續做。

最後在叔叔的幫助下,我成功地做出了一個可愛的小碗。碗口大大的,從碗口到碗底越來越小,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碗。我很有成就感。

叔叔說:“做陶藝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反覆的練習。”聽了說說的話,我覺得學習做陶藝,這個事情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難忘陶藝DIY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7字

依稀記得小時候爸爸帶我做過陶藝,雖然做得不好,但心裡一直期盼著能再次體驗。這周天我有幸參加了校園小記者的外教陶藝DIY活動,心情無比激動!

走進陶藝屋,只見裡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陶藝作品,有造型古典優雅的花瓶,有精細別致的碗、杯子等各種陶藝。最大的亮點應屬於兩位高大靚麗的外教老師,她們開口一句"Comhere!"馬上把小記們聚集在一起。看著老師聲情並茂地用全英文講解著陶藝製作過程,雖然大家聽不懂,但場面一點兒也不尷尬,因為有實物加動作講解,大概能猜到八九分,漸漸地我們在遊戲互動環節裡學到了許多關於陶藝製作的單詞。這種寓教於樂活動使大家收益匪淺。

很快到了激動人心的DIY環節了,我們個個躍躍欲試,挽起衣袖,繫上圍裙,都想在大家面前一展身手。有的想做花瓶,有的想做碗,有的想做筆筒……而我卻只想做個簡單的水杯。

教我做的男老師拿來了乳白色的陶泥,我照著老師的方法做,先用水軟化陶泥,用力揉捏到軟硬適中後,再把陶泥揉成一個正梯形,放到轉盤上開始進行拉胚。一腳踩著踏板,轉盤開始飛快地轉動,我兩手輕輕扶住梯形的兩側,不敢太用力,生怕它變形。再用食指對著梯形的頂中間輕輕往下按,等快要到底的時候,食指靠在邊緣,輕輕往外拉寬,往上拉高,直達到自己想要的尺寸後就可以停手了。當轉盤停下的同時,一個世上獨一無二的水杯誕生了!我欣喜若狂地欣賞起自己的作品,套杯外側那一圈圈漣漪狀喚起我心中無限遐想:陶藝雖說是一門古老的文化,此時此刻對我來說是一首快樂的讚歌,更是一項精細的創作!

這次陶藝DIY活動既學了英語又能親手製作自己喜歡的陶藝,實屬難忘!

一次陶藝活動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842字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參加了陶名都會的陶子工坊舉行的小記者活動。因為這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我又緊張又興奮,心頭小鹿亂撞。

到了工坊,工坊不大,人卻很多。我仔細打量室內,牆上有一格格的櫃子,裡面全是漂亮精緻的陶碗茶杯。

看完工坊,就該學習陶藝了。老師說:“這個像磨臺一樣的是工作臺,腳一踩,它就開始工作了。我們可以在上面做出各種各樣的陶瓷藝術品,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做出夢寐以求的東西!”

我學著老師的樣子,用手拍打著結實的粘土。這土看上去軟綿綿的,拍上去手卻有點疼,像拍在石頭上一樣。用手掂掂,粘土沉甸甸的。這麼重、這麼硬的土,怎麼能在工作臺上化成水,再成形呢?

開始製作了。我像老師一樣,把粘土重重地摔在工作臺上,輕輕地踩一下,工作臺開始轉動起來,並沒出聲響。

我有些激動,往粘土上潑了一點水。沒想到,堅硬的土馬上變成了一灘白色的泥水。我趕緊把這灘泥水扶起,可泥水塌了;我再次扶起,並用手輕輕地觸控著它。過了一會兒,我鬆開手,這次,軟軟的粘土固定住了。我仔細地觀察它,它的形態很奇怪,上面細,下面粗,如果倒著看的話,可以當成實心的小杯了,還有好看的花紋。可是,這不是我想要的。

於是,我問老師:“它是實心的,怎麼能做出空心的杯子呢?”老師聽完後,很耐心地給我講解。原來,只要用手輕輕的往下鑽,過一會兒,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形狀。我恍然大悟。

接著,就該按照老師的方法繼續做了。我首先找出杯子頂上的正中心,用食指放在上面,慢慢地,輕輕地往下鑽。我覺得手指很舒服,似乎有股力把手指往下吸。

快到底時,我的手輕輕地往外擴張,瓶口漸漸變大,很快,瓶口變得和碗口一樣大,高度有十釐米左右。這個東西既不像杯子,也不像花瓶,真是不倫不類,我很氣惱,怎麼會做成這樣?

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用食指和大拇指慢慢把杯子向上提起,一會兒,就做成了一個漂亮的小花瓶。

做好了,我欣喜若狂,就像媽媽說的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我不僅完成了陶藝製作,從中,我還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恆心,有毅力,堅持到底才能做成。

我的第一次陶藝體驗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83字

上週未,受到沈老師的邀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樂都匯體驗陶藝,我們班的兩個同學也一起去。

當我們人都到齊了的時候,開始觀看陶藝老師的示範,我們看著老師魔術師一樣的手把一團米黃色的泥巴放在一個轉盤上,隨著轉盤的轉動,奇蹟發生了!老師的手輕輕一按,一個圓不溜秋的泥團變成了一個火山口,食指再往中間一按,火山口就像一朵鮮花綻開一樣開啟,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碗,我們都大吃了一驚。我心裡在想:這太神奇了吧,像科幻片一樣呢。就在我們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奇蹟接著發生,一個大碗隨著一雙靈巧的又彷彿擁有魔術的手變成了一個可愛的花瓶,隨著示範動作的結束,現在輪到我們的體驗了。

我們每個人都領到一團屬於自己的陶泥,剛拿到手裡的感覺硬硬、冰冰、沙沙的感覺。當放著陶泥的轉盤開始轉動起來,在幾秒鐘的時間裡我的哪團圓不溜秋的陶泥在老師的手上變成了一個火山口形狀的陶泥,老師笑著說:“把你的手放上去感受一下”。

當我的手放上去的時候,感覺和剛才靜止的時候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彷彿就象摸著我書桌上的塑料板一樣光滑的感覺,隨著食指垂下來放到陶泥上,陶泥在我手上也慢慢的象花瓣一樣綻開,老師過來看了一下我的半成品,誇獎我說:“做得還不錯嗎”,這讓我對接下去的步驟有了更多的信心,正當我心裡有一股小得意的時候。“哎呀”,我的手指不小心歪了一下,這個即將從碗華麗變身成杯子的東西,一下子變成一大號的“老人柺杖”—變歪了。正當我失望的時候,老師趕過來把我的“老人柺杖”給搶救了過來,通過他那靈巧的手,馬上把我的柺杖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花瓶。

這個時候,老師手扶著我的手對花瓶進行最後的加工,隨著手指在花瓶上靈巧的上下移動,一個美麗的花瓶展現在我眼前,這可是我的“傑作”啊,雖然外表上有點不規則,但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為我的勞動成果自豪。

這次的陶藝體驗太棒了,下次我一定要再來體驗一次這種神奇的感覺。

陶藝體驗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9字

暑假裡的一天,我參加了陶藝體驗,我計劃著要做了一個漂亮的小花瓶。

老師給了我一塊白泥,可是這明明就是灰色的,怎麼是白泥呢?我好奇地去問老師,老師說這雖然看上去是灰色的但其實燒製出來卻是白色的。

我拿著白泥到了機器上,剛想開機器,老師說:“這個白泥先要捏成橢圓形,不然待會兒花瓶的腰就不好做了。”於是,我就把白泥捏成了橢圓形,拿到機器上,開啟了機器,機器慢慢地轉了起來。我先是把那塊橢圓形的白泥壓扁了一點兒,接著在中間挖了一個洞,沿著這個洞繼續擴大,“哎呀”我大聲叫道,我本來想做一個花瓶的,但卻做成了一個扁扁的缸,我得繼續加油,不能灰心啊。接著,我把這缸重新捏成橢圓形,這次我把它稍微捏的高了一些,我像剛才一樣,在中間挖了一個洞,沿著這個洞擴大,這次做出來正正好。最後,我把半成品交給了老師,老師耐心地說:“等你的花瓶吹乾,下週就可以上色嘍。”我興奮極了。

盼著盼著,一週終於過去了,我再次來到工作室要給花瓶上色。老師告訴我,給花瓶上色的顏料叫釉,有不流動的釉和會流動的釉,顏色種類繁多。在我的再三挑選下,我覺得不流動的釉最好看,挑選的是優雅的淡藍色。我小心翼翼的把這個花瓶塗上了釉,老師說我做的不錯,我開心極了!

當我拿到成品時,我自己都驚呆了,冰藍色光亮的小花瓶誕生了,真是太好看了!原來專注做一件事情是如此美好!

參加陶藝大賽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5字

媽媽做事總是這麼出乎意料,下午要進行陶藝大賽了,吃完午飯才告訴我。

匆匆趕到比賽場地,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和媽媽在現場了。由於知道的太晚了,我心中也沒有概念,該捏個什麼玩意兒。

在手工作坊,我們把參賽前剩餘的幾分鐘都用來看展示的物品了,大多是筆筒的形狀,雖然做成各式各樣,但是都是那樣的圓柱形,大小不一,裝飾物不一樣罷了。但上色後,確實都是很美的,獨一無二的作品。

比賽開始了哦,我們每人發了一團陶泥,老師開始講了,怎麼把泥團捏成空心的,怎麼來粘小部件……然後,然後就自由發揮了呀。

我看到了老師桌上的聖誕老人,很漂亮,我也想有這樣一個聖誕老人。我先學著老師剛演示的模樣,分一點陶泥在手上,用噴水壺遠遠地噴上一些水,用手使勁揉,揉成一個圓球。感覺雙手上都被泥糊滿了,手心手背上的泥巴乾的不均勻,反正跟捏黏土不一樣,手上好怪的感覺。媽媽說小時候他們就是這麼捏泥巴的,但是我……還是決定先把手洗乾淨。然後把圓球用擀麵杖擀成餅,中間塞上餐巾紙,模仿著模型,沾上點泥漿,聖誕老人的身子就這麼出來了。然後照著樣子捏鬍鬚,捏眼睛,捏鼻子,捏帽子,捏雙手……估計老師都要笑了,每捏一個,我都要去水龍頭上把手衝乾淨。

總算,我的聖誕老人,在媽媽的幫助下成型了。是一個揹著個大禮物袋子的聖誕老人。雖然還沒有有上色,但我還是看到他在衝我笑呢。是笑我現在的幸福生活嗎?媽媽說她小時候,沒有橡皮泥,沒有黏土,只有泥巴。但是,我們的陶泥作品,據說還有機會被燒製出來,永久儲存呢,你說我是不是很幸福呀。

做陶藝 篇15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6字

8月26日下午,我們去做陶藝。

穿好圍兜坐好,阿姨給我一塊陶泥開始教我做拉坯。陶泥放上轉盤,機器就轉動起來,我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幸好阿姨教了我三種手法:大拇指豎直往下挖空;手掌往上擠讓泥坯變高;右手插進去,左手輕輕放在外邊,讓泥坯變薄。

陶泥黏黏的好玩極了,我做出各種形狀的花瓶、碗、罐子,可是玩得太久了,陶泥不知不覺越來越小,最後沒有了。

阿姨讓我去洗乾淨手,清理了轉盤,又給我一塊陶泥。這回她拿著我的手,一下子就做了一個高大的花瓶,接著又教我把瓶口變小、肚子變大,還教我做出花瓣形的瓶口。

作品完成了!它是一個漂亮的花瓶!

再過兩週,經過上色、燒製,我就可以帶我的花瓶回家了,真期待啊!

暢遊在妙趣橫生的陶藝世界中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4字

今天我們來到了蕭山日報小記者實踐基地—隨心陶藝體驗中心,暢遊妙趣橫生的陶藝世界,感悟陶藝的神奇魅力。

我國是陶瓷的故鄉,所以英文CHINA既是指中國,也是瓷器的意思。

精美的陶瓷是由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等無機混合物作原料,經過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方法制成的,我們今天就是來學習如何做陶坯。

我們每人發到一大塊質地細膩的陶土,先看陶藝老師做示範。只見她先切下一半陶土,用擀麵杖像擀麵團一樣來回擀動,把陶土壓成扁扁一塊且厚度一致,然後根據製作需要切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或圓或方或心形,作為陶坯的底部。老師又將其他陶土用手像搓麵條一樣搓出好幾根細細長長的圓條索,接著把剛才那塊陶坯底部的邊用泥漿塗一圈,然後沿著底部邊緣將條索一圈一圈圍繞堆砌起來,慢慢就形成了未來陶瓷器皿的壁,最後還可以在陶坯上加點各種形狀的裝飾。

終於輪到我們可以自己動手製作了,早已等得心焦的我迫不及待地照著老師的樣子用小刀切出陶土團塊,用擀麵杖擀平、壓實,然後切出一塊圓形陶土作為底座,還在中央挖了個小洞,因為我想做個小花盆。我將剩餘的陶土分次揉搓成一條條的“麵條”,然後沿著底座的邊緣將“麵條”一點一點圈起來,並且向上堆砌起來。不一會兒,一個頗有個性的花盆土坯就呈現在我眼前。我還利用模具把剩下的陶土按壓出五星、圓形等圖案,黏在花盆陶坯壁上作為裝飾。

我們今天的任務到此就暫告一段落,接下來陶藝中心的老師還會將我們做好的陶坯晾乾、上釉、燒製成一個個真正的漂亮的陶瓷器皿,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誕生。

陶藝世界真是魅力無窮啊!

感悟陶藝,拉開藝術的門簾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932字

陶藝,是陶泥與藝術的結晶,在許多不懂藝術的人眼裡,做陶藝就等於玩泥巴,真的是這樣的嗎?

3月11日下午,來到匯金新座標B座五樓,沿著一條素雅的溫馨的小路,順著淡淡的陶泥獨有的氣味,走進了一間藝術感滿滿的小木屋。可愛的小木桌上擺著一塊陶泥,像米白色,又像卡其色。或許這就是陶泥的顏色吧!

輕輕的,把手掌放在其中的一塊陶泥上,頓時感到手溼潤了許多。揪起一小塊泥來捏一捏,卻又覺得有些捏不動。再伸出一根手指使勁對準按下去,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或許這就是陶泥的觸感吧!

“大家都過來,聽一下老師的講解。”等到小記者們基本上都到齊了,老師便開始講解了。這位老師穿著藍白印花的布圍裙,一眼看去,便覺得這位老師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或許這就是陶泥薰陶出來的魅力吧!

“我們這次要用纏繞法來做一個器皿,可以是杯子,花盆,碗,等等。大家看我做……”這位老師說話時,就像一隻活潑的小鹿,那麼親切,那麼活潑,或許這就是陶泥愛好者們特有的嗓音吧!

聽完了老師的講解,小記者們便開始了自己感悟陶藝的旅程。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了老師剛剛講解時那條理有序的動作。

切個什麼形狀好呢?方的吧,太死板;圓的吧,太平平常常了:“一閃一閃,亮晶晶”突然間我想到了這首歌,就來個小星星吧!一二三四五,五個角,切好了,好像還不錯嘛!

接下來,就要上“漿糊”了。這裡所謂的“漿糊”就是用幹了的陶泥,搗碎變成粉,再加上一點水,變成泥漿,這個泥漿可以把泥塊和泥塊粘住,作用是和漿糊一樣的。

唉,這泥條真有點難搓。不是搓不細,搓不長,就是好不容易搓到一半,就因為乾裂而斷掉了。這搓好了,想粘上去,還麻煩著呢!有時貼上去了,因為不牢固,又整條掉下來了,而有時呢,貼上去了,但是坑坑窪窪的,外表一點都不美觀,根本就不能說是一件藝術品。

不過自己不滿意歸不滿意,老師說我做得還挺好的,經過大概20來分鐘的努力,這星形的花盆,已經成型了,再在底部挖個洞,一定會很實用!看上去是做好了,但是外表光禿禿的,一點都不好看,再在外面來點裝飾吧。既然是花盆,要不我就用葉子貼在外面吧!好了!聽說到時候上了釉會更好看的,那就期待半個月後我的成品吧!

陶藝是什麼?陶藝,不只是陶泥與藝術的結晶,它更是一個人在用心時對待藝術的一顆純潔的心……

快樂陶藝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5字

暑假裡,我參觀了歷史悠久的杭州京杭大運河、刀剪劍扇傘博物館,跟隨爸爸媽媽上班了,和同伴快樂地遊戲了……其中印象最深刻地還是去青泥陶藝館製作陶藝。

記得那天上完暑假班的英語課,媽媽神祕兮兮地對我說:“媽媽帶你去陶藝館玩,要去嗎?”我高興地說:“哇!當然要啦!”說著,媽媽帶我來到一個叫青泥的陶藝館,到處是各種陶藝作品:碗、花瓶、杯子、小人、動物……看著這個陶藝館,裡面真的好有感覺,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也想著做一件屬於我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

可愛的老師先給我演試如何揉捏陶泥?如何使用圓盤機器?如何固定陶泥?如何讓陶泥塑形?老師教得仔細,我也學得認真。真正到我自己開始了,剛開始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手裡拿著陶泥,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老師剛才給我說的要領,終於開始我的作品製作。我拿著陶泥先在圓盤上溼一些水,好讓陶泥緊緊貼在圓盤上,而不至於陶泥在圓盤飛速轉動的過程中會飛出去。開啟轉動的圓盤機器,快慢由自己的腳來控制。開始揉捏我的陶泥,稍用力擠壓陶泥揉捏均勻,把陶泥裡面的空氣排出去,好讓製作出來的作品沒有氣孔。再把陶泥向上輕輕地提起來,用大拇指從中間往下按,深度控制在一個小拇指長,然後又用手輕輕撫平周圍的凹凸地方,一隻碗就做好了。因為陶泥是溼的,這個時候就要用電吹風把碗吹乾,做好的碗我們得把它拿下來,不吹乾的話就拿不下來啊。吹乾的時間可真長啊,花了我差不多大半個小時,一般情況下吹乾要差不多一個小時呢。吹好後,就是給我的碗上色了。我先挑了最喜歡的紫色上了底色,又用藍色寫上了:我愛吃飯。最後再給整隻碗塗上了透明色。整個碗的製作就完成了,看著還真不錯呢。

我真喜歡這個碗呀!因為她可是我自己獨立完成的哦!我真是太棒了!

做陶藝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6字

陶藝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還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便和陶藝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候我經常到少年宮學陶藝,每次把一塊陶土捏出各種各樣的物品後,老師都經常表揚我做得不錯,因此我對陶藝也充滿了熱情。

上個週末,我和表姐一起去到陶藝店玩,陶藝店的裝修古色古香,靠牆擺了兩排架子,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形態各異的陶藝作品,房子中間放著幾臺製作陶藝的拉胚機,我馬上就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隨後,我們就開始製作陶器了。我拿來一塊白色的陶泥放在拉胚機的平板上,開啟開關後,陶泥就隨著平板就開始旋轉起來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女孩。我伸出雙手輕輕地捧住陶泥,慢慢地往上託,陶泥在我手中就變長了,變苗條了,旋轉的舞姿也更優美了。然後,我把兩個大拇指慢慢伸入在陶泥中間,並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陶泥一圈圈捏薄,陶泥就變成空心的了,漸漸杯子的形狀就出來了,但我要做的可不是杯子哦。我繼續用手掌把陶泥向上託,而中間的位置用手指卡得小一些,最上頭卡得更小,很快,一個葫蘆的形狀就出來了。最後,我又小心翼翼地繼續修改著我的作品,讓葫蘆的曲線更光滑,形狀更對稱,表面也更圓潤一些。就這樣,我心中完美無比的葫蘆製作好了,我想過幾天我要把烘烤好的葫蘆放到家裡的書架上,讓家人和朋友都能欣賞我這一精心製作的作品。

我喜歡陶藝,陶藝一直陪伴著我慢慢長大,陶藝如一股清涼的甘泉,滋潤了我的心田。

陶藝的另一種美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792字

朋友們,你一定聽過在陶瓷上彩繪吧,但是你聽說過給陶瓷繪“金”嗎?今天我來到達品陶藝社,和牛通社的其他小記者一起體驗了一次在陶瓷上繪“金”的經歷。

走進陶藝社,我發現今天的“主角”是一個白裡透亮而光滑的陶瓷盤,還有兩支神祕的金筆,“配角兒”有倒貼紙、不乾膠、紙巾、剪刀、美工刀。不知不覺,我們的學習、體驗旅程就開始了,老師先給我們介紹了每一樣工具的用途,其中特別講到了“金筆”的用處,原來“金筆”就是油漆筆扮演的,它的色彩金中帶亮,和一般的釉彩顏料大有不同,使用起來特別潤滑、舒暢。不一會兒,製作過程和方法已經介紹完,大家紛紛迫不及待的“開工”啦!

我先拿出不乾膠,仔細觀察後猛然發現不乾膠的一面粘著一張黑色的紙,上面印著鐳射掃描的花紋,這些就是要“金”繪的圖案,我選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圖案,將撕下的倒貼紙貼在圖案上,用紙巾壓實,用剪刀將花紋邊緣裁剪乾淨,再撕下不乾膠的另一面,粘在陶瓷盤的正中間,將倒貼紙小心翼翼的撕下,此時我終於看到了黑色花紋的“廬山真面目”,它是由18條飛龍、4個八卦陣圖、一對龍爪、4只蝙蝠和一個福字組成的,這張奇特的圖遠看對稱,近看差別又挺大,我覺得很像古代龍袍和官服上的圖案,看上去可真不簡單!接著,我用美工刀把需要的圖案一點點切割開,這可是需要十二分的耐心啊,一不小心看錯的話,這幅作品就完不成了。

過了好一會兒,要刻的部分已經完工,終於輪到”金”筆登場了,我在白色部分均勻的圖上了“金”色,很快精彩的魔術時刻即將到來了,等金色乾透了,我將剩餘的黑色不乾膠一點點撕了下來,哇!一個樸素又蘊含著特殊美的盤子出現在我的面前,只見它四周有八卦圖陣和四隻蝙蝠保護,金光閃閃的福字邊上又圍著18條纏繞在一起的飛龍和一對龍爪,神采奕奕,蘊藏著一種淡雅的美。

今天的體驗讓我對陶藝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瞭解,發現了陶藝的另一種美。朋友們,歡迎你也來和我一起探尋,一起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