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記相關作文20篇

養蜂記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5字

“老闆,這個多少錢?“5角。”“給我拿兩個……”

最近學校流行養蜜蜂,我也心癢癢,便想湊下熱鬧!我拿著這個裝著蜂卵的“小鋼琴”興高采烈地跑到家。放哪呢?我急切地想給它找個合適的地方。“這兒?”“不行!太大了。”“這兒?”“不行,是透明的,小蜜蜂不容易孵化來……”最終,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小飯盒,地方不大,也不是透明的。

我輕輕地開啟“小鋼琴”,裡面是一個灰色的小蜂卵,像一小塊土粒,很不起眼,但它卻有生命!我小心翼翼地給它換了個新家,讓後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每天還給它唱歌,帶它散步,心裡期待著小蜜蜂早點出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我每次去看它,它都是一動不動。但有一天大課間,我看見一位大姐姐用剪刀把蜂卵剪開了,發現小蜜蜂就在裡面藏著呢!哦!我明白了,原來小蜜蜂沒有力氣出來,它需要我們幫忙啊!這時,我趕緊問大姐姐小蜜蜂吃什麼?姐姐告訴我說:“小蜜蜂吃白沙糖”……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找了把剪刀,二話沒說開啟盒子,輕輕拿起蜂卵小心翼翼地把它剪開了。天哪!原來這個小殼裡真的藏著一隻可愛的小蜜蜂啊!我趕緊去廚房找來白沙糖小心翼翼地灑在它的周圍……

我期待著小蜜蜂快快長大,等春天花兒開的時候,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採蜜了。

養魚記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前一段時間,姐姐從她同學家帶回來幾條非常漂亮的小魚,我們把它們放進一個透明的罐子裡。小魚的尾巴紅紅的,身上的鱗片是肉色的,兩隻眼睛黑黑的,看起來很機靈,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姐姐告訴我,這種魚吃蒼蠅、米飯、還有魚糧。嘿,不挑食,應該好養。

從此,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了。每天回到家裡,我就先去看看小魚,看著它們在罐子裡游來游去的樣子真可愛啊!等到熟悉之後,一聽見我走近罐子,它們就擺著尾巴湊近罐壁,似乎在跟我打招呼。每當這時,我都要給它們餵食,看著它們爭先恐後地張嘴吃食,覺得它們嘴饞又可愛。

一次,我試著把手放到養魚的罐子裡面,它們先是圍著我的手指轉,似乎在觀察著,見沒什麼動靜,一條小魚竟一躍而起,用嘴親了一下我的手指。“呀!”我叫了起來。姐姐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趕緊跑了過來,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姐姐,她聽了摸著我的頭笑著說道:“它們以為你的手指是食物呢。”“哦。”我恍然大悟,原來小傢伙餓了。

後來,我拿著魚糧去喂小魚,我剛到罐子邊它們就盯著我看。我心想:“我拿著魚糧圍著它們轉,它們會不會也轉呢?”說幹就幹,當我移動腳步時,果然它們跟著也轉了起來。我覺得真有意思,便越轉越快,終於我體力不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頭上好像出現了許多的小星星,真暈哪。當我清醒過來,看見小魚就像沒事人一樣悠閒快活地遊著,我甘拜下風,只好乖乖給它們餵食了。

儘管小魚最後因為我要上學沒時間照顧而死了,但它們曾經給我帶來的快樂是永遠都忘記不了的。

養貓記 篇3

養貓記作文400字 ,456字

星期三,我和魯漢翔一起從鄭芳毅家抱回兩隻小貓,一人一隻,都裝在一個袋子裡,我們捧著袋子,就像捧著一袋金子,小心翼翼,一路顛簸,終於到了小貓的新家。

“怎麼可以帶一隻小貓回來呢?”

“怎麼不可以帶一隻小貓回來呢?”這是我回家後和奶奶的第一次對話。

說完話我就不理奶奶了,自顧自尋找可以做小貓窩的東西,可是,家裡連個鞋盒子都沒有,用什麼來做小貓的窩呢?

“這幢樓頂樓上好像有幾個塑料泡沫箱,你可以……”奶奶話還沒說完,我已經飛也似的衝上頂樓,果不其然,頂樓上整整齊齊地擺著三個塑料泡沫箱,我挑了個大的,又飛也似的衝回家,大喊一聲“找到了”,便開始整頓小貓的新窩。

箱子底面上有很多透明,顆粒狀的“不明物體”,奶奶不太肯定地說是糖,爸爸不太肯定地說是鹽。不過我有兩點是肯定的—1、它一定是晶體,2、它需要我洗掉。

我帶著刷子和箱子跑下樓去,在一條小河裡(不是飲用水源吧)把箱子刷得乾乾淨淨,等到小貓被我抱進箱子裡時,箱子已經乾淨得無可挑剔了。

這樣,小貓的窩就做好了,養貓的第一天也就過去了。

可第二天……

難忘養魚記 篇4

難忘養魚記作文100 ,974字

我愛養魚,尤其愛養金魚。當看到五顏六色的金魚像小公主似的在浴缸裡優雅地遊動時,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可爸爸總是不讓我養,說金魚嬌貴,養不了幾天就會死,與其說養魚,不如說在殘害生命。

我不信,纏著爸爸給我買。爸爸最終抵制不住我的死纏硬磨,終於為我買了三條漂亮的金魚,還買了魚缸和魚食。我興奮極了,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金魚養好,讓爸爸好好瞧瞧。每天早晨起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餵魚,放學回家也是如此。每天晚上,我做完功課,總是小心翼翼地為金魚換水。隔了幾天,我看到金魚還在魚缸裡遊動時,心裡暗自得意,看來爸爸的預言要失靈了,誰說金魚不好養,我看就怪好養的嘛!可是好景不長,金魚就慢慢地發生了變化,遊得不如以前歡快,儘管我一天換兩次水,還是救不了它們。在第五天的早上,終於有一條金魚漂浮在水面上,它死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剩下的金魚也一條接一條離開了我,只剩下空空的魚缸,為此,我難過了好幾天。

奶奶聽說了我養魚的經歷後,趁我回鄉下玩,特意讓爺爺從捕捉龍蝦的籠子裡捉了條細長的小魚。這條小魚還沒我食指長,瘦瘦的,一看就有點營養不良,身上也沒金魚那五彩繽紛的色彩,普通極了。可是我還是歡天喜地地帶回了家。開始,這條小魚還享受到金魚的待遇,可是沒幾天,我對這條極其普通的小魚失去了興趣,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有時一連兩天不曾餵食,更別提換水了,可是小魚總是那麼有精神。如今,這條小魚仍快活地在我家魚缸裡遊著。

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為什麼金魚不到一個星期就死了,可小野魚卻能活這麼久呢?”爸爸說:“小金魚是人工孵化的,一出生就受到人們的精心照顧。吃喝不愁,也沒遇到什麼天敵,所以特別嬌貴,稍微照顧得不好,就會死去。小野魚就不同了,一出生就得自謀出路,自己找食物,自己躲避各種天敵的獵殺,所以,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就特別強,更適應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你能提供魚缸讓它躲避各種天敵的危害,還能提供一些食物,這對它來說已經特別好了,所以小野魚能活這麼久。”

爸爸接著說:“其實人也是這樣的,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裡,被父母溺愛,缺乏鍛鍊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就差一些,有的根本就適應不了社會。相反,有些孩子從小就經歷過各種磨難,生活在比較艱苦的環境裡,他們長大後會變得更堅強,更能適應社會。”

爸爸的話我有些不懂,但是我想,如果我是一條小魚,我一定選擇做一條堅強的小野魚!

古箏“大師”養成記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68字

“下面有請鄔XX同學為大家演奏古箏曲—《勞動最光榮》”,主持人退回後臺,舞臺下觀眾的掌聲雷動,尖叫聲此起彼伏,掌聲慢慢退去,一位衣著粉色綢緞做的鑲有桃花的古典旗袍,微笑著緩緩走向舞臺中央的古箏前坐下,隨後,她靈活地揮動著手指,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從指間蹦出,十分清晰、悠揚、婉轉。一曲終了,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她向觀眾深鞠一躬,移步臺下。這就是我—愛彈古箏的小女孩。

知道我為什麼偏愛古箏嗎?聽我慢慢道來:前年,媽媽把我帶到春之聲樂器坊,剛走到門外,就被一陣空靈的、攝人心魄的琴音給吸引住了,我便跟著琴音尋了過去,原來是古箏老師正在彈奏一曲叫《康定情歌》的曲子,琴聲忽高忽低,婉轉、清澈,時而把我帶到了草原上,時而把我帶到了山谷中,時而把我帶到了山澗中,時而又把我帶到了大海邊……那一刻,我知道我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便踏上了學習古箏的漫長之路。

第一節課,左老師教了我一些基本的指法練習,“託、抹、勾、打”分別代表四個手指,還教了我如何認琴絃,21根弦代表示21個音符,從倍低音到倍高音,看似很簡單,當你要完成一個連貫的曲子時,四個手指要不停的變換著來彈,而且還要找準它所處的是哪一根弦,這麼一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首先要考你的應變能力,其次還要看你十個手指的協調性,這便是學習古箏要過的第一關。才開始的時候,我很快地熟悉了“託、抹、勾、打”四個手指各自的彈法,然後又熟悉了21根弦分別代表的21個音符,可是僅僅這樣是完全不夠的,在彈一首連貫的曲子時,我的眼睛有點看不過來了,我的手也完全不知所措,腦袋裡也彷彿亂成一團麻,上勾一下,下抹一下,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彈,動作慢得根本連不成曲,彈出來的聲音也難聽得自己都不願意聽,沒有節奏感、韻律感,更談不上動聽了,我當時就洩氣了,心裡那股酸澀勁兒現在都還記憶猶新。老師鼓勵我、媽媽開導我,我的古箏夢想激勵我,後來媽媽又找來一本《我的夢想並不遙遠》讓我看,給我講了別人從失敗到成功的勵志故事,我終於對自己有了信心,彷彿渾身充滿了力量,於是開始每天練習半個小時,這樣堅持了半個多月,我終於可以很流暢地彈出一首完整的曲子,老師還表揚我說我是她的學生中為數不多的悟性比較高的學生呢,很清晰的記得那一天我是高興得蹦了起來,心裡真是比吃了蜜糖還要甜上一百倍,樂得不亦樂乎!

現在,我會彈《漁舟唱晚》、《紡織忙》、《瀏陽河》等難度較高的曲子了,去年的夏天我已經順利通過了古箏3級考試,今年準備迎考古箏4級。相信我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一定會成為夢想中那位古箏大師,為著夢想努力進取和衝刺吧!

救蜂記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4字

一天,我放學回家的時候,發現路邊蹲著兩名七八歲的小朋友,看樣子在擺弄著什麼,玩得正起勁,不時哈哈大笑。我走過去問:“你們在幹嘛呢?”他們兩個抬起頭來,異口同聲地對我說:“玩蜜蜂。”我定睛一看,啊,原來他們在玩一隻受傷的蜜蜂!

我記得書上曾介紹過,蜜蜂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益蟲。於是,我對他倆說:“蜜蜂是益蟲,你們不能這樣傷害它!”“益蟲?它有什麼作用啊?”他倆瞪著小眼珠看著我。我想,普及益蟲知識的時候到了。於是,一本正經地說道:“你們知道我們平時喝的蜂蜜是怎麼來的嗎?是蜜蜂通過蜜胃經過100多次才釀成的,為了釀造蜂蜜,蜜蜂要飛行幾十公里,採集幾百萬朵花的花粉。蜜蜂還可以為農作物授粉,可以使它們的產量增加幾倍呢,蜜蜂的好處不勝列舉。”

聽完我的介紹,他倆慚愧地對我說:“謝謝你提醒我們,不然,我們就會殺死一隻益蟲了呀。”說完之後,他們就把那隻蜜蜂放飛了。

我微笑著點點頭,心裡感慨,幸好平時養成了多讀書的習慣,否則,面對這些不良行為,就算有再大的勇氣也無法說服別人呀。看來,平時讀書的點滴積累,慢慢見成效了。

春蠶養成記 篇7

國小二年級作文 ,603字

有一天上科學課的時候,戴老師告訴我們,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我們可以養養蠶,並在飼養過程中觀察蠶的成長。可是我沒有蠶,怎麼養呢?正在我發愁的時候,我的同學史淼看見我可憐的樣子,送了我幾條蠶。我高興地把這幾條蠶帶回家,並找了一個紙盒,給小蠶們安好了家。

我知道小蠶們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桑葉了。於是我撒了一些新鮮的桑葉,就坐在旁邊,靜靜地觀察小蠶吃桑葉了。我看到小蠶先爬到桑葉的邊緣,然後再從上往下一口一口地吃,它每吃一口,桑葉就被咬出一個小洞,不一會兒,一片桑葉就被吃掉了一半。我想,小蠶們一定覺得桑葉很美味吧。時間一天天過去,我每天都堅持餵它們。我的小蟻蠶也蛻皮變成滿身白白的大蠶了,可以看出長大了很多。因為蠶越長越大,吃的桑葉越來越多,我和爸爸媽媽不得不想辦法多采些桑葉。有一天傍晚,我們在外面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株桑樹,採了一大包桑葉回來,全家人別提有多高興了,還趕緊把桑葉放到冰箱裡,留著給蠶慢慢吃呢!大約過了三個星期的樣子,有幾條蠶已經吐絲化成蠶繭了。爸爸媽媽告訴我,等它們破繭而出的時候,它們就是蠶蛾了。看到我自己養的蠶都要破繭成蝶了,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開心。

爸爸表揚我,說這一次養蠶我堅持得很好,沒有半途而廢。其實這一次養蠶的經歷,我不僅學會了堅持,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奉獻。你看春蠶生命不息,吐絲不止,我們中國夢的實現,不也需要我們每一人的無私奉獻,像春蠶一樣“吐盡心中萬縷絲”嗎?

養蠶記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7字

一天,科學老師告訴大家要養蠶,教室裡頓時熱火朝天,有的在說以前養蠶經歷的事情,有的在問蠶要怎麼養……這時的我既興奮,又擔憂自己養不好。

回到家裡,我立馬把養蠶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緊張地說:“啊,蠶?我最害怕這種小動物了!”我一臉懵懂,心想媽媽都那麼怕蠶,那我是不是更怕了?我還沒見過蠶呢,我一定要去探索個究竟。

我急忙跑去樓下的文具店,這才看到蠶的樣子:它們全身雪白,胖乎乎的身體在桑葉上不停地蠕動,看起來確實有點麻麻的,全身起雞皮疙瘩。再仔細觀察,蠶其實也是蠻可愛的,吃桑葉時,小嘴不停地吧嗒吧嗒響,還經常爬到對方的身子上玩耍呢!它們向我點頭的樣子可愛極了!我向老闆買了兩隻還是灰黑色的小蠶和幾片桑葉。一回到家,我找了個大小合適的茶盒,把兩隻蠶放進去,裡面還鋪著幾片桑葉。我可愛的蠶寶寶就這樣住進了它們的“家”。

蠶寶寶一天天的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終於有一天,我發現其中一隻蠶變胖、變白了一些,另一隻蠶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有一次,我要給它們喂桑葉,其中一隻蠶飛快地爬過去,在桑葉上不停地吃著,而另一隻蠶卻還在原來的那片桑葉上吃,我心想:原來蠶和人一樣也知道粒粒皆辛苦!知道它的主人想得到桑葉來之不易啊!

就這樣,我每天細心地呵護著我的蠶寶寶,幫蠶寶寶換桑葉、清糞便,爺爺奶奶誇我是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其實,奶奶才是養蠶專業戶呢!聽奶奶說,她以前養了六百多隻蠶,這話說得我目瞪口呆,她還說以前家家戶戶都在養蠶,而且不是為了玩,而是因為蠶吐出來的絲可以織衣服、做棉被等。這下我才知道,原來養蠶有這麼多的好處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蠶的一生是短暫的,可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它給我的童年增添了一份快樂。

養鳥記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8字

我喜歡鳥,喜歡聽它們婉轉的歌聲,喜歡它們自由自在在藍天翱翔的雄姿。於是我萌發了一個想法:決定自己養鳥。一開始,家人都不同意,後來經過我的脣槍舌劍,多方遊說,媽媽終於給我買了一隻鳥。

美麗的鳥兒快點唱起來

那鳥長著一對灰黃色的翅膀,淡綠色的胸,剪刀似的尾巴,一雙清澈烏黑的眼睛,住在一座漂亮的藍色城堡裡,活像一個美麗的公主,可愛極了。幾個懂鳥的叔叔說它是隻雛鳥。我越發喜歡心疼這隻鳥。我決定好好伺候它,做我的好夥伴。

我每時每刻都注意著這隻鳥的動靜。只見它嘰嘰喳喳地喊個不停,這聲音很刺耳,很煩燥。這哪是動聽悅耳的歌聲,分明就是在製造噪音。它在鳥籠裡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時而奮力地拍打翅膀,時而用嘴心不在焉地梳理羽毛,時而無助地望著我們。我覺得它像一個流浪漢般可憐。心想,它可能是餓了。於是我給它放上一點鳥糧和水,可它卻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太任性了,對我竟置之不理。唉,我也是醉了!

美麗的鳥兒啊,快點唱起來,我多想聽到你那婉轉優美的歌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爸爸說可能它太孤單了。於是他一大早又去買了一隻鳥,希望有個伴兒會開心一點。但結果又讓人很意外。它長得威風凜凜,頗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架勢。有著鉤子一樣無比鋒利的嘴巴,圓核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身綠苔蘚似的羽毛,灰綠色的爪子粗壯有力,一看,就知道它是一隻有著豐富江湖經驗的老鳥。它不停地用嘴瘋狂地啄著那隻小鳥,爪子上還流著鮮紅的血。小鳥則到處碰撞,發出一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別墅”內雞飛狗跳,像世界大戰爆發一樣。最後它們都筋疲力盡了。小鳥孤零零地躲在角落裡,像霜打的茄子無精打采的,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讓人很心疼。而那隻老鳥則像一個女王,高傲地抬著頭,目中無人。看到這副情景,我的心裡真不是滋味。我也無語了。

各住一屋,相安無事

為了讓它們和平相處,我們全家總動員,又想了個辦法:決定再為它們購買一幢“別墅”。最後它們各住一幢別墅,我們就不用擔心誰欺負誰了。幾天後,我們聽到了悅耳動聽的樂曲,它們一唱一和,像在開一場盛大的音樂會。

美麗的鳥兒終於開唱了!我欣喜若狂,聽得如痴如醉。

對於養鳥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都將化作美好的回憶。

養蠶記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477字

老師佈置我們觀察蠶寶寶,我急壞了,因為我沒有蠶寶寶呀?幸好,好朋友譚歡雪中送炭,不僅給我送來了蠶寶寶,連它們的食物桑葉也準備了一大包,我高興極了。

蠶寶寶來到我家後,照顧它們的任務就由我來承擔。第一天,我發現這幾個小傢伙可真能吃,一天到晚不停地啃,而且非常挑剔,專挑新鮮的桑葉吃,所以桑葉都必須放進冰箱保鮮。蠶寶寶的“房間”也需要天天打掃,得小心地把它們一條一條地“抱”出來,然後把吃剩的桑葉和黑色的蠶沙都倒掉,然後換上新鮮的桑葉,再把它們“抱”回去。整個過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它們弄疼了。

上學前,我給蠶寶寶添上滿滿的桑葉;晚上睡覺前,再給它們送點“夜宵”。在我細心的照顧下,它們吃了睡,醒了又吃,沒過幾天,就長得又白又胖,最後,變得又白又亮,昂著頭吐絲啦!看著盒子裡那一個個又白又圓的蠶繭,我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這是勞動後的收穫啊!

過了幾天,蠶姑娘變成了蛾姑娘,它們破繭而出成,產下了幾百粒芝麻大小的蠶卵。媽媽告訴我,等它們的寶寶降臨的時候,它們也就幸福地離開人世。此刻,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媽媽把我養大是多麼辛苦。天底下,母愛是多麼無私呀!

學霸養成記 篇11

國三作文 ,846字

學霸學渣,一字之差,怎樣努力,方成學霸,令人思考與探究。

—題記

第一,縱橫課堂

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極為重要。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主要是上課時沒有好好聽講。在課堂上你不努力,就算你在課餘再努力學習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做好筆記是至關重要的。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開動自己的腦筋,積極思考,大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當堂完成作業,學懂弄通,不恥下問,複習鞏固,及時消化。因此,如果想成為“學霸”就應認真把握課堂四十五分鐘,刻苦鑽研,把握重點,突破難關,馳騁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學會學習

我們的很多同學說學習苦,學習難,其實你只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會覺得學習很easy了。有的人在上課的時候很認真聽,但一下課就忘了,所以很多人學習英語就是背了忘,忘了背……如此迴圈下去,你便會覺得學習枯燥,乏味,無趣。沒有信心去學習。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卻不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擁有著較好的學習方法,他們不會死記硬背。學英語也不是純粹的啞巴英語,他們會注重培養學習興趣,探索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快樂的學習。學海泛舟,苦讀樂學。正如孔子所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第三,溫故知新

不管是誰,我們對於學過的東西總會有忘記的時候,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罷了。

很多人都只覺得只要把當堂課的內容搞明白了以後就不去理睬了,所以到了考試之前就會突然覺得大腦中一片空白,以前明明記得或明白的題目或知識點突然都不記得了,等考試一來就只能拿起書趕快複習,臨時抱一下佛腳。

我們一定要學會複習,溫故知新,不能完全為應付考試而學習。我們既要盡全力考好,又要讓自己的學習不那麼地死板。我們要學會從舊知識中獲得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複習,複習,再複習!真正做到“學而時習之”。

天才,只不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智慧構成的。我們要善於把自己那百分之一的智慧與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效中和,雖然不能成為一個百分之一百的學霸,但我們要努力向百分之百靠近,成為自己心中百分之百的學霸。成功的策略

養蠶記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0字

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實踐活動—養蠶。

我從老師那領了十幾條蠶,放在一個小盒子裡。一回到家,我馬上去採了一大袋桑葉,放在冰箱裡冷藏起來。

我密切關注著蠶寶寶的變化。才過兩天,小蠶們似乎聞到了春的氣息,紛紛破殼而出。

拱了半天,才出了個頭,還不忘望望四周。它掙扎著扭動身子,從左擺到右,從右擺到左,像一隻倔強的螞蟻。好半天,一大半身子終於出來了。

突然,它停下了,好久沒動靜。這可急壞了我:快點兒!快點兒!快點兒!它卻把頭抬起,猛地側身一倒,它出來了!好小啊,黑乎乎的,和我印象中的蠶寶寶一點兒也不像。

雖然身材很小,可它是個大胃王。給它餵食時,也從不挑剔,把它丟在哪,它就從哪兒開始啃食,永遠是,左邊的要嚐嚐鮮,右邊的也要試試味,反正總擺出一副“我愛吃哪吃哪,你管不著”的架勢。

經過幾次蛻皮後,芝麻般大小的蟻蠶已經變得白白胖胖了,連吃桑葉的樣子都變得講究了。

它們不再像小時候一樣貪吃了,吃相也變得越來越優雅了。哪怕路途再遙遠,它們也要爬到桑葉邊上去,從桑葉邊緣開始品嚐。這時它們的胃口極好,大口大口地吃著,不用休息,仔細聽,還會聽到“沙沙沙沙”的聲音,應該是在感謝我吧。有時桑葉不夠,它們就會抬起頭到處張望,弄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惹人喜愛。

為了不讓這些小可愛捱餓,我可是發動全家去採桑葉。剛採完桑葉回來,不是吧!就吃完了?算了!再給你們一點!一群小吃貨!

狗狗文明“便便”養成記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0字

過完年,我們家裡又多了一個新成員—一隻漂亮的小黑狗,毛茸茸的,可愛極了!我希望我的小狗能像《愛寵大機密》裡的Max一樣聰明、機智、勇敢,所以我給我的小狗也取名為Max。Max的到來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但是它有一個壞毛病,總是在家裡亂拉大小便,把家裡弄得臭烘烘的,還給爸爸媽媽增加了很多的清掃工作。

我可不希望我的可愛的狗狗因為隨便亂拉大小便,而被爸爸媽媽嫌棄。於是,我開始觀察,狗狗到底喜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拉便便。經過我很多天的觀察,我發現狗狗剛來的時候,到處亂拉小便,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拉一點小便,沙發下、桌子邊、房間裡、陽臺上、每個房間的門口,到處都是。而大便呢,總是會找一些隱蔽的角落,但總是在幾個重複的地方。這是為什麼呢?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我想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媽媽聽到我的發現後很高興,停頓了一會兒,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問:“為什麼會到幾個重複的地方大便?又為什麼會到處小便呢?”

“為什麼呢?”我喃喃自語,心裡思忖著。突然,一個想法閃現在我的腦海,記得在一本書裡讀到過“狗狗有用便便標識領地的習性,靠氣味來標記和界定範圍”。但記憶模糊了,得上網用百度工具查查。一查,原來是真的,狗狗不僅用便便來標識領地,還用便便來標記走過的路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小便,以便找到回家的路。難怪它到處小便了,原來是在佔領地盤和標記路徑呀。

“媽媽,有辦法了,我找到方法了!”

“又有什麼奇思妙想了呀?”媽媽有些迫不及待。

“我們可以利用狗狗的生活習性呀,看我的。”我自信滿滿地答道。

我找來一些舊報紙,小心翼翼地粘上一點狗便便,鋪到幾個相對隱蔽又容易收拾的地方,靜候小狗的出現。時間分分秒秒地走,我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小狗狗終於有動靜了,跑來跑去,在幾個鋪有報紙的地方,又是嗅又是打轉,終於在牆角的一張報紙上留下了它的固態標記物。初戰告捷,我興奮極了,把觀察結果告訴了媽媽,“真是個愛動腦勤思考的好孩子。”媽媽滿意地誇著我。可就在這時,小狗狗又在餐桌旁的地板上小便了,雖然只有一點點,可是那裡沒有報紙。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小狗狗又小便了很多次,有些在報紙上,有些在沙發旁。“可惡”的小狗狗,居然不按套路出牌。看來,我得學習更多的知識,我繼續在網際網路上搜索著,學習著……

原來,小狗狗的便便習慣,除了自然習性之外,還需要通過後天的訓練學習才能規範,它需要我們人類朋友來指導和幫助,文明便便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造就的。

“蠶寶寶”養成記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1224字

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有關蠶寶寶的知識。我很好奇,小小的蟲子竟然有這麼大用處。回到家中我給爸爸講了這件事,爸爸看出了我的疑問,決定教我養蠶。太好啦!我高興地蹦了起來。說幹就幹,我找來一座精緻的“豪宅”。那“豪宅”其實是個鞋盒,它很寬,還有個洞,通風透氣,非常適合蠶寶寶住。裡面再墊上蠶寶寶最愛的美食—桑葉,這樣蠶寶寶就吃喝不愁啦!

兩天後,網購的蠶卵來了,一粒粒只有芝麻大小,是黑色的。爸爸告訴我,蠶寶寶就住在裡面,隨著氣溫的升高,它們不久就會孵出來哦。果然,下午放學回到家,有幾隻蠶寶寶就破殼而出了。新生的蠶寶寶非常小,只有兩三毫米長,全身烏黑,象小螞蟻一樣,怪不得課本上叫它們“蟻蠶”呢。我專門挑選了最好、最嫩的桑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餵給它們吃。每天放學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蠶寶寶,幾天後,我發現蠶寶寶的頭變白了,頭部明顯變大了,我放了一片桑葉給蠶寶寶,小蠶立刻爬上去大快朵頤,有的從邊緣往裡吃,有的從中間往外吃,還有的很狡猾,看見別的蠶在桑葉中間啃了一個洞,就立即撲過去,把別的蠶頂開,把位置霸佔過來。

大約兩週後,我發現蠶寶寶變得跟以前有明顯不同,以前的蠶又黑又瘦,現在竟然變得又白又胖了。它們的食量也變大了,剛放進去的桑葉,一會兒功夫就被啃完了,仔細聽,你還能聽到它們吃桑葉時發出的沙沙聲,真是個“大胃王”呀!更有趣的是,蠶寶寶有時一動不動,沒多久就從屁股後面滾出個小黑球,原來它在拉粑粑呀!聽爸爸說,蠶寶寶拉出來的粑粑叫蠶砂,既能入藥,還可以填充枕頭呢!

“蠶寶寶”在它們圍滿桑葉的家中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模樣兒,每天放學回家我把新摘來的桑葉撒到盒子裡時,它們便立即蜂擁而至,有的還倒著趴在桑葉上玩個倒掛金鐘,真是可愛極了。我還給班裡好多同學送了蠶寶寶,同學們可高興了,每天都講著蠶寶寶的變化。

四周後,我的蠶寶寶的身體變黃了,卻不吃東西了,我很奇怪,以為蠶寶寶生病了。爸爸說:“蠶寶寶快要吐絲了。我趕緊把蠶寶寶放到準備好的小方格里,只見它們爬來爬去,選了一個角落,為吐絲做好準備。開始吐絲了。它們先吐出一些絲固定好結繭的位置,再來回不停地吐絲,大約一個晚上就結成繭子了。爸爸告訴我,蠶寶寶結繭只吐一根絲,長度有1000多米呢,我們穿的絲綢就是用這根絲織成的。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蠶寶寶”竟然都死了,我很傷心,也很捨不得,每天放學再也不能看它們了。我很想知道它們是怎樣死的,於是我學著爸爸我從網上查了一下資料,知道蠶寶寶在繭中變成蛹,過十幾天後,再變成蠶蛾,蠶蛾從蠶繭裡咬開一個小洞鑽出來,與別的蠶蛾交尾後就開始產卵。剛產出的卵是黃色的,過了幾天就變黑了,當蠶卵變黑時,蠶蛾就會死去,它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養蠶經歷,我體會到養蠶非常辛苦,每天喂蠶寶寶清理房間。我還知道它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我們穿的衣服是成千上萬只蠶吐出來的絲織成的。當然更快樂的是每天和同學們分享養蠶的快樂與收穫。

“飛雞”養成記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7字

小時候,爺爺特別喜歡給我講故事。我雖然喜歡聽,但由於年齡太小的緣故,很多故事中的東西和情節一知半解。

有一次,爺爺從外面旅遊回來,非常興奮地拉著我,要給我講飛機的故事。當時,我沒有見過飛機,也不知道飛機長什麼樣,只見過一種“雞”—那就是家裡活蹦亂跳的公雞。

爺爺饒有興味地向我描述了飛機是怎麼起飛的,坐飛機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我瞪著好奇的眼睛,實在是想象不出飛“雞”是如何在天上飛,而且還帶著人。

迷迷糊糊地聽完,我就想起了自己家的雞:你看,人家的“雞”多棒,都能飛上天空,而你,哼哼,就喜歡搶米吃。好吧,就讓我教教你,讓你也變成爺爺坐過的那種“飛雞”。

找了半天,在田野中發現了自己家的雞。我躡手躡腳地走向它,發現它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小麥穗。怪不得我們家的雞不會飛,爺爺說過了“飛雞”是加油的,我們家的雞吃小麥穗,當然飛不起來了。

不行,我得改變它的飲食習慣,不然,它永遠也飛不起來。說幹就幹,我立刻悄悄地潛回家,偷偷地從廚房拿了一小瓶媽媽炒菜的油,抓住了我家的雞。

糟了,忘了問爺爺,這個油該從哪裡加進去。我看了半天,好像只有雞的嘴巴可以倒進東西,於是,我就強行將油從雞的嘴巴里灌了進去。

雞被灌了油之後,渾身顫抖,我大喜:爺爺說過了,“飛雞”起飛的時候,一抖一抖的,非常舒服,看來,我家的雞要起飛了。

我丟下油瓶,一下子壓在雞的身上,“飛雞”一沉,被我重重地壓在了地上。奇怪,怎麼還不起飛?我趕緊用手捅了捅“飛雞”,希望它不要偷懶。可是,雞一直在顫抖,最後還翻了白眼。

不好,可能出事了。

我火急火燎地將爺爺拖到“飛雞”的旁邊。爺爺聽了我的培養“飛雞”過程,看了它一眼,哭笑不得地說:“我說的飛機,不是‘雞’,而是木字旁加個幾的‘機’!”

養魚記 篇16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0字

魚市回來,家裡多了幾位小夥伴,我也多了一項工作,就是隔三差五地給魚換水、餵食。

每當我去給魚餵食的時候,他們都會爭先恐後地趕來吃食。魚兒吃飽後,一忽兒上,一忽兒下,一忽兒左,一忽兒右,在水中快樂地追逐嬉戲。肚子圓鼓鼓的孔雀魚,非常時期特殊照顧。我把它單獨養在一個魚缸裡,魚缸裡還放了許多小石頭,希望母魚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待產,也希望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可以順利地生魚寶寶。

千盼萬盼,終於有一天在我跳完舞回家,發現魚缸裡密密麻麻多了38條魚寶寶。我趕緊將母魚和魚寶寶分離,因為魚市老闆娘說過,母魚會因為飢餓吞食自已剛生下的寶寶。

雖然錯過了母魚生寶寶的全過程覺得有點失落,但養魚帶給我的快樂卻數也數不完。

綠豆養成記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2字

8月18日星期五晴

老師暑假佈置了一篇觀察日記,可是真是不會寫呀!我去找媽媽,可是媽媽只是笑著拿出了一把綠豆,讓我自己養著。

我伸出手,一顆顆碧綠的、飽滿的種子,如同胖娃娃一般躺在我的手心。豆子是橢圓形的,不是很大,每顆豆子的腹部還有一道白色的痕跡,彷彿是一張小嘴巴。

我小心翼翼地將種子放進一個已經裝上水的菸灰缸。豆子在水中打著滾,上下翻騰,彷彿同學們在游泳池中痛快地游泳一般。我看著它們,默默地祈禱著:“快點長大,快點長大!”

8月19日星期六陣雨

早上一睜眼,我趕忙衝到了綠豆的旁邊。哎呀,綠豆的肚子好像喝滿了水,一顆顆變得圓滾滾的。有些肚皮都有點撐破了,真擔心肚子爆炸呀!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候我吃飯也會吃得好多,爸媽估計也擔心我的肚皮會撐破吧!哈哈,估計以後我也得注意控制飲食了,否則真撐得這麼大,也會很難看吧!

8月20日星期日陣雨

今天早上再去看了看種子,有的和昨天一樣,絲毫沒有變化。有的把綠色的外衣脫下來一半,露出了白色的大肚皮,還有的肚子上的嘴巴裂開了,探出了一個小小的白色的芽兒,彷彿在好奇的看著世界萬物……這時媽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豆子不能一直放在水裡,否則會爛掉的”。

我趕忙把菸灰缸裡的水倒掉,拿出種子,把海棉布鋪上,再次放入種子,任務就完成了。

8月21日星期一晴

白天忘記了看豆子,晚上回家我才發現更多的豆子已經露出了白色的芽兒,長長的,白白胖胖的,就像一條條白色的蚯蚓般。想起了媽媽在菜場買的豆芽,估計這個再長大一點點就可以做一盤炒豆芽了吧!我耐心等待著。

8月22日星期二晴

今天看起來,有些豆子已經冒出了綠色的葉片,一片片小小的,嫩嫩的,綠油油的特別漂亮。不過,它們那麼小,好似營養不良,我想:那是為什麼呢?我上網查了又查,才知道原來一切生命的成長都是需要陽光的啊!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我把種子放在了陽臺的花盆中,希望他在那裡的儘快長大。

啊,真希望我的豆子能儘快長大!也許,在陽光的照耀下,還能早點結出新的綠豆呢!注:現在已經掛上了好幾個豆莢呢!

養蠶記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6字

我養了一些蠶寶寶,但爸爸粗心大意,把長得像桑葉一樣的樹葉當成了桑葉給蠶寶寶吃,結果它們全死了,我不免要傷心了。爸爸為了讓我的心情好些就從別人地方又拿來了幾枚,我一下子開心了不少。

那些蠶寶寶的身體雪白雪白的,嘴灰灰的,身體一節節的,蠕動時的身子一伸一縮,頭部很溼潤,可愛極了。我每天都要給它們換上新鮮的桑葉,看它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心裡也喜滋滋的。我看到別人的蠶都繭了焦急萬分,想:"為什麼我的都長這麼大了還不結繭?是不是它們想多活一會兒呢?還是在貪吃?我越想越急,它們遲遲不結繭難道是生病了?"爸爸見了說:"別但心,蠶越大繭結得就越大,蠶越小結得也小了。"我聽了問:"真的嗎?"爸爸回答:"那當然,我對這一方面可是十分厲害的呢!"

我希望我的蠶變出來的繭比別人大,好讓我在班裡和同學比一比了。

養蠶記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7字

春天又來了,“養蠶熱”也來了。

每天早上,校門口都有賣蠶的,好多同學都買了,看著那一條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我也忍不住買了幾條。

對蠶的瞭解我算是位門外漢,蠶有好多品種,我只分得清“光頭蠶”和“白蠶”。出絲的多少跟品種沒啥關係,最多也就是吐出的顏色不一樣而已,可這次,我算是明白了給蠶分類的重要性。

週三,我正在跳皮筋,突然,張恆捧著一個盒子,神祕兮兮地走過來說:“給你們看樣東西”。說完,他把盒子遞到我眼前:咦。好惡心啊!一坨綠色的液體,旁邊還有一個白白的東西。我瞟了一眼就迅速收回目光。張恆笑嘻嘻地說:“史耀波的虎蠶把條咬死了”。我吃驚極了,不想信地說:“不會吧?蠶咬蠶”?心裡想著:如果我的蠶裡有虎蠶的話……回到教室後,我立刻把看似像虎蠶的蠶給隔離開了,呼,還好知道的早。

仔細觀察這些蠶,還真各有各的特點。那條最小的光頭蠶經常抬起上半身,然後一動不動的,感覺像仰望或思考或發呆,我給它們起了三個名字:“桑葉裡的守望者”、“思考者”和“呆呆”。有一條既像虎蠶又像光頭蠶又像……反正就是品種不純的蠶,有個“異於常蠶”的愛好:吃桑果。很多摘下的桑葉上都有青青的小桑果,有一次我在換桑葉時,把有桑果葉片也一塊放了進去。當我去看時,它正趴在桑果上吃著呢!雖然桑果沒桑葉吃得那麼快,但它還是在半小時內吃完了果粒。或許桑果對它來說特好吃!因此我叫它“果果”。

雖然蠶是我的心愛“寵物”,作為它的主人,我還是有責任教育它們!我給那四條蠶的伙食少得可憐:一天一夜加起來才和掌心一般大小。而給那條虎蠶的待遇和它們也差不多,一天也就三個手指那麼大的桑葉,不要說我小氣哦!我是在教它們節約糧食!在此,我也“貢獻”我的節約桑葉的絕招:1、適量。我估算了一下,一條幼蠶一天也就吃一個一元硬幣面大小的桑葉,按蠶量配比就成。2、一片制。蠶吃食時,用的是“花心大蘿蔔”,東吃一點,西啃一點,桑葉多的話就會造成殘渣多的現象。如果只放一片,浪費就少了。

俗話說的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蠶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嘉獎!

祝天下可愛的蠶寶寶們都‘受主寵愛、吃住無憂、化蛹成蝶’!

有趣的養蠶記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6字

為了更好地學習“蠶”這個章節的科學課的內容,上個月3號,科學楊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些蠶卵。放學後,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寶貝蠶卵回家了。一回到家裡,我就給這些蠶卵造了一個“家”:先找來一個紙盒子,鑽幾個通風孔,往裡面墊上一張紙,放幾片桑葉,再把蠶卵刷上去。這樣,一個舒適的“家”就完成了。我每天都去看一看蠶卵,期待著小蠶的出生。可是,連續觀察了一週都沒有發現蠶卵有任何變化……

到了第八天,我去看蠶房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了桑葉上有了兩條蟻蠶!這兩條蟻蠶可比我再幼兒園時養的一齡蠶小多了。黑乎乎的,極細極小,和白胖的蠶寶寶完全聯絡不起來。幾天後它們就蛻一次皮,蛻完皮後又長大一些。其餘的小蠶們陸續孵化出來,我每天採來桑葉為它們更換食物。到了五齡末期,這些青白色的、胖乎乎的蠶開始吐死了。白白的,透亮的絲,真好看!這是我第三次養蠶了,這一次我想看看一個繭的絲到底有多長。於是,我按照書上的內容:先把蠶繭放到煮沸的熱水裡,再用筷子攪拌蠶繭,本以為絲頭不那麼好找,沒想到,一會兒功夫絲頭就挑出來了。我把蠶絲纏繞在一根筷子上,開始是手工轉的。可沒轉上五分鐘,我的手就開始發酸了。於是,我算了一下時間:照這個速度,繞完這個蠶繭可能要十多個小時呢。我要繞到猴年馬月去啊?我心裡想著。突然,我想出了一個好點子:模型課不是發給我幾個小電機嗎?我用小電機帶動棍子一轉,蠶絲肯定馬上就繞完了。於是,我拿出一個小電機,接上筷子,一臺“簡易小型繅絲機”出爐了!一轉,“嗚,嗚,嗚……”蠶繭滾來滾去,不到20分鐘,一根幾百米長的蠶絲就繞在了筷子上,用手一摸,滑極了!

這次養蠶的過程真有趣,不僅讓我得到了快樂,還讓我親眼看到了蛹和蠶絲。科學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