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船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鳥船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938字

美麗的小船

今天,我讀了《鳥船》這本書,書上寫的是小船和大鳥的故事。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離開家的孩子很可憐,就像小船在一個夜晚的狂風暴雨裡離開了他的家,第二天小主人在找它,但是小船被蘆葦擋住了,只有一輪清冷的月光照著它,讀到這裡,我想:小船很想回家,卻被擱淺在蘆葦叢中,我真為它感到傷心。後來來了一群孩子,好像是來陪它的,但是,等太陽落到蘆葦叢中式,一個孩子望了一眼天空說:“填完了,該回家了。”小船又回到了寂寞裡。過了幾天,肥來了一對白色的鳥,這是小船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鳥,幾乎和他的身體一樣長,小船以它們天黑之前就要飛走,但是大鳥沒有飛走,而是留了下來,小船感到不寂寞了。小船感受到了大鳥一家生活在一起的幸福,雖然小孩子們和大鳥都曾經給了小船陪伴的溫暖,但是當河水漲起來的時候,小船還是想回家,家是多麼溫暖的地方,無論我們離開她有多久,離開她有多遠,都不會忘記,都會時刻想到回到她的懷抱。

《鳥船》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朋友間要互相幫助,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朋友間的友情是我們巨大的力量。在生活中,朋友有困難,我們應該積極去幫助他們,儘自己的力量為他們做一點有用的事情,那麼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像這個故事裡的小船,他給了大鳥一個溫暖的家,大鳥出去捕食的時候,小鳥叫了,小船給他們當搖籃,來了一隻狐狸,想吃小鳥,小船就揮起纜繩,把狐狸趕跑了,所以,當小船想回家的時候,大鳥也幫助他,故事裡這樣寫:又是一夜大雨,蘆葦叢中有了淺淺的水,小船感覺到了水,用盡全身的力氣扭動身子,雄鳥明白了小船的心思,對雌鳥說:“他是想回到河裡,想回家!”大鳥們用嘴巴銜住纜繩,一起用力,小船一寸一寸地滑向大河,小船終於回到了久別的大河,大鳥們這才丟下纜繩,用雙爪抱住桅杆,從上到下,都張開了翅膀,組成了一面美麗的大帆,這是一張什麼樣的帆呀?這不就是友情的大帆嗎?這不就是團結的大帆嗎?有了這張友情和團結的帆,小船才能夠在大河上迅速地駛向對岸,最終實現自己回家的願望。

《鳥船》這個故事不長,但是卻給我很多啟示,讓我感受到家庭和友情的溫暖,我特別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是龐彥姐姐畫的,這個故事內容有趣,圖畫也很優美,我讀了以後,心情很舒暢,你想讀嗎?

鳥船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475字

《鳥船》這一本書是由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這一本書裡由多篇文章組成,如:《黑門》、《細米》、《鳥船》……下邊我寫的這篇文章是跟這本書同名的《鳥船》

它說的是一個夜的暴雨,把小船的纜繩弄斷了,之後小船就漂流到了其他地方。第二天一早,小船的主人:小男孩,正沿著大河,尋找它……就這樣持續了半個月,小男孩還是尋找著。這天,一群孩子發現了它就跳到船上玩扮演海盜的遊戲,天黑了,那一群孩子回家了。突然從天上飛來了一對白色的大鳥,然後這對大鳥就在船上做窩,留了下來。一天,那隻雌鳥下了一窩蛋,那些蛋是淡綠色的,漂亮極了!於是它們開始精心呵護,小鳥漸漸長大了。有一天,那對大鳥出去捉蟲,可是有一隻狡猾的狐狸想把小鳥吃了。在這情急之下小船救了它們,大鳥回來了,十分感激,並知道小船想回到主人身邊,想回到大海的懷抱中,就把小船送回了大海。而遠處,它的主人正坐在碼頭上眺望大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定要樂於助人,這樣別人也會幫助你!

《鳥奴》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38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鳥奴》的有關動物的小說。作者是沈石溪。它講述的是大型猛禽蛇雕一家子與小型鳥類鷯哥一家子共棲的故事,記錄下了這兩家的各種恩恩怨怨與悲歡離合。雖然作者的文字描寫得很樸實,但我卻從其中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情。

在這本書裡,我非常同情鷯哥一家的遭遇。它們為了尋求保護,只能與猛禽蛇雕一家共棲。為了不讓蛇雕傷害自己,只能甘為蛇雕的奴隸,每天都要幹許多的辛苦活,甚至清理鳥屎。我非常佩服它為了自己的家人任勞任怨的品質與精神,但是很可惜,無論它怎樣努力,他卻仍然無法逆轉大自然的規律。

我讀完了這本小說後,深深意識到了大自然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觀念是不公平的,但卻是不可推翻的。在大自然裡,所有的動物都想好好的活下去,交配,產子,安度晚年,可它們經常被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一些猛禽和走獸殘忍地殺害,掠食。還有許多動物,因為軟弱,只能忍氣吞聲,沒有地位地活著。這也讓我明白了,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不能軟弱,被別人嘲笑,我們要變得強大,不能夠隨便讓別人不公平地對待自己。

這本書還告訴我,我們不能破壞大自然的食物鏈,即使它很不公平,但這是自然之道,是必然的生存規律,所以我們就更不能去隨意改變,破壞這個自然規律。

這本書雖然平鋪直述,但讀了它,你便會開拓一個全新的視野。

《天上的船》讀後感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0字

看完了《天上的船》這一本書,已經是下午了。不過這一本書中的一個個充滿激情的冒險在我的心中迴盪,久久沒有遺忘。

《天上的船》這一本書講的是主人公巖糯從學校裡遇到了新來的同學奈娜。碰巧,過了幾天,奈娜的父親因病去世了。奈娜不相信她的父親死了,她認為她的父親是飛去了“瑞福里斯”。巖糯認為他已去世的爸爸和媽媽去了天上,成為了天上的星星。因此,主人公巖糯和奈娜一起去“瑞福里斯”尋找奈娜她父親建造的“天上的船”,尋找奈娜她的爸爸。

《天上的船》這一本書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懂得了我們要堅強,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而退縮,直到沒有困難了再去做。還讓我懂得了我們心中要有一個目標,不能因為困難就不去作這一個目標。

說到這裡,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我一點兒都沒有完成這一本書中的道理。對於堅強,我連一次一次小小的打針都怕,更別說去冒險了;對於一個目標,我連家長的要求都沒達到,更被說自己的目標了。因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到這幾點。

這一本書非常好看的書,希望你也來看一看。

紙船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394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名言。這個星期六,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看書。

新華書店有各種各樣的書,讓我最感興趣的一本書,那就是冰心奶奶寫的《紙船》,就讓我來講一講《紙船》吧。小小的紙船,如果要穿過大海,那是多麼的艱難,一路上,要經歷狂風暴雨。可冰心奶奶卻相信,小小的紙船能到達對岸,因為對岸有愛她的母親。她一直堅持,一天天地折,一天天地投放,只是為了讓她的母親能看到,因為冰心奶奶很愛自己的媽媽。

我也很愛媽媽,媽媽也全身心地愛我,每天,媽媽都會給我燒我愛吃的菜,還會給我買各種各樣的文具、玩具,而我呢,也會好好讀書,來報答媽媽。如果媽媽累了,我就給媽媽捶捶背,給她倒水喝。而有時候,我也經常會惹媽媽生氣,但是我知道媽媽罵我教育我也都是為了我好。

媽媽,我愛你,就如冰心奶奶愛她的媽媽一樣,如果我也會摺紙船那該多好啊,我一定要在紙船上畫一個大大的愛心,再在上面寫上“媽媽,我愛你”。

飛鳥集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17字

那是一個陰雨天,細密的雨斜織著,窗外籠著一層煙。我因為錯過了一個好機會,而垂頭喪氣。

看了看書架,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薄薄的集子,大半天便看完了,這部思緒點點的散文詩集,其內容似乎包羅永珍,細細品味,在這種對人生點點智慧的讀書感悟中,我懂得了如何對待艱難險阻。是感嘆不幸?還是不斷進取?

讀完這本書,顯然,我已經找到答案。

“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不要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傷心,而流淚。只要你正視黑夜,並執著於黑夜的追求,那麼,在夜空中閃爍的群星,會給你力量,給你自信,讓你能夠更加勇敢地追求明天的太陽。如果你只是感嘆自己的命運,那麼,你不僅得不到群星的啟示,還會逝去明天以至於更遠的太陽了。

短小的詩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便是泰戈爾詩歌的魅力所在,它告訴人們如何去做生活的強者,去對待人生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不是這樣嗎?現在細細回想,自己還真是愚蠢,僅僅因為錯過一個機會而灰心喪氣,這有什麼用?還不如現在好好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握住下一個機會。

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我也不再沮喪了。的確,讀了泰戈爾的作品,我們總能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和進取奮鬥的精神鼓舞,這種感覺是很美好的。

《飛鳥集》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911字

記事起,讀得最多的書當屬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了。詩人用充溢著愛的感情和充滿哲理的文字表達了他對自然的認識、世界的感悟和人生的看法。泰戈爾也因此獲得了191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榮獲這一殊譽的亞洲人。

泰戈爾的詩瀰漫著一種清新原野的浪漫主義氣息,詩歌是他無拘無束的自由的精神旅行。泰戈爾在自然的變化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飛鳥集》應該就是這種智慧的結晶。“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也許這是泰戈爾聽到窗外飛鳥的歡歌與落葉的飄落所寫下的感悟。夏天那生機勃勃的飛鳥充滿著活力和希望,它們有著青少年的熱情和夢想,而秋天的落葉卻失去了鳥兒的年輕,只能消失在歲月的流逝裡。萬物始於自然,歸於自然。夏天告訴我們萬物開始生長追逐新的夢想,秋天告訴我們萬物開始迴歸自然,撲向大地。人們因為時序的變化,四季的輪迴而思索生命的真諦,感受生活的真理。

“靜靜地坐著吧,我的心,不要揚起你的塵土,讓世界自己尋路向你走來。”面對自然的變化,時代的變遷,時光會讓你成長,讓我們靜靜地面對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不要太煩躁,也不要太輕浮,世界會因為你揚起而看不到你的模樣。記得,要讓簡樸而純粹的心靜靜地感受,你要相信,美好的世界總會自己尋路想你走來。

泰戈爾的詩內容豐富多彩,他的詩總能給人力量,讓人振奮,使人進取。他以一顆赤子之心謳歌了對人類的無窮熱愛。他的詩像珍珠一樣閃耀著深邃的哲理光芒,喚起人們對自然,對人類的,對世界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保持愛心,啟示著人們執著於現實人生的理想追求,讓人生充滿歡樂和光明。

泰戈爾的詩還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世界以他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我以歌聲回報。”不要過多的關注痛苦,其實,我們可以笑著唱歌和快樂的接受,要知道你擁有很多,要知道百花盛開的春天在向你招手,歡快的鳥兒將為你歌唱。因為進取,因為樂觀,因為這種進取和奮鬥,整個人生不僅顯示出它的價值和意義,而且充分地顯示了生活的信念和對生活的熱愛。

泰戈爾的詩讓我感動,他總是能給人新的力量,還能給人心的啟迪。

飛鳥集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93字

湛藍的天空偶爾飄過幾朵柔軟的白雲,灑落人間的陽光溫柔而明媚,葉兒輕輕地晃動,送來陣陣清涼的微風。在清爽透明的夏晨,我邂逅了飛鳥。

曾經,秋天來臨,我會為了落葉零落而傷懷;烏雲密佈,我會為了沒了晴空萬里而憂鬱。然而,“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是了,太陽西下,當最後一絲餘輝消失在天際,夜晚來臨,群星閃爍於夜幕之下。如果流淚,視線就會模糊,那麼就無法看到那璀璨的群星。是飛鳥,讓我懂得,有失才有得,有得必有失。就好比要裝進一杯新水,你就得倒掉已有的舊水;要獲得一隻玫瑰,你就必須放棄到手的薔薇;要多一份體驗,你就必須多一份創傷。這就是得與失。

曾經,看到別人站在人生舞臺上閃閃發光,我就會羨慕的想:我要是能成為他該多好。一次次遇見,一次次幻想。在生活的大霧中,我迷失了自我。“你看不見你自己,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是飛鳥,讓我知道在生活這場大霧中,不管怎樣,得先找到自我,哪怕只是模樣,只是影子。“鳥兒願為一朵雲。雲兒願為一隻鳥。”鳥兒有了雲的依託,飛翔得更加自在;雲兒了有鳥的穿梭,更顯得生動。鳥變雲也好,云為鳥也好,它們都因為有了對方才得以更美好,它們都有各自的特徵,它們都是獨特而不可失的存在。飛鳥告訴我,在紛繁浮世中,你不必是那顆最亮的星,也不必成為太陽,但你必須是你,你必須成為你,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曾經,苦痛,傷悲無數的刺痛我的心房;曾經,我以為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愛了。可是,“我曾傷痛過,也曾失望過,還曾體會過‘死亡’,我很高興生活在這個偉大的世界裡。”飛鳥讓我學會了愛,愛自己,是一切愛的前提。年華如潮水般推著我湧上遠方的堤岸,我知道,有一天,我會一點一點老去,所以,我要珍惜生命。“愛就是充實的生命,一如成滿了酒的酒杯。”飛鳥讓我發現,每個角落,都有愛,有美,有平凡的感動。當煩惱來臨時,把它看輕一點,淡一點,一切都好。沒有必要固執的讓自己沉淪在“痛”當中。風也沒動,帆也沒動,美也好,醜也罷,能活著本來就是一種幸福,何必庸人自擾。

“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我已經飛過。”合上詩集,書依舊嶄新,但飛鳥已觸碰我的心,惟願,餘生,飛鳥長相伴。

幻影遊船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18字

在炎熱的午後,我輕輕地翻開桌子上的書《幻影遊船》。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名字叫柳嘉,他的爸爸是船長,在一次巡邏海面時,遇到了海難,不幸遇難。他媽媽知道了,傷心過度得了嚴重的精神綜合症。從此,他跟孤兒無異了。

那個柳嘉也是全班最差的學生。有一次,老師把日記都收上來,拿到他的日記時,裡面寫的全是關於老師和同學的事情,而且都是不好的。老師看了,氣得火冒三丈,把眼鏡都氣碎了。因為沒有家長,所以跟他的嬸嬸一家一起過。嬸嬸的兒子——小胖佔據了柳嘉的臥室,把柳嘉趕到了地下室去住,他傷心欲絕……

讀到這裡,我的眼淚就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柳嘉真可憐!比起他,我們多幸福啊!讀他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在家裡經常任性,發脾氣……多不應該啊!

合上書,柳嘉的身影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真讓我受益匪淺。

《鳥奴》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41字

我這次到書友書店看書,發現了沈石溪寫的《鳥奴》,我的好奇心立馬湧現了出來,“鳥奴”?鳥就是鳥,為什麼還會變成奴隸呢?抱著這樣的態度,我小心翼翼地翻開了這本書然後仔細的讀了起來。

原來,故事是這樣的:一對鷯哥住在一對蛇雕巢下面。有一次,鷯哥在照看小蛇雕時無意間把小蛇雕推下了鳥巢,當兩隻蛇雕回來後,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大發雷霆,將鷯哥和它的孩子們推下山崖。結果沈石溪卻在山崖下發現了兩隻小蛇雕,也發現了小鷯哥,這樣才讓它們的生活恢復了平靜,但等到鷯哥可以飛時它卻不自量力挑戰蛇雕的耐心,被無情殺死。

讀完書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是為大自然的絕情感傷也不是因為鷯哥的弱小而同情,有的只是對現實的深思。弱肉強食這是大自然的法則,是不是也在無形之中變成了我們現實社會中的法則。

過了許久我想明白了,動物都如此,現實世界也是如此。你看就算我們學生,我們在學習中如果我們不能成為一名強者,我們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們就要忍受同學的嘲諷,老師的忽視,更有家長的痛心,考試也就如殘酷的自然法則一般,優勝劣汰,只有我們努力學習了,才有可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掌握自己的生活。看完這本書,我更多的是感到一陣心驚,我並不是一個努力的學生,我的成績很差,但我不想成為弱小的人,我不想被淘汰,我想掌握自己的命運,我不想在現實社會連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的權利都沒有,所以我更要努力,補上我以前浪費的時間。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努力追趕前者的腳步,彌補回我浪費的時間。

《天上的船》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392字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不是價值連城的寶石,也不是用來交易的金錢,更不是全能的科技,而是一顆未泯的童心。

童心是什麼,就是一顆純真,善良,天真無邪的心。在如今的社會上,許多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太純真,善良,就會遭人欺騙,所以拋棄了自己那與身俱來的童心。

童心和成人的想法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的天真。因為他們的天真,所以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們會更加努力,可以說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天真,不會有什麼害人的想法,也就更能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他們之間的交流也很奇特,也許他們只要一個動作,一個微笑就能讓對方會意。看過小王子的人都知道,小王子和嚴糯,奈娜一樣,都會和動物,植物們說話。這些動作在他人眼中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但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是童心的一次小小的體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每個人都會長大,衰老。但我希望,我們無論再過多少年,都能保持著一顆純真的童心。

飛鳥集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931字

我覺得,人永遠無法真正完全的認識自己,所以只好在有限的生命裡不斷尋找。

——題記

泰戈爾——即這本書的作者,用他最特別的方式寫下一首首詩。他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每首詩的篇幅很小,但泰戈爾仍然可以用他美妙的文筆和獨特的想象力將人生、自然結合起來,表達出對人類、自然和宇宙的愛,對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在泰戈爾簡單清新的詩句中,我總能讀出對生命的奮發向上的情感。雖然有許多首詩中涉及到死亡、孤獨,但我們知道、他也在詩中告訴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在成長,而成長是無法避免這兩個話題的,因此,只要努力積極的向前走去就好。

在這麼多短詩裡,在那麼多人生哲理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關於“自我”的話題。

有一首詩在我看來,講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瞭解。你瞭解自己嗎?可能吧,每個人都會比別人認識自己更深入、更全面一些。可是你真的就完全瞭解、完全認識自己嗎?你真的覺得自己就是自己心裡想的那樣優秀或者不堪嗎?

“你看不見你自己,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有的人太過於自知,影子只是關於你自己的輪廓,它是你,又不是你。那個影子是你的大體模樣,它可以照應出你的身高,你的臉型,但那只是你的外,影子怎麼可能看見你的內心世界呢?有的人外表光鮮亮麗、炫彩照人,而內心卻早已腐敗不堪。就如同那被蟲子從果核開始啃食的蘋果一樣,外強中乾。很多人只是做好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事,就沾沾自喜,絲毫不自知,距離別人的目標還差多遠。

而有的人過於不自知。就像泰戈爾在另一首詩中寫到:“群星不怕顯得像螢火一樣。”其實只要心中有方向和方法地朝著既定目標趕去,在完成目標後,繼續制定另一個目標,並繼續努力,在這樣的不斷追趕下,沒有什麼是完不成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做到大膽自信,不斷超越自我。人在激勵了千百次努力和汗水、追趕與超越後才會發現,你無需群星聚集才能散發出耀眼的光,因為你早已變成了眾星仰望的那個太陽。

不要自卑,也別自傲,做個有自知的人,你不一定要完全認識自己,也可以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群鳥學藝》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322字

《群鳥學藝》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許多鳥都向鳳凰學搭窩,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才學了一點兒就以為會了,一個個半途而廢;只有小燕子一直專心致志地聽,認認真真的學,所以,小燕子搭的窩即漂亮又暖和。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我覺得我們有時和故事裡的動物很相似。比如,我在課外學了一些成語可是沒有真正理解它們的意思,在說話或寫作文時亂用,鬧出了不少笑話。就是因為我像烏鴉它們一樣只求一知半解的結果。

又如,上數學課做題時,我們有的同學學會了一種解法,就不再聽了。其實,一道題有時會有幾種解法。我們應該認真地聽老師一種一種地講,像小燕子那樣專心致志地學,這樣才能學得紮實。

《群鳥學藝》中的小燕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它那樣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學習。

《根鳥》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542字

暑假裡,我閱讀了作家曹文軒的佳作—《根鳥》。這本書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國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根鳥,有一次在大山裡,看見一隻罕見的白鷹,它腿上的布條寫著:一個叫紫煙的女孩掉進峽谷裡。根鳥很著急,不顧父親的勸阻,便背井離鄉,踏上了尋人之路。在這漫長的旅途中,他歷經了千辛萬苦,父親患病逝世,被騙去做苦力。但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始終都沒有放棄。最終,經過曲折坎坷的尋找,他找到了紫煙,實現了夢想。

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文學事業上受挫,曾經遭到英國桂冠詩人羅伯特.騷塞的冷嘲熱諷,但她毫不氣餒,毅然改寫小說,最終踏入了文學聖殿的大門,在文學聖壇上脫穎而出,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我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那時我才剛步入學校的大門,從小我就希望自己能練出一手好字,可現實是殘酷的。我的字總是寫得歪七扭八,我開始打起了退堂鼓。老師的鼓勵和家長的肯定使我重拾了信心,從此我天天對著字帖練習,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現在我已經通過了鋼筆6級的考試,這也驗證了“只要有夢想就一定可以實現”。

《根鳥》是一部悠遠而精彩的心靈童話,也是一部浪漫色彩的小說,讓人們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尋找夢想,永不放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只要肯下功夫,它就一定能實現。

《五彩龍鳥》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419字

沈石溪是動物小說大王,我讀過他的很多書,知道了很多動物故事。我最喜歡《五彩龍鳥》,因為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這是一本描寫侏羅紀的弱小恐龍,為了生存而改變自己的書。兩個相似的弱小恐龍家族—岫和澄,經歷大災難後,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在弱肉強食的原始森林裡,弱小的動物要比強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生存的權利。岫家族的成員集結起來形成龐大的恐龍軍團,獵殺周圍的一切動物,成為名副其實的劊子手。它們為了生存,竟然互相殘殺,成為了冷血動物中最無情的物種。由於四肢發達,大腦萎縮,它們進化成犬齒甲龍。澄家族為了躲避獵殺者,不得不移居到銀杏樹上生存,竟然長出了彩色的羽毛,化成五彩龍鳥。

大災難再次降臨了,強大並冷酷無情的岫家族最終滅亡;弱小的澄家族卻相互扶持,奇蹟般地生存了下來。

自然的力量是多麼神奇,它能使一個物種走上興盛,或者走向滅亡。面對大自然的選擇,只要我們相互關愛,相互扶持,就能在生命的舞臺上創造奇蹟!

逆水的紙船——《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839字

這本書的味道至今還回旋腦中,我常把書比作美食。遇到一本好書,自然作為一道饕餮盛宴飽餐一頓;而一本不值一看的書,我便食之無味,毫無興趣。《顛沛》這本書真是餘味十足。

“先變成最喜歡的自己,然後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很感動,能寫下這句話,我們有多少次抬起頭來正視自己,對自己是否滿意?還是在一次次的人情世故中曲意奉承,為了取悅他人而改變自己。一個人,都不敢面對自己的本來外貌,又何來喜歡自己呢?所以人們在這浮華的世界越來越浮躁,拼命地尋找,拼命地擺脫,卻無能為力。這外界紛擾的聲音太多了啊!總念著別人的看法,其實批評與讚美又與我何關呢?與其不斷改變自己,逐漸失去自我,還不如堵上耳朵,沉澱內心。先學會取悅自己,再去想取悅他人。這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書中的友情是經過細心提煉的。“我要的是你這個朋友,不是口袋。”哆啦a夢之於大雄就行一個百寶箱一樣,靈便好用,關鍵是沒人時還能一起打鬧嬉笑。可在久的陪伴也有別離。等到哆啦a夢消失在時光的盡頭,大雄才明白,他渴望的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那個陪自己度過酸辣苦澀的機器貓突然從自己的世界消失,連天空都失去色彩。所以,他想要的,是哆啦a夢啊,那個珍藏回憶中兄弟一樣的朋友。借用作者的一句話“遇見總是有意義的,哪怕只有告別。”

關於青春,世界上每個人都以自己最熱烈的形式綻放著青春,也只剩那麼一丁點回憶了。有關朋友的,理想的,還有情感……其實還有多少未來,只剩現在了。什麼青春易老,時光逝去,我們都處於這個略現尷尬的年齡。趁現在,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一個和自己共振的人。青春只要還能勾勒,你就還擁有青春。“當你還擁有青春時,別悔恨青春。”

關於父母,作者形象的把他們比作鎧甲和軟助。這樣兩個可以給你希望的人有時可以讓你充滿勇氣,去做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有時也是你永遠無法割捨得牽連,就像太陽之於太陽,水之於魚。不管盔甲還是軟肋,只要知道身後有你們,就覺得很好。

“願那些錯過的人,經歷了顛沛流離之後還能再度重逢。”

這也是我們最想做的事。

《根鳥》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1004字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好書—曹文軒寫的《根鳥》。這本書就像是唱給我的成長心曲,不僅讓我愛不釋手,更讓我明白了:有夢就去追!

《根鳥》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小說,讓人在夢幻中游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主要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根鳥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名字叫做紫煙的女孩掉入一片有許多白色老鷹的百合花峽谷裡,渴望有人救她。於是,根鳥不顧父親勸阻,不怕一路的艱辛,用了四年的時間到達西方的那個峽谷,救了紫煙。

閱讀了這本書,我十分震驚:這僅僅是一個夢,卻能讓根鳥執著地踏上尋找紫煙的路途。或許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吧!夢想,點燃了根鳥心中善良的星星之火。因為夢想,根鳥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許多挫折,體會了許多痛苦。為了追求夢想,根鳥始終沒有放棄!

閱讀了根鳥的“傳奇故事”,我不禁欽佩他敢於追求夢想。想到往事,我慚愧地低下了頭。那時候是四年級,我是數學課代表。每個學期末都有競選“優秀班幹部”的機會。那時候,我夢想能得到“優秀班幹部”的稱號。可是,我只是“想”,並沒有付出行動。我隨隨便便地收齊了數學作業,搬到了老師辦公室,偶爾向老師彙報欠交作業名單。我沒有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總是很草率,有時候老師讓我做事,我還會耍脾氣。學期末很快就來到了,競選“優秀班幹部”的時候,我也挺期待,非常渴望有同學能推薦我。可是,似乎同學們都發現了我的班幹工作十分草率,沒有一個同學能舉手推薦我。我沒有被評上“優秀班幹部”。我很失望、沮喪。我有夢想,可是我並沒有付出行動去追求,因此我與實現夢想的機會擦肩而過……讀了這本書,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在最後一個學期,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爭取得到“優秀班幹部”的稱號,不留遺憾。

英國姑娘珍妮有一個夢想:為人類科學事業作貢獻。1960年,珍妮隻身進入與世隔絕的非洲原始森林,探索黑猩猩的奧祕。她知道那是十分危險的,她也有過十分危險的遭遇,但她的夢想一直激勵著她前進,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十年如一日地轉戰莽林,廢寢忘食地觀察、記錄、分析黑猩猩的各種行為和活動,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第一首資料,推翻以前錯誤的結論,填補了不少研究空白,實現了她“為人類科學事業作貢獻”的夢想。

夢想,是前路的指明燈,是敲出星星之火的石頭,是活下去的動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許很稀奇,也許很不實際,但是,只有用心去追求,才有實現的可能。讀了《根鳥》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有夢就去追!

斷喙鳥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653字

生命需要關愛

這學期,我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斷喙鳥》這本繪本。這本繪本是美國納桑尼?拉胥梅耶的作品,澳大利亞的羅伯特?英潘所繪製而成的。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

這本繪本用不多的語句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一隻年幼的麻雀的喙在睡覺時突然斷掉了,它吃不了東西,朋友和人們也不幫助它。一天晚上,年幼的麻雀發現了一大塊麵包,然而,它被一個心裡有斷喙的流浪漢撿走。流浪漢把麵包分給小鳥,他們成了朋友,從此相依為命……

當我讀到那隻麻雀的可憐生活時,我不禁為這隻麻雀感到悲傷:命運對它是如此不公!但,命運本來就是無常的,也許今天還高高在上,明天就會跌入谷底,就像這隻可憐的斷喙鳥。看到它悲慘的生活,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相比之下,我的生活是多麼的無憂無慮,每天都能有新的快樂,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要把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來享受!

撇開斷喙鳥和流浪漢不說,讓我們來看看其他鳥和人的做法。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可恥的。先說說那群鳥,在年幼的麻雀困難的時候,它們非但沒有幫助它,還唾棄它、懷疑它,或者推卸責任,甚至不肯分給他一些食物。俗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由此看來,那些麻雀和斷喙鳥並不是真心朋友。至於咖啡館的那些人們,並沒有去關心它,理解它的難處,反而覺得它骯髒、醜陋。我覺得,他們的心裡也有一個斷喙:不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困難的人著想,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哪怕只是一隻小鳥。

生命需要關愛!這個故事反映出世間的冷暖,我希望能再多一些溫暖,關心別人,愛護別人,讓世間充滿陽光!

根鳥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45字

執著成就夢想

現實與夢境,兩個毫不相干的世界,一個真實,一個虛幻。當一個人在真實中尋找虛幻的東西,一定不會被認可,因為他們連現實和夢境都分不開。這樣的尋找毫無結果,那一個人卻不曾放棄,因為他的執著,相信自己所處的世界中有那樣的夢境。那他的結局,也說不定。

一隻只白色的鷹從峽谷深處升騰起來,透過乳白色的煙霧,看見它們在長空下優美地盤旋,自己滾落到百合花的花叢中,淒厲的鳴叫在耳畔迴響……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夢中才看得到的景色。有一個少年確實夢見了這些。他不顧別人的嘲諷,毅然踏上了尋找這個峽谷的路。他在路程中恍惚過、迷茫過、犯錯過、成長過,一往無前,痛苦中亦有快樂。他以他的精神力支撐著他的身體,以他的執著支撐著他的精神,追逐他那個美好的夢境。這個少年就叫根鳥。

他徘徊於現實和夢境,數不清的人把此作為笑柄,他們看來根鳥只是個傻子,整天做白日夢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的傻子。普通人聽後可能早已心灰意冷。但根鳥始終堅信他的判斷,這是一種可貴的執著,與固執不同。因為他的想法並不一定是錯的,別人的勸告也不一定是正確的。在適當的條件下追逐自己的夢想有何不對?他執著於自己的路,以至於錯過了與家人的告別,錯過了安定的生活,但想到獲得東西就必須會捨棄,這何嘗不是一種堅強,一種可貴的執著?一個執著的人的生活才算得上精彩。

現實中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執著二字是最難做到的,做到執著,有時就如在現實中抓住夢境。一旦學會了,就會發現生活如夢境般美好。

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夢境即是現實,這些條件中最重要的是執著。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694字

迎難而上才會成功

暑假期間,我有幸讀了《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書。當我翻開書本後,就被書中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幾天都愛不釋手,讀完此書,似乎意猶未盡。

這部小說描寫了“鄧肯號”船長格里那凡從鯊魚的肚子裡得到兩年前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遇難失蹤的線索。他請求英國政府派船長去尋找格蘭特及遇難的船員,但政府一直歧視蘇格蘭人,拒絕格里那凡的請求。格里那凡沒有放棄,並自己決定組織一支探險隊。船隊沿著南緯37度線穿越了南美洲,橫穿澳大利亞,環地球一週。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經受了地震、風暴、狼群、鱷魚、火災等生死考驗,

歷經千難萬險,格里那凡終於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從此,格里那凡的名字傳遍英國,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英雄。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內心被格里那凡迎難而上的精神所折服。他的精神也在我的生活中激勵我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那一次,我們去爬山,這座山並不高,只是我們這兒常見的小丘陵。但是,我還沒走幾步,就被陡直的山路打敗了。抬頭看蜿蜒向上的山路,似乎沒有盡頭。那向上延伸的一級級石階,似乎永遠沒有窮盡。我心中產生巨大的畏懼:這要走到什麼時候,我無法克服這眼前的“巨大”的困難。我起初的決心在這“高不可攀”的山丘面前動搖了。我剛想打退堂鼓,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讀過《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想想格里那凡是怎麼戰勝千難萬險取得成功的。”我一下子振作起來,咬緊牙關衝上前去,山路仍然很陡直,蜿蜒向上很難走,但一股“格里那凡力量”充滿全身,推著我衝上頂峰。當迎難而上到達山

頂看到美麗的景色時,我無比喜悅……

朋友,像格里那凡那樣迎難而上,把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逐個打敗,成功就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