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鳳凰花開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388字

19世紀上半期,英國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鴉片流毒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害。為此,林則徐虎門銷煙,同時也引發了鴉片戰爭。但鴉片還是流傳了下來,直至今日,依然禍患無窮。

3月15日,學校給我們看了一部禁毒為主題的電影,名為《鳳凰花開》。該片講述了禁毒警察和吸毒者、戒毒者展開的一次次“關愛與催殘,正義與犯罪”的較量,毒品破壞了一個又一個的家庭,短短的幾個月,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如今社會上,不少人成為了毒品的奴隸,二十剛出頭,正值青春年華,卻因毒品催殘了人生的下半生。

毒品不僅危害個人,更危害家庭和社會。通過觀看禁毒影片,可以讓人們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性。對身體誤入歧途的人,給予他們多一點關愛,鼓勵他們下定決心戒毒,使他們迷途知返,重獲新生,迴歸社會。夏日,火一般的鳳凰花又映紅了半邊天,讓我們手拉手珍惜生命,遠離毒品。讓每個人都在明媚的陽光下,在溫馨的家庭下幸福、快樂的生活。

鳳凰花開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403字

六月份是鳳凰花開盛開的季節。走在我們的校園裡,路過圖書館、教學樓和鐘樓這些地方,你稍稍抬起頭就能看見鳳凰花火紅耀眼,絢麗奪目,生機勃勃。

今天下午,在課堂上,老師放了《鳳凰花開》這部電影給我們看。電影講了緝毒警察為了保護無辜百姓,與販毒分子鬥爭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白狼”集團的壞蛋逼著被他們綁架的宋婷說出密碼,宋婷面對死亡的威脅,不妥協的樣子。宋婷為了不讓“白狼”集團得逞,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下懸崖。不過,幸運的是,她並沒有死,地上的一層落葉護住了她。

回到家我問媽媽:“什麼是毒品?”媽媽回答說:“毒品是指讓人上癮的藥物,比如鴉片、海洛因等等。”媽媽還和我說了林則徐虎門硝煙的英雄事蹟。聽了媽媽說的這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毒品不僅僅會危害個人的健康,讓人生病死亡,而且還會危害我們的祖國,讓我們的祖國落後。

我想以後我再看見鳳凰花,不僅僅只會覺得它美得驚豔了,還會想起這部電影,提醒自己遠離毒品。

鳳凰花開電影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329字

3月15日,我們初二(4)班非常榮興能到電教室參加禁毒片的觀看。我們大家都似乎非常地期待以及興奮。螢幕上顯示了我們要看的電影《鳳凰花開》。在電影開始之前,由一名義工進行了簡短的介紹後,便開始了電影的播放。電影開頭就是毒品的走私交易,他們為了賺錢,都挺而走險的走私販賣毒品。

他們一旦吸食毒品,就只能去戒毒強制性戒毒或者等待死亡。在看到吸食毒品的人以為毒癮而不能及時治療導致死亡的時候,我們感到非常的痛心。在看到為了抓住吸毒團伙的警察們,我感到很驕傲,因為我們的中國有這麼一群勇敢、正義的人。走私吸食毒品最終還是會有法律制裁的。

今天所收穫的不單只是一疊便利貼,更多的是電影中給我們的指引,讓我們不要吸毒,不要違法犯罪;要讓我們永遠去致敬那些保衛祖國的英雄們。

鳳凰花開 篇4

國二作文 ,1012字

鳳凰樹上鳳凰花,鳳凰花謝又花開。

—題記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鳳凰木,是在入學考試那開。

烈日烘烤大地,暖暖夏風吹來,樹葉發出“沙沙”的細響,陽光透過葉間縫隙,在地上留下光的殘影。徘徊在若大的校園裡,我的注意力被一棵掛著木牌的樹吸引住了。普通無奇的木牌上寫著“鳳凰木”幾個大字。這就是鳳凰木?我很是疑惑。抬眼望去,這棵高大挺拔似錫兵的枝繁葉茂的大樹,跟其它樹也沒什麼區別。早聽聞常中校園裡的鳳凰木赫赫有名,如今看來也只是通體的綠啊!

原來,鳳凰木是會開花的。這是我在常中入學好久才知道的事。鳳凰木開花會是什麼樣子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在網上搜了圖片。與未開花時截然不同,開花時鳳凰木一片豔紅,紅得耀眼。但圖片終歸只是圖片,我多想在現實中領略一下鳳凰花開的美景啊!

好不容易,待到第二年我才終於見到了鳳凰花開的美景。起初,一棵樹上只有一小團紅色“火焰”,在大片的綠色中十分顯眼。然後,才發現這一小團紅色“火焰”開始以星星之火燎原了。紅色向四處渲染開來,有幾分中國水墨畫的意味。接著,紅色逐漸佔領了綠色的地盤。到了真正熱的時候,鳳凰木一片絢麗的紅,難尋綠色的蹤影。那紅色為校園平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每到傍晚,太陽落山,紅色餘霞渲染天邊,校園裡的鳳凰木與它幾乎溶於一體,彼此相得益彰。微風姑娘又送來了涼爽的晚風,鳳凰木搖曳著軀幹,落下了一朵朵鮮紅欲滴的紅色花朵。紅色的五片花瓣,瘦瘦長長的,平實但說不出的好看。花落下得多了,堆在一起像一塊上好的地毯鋪在那兒,彷彿是在迎接來賓。但好看歸好看,這下可把掃地的同學累慘了。

初三的師哥師姐們要參加中考了,鳳凰木上鳳凰花圍成一團火焰似的形狀,正如他們拼搏的鬥志,這是最好的映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為什麼花開和花謝時,鳳凰木的區別那麼大了。花開時的一片片紅豔,是為了綻放自己最美麗,最輝煌的時候。不正像初三的師哥師姐們一般,九年寒窗苦讀為的是有朝一日考上理想高中。望著一朵朵美麗的鳳凰花,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他們努力奮鬥的模樣。鳳凰花開,見證了他們所揮灑過的淚水與汗水。

鳳凰花開始凋落了。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般,紅色一點點消失了。中考完的師哥師姐也離開初中校園了。

鳳凰花開又花謝,不知見證了多少莘莘學子的奮鬥背影,伴多少人走過了人生的第一大關。鳳凰花,意思該是指分別吧。

但正是這樣,才會有不斷的新鮮活力來到常中,開始了又一個新的三年。

願鳳凰花開伴隨更多學子,願常中越辦越好!

鳳凰花開 篇5

國一作文 ,651字

剛放學回來,媽媽還未下班,我趁機開啟電視機,嫻熟地按動遙控器,突然,一棵鳳凰樹躍入眼簾,鳳凰花正火紅地燃燒……

多麼熟悉的畫面呀!隨之,耳邊又響起那久違的聲音:“等鳳凰花開的時候,爸爸就回老家……”哦,我突然驚醒:這不正是七年前爸爸和我的約定嗎?

七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剛吃過晚飯,媽媽便匆忙整理我和媽媽的衣物,打起大包小包。那時我才四歲,便十分好奇的問媽媽:“媽媽,收衣服幹什麼,爸爸不要我們了嗎?”媽媽還未來得及開口,爸爸便輕輕撫摸我的頭對我說:“傻丫頭,爸爸怎麼會不要你們呢!只是你到了上學的年齡,該回去上學了—媽媽陪你回去上學……”“爸爸為什麼不陪我回去上學?”我反問道。“爸爸要繼續在在打工,要掙好多好多的錢給我的寶貝女兒交學費、買漂亮裙子呀……”第二天早上,爸爸便扛起行李,帶著我和媽媽離開出租房。我緊緊拉住媽媽的手,跟隨爸爸到路口。廈門街道的路口,鳳凰花開得正旺,火紅的顏色,特別漂亮。就在這鳳凰樹下,本是著急等車的爸爸突然轉身,緊緊抱起我,指著鳳凰樹說:“寶貝,回家要聽媽媽話,等鳳凰花再開的時候,爸爸就回家……”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知爸爸這一走,竟是永別。

七年前,我們一家人從未分開過。不知有多少回,我們一家人在那棵鳳凰樹下享受鳳凰樹的清涼,呼吸鳳凰花的芳香;也不知有多少回,我登上爸爸堅實的肩膀,攀折花枝,親近花香;更不知有多少回,爸爸對著鳳凰樹給我講花與果的關係……

七年來,我一直記得那棵鳳凰樹,並常常想象鳳凰花開的情景……

梔子花開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873字

寒假裡,我閱讀了很多本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書目就是《梔子花開》。《梔子花開》這本書分為散文篇和小說篇兩部分,作者是董巨集猷。

這本書是很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兒時的記憶和長大後的經歷,有作者家鄉的秋天、無私奉獻的大山、美麗的三峽等景色,還講述了作者成年以後的故事,有“窗臺上的湖”、“燈”、“春蠶、蝌蚪和孩子們的夢”等,還有“一棵樹也是一片風景”,在武漢的長街小巷中常常回響著梔子花和茉莉花的叫賣聲!這些景色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裡,反應出他對家鄉的濃濃情感。

回憶在每個人心中都是美好的,雖然回不到過去,但是這些記憶是真真實實的紮根在每個人心中,無法取代的!

這本書的小說篇很吸引我,講述的故事是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可又是我們現在覺得不可思議的。比如“西瓜的故事”,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好,吃西瓜不是一件難事,可這本書中講的,想在炎熱的夏天,吃到一塊又甜有解渴的西瓜是多麼的不容易!作者描寫的角度和手法是我很喜歡的,從賣西瓜的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就能感受到在那種環境下,西瓜有多好吃!從想吃西瓜又買不起西瓜的孩子的心裡變化上,可以感受到那個時候孩子們的真實的想法,讀到這,我更加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清香清香的梔子花”這個小故事。家裡條件很好的春玲,經常是同學們矚目的焦點,習慣別人用羨慕的眼光看她,覺得同學的友誼也得來的那麼輕鬆,當她看見下雨天沒有雨衣和雨傘,只戴著斗笠的鳳嬌,可以給同學們每人一支梔子花,同學們都高興的圍著鳳嬌的時候,春玲心裡很不服氣。為了贏得同學們的友誼,春玲讓媽媽也弄到很多梔子花,她也帶到學校給每個同學發一支,可是後來知道這些梔子花都是媽媽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時候,春玲的心裡羞愧不已,春玲頓時覺得梔子花都失去了清香!細緻入微的心理變化反應出孩子們單純善良的心,不管大人的世界怎麼樣複雜,孩子永遠是那麼淳樸!

讀完這本書,感覺心裡酸酸的、甜甜的、暖暖的,讓我瞭解了另外一個城市的景色,也瞭解了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這真是一本值得我回味的好書!

原來,鳳凰花開依舊美麗 篇7

國二作文 ,898字

鳳凰花掛滿枝頭,紅似驕陽,鮮豔欲滴,花開美麗,香味四溢。

—題記

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時常騎著自行車送我上學,那時,年輕力壯的父親帶著我穿過大街小巷,我坐在後座,感覺像是在飛。我很喜歡父親帶著我玩,每天都可以兜風,並且每天都可以去那片鳳凰花林玩,那裡的鳳凰花是我見過最美的花。那花,好像把天空染了顏色,火紅的一片。這片鳳凰花林是我和父親常來的地方,也是我和父親的樂園。父親常會伸手摘一朵花送給我,一年又一年。

後來,我們搬去了大城市,雖然日子過得很好,卻沒有像老家那樣的快活。直到去年暑假,我們全家人都再一次回到了老家,那兒依舊未變。那濘泥的小路,那老舊的瓦房,還有,那片鳳凰花林。父親見我這般開心,便說:“走,我帶你兜風去!”我一聽,便立馬把自行車推了出來,父親騎上了自行車,帶著我再一次重溫當年的快樂。坐在後面,清涼的微風拂過我的臉龐,是那麼溫柔。我張開手,和風來了個大滿懷,陣陣的風中有一絲香甜,突然,我想起來了。是鳳凰花!我對父親說:“我們去鳳凰花林吧!”父親聽了二話不說,就調頭向那條路走去。

到了那片鳳凰花林,可面前卻出現了一個小山坡。父親看了看說:“這種小坡,對我來說完全沒問題。”我見父親這樣說,也就放心了。父親卯足了力氣,把自行車倒了好幾步,只聽“嗖”的一聲,父親便衝了起來,可一會車就慢下來了,父親費力地蹬著自行車,大滴大滴的汗珠從額頭落下。我想下來,好讓父親輕鬆一些,然而父親卻倔強的讓我坐著,還說:“就這樣的一個小坡,你下來做什麼,難道我還上不去嗎?”見父親這般固執,我也不再多說什麼了。父親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自行車推上去,而父親的汗早已是??透了衣襟,這時,一朵鳳凰花落在父親的肩上,像是一枚勳章,對剛才努力的父親的褒獎。

回到家時,父親坐在門前,反覆地問著:“我這是怎麼了?從前載著你跑整條街都沒問題,現在是怎麼了?”怎麼了?您身後的丫頭已經不再是小時候的那個丫頭了。怎麼了?您身後的丫頭不知不覺長了幾十斤。怎麼了?父親老了。

時光流逝,我長大了,鳳凰樹也老了,落在大地上,滋潤著泥土,但,那美麗卻未改變。而父親也一樣,雖然老了,但是,對我的愛,也從未改變。

百合花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77字

一篇優美的文章,就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讓我品嚐著人生的苦澀和甘甜;一篇優美的文章,就像一個調味瓶,讓我品嚐著人生的酸甜苦辣;一篇優美的文章,就像一艘向遠方行駛的小船,讓我走向人生的彼岸。

今天,我讀了一篇由林清玄所寫的《百合花開》。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偏僻遙遠的山谷裡,生長著一株小小的百合,它貌不驚人,可在內心深處,它認定自己就是一株潔白的百合。百合的想法引來了附近雜草的譏諷,鳳蝶鳥雀的嘲笑,可是它依然堅定內心的想法。終有一天,百合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它還努力的開花,結籽,年復一年,山谷上開滿了百合花,幾十年後,遠在百里之外的人,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花,這裡,被人稱為“百合谷地”。

在生活裡,有好多名人像《百合花開》這樣的,比如:杏林子他的全身被繃帶纏著,動彈不得,還有失語的殘疾,可他卻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他的手寫不了,就讓別人看著他的啞語代寫作品,他就是“深谷裡的那束百合花”。

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的人也有像“深谷裡的百合花”一樣。比如:前幾天,我們班組織的1500米跑步比賽,劉禪參加了,有的同學就說:“你這麼胖,還參加什麼跑步比賽,你就死了這份心吧!”但是,劉禪沒有放棄,仍然參加了比賽,他居然拿到了前三甲,他就是“深谷裡的那束百合花”。

在這篇文章中,我最喜歡句子是“我們要全心全意地、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百合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無數默默耕耘,不求奉獻的“深谷裡的那束百合花”,環衛工人、警察、公車司機、醫生、老師……

生活中,我們有可能也和野百合一樣,面臨著惡劣的生活環境,甚至是他人的譏諷、嘲諷、誤會、抑或是惡意的攻擊,我們要做的,就是像野百合一樣堅定自己的信念,把他人的攻擊當做自己前行的動力,去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和人生意義。

我要向深谷裡的百合學習,也做一個像百合一樣的人!

鳳凰花開的路口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17字

小雨沒有規律地從天空落往大地,外面起風了,吹落了楓葉,落在正在嬉戲的孩子身上;吹走了大雁,吹散了我們,又是一年大雁南飛,從此我們天各一方。

走在放學後寧靜的路上,看著街上的行人,人來人往從未停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國,世間萬物都在改變,唯有變是不可永恆不變的。冷不丁的一小鳥飛過,我停了下來抬起頭。雨打在眼鏡上,不知多久,一個匆忙的路人從我身邊跑過,我回過神,她奔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我眼前。

雨小了不少,我收起傘。秋風拂過,吹走了一天的心事。雨後的北京氣溫下降了不少,我不禁打了個寒戰。

也是一個下雨天,我們那時候最喜歡坐在學校的亭子裡,看到旁邊的小朋友們有說有笑地跑過去。很奇快,那時,不覺天冷,也沒有心事,飄蕩在雨中的只有那哈哈的笑聲。

不管是我們在時光中遺忘了彼此,還是彼此被時光遺忘。大地呀,你會記住今天的秋雨嗎?就像我還記得那時無話不談的你們一樣。

寫一封信寄給時光,再見啦,在這個難忘的午後。

鳳凰花開的路口,各自奔流。

處處蓮花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44字

“在這個粗魯的時代,細膩是要有的;在這個赤裸的時代,含蓄是要有的;在這個魯莽的時代,溫柔是要有的……只願人人心間蓮花開。”迎著一卷墨味書香,我,緩緩翻開了泛黃的紙頁,踱步進入林清玄締造的“另類桃源”。

第一次拿起林老的書,沒有那麼多的註定,更無平身所期待的巧合。只是孩童單純的嚮往吧。白淨素雅的書畫上鐫刻著五個濃墨潑灑出的大字—《處處蓮花開》。一瞬的邂逅,讓心無由的安靜,就若一桶摻著荷香的月光從頭頂緩緩傾瀉,釋光散香。我只想覓一個角落,安安靜靜地去了解這本書,認認真真地去訪尋這個人,無關任何嘈雜。

開卷。一頁頁白紙黑字,更像一朵朵傾盡溫柔描繪出的芙蓉花。每一字,樸實平淡,卻又是在平淡中醞釀出一個最純最淨的世界。林老說:“以平凡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思,以溫柔心除掛礙。”是了,說出這樣話的人,怎能不擁有一個至善至美的心。怎能不從繁雜中道出一縷禪意?心又澈了一層。

細品林老的書,總會發現,書中萬千總轉過一個“禪”字。無論是處處綻開的蓮花,還是一壺溫來下酒的月光,亦或是纏綿於詩詞間的微微茶香,佛性,深入其每一寸。也許是和兩次隱山修行有關吧,林清玄執著於將最深奧的禪意化入筆下一紙素箋中。也有人嘲諷林清玄,他們說,林清玄文章的禪意總是淺之又淺,無需多想,早已自現,這樣的文章只稱的上“偽禪”。對於這樣的評價,我是否定的。一個比喻便能盡述我的思量:林老就如一座跨越人佛兩界的橋,他將佛性的“淨”遍灑人間,誠然,他也將塵世的情懷融入“禪”中。“心美則萬物皆美,情深則永珍皆深”,這便是林老對“禪”最好的解讀。

蓮花處處開,香意自散來。我欣賞林老的這份通徹,更願意將林老對文字的追求化為我筆下的源源動力。

我多想要似林老般書寫下如水如境的生命之態。我願意在繾綣雜世中以情思、以淡然去凝結一抹厚重墨香。我渴望以己之筆,去勾勒出一條緩緩漫過赤裸腳踝的淺溪,讓文字的暢意四散開來。我向往筆下的文字能還讀者一份本心,誠如林老的文字之於冷血殺人囚犯。我在這邊仰望那頭林老那座高山,一顆飄忽的心似一頁汲滿靈氣的白紙潛入無盡海底,懂得沉澱累積,無關功名。

最後,謹以林老的一句話作為這篇小感的結尾:

我願意學習蝴蝶,再次蛻變,再次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頭,也不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