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張紙相關作文20篇

需要一張紙 篇1

國三作文 ,710字

平平淡淡的字寫在白白的紙上,也許紙就不那麼白了。翻開一本書,帶著一張紙就夠了。等再合上這本書,我想,紙已經不會再像原來那麼白了。我們在這張紙上描繪大文學家們給我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快樂地生活在文學的海洋裡。

文學大師巴金的《家》應該眾所周知吧。我也不妨去讀了讀。第一次聽到《家》是在一節語文課上,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在我眼裡,在這個古老的家庭中,少年們的命運都被安排著。但又有誰會選擇不反抗呢?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他們一直都在這個封建的大鐵籠中奮鬥,為了自己甜美的愛情,為了自己成功的學業所戰鬥。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我們這一代的希望,為自己一切的一切執著的奮戰吧。沒什麼大不了的,勇敢地向前邁一大步,去挑戰,去追求。

一個比一個輕狂,也許只有像覺慧那樣,我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們還有多少的知識該去學習,有多少的人生道理該去領悟。闖一闖外面的世界,我們不能永遠都做家中那隻“乖巧”的小鳥。

泰戈爾—亞洲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飛鳥集》中的每一句詩都擁有一個光榮的道理。雖然每個人的理解方式不同,但它的真理永遠都在。

還記得那句“天空中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嗎?當我遭受失敗時,我一定會想起它。如果你就是詩中的那隻小鳥,那麼,就請大聲對自己說:“曾經我努力過,也沒什麼大不了。”

文學,不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它收藏了人一生的酸甜苦辣。從這裡,你會找到自己剛出生時的可愛,學會走路時的堅強,開始叫第一聲“媽媽”時的嬌氣,獲得第一次榮譽時的喜悅,一直到幸福安詳地度過晚年。

文學就是這樣,只需要你帶一張白紙,它就可以給你一個精彩的世界。

細細品味一下文學送給我們的白紙吧!

成長需要一顆樂觀的心 篇2

國二作文 ,621字

成長,好比青蘋果到紅蘋果的過程,是成熟的過渡,是蓬勃發展的預兆。然而,成長路上,你總要有一顆樂觀的心。

記得五年級時電視臺曾播出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個女孩,年僅14歲,可以說正是青春飛揚的時期,可是卻因覺得自己似乎在期末考試中考砸了,怕受到家長、老師、同學們的嘆息、失望、嘲笑,雖她在日記中提醒自己應不要想這麼多煩事,可是,如此多的恐懼迎面而來,讓她措手不及,招架不住!終究還是用一把閃閃發亮的水果刀,結束了自己的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

成長,亦是有許多客觀因素的,這些客觀因素就像猛烈的陽光,灼傷你嫩白的面板,卻是給你更大的激勵,鼓舞著你不斷成長。但,若是在其間你未能你擋住種種因素,那麼,一個樂觀的心,就成了你的保護神,使你依舊可以成長,朝更遠的地方走去。

我小學時期,同桌成績爛到渣,基本上在二十分到三十分之間徘徊,但他不是不理,而是反省那些地方不對,甚至流出了眼淚,可他卻能以微笑對待每一個人,這使老師慢慢地幫他渡過難關,同學、老師、誰都願意幫助他解決難題,只因,看到了他樂觀的笑容,最後期末考試他以三科全優的好成績告訴了大家,樂觀,是他困難時的盾牌。以後,笑容總是洋溢在他的成長路上。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樂觀的心,既然自己已經遇到困難挫折,為什麼不以樂觀的心去應對,困難挫折最怕的就是那一顆樂觀的心,只要擁有它,成長路上,總是會有彩虹的。(肯定遍地都是彩虹)

樂觀是方向的指南針,是對待困難挫折的良藥。

我,永遠保持樂觀的心!

生命需要一盞自省之燈 篇3

國三作文 ,793字

方誌敏:“人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要有所作為,而這,便需要善省吾身。”生命的旅途,晝夜交替,如何度過生命的黑夜,便成了自古不變的話題。生命需要一盞燈,助我們走出黑暗,一路向前,而這盞燈,便是自省。

生命需要一盞自省的燈,這樣才能抵禦誘惑,堅守本心,一路向前。

《瓦爾登湖》作者梭羅一炮而紅,各媒體的橄欖枝,紛紛向他伸來,名與利,於他,便是觸手可及。如此多誘惑向他招手時,他卻繼續隱居瓦爾登湖畔。他告誡自己,他只是作者,那些功名,不屬於他。生活的精髓,終被他吮吸。生命需要一盞自省的燈,這樣才能恪守本分,一路向前。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繁華,終不屬於我們。當我們在這些罪惡的咆哮中沉迷時,我們其實已經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他人的忠告,便如耳邊風般,難泛波瀾。只有自省,才能驚醒夢中人,走出黑暗。生命,需要自省的燈。

生命需要一盞自省的燈,這樣才能總結經驗,明察秋毫,一路向前。

華爾街投資家克里斯托夫開創了一面“錯誤牆”。每個導致公司受損的錯誤,他都仔細反省,終寫在那面牆上,日日警誡。這面錯誤牆,終成他寶貴的經驗財富,他的公司,亦躋身全球500強。常言道:“禍患常積於忽微。”而自省,便將禍患變為經驗,當下一個禍患即將誕生時,便將其扼殺在了萌芽狀態。自省,便成了制勝法寶。一路的荊棘,卻成了頭腦的補品,一路向前。生命,需要自省的燈。

而這盞自省的燈,卻要用謙和的態度來點亮。

當一個人妄自尊大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真理早已被他棄之不理,他人的告誡,他們熟視無睹,更別提自省了。這份狂傲,終讓他們自取滅亡。只有謙和的心態,才能讓人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點亮自省的燈。孔凡禮放低姿態,謙和請教,終裨補闕漏,反省自身,成為偉大的古籍整理專家;吳孟超肝膽春秋,虛心鑽研,反省疏漏,終一路向前,點亮生命……

塞利納《長夜行》:“沒有自省,就沒有力量。”生命需要一盞自省的燈,伴我們走出黑暗,一路向前!

人人都需要一顆懂得知足的心 篇4

國三作文 ,683字

所謂知足,便是知道滿足。知道滿足,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金錢、名利本是不壞的,但如不知足,便起慾念,那麼這些本不壞的東西便成了害人之物,便會使人“失其本心”,為了錢為了利,終日勾心鬥角。所以說,人人都需要一顆知足的心。知足,能使我們活得更快樂。

看輕金錢,做個知足的人。

錢,乃身外之物。對於金錢,我們要拿捏有度,懂得知足。溫夢傑,曾經的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處處長,後來又成為北京金信思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責任人。這麼一個技術專家,卻不懂得知足。對金錢沒有剋制的貪婪與渴望,使他的道德防線完全崩潰,從一位技術專家變成了一位貪得無厭的斂財高手。最後落得死刑的下場。同樣因為不懂得知足,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研究院院長曆建中因貪汙罪,受賄罪被判無期徒刑。試想,如果他們都有一顆懂得知足的心,又怎會禁不住金錢的誘惑走向犯罪?

淡泊名利,做個知足的人。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教授視名利淡如水,面對各種各樣的讚美和誇獎,她說:“我在科學上不過有了一點點小的成績。”正因為她有一顆懂得知足的心,使她受到人們的好評,受到人們的尊敬。我常常在想,如果人們都像她這樣知足,都擁有一顆知足的心,那麼世界會變得很美好,人們會過得很快樂,不再為名為利暗地鬥爭。懂得知足,安於現狀,另再為了名利而失去了本心了吧!

知足者常樂。

懂得知足的人總是很快樂的,因為他們不會滿於現狀,不因為金錢而喪失理智,不會因為名利而勾心鬥角。知足的人不需要去考慮如何得到更多,進而活得輕鬆,從而體會生活中更多的快樂。做個知足的人吧,知足者常樂!

拋開金錢,拋開名利,學會知足吧。人人都需要一顆懂得知足的心。

我們需要一顆知足的心 篇5

國三作文 ,811字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清代著名政治家曾國藩是如此說的。知足,天地之間寬廣無比,心胸坦蕩;若貪得無厭,那麼連浩渺的宇宙都變得狹隘。

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在寫《儒林外史》這部長篇諷刺傑作的時候,家境貧困,以賣菜為生。吳敬梓卻不以為然,自得其樂,在49歲時完成了《儒林外史》。吳敬梓不因生活困難,條件差而更喪失希望,他以其樂觀知足的心煉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文化大革命中,一位被打成“牛鬼蛇神”的音樂家,被迫到鄉下種田數年。在災難過後,人們問他“這幾年一定很苦吧?”他卻說:“不苦!我每天都按節拍去鋤草,好玩得很!”在難以想象的迫害面前,這位音樂家並沒有如一些同行自殺或墮落。面對困境,他表現出了驚人的知足,連鋤草都覺得好玩。他的這種強大的知足,使他挺過了危機,也令人折服。

這樣來看,擁有知足,不僅是一種表現,更是智慧了。沒有智慧,可以想象人是怎麼從成功走向失敗。

清初名臣年羹堯,康熙三十九年進土。在未滿而立這年就任四川巡撫,勇於為治,為政清廉。之後出任總督平定青海叛亂,受皇帝好評,可謂志得意滿。但其為滿足,忘乎所以地培植黨羽,爭權錢財,導致抄家賜死的下場。

年羹堯為什麼失敗?是因為他缺少智慧—知足。在萬惡的封建社會,皇帝的權力是登峰造極的,無人敢爭。年羹堯權力過大後,不知足還拼命地與皇帝爭權,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被雍正殺掉。

由此可見,擁有知足,不僅帶來智慧,也可以帶來幸福。反這,一味地貪婪,最終有可能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以,當你覺得鬱悶了,苦惱了,想一想吧!艾迪瑞肯贝克在太平洋上絕望地漂泊了21天后,他學到了:“人只要有淡水喝,有東西吃,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你也許是什麼東西沒有別人的好,考試沒考好,但你有沒有試過在太平洋上絕望地漂泊21天?除了用知足來化解絕望,還能有什麼?

所以,讓我們平靜下來,安靜地想一想,我們需要一顆知足的心,才能使自己處處快樂。

生活需要一盞燈 篇6

國三作文 ,875字

夜色先從天幕那邊開始,溫柔而悄無聲息地,鉚足了勁一點點地推到天幕這邊。在我乘車穿過繁華的市中心時,天還沒黑透。忽然間"刷"地一下燈就亮起來了,使人眼花繚亂。

但當車子停在兩棵梧桐樹之間,我下車穿過那一條僻靜的小巷時,燈光就顯得可貴了。天已全黑透了,像傾倒了墨水瓶似的,一層層地向下暈染,甚至擴充套件到慘白的地面上來。四周的樓房黑壓壓的,似乎要傾倒下來。住在這種地方,想必家境不是很好。或許每天只有我為了抄近道才定時來到這種地方。

於是,當某天我看到乳白色的燈光像音樂一樣從一扇窗後滲透出來時,我是多麼吃驚啊!那光如同一柄利劍,劈開了四周的混沌。這條巷子裡原本的女人的哭鬧和孩子大哭的聲音,似乎都融化在這乳白色的燈光中了。世界彷彿在這個角落變得柔和而溫存,好像家家戶戶的窗子裡都飄出輕音樂。

我曾多次仰望那個奇妙的視窗。在那些箍著鐵籠子的防盜窗之間,那不得不算一個奇蹟。那是一個類似於西式陽臺的柵欄,上面還擺著一束花。窗前半掩著乳白色的窗紗和淺紫色的窗簾。一切雖然簡單粗糙卻很有情調。偶爾,屋子裡的燈光隱約映射出一個女子的側影。

以前,我走過這裡往往會哭泣。先是悄無聲息的流淚,然後是抽抽搭搭地哽咽,最後終於演變成放聲大哭。而那盞燈的出現,似乎標誌著我有了一個“聽眾”。我不禁開始規範自己的行為。那一盞燈,就像黑夜裡一雙溫柔的眼睛。我常常佇立在那裡,久久地仰望。甚至在寫作業時,我也常放下筆,在心裡久久的嘆一口氣。那一盞燈就像吹過田野上的風,也吹過我心裡,是那麼溫存、熾烈而絕不讓步。

每當我走進小巷,我的心中就燃起一陣希望。我也不禁想象著那位女主人,在一條髒臭,破敗的小巷子裡,卻有著插著花的生活。那裡似乎成了我心中的一盞燈,無論經歷了多少次悲傷和絕望,都要保持著生活的尊嚴,都要平和,淡然地享受生活。即使是在最失意、最絕望的時候,也要學會自己給自己送一束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獨自穿過一個沒有星光沒有月華的晚上,迎來一個鳥鳴如洗的早晨。

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死的,但我可以決定怎麼愛,怎麼活。我願提著一盞燈劃破夜空的黑暗,永遠追逐夢的影子。

生活需要一把傘 篇7

國三作文 ,785字

花花綠綠的傘旋開了,在繁華擁擠的城鄉撐起了一片片小小的蔭庇。耀眼的陽光金子般鋪滿傘面,顆顆雨珠也在褶皺處打著轉兒盤旋。

爸爸說,他小時候,家裡只有一把破舊的傘,撐杆鏽了,傘面也灰濛濛的,下雨天走在路上,就像頭頂浮著一朵烏雲。爺爺和奶奶用它撐起了溫暖的家,爸爸和姑姑用它撐開了自己的前程。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各式各樣印花的、自動的傘一應俱全,再也不用擔心為風雨著涼,為陽光所傷了。但爸爸說,他永遠不會忘記兒時那把傘和傘下的親情。

我的心中也有一把傘。上學遇到狂風暴雨,我卻沒有帶傘,望著窗外利刃般斜拉的雨絲,樹跟丟了魂似地左搖右晃,我的心卻泰然自若。我知道,在校門旁,我親愛的爸爸一定撐著那把寬大的雨傘等著我回家。走進這把傘的世界裡,爸爸會時不時把傘往我這邊傾,總是問我有沒有打溼,讓人覺得彷彿外面的風雨也停了,一切安好。到家後,我的褲腳和鞋子也許被雨水打溼了,但從心裡盪漾到臉上的笑容,總是那麼明晃晃的。

爺爺給爸爸撐起了傘,爸爸給我撐起了傘。爺爺為爸爸撐起了溫暖的家,爸爸為我撐起了一世蔭涼。

我的家是這樣,外面的世界也是這樣。在知了聒噪的夏天,小區院子里長滿了高大的樹木。小道上的幾把大傘,遮了酷暑日光。老人們聚集在傘下,談天說地。有的牽著尚在牙牙學語的小孫孫,互相誇耀著自家小孩又多學了幾個字;有的圍一張桌子,下著棋,打著牌,時不時傳來喝彩聲或嘰嘰喳喳的議論聲;有的實在太年邁了,就搖著一把蒲扇,笑眯眯地看著小孩歡鬧。花謝花開,這樣的傘兒,給人們撐起了涼爽的小天地,撐起了和諧的天倫之樂。

一把小小的傘啊,承載著陽光,承載著風雨,承載著友誼,承載著親情。它用自己的身軀為人們撐起一個個心靈的憩園,一個個溫暖的故鄉,人們之間的情誼在傘的庇護下源遠流長。

生活需要一把傘,祖輩相傳,當大風大浪和灼人陽光來臨時,用它為自己、為親人、為朋友撐起濃密的愛意、撐起生命的意義。

生活需要一盞紅燈 篇8

國三作文 ,871字

人生中得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進。但生活更需要一盞紅燈,提醒我們適可而止,不要犯錯。

很冷的一天,冷得家裡沒有身處南方的感覺,窗戶被水汽蒙得透不進光。我手腳冰冷,心中有種被扼住了的感覺,就像窗戶一般,蒙上了一層密不透風的白紗,是的,我正為一些事苦惱。

對一件精巧的玩具感了興趣。可惜我正處於“三年特困”時期,無支付力。我硬著頭皮找到媽媽,懇求得到她的資助,卻只得到了“不行”兩個冰冷的大字,我的心涼了半截,卻仍舊不死心地找到爸爸,爸爸更加吝嗇的甩給我兩個冰冷的眼神,我瞬間明白,也不行。我有種想哭的衝動,怎麼辦?

既然明著借不行,那我換一種方法。第二天一早,“媽,給我一百塊,我飯卡里沒錢了。”我心虛的開口。“怎麼就用完了?不是前兩天才充的嗎?”媽媽審視的眼光飄來,我有些起雞皮疙瘩,強裝鎮定道:“你記錯了吧,明明過了一個禮拜了。這個禮拜用的比較快。”媽媽沒說什麼,從包裡拿出一張100塊,遞給我,我有點顫抖地接住。過了兩天,“媽,給我點錢,我們學校又要交錢了。”我不敢抬頭,盯著地板說道。“怎麼又要交錢了?”“就……又要買資料了啊,最近要交錢的地方有點多。你先給我吧。”我有些結巴地開口。媽媽又從包裡拿出錢來遞給我,我一把抽過來,倉促地逃走了。再過了一天,“媽,那個……”我話音沒落,媽媽遞給我一個熱水袋和一百塊錢。“天有點冷,別凍著了。一百塊錢夠了吧?”我有些羞愧難當,頂著通紅的臉,走開了。

我把已經僵硬的手伸進熱水袋,咦?有東西?我把那東西抽出來,是一張字條……和兩百塊錢,“我知道你想幹嘛,你瞞不過我,既然你這麼想要,你就去買,凡事,要適可而止。天氣冷了,多花錢買幾個暖寶寶。”我手停在半空中,嘴巴張開,半天,沒想出什麼話來。

第二天,我把已經充好電的熱水袋放在媽媽床頭,上面有五百塊錢和一張字條,還有幾個暖寶寶。字條上寫著“謝謝你,媽,但我突然不想要了。我覺得還是誠實比那東西重要。錢給你,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暖寶寶在這呢。”

我的生活中,總算有了一盞紅綠燈。它提醒著我誠實、真實做人,學會適可而止。

生活,真的很需要一盞紅綠燈。

青春需要一份堅持 篇9

高三作文 ,809字

我們在青春的路途裡播撒下夢想的種子,可是青春不僅需要有夢,更需要一份逐夢中的堅持,否則彼岸在前,而你卻只是一位青春的幻想者。

青春總是在患得患失中度過,在這條路上充滿了荊棘,而真正的拾夢者則用一份堅持在心靈裡築起一道藩牆,防範侵擾繼續夢的旅程。我們翻閱著無數名人的事蹟,看到了同一個標誌“堅持”,正如馬雲所言:“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長久的激情才是賺錢的。”青春給予馬雲的不是平坦大道,而是九曲十八彎式的小路,然而他卻靠著一份堅持在青春的路途裡飛揚夢想。現實也證實了他的堅持是有道理,他用青春的這份執著不僅守護了夢,也實現了夢。

其實,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生活,青春的步伐裡始終離不開“堅持”二字。如果青春時期的馬雲沒能堅持到底,那麼也許今天的他還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做一個幻想者的掙扎。青春就是這樣不是缺少夢,只是缺少了一份堅持,如果在青春撒下夢種後便堅定不移地為之奮鬥,即使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獲勝,但至少你比別人多一樣法寶,便也多了一份的希望。

青春是資本,只是有的人用作揮霍的資本,而有的人用作制勝的資本,前、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堅持的心。著名人士史鐵生在青春的花苞剛剛開始綻放時,他便失去了追夢的雙腳,然而他面對這樣的青春,並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地活了下去。他用青春年少的資本書寫了自己的人生,命運或許是不公的,可是如果放棄意味著自己註定一無所有,而如果堅持下去至少還有希望,其本身也是對青春的尊重。

在史鐵生最狂妄的年紀裡,如果他沒有堅持,如果他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避現實,那麼他便是一位青春的逃避者,那麼成就他生命的永恆便不復存在。因此,青春的苦難不應成為放棄的藉口,越是苦痛時分越應堅持,只有這樣青春真正的價值才能為你所創造。

當然,青春需要堅持,所堅持的應當本身便是正確的航向,要不反而會使你陷入泥塘無法自拔。

我們都在青春的旅途裡搖曳著夢想的風鈴,或許會覺得累,然而一份堅持可能便能化苦和通為實夢的甜。

我需要一面鏡子 篇10

國一作文 ,600字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讀著那背得滾瓜爛熟的詩句,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深思,深思我的鏡子是什麼,是銅?是古、是人?

而現在這個稱不上飽經風霜卻也略懂世事的我終於明白,我的鏡子不就是我這十餘年來那段用淚水和歡笑一同築成的美好的回憶嗎!

一點點,一點點地,這面鏡子已經轉向了我兒時的點點滴滴:一個稚嫩的,扎著羊角辮的女孩,穿著心愛的連衣裙,在一片蒲公英花叢裡奔跑著,歡笑著。把採來的花戴在頭上,四處顯擺,活像一個小花痴……

一點點,一點點地,鏡子仍在轉,轉到了一棟樓,一塊操場,接著是一群鴨子般活蹦亂跳的小孩。我呢?我在鏡中一個個尋找。哦,原來在這兒,我笑著把目光定在了那個揹著米老鼠新書包,衝在隊伍前列的“瘋丫頭”。

鏡子仍在轉,轉到了一個溫馨的教室,四十幾張排列整齊的課桌,轉到了與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競爭的場景。繼而是一張小學畢業照,每個人都努力的笑著,生怕露出一絲不捨與無奈,把那一份酸澀深深地埋在心底。

慢慢地,鏡子已經轉到了我的中學,心裡騰地一股酸感,不知是甜還是澀?

漸漸地,鏡子停止了。難道我的記憶只剩小這些了嗎?難道我的回憶都成“浮雲”了嗎?不會的,它將永遠成為我人生之書中最精彩的樂章,成為我生命之歌中最美妙的音符。

其實,不僅是我,每個人都應該需要這面名叫“回憶”的鏡子。起碼,我悟出了—珍惜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