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滋味相關作文20篇

餃子的滋味 篇1

國二作文 ,911字

當我上了幼兒園之後就被父母送到了姥爺家生活,那個熟悉的地方,見證了姥爺姥姥對我無微不至的愛。現在每當我們回到那裡去,總有一股帶有些熟悉氣息的餃子的味道,那對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那是充滿愛的味道。

從小,我在姥爺姥姥的愛呵護下成長,是姥爺牽著我的小手把我領進了幼兒園,回家後,又是姥姥領著我在樓下的花園玩耍。每當姥爺看到我時,那慈祥的面容帶有幸福的微笑,對我疼愛至極。

有一次,聽姥姥對我說,說姥爺在媽媽很小的時候沒抱過她。

身為京劇團團長的姥爺年輕時四處奔波,全國各地區演出,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回家的時間只能按小時算了。身為一名父親,在女兒小時候沒親手抱過,這算是很後悔了,姥爺現在有時還唸叨起這件事,對母親的愛只有流露在那帶回來的紀念品與土特產中了。

轉眼間,多年已去,我母親也逐漸成為成年人,那時姥爺隨著年齡增大已無需再到處奔波,可留下的遺憾卻再不能彌補回來,現在有時悵恨良久。

或許是想把對母親留下的遺憾彌補過來,姥爺把那份愛轉移到了我身上。

還記得那次,天陰沉沉的,剛回家的我已飢餓萬分,對姥爺喊道:“我餓了,要吃牛肉胡蘿蔔餡餃子。”“大冷的天哪給你弄餃子去?”“不管,就是要吃。”我十分倔強地答道。姥爺對窗外看了一會兒,心一橫,披上件大衣,與狂風作著抗爭,走遠了。我望著姥爺遠去的背影,心中不覺有些後悔,開啟窗戶大喊:“姥爺,快回來吧,我不吃餃子了!”可惜,迴應我的只有那呼呼的風聲……

“哐!”的一聲,姥爺回來了,整了整頭髮,神情輕鬆的對我說:“稍等一會,一會給你吃!”我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跑過去抱住了姥爺,然而姥爺的面頰上卻洋溢著幸福。

吃過那麼多頓餃子,只有那一頓,是最有滋味的一頓。那餃子裡面包著的不只是牛肉胡蘿蔔餡,還有那份對我的愛。

現今,由於功課繁重,課餘時間越來越少,去姥爺家的次數也少了,更多數時候是在電話裡的問候,那短短的幾分鐘內,傳來的總是那幾句蘊含溫情的“增添些衣物”。而現在多數吃餃子時,我都盡力去尋找那種滋味,而那種滋味只在姥爺乘車送來的餃子中有。

只是一盤餃子,微不足道,但那種滋味卻永遠留在我的舌尖,銘記在我心中。裡面蘊含著姥爺對媽媽那份遲到的愛,以及對我小小心願的滿足。

學吹笛子的滋味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0字

拿到了竹笛的九級證書,我用手輕輕撫摸著墨綠色的緞面封皮,幾年來學笛子的酸、甜、苦、辣一起湧上心頭。

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笛子,我學得非常吃力,就連最簡單的雙吐練習曲,吹的時候都是斷斷續續,所以我就在家裡拼命地練習,別人練習一遍,我練習五遍,就這樣一遍又一遍。我從原來的斷斷續續變得稍微流利了一些。那星期再去學吹笛子,老師還表揚了我呢!

到了暑假,完成了暑假作業後,我開始在家裡練吹笛子了,吹了一會兒就不想吹了。媽媽說:“這首曲子要考級的,一定要背出的,還要吹得優美動聽。”我只好在家裡繼續練下去,又吹了一會衣服都溼透了。我問媽媽,我能不能去游泳池涼快涼快?媽媽搖搖頭說:“不行,一點兒苦都吃不了,怎麼能有成績?”我只好又繼續吹這首曲子,我累得滿頭大汗。唉!早知道學習竹笛,那麼苦那麼累,我就不學了。可是都堅持了這麼久了,放棄未免太可惜了,還是堅持到底吧!總不能把以前的時間和精力都付之東流,我心裡想著。

吹笛子也有快樂的時候,在學校的週末文藝演出的時候可以表演節目,因為我有學竹笛的愛好,就能上臺表演。一次,我站在臺上,閃亮燈光照耀著。我穿著一件火紅的衣服,白色的褲子,吹到高潮時,我整個人隨之舞動起來。演出結束後,臺下暴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的心情好激動,激動的心彷彿要跳出胸口,我一個勁地鞠躬表示感謝。直到那時,我才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辛苦是值得的。

吹笛子有苦也有樂,我對它是又恨又愛,它犧牲了我很多休息時間,但是它又讓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幸福;更讓我懂得,只有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

橘子的滋味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6字

午餐開始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來到各自的座位,準備品嚐自己的美食。我一看今天中午吃的是橘子,望著那有兩個乒乓球大的橘子落入我的魔爪,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心裡暗暗高興。這麼大的橘子肯定十分甜,我回頭看了看其他同學一個個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其中張書源像個藝術家一般小心翼翼地拿著他的“寶貝”。我聞了聞橘子心想:張書源也太誇張了,不至於這樣吧。他彷彿一個世界級美食評論家品嚐美食一般,接下來他又如開啟寶貝一般,慢吞吞的撥開了橘子的皮,先用鼻子聞了聞,再舔了舔,然後閉上眼睛,臉上露出了驚悚的表情,嘴角往外一揚,做出了一副飄飄欲仙的感覺。可隨後好戲上演了,張書源如老虎般一口將一半的橘子吞入囊中,我頓時目瞪口呆。幾秒後,我才反應過來:不會吧,張書源不會被噎住了吧!吃這麼快!一看他突然眉頭一皺,眼睛緊閉,急忙用手捂住了嘴,身體猛地一顫,差點跌倒,臉色變得煞白,猛地跳起來,隨即往垃圾桶衝過去,一陣狂吐,然後跌跌晃晃地走回座位,仰天長嘯,好酸啊!接著嫌棄地將橘子扔了。

我回頭看了看,還真是五花八門,目不暇接,有的吃了一半,有的全扔了,還有的細嚼慢嚥的在品嚐美味。我的內心彷彿被囚禁了一般,十分猶豫不絕,忐忑不安地吃了一口,一陣甜味在我的味蕾中爆炸,我對自己的橘子如對待寶貝一般,細細品嚐著每一顆果粒。

餓肚子的滋味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8字

“周甌琪,81分。”老師可怕的聲音在我耳邊迴盪。

哎,這次回家肯定要挨媽媽罵了,因為我們每次發下試卷,老師都會讓我們給家長看的。

我回家的途中一直忐忑不安,到家時,媽媽正在織毛衣,見我來了,便笑嘻嘻地問我考得怎麼樣了。我慢吞吞地報出了我這81分。媽媽聽了,臉上出現了皺紋,開啟了獅子吼功模式,罵出的都是很難聽的話,好在我對我們這地方話不是很熟悉,不然就要被罵的頭都暈了。媽媽罵完之後,還氣沖沖地說不讓我吃飯,哼,不吃飯就不吃飯,我可是個瘦子,怎麼可能會怕呢。

今天的晚餐被媽媽給取消了,不過我也並不是很餓,相反,還空出一大堆玩的時間。

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就開始感到餓了。上課沒有精神,還因此被老師訓斥了一次。中午放學的時候更不得了,肚子讓我疼得難受,全身有氣無力。

唉,餓肚子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餃子的味道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6字

今年的除夕,我學會了中國的傳統美食—包餃子,餃子不只有“包”,它分為“面”和“餡”兩部分。

先把麵粉放到一個盆中,再一點點的加水,用手慢慢得和成一個大面團,用布蓋好放一會兒。然後我們來做餡,餡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來,可以是肉餡,也可以是素餡,我們做的是韭菜豬肉餡,就是把切好的韭菜和豬肉加各種調料攪拌到一起。做好了餡之後我們把和好的麵糰分成幾小塊,取出一小塊在案板上揉一會兒,再搓成圓柱形的長條,然後切成小塊,用擀麵杖擀成圓形的薄片,外婆教給我擀餃子皮兒的方法:中心厚、四周薄。這天的餃子皮兒大部分都是我擀出來的,特別有成就感!

有了皮兒和餡,下一步就要包在一起,我學著外婆的方法先把皮放在手心上,手指微微向上彎曲,形成一個小坑,以方便放餡,取一點餡放在餃子皮中間,這時外婆說:“餡要放的不多不少,少了,餃子就不好吃了,多了就包不住了。”我放好餡,把餃子皮對摺,再一點點捏好,開始我包的樣子不好看,慢慢的就包得漂亮了,沒過多久我們就包了好多餃子。最後坐鍋燒水,水開了,餃子下鍋,看著它們一個個的像小魚兒一樣在水裡擠來擠去,我的心也跟著沸騰了。

餃子,有喜慶團圓、吉祥如意的意思,在除夕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團圓飯,看著大家爭著吃那些我親手做的餃子,心裡樂開了花兒,讓我感覺香在嘴裡,美在心裡。

餃子的味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5字

每當過年的時候,媽媽總是會包餃子。

因為幼兒園時我性格內向,不會的題目又不敢問老師,所以成績差,也沒朋友。

過年時,也不能和親戚、朋友們一起玩。

於是,我媽包餃子時會包一個紅豆餡的,而吃到紅豆餃子的人,來年將開開心心、順順利利。

那年,我吃餃子,餃子一上來,我就拼命地吃,希望能吃到紅豆餃子。

“哦!我吃到—我吃到紅豆餃子了!”我興奮地喊了出來。

那天過後,每年吃餃子時,我都能吃到紅豆餃子。

我逐漸自信了,不會的題目也會去問老師了。

有一年,我包了一次餃子給家人吃。

我在廚房包紅豆餃子,做了記號。

吃餃子時,我把做了記號的餃子給媽媽吃下,而媽媽一點反應也沒有。

吃了吃年夜飯前,我來到紅豆的種植地,站在種植地中央,找了一塊空地,俯身躺下,上面是太陽,四周是紅豆,那味兒伴著陽光,將我快速催眠。我躺在這,臉上帶著微笑,沉沉入睡。

至今,這過年時的紅豆餃子的味道,仍在我腦海迴盪、縈繞,揮之不去……

讀電子書的滋味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2字

書是什麼滋味的?或酸、或甜、或苦、或鹹,而電子書給我的感覺卻是有些令人急切、有些迫不及待的。

從小時候開始讀報、讀科普書,到長大讀金庸、瓊瑤再到懸疑、偵探。書給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靈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寄託,而我現在迷上了電子書。

當我著急地開啟手機和電腦,用滑鼠、鍵盤迅速敲開網頁,然後盯住螢幕,如飢似渴地瀏覽著、翻閱著。我更喜歡郭敬明的言情小說,在主人公落魄時,我會暗暗為他打氣;在主人公遭到背叛時,我會急得抓耳撓腮,咬牙切齒。我總會迫不及待地點著滑鼠,希望下一章能夠反轉劇情,或者有新的劇情出現。郭敬明的小說總讓人出乎意料、無法防備、手足無措,他細膩的手筆讓人受益匪淺。

後來,我又喜歡上了偏科幻類的武俠小說,它給予了我無數的幻想。我會幻想鋼筆是劍,橡皮是盾,書包是我仗劍天涯的行囊,白雲是外星飛船,藍天是九星浩空……我會迫不及待地瀏覽,盼望又出現了新技能,才能進行更加奇妙的幻想。

電子書與紙質書的最大區別是什麼?紙質書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電子書卻可以看到作者一步一步創作的過程。在你等待作者更新的過程中,自己可以想象著下一章情節,有些歡快愉悅,有些迫不及待。

電子書和紙質書各有各的滋味,各有各的千秋,兩者兼讀,益處更足。

餃子的味道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19字

我爸爸的老家在天津,爺爺奶奶把北方人愛吃餃子的習慣帶到了我們家。餃子當然是要吃自己包的,這項活動在我們家通常逢年過節經常要舉行。

由奶奶主導,和麵、和餡的過程是不容他人隨意插手的。爺爺是個任勞任怨的助手,剁菜、揉麵、擀皮……工作成果是否合格,還要等待奶奶的裁決。餃子皮的軟硬以及餃子餡的味道,這些核心指標始終掌握在奶奶的手裡。

包餃子的過程,始終散發著來自麵粉樸素的小麥香氣和來自餃子餡的蔬菜清香,而這個過程也一直對我和爸爸媽媽敞開著。在他們合作的縫隙裡,可以直接上手的事情很多。按劑子、以及把餃子整整齊齊地擺好並報出個數,是我上學之前就開始參與的工作環節。此後,隨著擀、煮、包等技術相繼掌握,我作為小學生已經是這項活動的主力,可以完成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餃子。

節日裡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氣氛,大概沒有比包餃子更具代表性的場合了。吃餃子的意義也遠遠超過了填飽肚子,一碗餃子散發出來的是濃濃的家的味道。

餃子的味道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3字

多日不見的陽光在年三十那天溫柔地灑下來,使得外公家的小灶間格外喜氣洋洋,大家已忙活開來準備包餃子。

只是今年主力外公的手受傷,面只得交給爸爸發酵。於是五雙眼睛直直地盯著一雙大而有力的手在麵粉裡使勁搗。萬事開頭難,揉啊揉,揉得爸爸的臉像紅蘋果,麵粉仍七零八落倔強地散開著,你瞧瞧,倒還不如力小的外婆揉得好。外公性子急,那雙手愣在半空,想要幫忙,最裡不停唸叨著:“唔來弄,唔來弄吧!”媽媽笑嘻嘻地說:“讓他弄,讓他學著點兒,要揉得巧!”

只見爸爸身子往前一傾一傾,手交叉一按一按,根據外婆的指點把面壓得不留一點縫隙,漸漸地,麵糰聽話了,變得白白胖胖、圓鼓鼓。

把揉好的面搓成條兒,再切成段,都還算簡單。然而,把段擀成餃子皮,爸爸實在是無能為力,只好請外公幫忙。外公不愧是老手,手指破了,粗糙的雙手仍很靈巧,一隻手迅速旋轉著餃子皮,一隻手用擀麵杖在麵皮上來回滾動,擀出來的餃子皮雖然造型千姿百態,但均勻,細膩。

包餃子了,是我和媽媽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媽媽的手看似靈巧,但包的餃子像一個矮胖子,褶皺也不好看,我這雙平時做手工時靈巧的小手也不中用。無奈,“萬能”外公只好來幫忙,餃子娃娃如流水般從他手裡跳下來,胖乎乎,穿著花邊裙,好可愛。

陽光從窗戶裡,門縫裡溜進來到處跑,也來湊熱鬧。我們的餃子越來越像樣,三角包、元寶、太陽花……我使出了渾身絕技,還教會了媽媽,引得外公外婆嘖嘖讚歎。

看著滿盤七倒八歪、神態各異的餃子,看著每個人的笑臉,一種暖暖的感覺隨著開水的蒸汽緩緩上升,縈繞著整個小灶間。餃子還沒下鍋,我已嚐出了它的味道,很甜,很美。這種味道浸在年味裡,愈發濃郁。

餃子的味道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2字

今天,爸爸媽媽把姥姥接到了外婆家,我們四代同堂,要一起過年,共享天倫之樂。外婆說,姥姥是個手巧的人,逢年過節,家裡的八寶飯、藕夾、春捲等傳統美食都是姥姥親自下廚做的。可今年姥姥的手摔傷了,行動起來不方便,所以媽媽和我打算從最簡單的包餃子開始傳承姥姥的手藝。

事不宜遲,各自分工,外婆負責準備食材,姥姥負責教學,媽媽和我洗乾淨手負責包。咦?桌上準備的那一小碗水是幹什麼的?姥姥說:“麵皮周圍要沾一圈水,這樣就能使餃子皮可以很輕鬆的黏上。”聽完姥姥的解答後,我擼起袖子,準備大包一場。

首先,我把麵皮掂在手上,再像姥姥說的那樣,用手指沾水塗在麵皮的周圍,然後我用筷子夾適量的肉餡,放在餃子中間,接著把餃子皮對摺封口一捏,大功告成!呃……然而,發現自己包的和姥姥包的完全不一樣,姥姥包的像元寶一般立著,我包的就是個半圓體還無精打采地躺著。姥姥笑著說:“你呀別心急,還有最關鍵的一步,要把兩角的皮一層一層拉起往中間包,大約有8個褶子,這樣包的餃子才會好看而且個個端坐著。”於是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又練習了五六個餃子,終於有一個“像樣兒”的餃子了。姥姥還說,打褶子不僅僅是為了好看,還可以防止餃子煮開,不然就“露餡兒”了!

“先別慌包,”外婆說,“我煮兩個嚐嚐味道。”她把我和姥姥包的餃子各挑了一個下進了鍋裡。煮熟後,很意外,餃子居然沒有開口,我十分興奮,嚐了嚐,還很美味呢,我直稱讚外婆餡料調的好,外婆說:“我們子樊也要像這餃子一樣,既有顏值又有內涵,表裡如一才好。”

我越來越熟練了,主動向媽媽發起挑戰,比誰包餃子更漂亮,更快,也不煮開。這時我嫻熟的掂起餃子皮,加水,放餡,粘皮,打褶子,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餃子成型。不過一會兒,媽媽的餃子也包好了,比一比,各有各的特色,很難分辯誰包的更好。要分出個結果來,只能在鍋裡見分曉。誰料到兩人的餃子越煮越像,更是難分伯仲了。乍一看,這些餃子似乎認得自己的雙胞胎兄弟、姐妹,因為它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呀。這時爸爸過來了,我們讓他猜餃子都是誰包的。“這些餃子不僅長得一個樣,還都很漂亮,果然是師傅教得好的啊,反正我是有口福了。”爸爸邊吃著餃子邊說道。

一家人過年真開心!姥姥教我包餃子,外婆告訴我了做人的準則,我也學會了包餃子,知道了餃子裡不僅僅包的是餡料,還有親情、年味、傳承和四代同堂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