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相關作文20篇

麥芽糖隨想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2字

我的家鄉有一座美麗的舜耕山,每逢節假日,山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而對我來說,爬山=麥芽糖。

山腳下,到處是賣東西的小攤小販,其中有一對中年夫妻,一年四季,輪流在那兒支個小攤兒:一根扁擔,連著木製的小櫃和一塊油光發亮的鐵製大板。就是這簡易的小攤,卻能讓無數孩子停留在攤前,不肯挪步。

木櫃上豎著用木棍製成的展示架,幾隻褐色的小猴,一隻半透明的蝴蝶展翅欲飛,每回都會讓我垂涎三尺。瞧,那人拉開木櫃上的小抽屜,用半截木棍攪和一團糖稀放在鐵板上一滾,再用手在糖稀頂端捏出長長的細條,三下兩下捏出了小猴的大概形狀,然後用一把小剪七挑八挑,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猴就出現了:尖尖的耳朵,圓圓的眼睛,塌鼻樑,油瓶嘴,昂著頭翹著尾巴,似乎在調皮地望著我們。小猴的懷裡還抱著一隻口哨,那模樣惟妙惟肖,真是讓人不得不稱讚手藝“真棒”!

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手藝早已不多見,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著媽媽。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不好。偶爾花上幾分錢,買上這粘糊糊的麥芽糖做的小猴,心裡甭提多高興了。買了小猴根本捨不得吃,只用舌尖輕輕地舔一下,就那麼一丁點麥芽糖的味道在嘴巴里蔓延開來,媽媽還細細地品味它的香甜。一路上,媽媽還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引來路邊孩子的羨慕和嫉妒。回到家,媽媽仍然捨不得吃,插在窗臺上,天天看。一覺醒來的時候,糖猴竟然和木棍融為一體,化成了汁水。媽媽放聲大哭,一邊哭還一邊將帶有麥芽糖的木棍塞進嘴裡,恨不能把帶有甜味的木棍也吞進肚子裡……

每次我看見麥芽糖做的小猴,就彷彿能看見媽媽回憶那段往事時的樣子。如今,我舔著美味的糖猴,雖然不能體會媽媽當年的感受,卻能從媽媽的眼神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生活在變,時代在變,麥芽糖的甜味卻沒有改變!它就像一股暖流,溫暖著我的心田,也時刻提醒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麥芽糖的味道 篇2

國三作文 ,873字

當嘴巴吃的東西太多了,味道便早已泯然,唯有那份甜,瀰漫於心,久飄不散。

小時候,家住在巷弄裡,傍晚時分,時常會聽到“叮叮噹噹”的一陣敲打,富有節奏,由遠到近,我總會像兔子一樣握著錢撒開腿向這個聲音跑去。只見一個老頭已經放下了肩上的扁擔,“恭候”我的到來,“麥麥(溫州土話),又來買糖吃?”我害羞地點點頭,遞給他那皺巴巴,有些汗溼的五塊錢,老頭接過去,開啟蓋在扁擔上的布,拿出一個陶罐,還“乎乎”地冒著熱氣,只見老頭用兩根竹籤朝陶罐裡一扯,扯出一股黃澄澄的麥芽糖漿,糖漿在兩根竹籤之間牽來扯去,次數多了,那黃色的外表下漸漸顯露出絲絲銀線,一張一馳,來來複復,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在老頭的微笑下接過纏著麥芽糖的竹籤,連忙往嘴裡一塞,餘有的熱氣與糖的甜綿混為一體充溢齒頰,輕輕一咬,糖與牙之間便拉出了糖絲來,吸吮,將糖絲吸進嘴中,“太美味了!”忍不住驚歎。嘴裡咬著一根糖棍,手裡提著一袋糖塊,身後一抹暖陽,兒時的幸福不過如此。甜而濃的味道盪漾於心房,這是麥芽糖的味道,這是童年的味道,這是溫州文化的味道。

現在,麥芽糖如同一個絕跡物件,消失在高樓聳立的城市中。前幾天,走在街上的我又看到了那個受洗的兒時摯愛—麥芽糖。只不過他不在那竹質扁擔下了,而是在一個個包裝精美的禮盒之中,心中頓時翻起陣陣苦澀之感。但還是上前問道:“老闆,這怎麼賣?”“二十塊!”“有麥芽棍糖嗎?”“棍糖?呵,早沒了,就現在這機器糖還想纏起來!”心中百感交集,買了一盒子糖,剝開,放入嘴中,一種發膩的甜味充溢舌尖,一咬,發現硬邦邦的,再也沒有糖絲與牙齒的糾纏。嘴中的糖還是甜味,只不過變了,這不再是手工麥芽糖的味道,而是機器的;這不再是純真童年的味道,而是歲月的;這不再是傳統文化的味道,而是科技的。

我不知道人民日益增長的經濟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不知道科技的壯大是否應該取代傳統文化工藝,我不知道一去不返的時光是否能永記於我心。

但願吧,但願那份淳樸的麥芽糖的味道能出現在我嘴中,但願那童真的童年時光的味道再現於腦海,但願溫州傳統文化的味道重新返心間……

麥芽糖的味道 篇3

麥芽糖的味道作文70 ,745字

“麥芽糖!麥芽糖!又香又甜的麥芽糖,不怕你不吃,就怕你不嘗嘞!”街上趕著三輪車的商販吆喝著,我想著自己來城裡三年都沒吃過麥芽糖了,回憶著麥芽糖的味道,以至垂涎三尺了。甜甜的麥芽糖讓人想起甜甜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的老式自行車上,在泛著麥香的田間小路間,緊握著一杯麥芽糖度過的。秋天,麥子是金黃的,麥芽糖是金黃的,我的童年也是金黃的。外公是一個典型的白手起家的農民,當時正是靠著會做麥芽糖這門手藝才有了收入,並且還娶了我外婆。深秋,外公帶領全家去收割麥子,當然我也不例外,可我從來都沒有好好的幫過忙,鐮刀不讓我碰我就用手扯,麥穗扯斷了,麥子撒了一地,外公責怪我的頑皮,可我不以為然,田野上餘留著我歡快的笑聲,扯累了便飛奔回家。從外公的自行車裡躡手躡腳的取出一杯麥芽糖坐在臺階上細細品嚐,小勺使不上就拿雙筷子在杯子裡頭使勁的攪拌,挑出一團送入小嘴裡,麥芽糖拉著絲,細長細長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好像五色的絲帶格外迷人,不一會兒,杯子裡的麥芽糖吃完了,可饞嘴的我還是連杯壁都不放過,被小舌頭颳得乾乾淨淨,連螞蟻都不佔上一點便宜。

最開心的時候是每當入冬,外公外婆開始忙活起來,將麥子發出細芽,煮成漿,做出麥芽糖。而我則是眼巴巴的看著,許久麥芽糖都沒有出鍋,鍋裡都還是一層漿,沉不下心的我就又往鍋裡舀一勺往嘴裡送,燙得我哇哇大叫,外公外婆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嘟著嘴滿不服氣往一邊躲巴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那天,外公趕著車帶我去集市賣他的麥芽糖,我就是那個帶著草帽坐在外公自行車上的小孩,緊緊握著一杯金黃色的麥芽糖,那是一個金色的童年,像麥芽糖一般的香稠。

“給我一杯麥芽糖,老闆。”我惦記著童年的味道於是上前招手想要買一杯,當老闆把麥芽糖遞給我,我輕輕的舀出一勺迫不及待的送入嘴中,卻再也沒有兒時的味道。

麥芽糖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1字

在記憶深處的那一天,我和媽媽出去逛街。忽然,隱隱約約聽見“叮—叮—”的聲音,隨聲音而去,在一條小巷深處,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攤,那是一個老人在看小攤……

我快步走向前去,看見那個看守小攤的老人身著一襲布衣,骨瘦如柴,樣子十分樸素,令人印象深刻。

我看見老人攤子上有一粒粒白色的東西,好奇心驅使我去買下了一袋,老人告訴我這叫“麥芽糖”,我點了點頭。

我一拿到袋子,站在老人的攤子旁,一拿就是一大團。往嘴裡一扔,麥芽糖就漸漸在嘴裡融化。

我品出了,老人的麥芽糖確是人間的美味,吃老人的麥芽糖,猶如夏日中的風,令人神清氣爽!

後來,我成了老人忠實的客戶,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不厭其煩地穿過大街小巷,來到老人的攤前,買上一袋麥芽糖,迅速吃完,彷彿所有煩惱都不復存在了,作業也不多了……

後來,因為作業繁多,好久沒有去到老人的小攤。

在一次,我趁著空閒時間,跑去買麥芽糖,老人認出了我,對我露出微笑,遞給我一袋麥芽糖,拿著用來分離麥芽糖的工具,相互敲打著。

一直過了很久仍能聽見“叮—叮—”的聲音,那一袋麥芽糖,溫暖著我的主……

麥芽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8字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突然聞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記憶就像被什麼東西觸動了開關,思緒便如灑在宣紙上的墨跡般四溢開來。

是麥芽糖!

記得小時候住在外婆家的一陣子,最吸引我的就是麥芽糖,一種黏乎乎的甜食。一大清早,就會出現熟悉的叫賣聲:“賣麥芽糖嘍!賣麥芽糖嘍!”還伴著“叮叮”的聲音,那是麥芽糖師傅的錘子和鏟子擊出的聲音,在我聽來,它太有誘惑力了,比任何音樂都美妙。

我常常拉著外婆的袖子,嚷嚷著要買幾塊。可外婆卻對我說:“這東西很黏牙的,還是買幾塊硬糖解解饞吧!”我硬是拽著外婆往外走,那甜甜的香味讓我的心被爬爬蟲佔領,撓得我癢癢的,非要買幾塊來吃吃呢。外婆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只能答應買上一袋。

循著“叮叮”的歌聲,走到賣麥牙糖的師傅跟前。只見他佈滿皺紋的臉上始終掛著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身上披著件樸實而又幹靜的棉布大卦,手上時刻粘滿了一層白白的粉狀東西,案臺上鋪著一塊大大的平整的麥芽糖,油汪汪地泛著光。

見有客人了,他就根據客人的要求,嫻熟地拿著能敲開麥牙糖的工具,“叮叮”敲下幾塊放在木板上的大糖塊,一稱,八九不離十。當然,他總是會給孩子多放那麼一塊的。接著,將這一塊塊糖裝入袋,遞到我的手中。糖塊形狀不一,大小不同,但塊塊都是乳白色的,中間還鑲著黃黃的硬硬的東西,至今也不知道這是什麼。

拿來後,我抓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黏是它最大的特點,牙齒咬合的時候你就明白“藕斷絲連”了,經常是黏黏的東西在牙縫中蔓延開來。甜,不是那種糖精般的甜,而是一種舒爽的甜味,甜而不膩,吃了也不會甜掉牙根。吃這種糖,絲毫不用擔心會像吃巧克力、糖果那般,損壞你的牙齒,會長蛀牙。我最喜歡含在嘴裡,等它的甜在嘴裡鼓脹滿了,再嚥下去,有時一口吸不過來,它就吱溜跑出了嘴角。嘬嘴吸是我特有的吃法,那時候你會感覺除了甜,還有絲絲涼,好像風順著糖的紋理在滑行。

多麼懷念那種味道啊!雖然城市現在也有麥牙糖,但我發覺味道不一樣了。不知是我口味變了,還是麥芽糖變了……

麥芽糖品嚐記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7字

今天寫字課上,王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塊麥芽糖。從沒見過這種糖,也就特別留意觀察了。

麥芽糖披著一身薄薄的白色婚紗,黃色的肌膚若隱若現。它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三角形的,有方形的,還有不規則圖形的。老師說,原先它是一塊大圓餅,後來被敲碎了,形狀也就各不相同了。麥芽糖一到我們手中,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放入嘴裡。先是濃濃的麵粉味,漸漸地變甜了;也變粘了,粘在了牙齒上。

我試著用舌頭左舔右舔,可這小傢伙似乎跟我的感情深著呢,就是不肯移位,只能讓它像棉花糖那樣自己慢慢化掉。不過,我慶幸自己不是灶王爺。我們這裡有個習俗:臘月二十三,人們都要用五穀、糖類供灶王爺,不然他就會向玉皇大帝報告不好的訊息。灶王爺把人們供奉的麥芽糖放嘴裡一嚼,哪知被粘住了,就不好開口了,也就說不了人們的壞話啦,人們就可以過一個開心年。

三四分鐘過了,那一小塊糖不粘牙了,可是變鹹了。老師說這是因為糖快吃沒了。

品味麥芽糖,先無味,後變甜,再變鹹。這不就跟人生一樣嗎?品箇中滋味,嘗人生百態。

賣麥芽糖的老人 篇7

高三作文 ,1102字

家門口不知何時多了位賣麥芽糖的老人。

和普通商販一樣,老人也有個小音箱。不過,他那音箱裡,從來沒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飄出,卻總是傳出來一陣陣聒噪的“咿咿呀呀”,老人甚至會跟著那戲曲聲低低地呻吟,那聲音,如同一道魔咒,催著我立刻離開這個地方。

老人並不是每天都來,隔三岔五地,我就需要加快步伐,通過那個令人厭憎的角落。

和往常不一樣,我坐在爸爸的車上,看著街旁一成不變的風景,平時走路看慣的街道倒也生出了幾分魅力了。爸爸突然驚奇地叫到:“哎,居然有賣麥芽糖的!”我一聽,愣住了。

“什麼麥芽糖?”

“那可是一種美味啊!就是用米、大麥、粟等糧食經發酵製成的糖類食品,我們小時候的無上至寶啊!如今倒是不常見,也對,現在水果糖、什錦糖、巧克力什麼的,都把你們的舌頭慣壞了,還有誰來買這不怎麼甜的麥芽糖呢!哎……”

爸爸那副回味雋永的神情倒勾起了我的好奇,我開始期待下一次自己步行經過老人的時刻了。

一連一個星期,我天天巴望著從那裡走,卻怎麼也沒有見到那位老人。莫名其妙地,心裡有些異樣的情緒。

老人終於出現了,我遠遠地便見到了他的攤位,加急步伐趕過去。到了跟前,我竟然遲疑了。我在距離老人兩三米遠的地方駐足不前,打量起老人來。

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啊!瘦削的面龐似用刀刻出的一般,每一道皺紋就如那樹木錯綜複雜的根,爬滿了老人的臉龐。下巴處,幾莖稀疏、灰白又顯得乾癟的鬍鬚,倔強地立著,不經意地為老人的臉增加了幾分溫暖。

一位看起來對老人很熟悉的中年男人來到攤前,問道:“張爺,前兩天怎麼沒來啊?”“孩子生病了,沒人照料啊!”老人低低地應到。我這時才發現,一直隨著老人的音箱今天也沉默了。

我輕咳一聲,老人抬起頭,輕聲問道:“買糖啊,丫頭?”一雙渾濁卻異樣淡然的眼睛輕輕地掃過我,如一道光,透過那昏黃的宇際,飄落在我的臉上。“來———來一塊,不,來兩塊糖。”我語無倫次地應聲到。老人輕輕地點點頭,拿起那把小錘子,熟練地敲下一小塊,我接過那糖,付了錢,輕輕地說了聲“謝謝!”。

掰開一小塊,丟進嘴裡,一種淡淡的甜自然盪漾開來。麥芽的香氣、自然的甜味、歲月的味道交織在一起,閉上眼睛,恍惚間,我彷彿置身一片金黃的麥叢中,風拂過,傳來陣陣香氣,那是風吹麥浪的味道。

我回過頭,大聲地對老人說:“爺爺,把音樂開啟吧!”

麥芽糖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9字

“叮叮叮——叮叮叮——”從遠處傳來了悅耳的聲音。走進一看——糖分充足的麥芽糖。拿出了五元錢,買了一小袋麥芽糖,雖然有些粘牙,但很合我的胃口,這使我想起我在四年級時發生的事。

記得那是個晴朗的夏天,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影子,鳥兒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旁舞蹈。中午12:30分,這美好的天氣並沒有使我精神百倍,我帶著疲倦的步伐走出學校,腦海中不斷浮現排練的音樂,我又累又餓,校門口,我發現了一位年邁六十的老爺爺左手上夾著鐵鏟,互相敲擊著,右手上提著個木桌,木桌上井然有序的擺放著一個個麥芽糖,我立刻興奮起來,無精打采的感覺被太陽蒸發了,像是在絕望中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來到老爺爺身旁,我摸了摸口袋口袋,心裡一震,完了,沒帶錢。我低著頭,聞到了我心愛的味道,愣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老人持到這幅情景,咧了咧嘴,小姑娘,小沒帶錢。他略有口音,不過語氣,帶著使人暖心的慈祥。我微微地點了點頭:“是啊,我忘記帶錢了,要不……”語意未了,只見一邊用鏟子切麥芽糖一邊說:“沒事”,他把切好的麥芽糖放到了一個塑料袋中:“這袋糖就送你了。”他衝我笑了笑,臉上的皺紋隨之增加了。我難為情地說:“這樣不太好,明天我給您錢吧。”他掀了掀後首:“好吧,我明天反正在這兒的。”我欣慰的點了點頭,說了一聲“謝謝”便離去了。我嚼著這甜得入味了軟糖,心立刻暖了起來。甜味不僅進入了我的味蕾,同時也流入的心裡。

第二天正好是畢業典禮,當我向同學提起此事時,同學吃驚的對我說:“就是那個老頭兒啊!我知道,他的孫女在我們學校上學,讀六年級,孫女的父母都離婚了,老太婆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了,就留下他和他的孫女,為了供應孫女吃喝,他去賣麥芽糖,孫女也教順,幫他一起做,學習也不錯,聽說考上了星海半免。”我極為吃驚,放學後,激動的來到昨天的地點,沒有看見昨日的老人。一日、兩日、五日,我多次經過這裡都沒有瞧見那位老人的身影。

此刻,我嚼著口中的醫療芽糖,口中無窮回味。

那甜味還在我口中緩緩流淌流淌……

河坊街的麥芽糖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杭州河坊街是南宋御街,繁華而熱鬧,有著古色古香的歷史韻味。這裡,各類特產小店鱗次櫛比。每每節假日我總喜歡在小巷中穿梭,除卻到那裡去尋些新鮮玩意兒,更是為了解我的饞——吃麥芽糖。

“砰、砰、砰”,遠處傳來幾聲悶響。尋聲望去,一位大叔穿著全白的廚師服,手裡舉著一個大棒槌,用力擊打著砧板上的一塊白色麵糰。他一邊敲,一邊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歡迎免費品嚐”。

老主顧們都知道“歡迎品嚐”,不光可以吃,還可以親手參與制作。恰好來了一位帥哥,全身肌肉、力大無比。他興沖沖地跑過去,接過大叔遞過來的棒槌,高高舉起,用力地錘下去,一下又一下,但卻只朝一個位置錘。大叔見了,急忙說道:“棒槌不能只打一個地方,要均勻地錘打,才能使每個位置都有嚼頭”。他接著講解,“麥芽糖是老杭州的傳統美食,裡面流淌著老杭州的氣息。我家的麥芽糖是最正宗的,祖傳手藝,純手工製作”。說著,大叔將帥哥打的麥芽糖進行了重加工,不到十分鐘,麥芽糖就做好了。空氣中瞬間瀰漫一股清香,引來路人駐足觀看,紛紛忍不住拿一塊嚐嚐。

“來來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當然從不會錯過。

豆子發芽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15字

老師總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了尋找生活的美與發現,我便告訴媽媽我想觀察媽媽我想觀察身邊常見的植物。媽媽為了讓我更好的進行觀察,找了許多豆子,有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

中午,我把每種豆子挑出一些泡在水裡,然後就目不轉睛地看著。媽媽說:“你別老盯著,一下子哪會有變化,過一會再來看。”

過了十分鐘,我又去看那些豆子,發現綠豆和紅豆一點變化也沒有,而黃豆和黑豆起了一些“皺紋”。黃豆皺紋巴巴的像我愛吃的葡萄乾。黑豆皮坑坑窪窪的像一顆顆地雷花的種子,真是太有趣了。我想為啥綠豆和紅豆沒變化呢?可能是它們“臉皮”太厚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我就跑進廚房去看那些豆,發現它們的體積變大了不少,有原來的兩倍大,胖乎乎的,看上去很可愛。

中午,我發現豆子的芽越來越長,大約有兩釐米了。這些小芽嫩嫩的,水靈靈的,很可愛。

吃午飯的時候,媽媽把黑豆和黃豆的豆芽挑出來給我們扮成了冷盤。吃著自己泡的豆芽,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酸酸的冰糖葫蘆 篇11

國三作文 ,907字

記得我七歲那年,剛剛認得幾個字。一次翻看我家的戶口本,爸爸告訴我,哪一頁是媽媽的,然後隨口說了一句:“你媽的生日快到了。”這件事我記住了。我過生日,媽媽都會給我買禮物,媽媽過生日,我也給她買一件禮物吧!買什麼好呢?對了,媽媽愛吃山楂,也經常給我買山楂糖葫蘆吃。不如就給媽媽買一串糖葫蘆吧!

過了兩天,媽媽的生日到了,正好也是趕集的日子,我早早地跑去集市上。集市離家不算遠,平時大人領著去,很快就到了。這次我第一次單獨去集市,不免有些害怕,一會兒擔心有偷小孩的,一會兒又怕錢掉了……最終我還是順利地到了集市上,找到平時常買糖葫蘆的那個地方,買了一根糖葫蘆,然後飛快地跑回家。

母親趕集回來了,疲倦地坐在沙發上。我蹦蹦跳跳地來到母親跟前,抓起母親的手說:“媽,我給你買了一樣好東西,嚐嚐吧!”說著就把糖葫蘆塞到母親手中。

母親先是驚愕了一陣子,然後微笑了,撫摩著我的腦袋。一種溫暖的、甜甜的感覺湧上了我的心頭,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特別的幸福。

我看到母親並沒有吃,便推了推母親的手說:“你快嚐嚐。”母親微笑著點點頭,但我分明看到母親的眼裡閃著淚光。母親怎麼了?

在母親咬下第一個山楂之後,淚水一點一滴地落了下來。我好奇怪:“是不是山楂太酸了?”母親搖搖頭:“沒,媽是高興的……”母親拭去了淚水,繼續吃著糖葫蘆。看到這裡,我放心了。

吃完之後,母親問我:“你哪來的錢買糖葫蘆?”當時糖葫蘆一塊五,對於我來說還是一筆“鉅款”,我說:“你每天給我兩三毛錢零花錢,攢多了就能買了。”母親看著我,彷彿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但她沒有再說什麼,起身去倒水喝了。

我也玩去了,這一天玩得非常開心,把母親哭著吃糖葫蘆的事拋在了腦後。

聽到母親總跟別人提起這件事,我一度很自豪:我也送生日禮物給母親了!後來長大了,母親再提起這件事來,我卻感到了不安:母親養育我這麼大,我只不過送給她一串糖葫蘆,卻讓她念念不忘這麼多年。

可她當時為什麼要哭呢?後來我看到了一句話—

“父親給兒子東西時,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時,父親哭了。”

原來,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換來孩子微不足道回報,就能讓母親倖福至極!母親,何等容易滿足啊!

棉花糖中有乾坤——讀《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有感 篇12

讀後感 ,625字

讀一本好書,好比在和聰慧的智者談話,使你混沌的腦瓜日益聰穎;讀一本好書,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遠眺,讓你的視野更加開闊。《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如同一縷清風,給炎熱的假期帶來了陣陣清涼。

主人公小女孩珍尼弗愛遲到,缺乏自信,沒有目標,不會理財……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不解與抱怨,但通過父親喬納森—一個成功富有的商人,通過一個“糖花糖實驗”的故事,改變了自己,給予了自已實現夢想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棉花糖實驗的規則是:一個孩子如果能在一個大大的、甜甜的、帶著徐徐清香的棉花糖前忍住十五分鐘內不吃棉花糖的,便能得到兩個棉花糖。對於孩子來說在這麼大的誘惑力下不吃棉花糖的是少之又少,許多孩子都經不起誘惑敗在了棉花糖的腳下。而喬納森在大大的誘惑前卻經住了考驗,成為特殊的一員,長大後成為一名成功的人事。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而是自身。只有很好的堅持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外界的壓力及誘惑,讓壓力及誘惑在你面前屈服。

生活中處處都有“棉花糖”,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使我明白勇敢自信,生活才會對你微笑;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讓我懂得時間的珍貴,它永不會停下等你;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令我知道處處節儉,意外驚喜就在後面。在太多的現實棉花糖前,如果你經受住了考驗,如果你能堅持下來,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因為它將成為一個甜美的支點,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鑄就夢想的基石。

做生活的強者——《兔子糖丸》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755字

《意林》這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而最讓我感觸至深的一則故事叫做《兔子糖丸》。

這則故事的女主人公南煙是一個討厭學校的學生,後來她遇到一隻小兔子什麼都變了,那隻小兔子給她一個藥丸,還說吃了這個糖丸無論做什麼別人都看不。吃了糖丸的南煙變得隨心所欲、無法無天,直到有一天成為了一隻兔子,這時侯南煙才明白吃下糖丸的副作用。當她在城市呆不下去時她決定和那隻兔子一起去森林,南煙在森林裡吃盡了苦頭:寒風、暴雨、狼……這時候她想到了爸爸媽媽、想到了學校、想到了朋友們……當她不吃糖丸後,她就瘋狂地跑,原本迷失了的道路就忽然出現了,重回到學校的南煙就勤勞地整理宿舍,每天都積極地上學,在不知不覺中,她發現自己身上的毛正在慢慢脫落,最後南煙又成了隱形人,這時她發現學習也不是那麼難了。雖然現在別人依然看不見她,但是,她覺得自已很充實很快樂……

讀完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生哲理:當每個人被帶到這個世界上時,都具備著自已的才能和力量,要找到自己對生活的激情和目標。當我們受到挫折,就要努力去想自己的長處和自己所擁有的力量。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努力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現在有許多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不是積極地克服,而是消極地逃避。前幾天一個初三生,因為暑假作業沒有完成被老師家長批評了幾句,他一時想不開,為了逃避現實,他愚蠢地選擇了跳樓。同樣的,上個月,一個將要入學的大學生跳樓自殺了,原因很清楚:他被電信騙走了入學的費用共1萬元,他要逃避這個現實,於是自殺。這不是逃避?是什麼?錢可以再掙,急需用錢可以從親朋好友借,如果借不到可以尋求找社會的幫助!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兔子糖丸》讓我深深懂得:遇到困難,我們應該選擇正確的解決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讓我們在困難面前不逃避,不退縮,做生活的強者。

奶奶的糖葫蘆 篇14

高一作文 ,955字

也許舊日的時光就如相簿裡的照片,只可翻看,無法重演。

—題記

泰戈爾曾經說過,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假若詩人願為今朝作詩,也許最遙遠的距離不再是無以言說的愛戀,而是翻起往日照片,卻不敢去回憶……

照片上的你還是笑得那樣甜,輕風揚起了你的嘴角,春光蕩起了你的笑顏。樹影婆娑,春光零落。你於薄暮晨曦中淺綻的微笑如一抹驚鴻,自此定格成回憶。

親愛的奶奶,你在天堂可否安好?

當晶瑩的糖葫蘆初入口中,還是我幼時。

每次我和奶奶去趕集,她都會拉起我的手走向擁擠的人群,去買一串火紅的糖葫蘆。當我手中拿著糖葫蘆把它送入奶奶的嘴中時,奶奶總是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濃密的頭髮,慈愛地說:“乖孫女,奶奶不吃。”隨後嘴角盪漾著一抹暖陽似的笑,那時,你的臉上還沒有被歲月碾過的痕跡,你的頭髮還沒有被時光抹上銀白。

春季蕩去,夏日沁入,歲月流轉,不止不休,時光的輪盤輕輕轉。當晶瑩的糖葫蘆再入口時,以到我豆蔻年華。

奶奶總是跟在我身後,問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我卻總是板著臉應付著一個個問題。奶奶的手中依然握著一串糖葫蘆,因為她知道她孫女愛吃。那火紅的糖葫蘆映著你佈滿滄桑的手,顯得格外蒼老,我卻無動於衷。於是你我之間漸行漸遠,眼前的糖葫蘆再也不那麼可愛清晰了。

我回頭望了望你的身影:花白的頭髮在風中搖曳,顯得凌亂而頹廢,臉上已佈滿歲月的爬山虎,脊背些許佝僂,雙手也未有當年那麼有力。只是,那手中,從未消失的是那串糖葫蘆。你的身影在風中瑟瑟發抖,單薄的身子顯得弱不禁風。一陣微風吹過,你用顫微微的手撥了撥額上的銀絲。

一剎那,我眼中的液體肆意蔓延,周圍的景物模糊不清卻只有你清晰依然,於是我向你走去。

當晶瑩的糖葫蘆又入口時,你卻已離我遠去。

病房中,你虛弱地躺在床上,潔白的床單映得你的臉更加蒼白。你的口中吐出顫微微的音節:“那裡還有你喜歡的糖葫蘆。”

我的手中緊握著那串糖葫蘆,看著你額前的白髮盡顯淒涼。在親愛的你面前,在火紅的糖葫蘆反襯下,我潸然淚下。

幾天後,傳來你的噩耗,你說你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那裡有火紅的糖葫蘆陪伴你。奶奶走得很安詳,像一具雕塑。

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有些事一轉身可能就是一輩子。有些東西要用一輩子去回憶。

親愛的奶奶,願你在天堂安好。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讀後感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3字

暑假裡,我讀了《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告訴我們怎樣通過“延遲享樂”學會管理自己,讓我們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第一塊棉花糖是提供學習動力的紅色棉花糖。我知道了把書念好的好處:把書念好,做任何事都會充滿自信;把書念好,班上的同學都會信任我;把書念好,就可以上好的學校;把書念好,就可以吸引老師的注意;把書念好,父母會感到很驕傲。我知道了念好書有這麼多好處,對學習就有了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

第二塊棉花糖是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比如上臺演講的時候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可以把臺下的觀眾當成空氣,忽視他們的存在;要寫出稿子做好準備,多加練習;還可以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根據自己的錄音一遍一遍的調整自己的語速,最後到達最好的效果。

第三塊棉花糖是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做什麼事都不要遲到,要守時。不要覺得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其實遲到幾分鐘,就等於損失了幾分鐘。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即便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不可能把失去的時間買回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遵守和別人約定好的時間,做一個守時的人。

第四塊棉花糖是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如何利用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做個規劃,每部分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買可不買的,那些不需要買的東西,我們就可以不買,做到不亂花錢。另外可以存一部分零花錢,把存起來的錢用來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或者捐一部分給山村的孩子,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

上面這四塊棉花糖是我最喜歡的。它讓我學到了一些道理,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

《爸爸的花椒糖》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93字

在暑假中我讀了林海音的一本書名叫《爸爸的花椒糖》故事中形象的描寫了林海音兒時與爸爸發生的趣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於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經商,出生後不久回到臺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後來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以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聞名,是關於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則小故事,曾改編成電影。

林海英兒時將花椒鹽誤以為成花椒糖,從而上演了一番動人情趣的故事。

兒時的林海英頑皮可愛,屬家裡的開心果,打小聰明好學,寫出的這本《爸爸的花椒糖》更是惹人喜愛,受眾大讀者的歡迎!

林海音花椒鹽當成花椒糖炒了一盤花生米,當全家人都期待著花生米上架時……。驚呆了,這是什麼味道啊?簡直五味雜陳!使得大家哭笑不得,心裡覺得女兒第一次下廚很欣慰,又想到這五味雜陳的味道,心裡不禁自相矛盾!有一次,有人打來電話,海音去接,彬彬有禮的與陌生人講話,海音爸爸看見了,心裡不甚歡喜,我的女兒真棒!不論對誰都這麼有禮貌!定會人見人愛的!

他的爸爸百感交集,為自己的女兒彬彬有禮感到自豪,為自己女兒的廚藝而感到懊惱!海音爸爸頓時腦子裡一片混沌!

有一天,海音對爸爸說:“爸爸,對不起讓您操心了,我覺得我應該好好改改自己,讓自己做事情做的更完美!您說呢?”海音爸爸聽了高興的不得了急忙拉住海音的手,說:“孩子,你有這個想法我非常贊成,你爸爸以後就看你了!”

故事大體就是這樣,這裡面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無窮的知識寶典,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希望大家有空也一起來讀讀林海音寫的這本書!定會讓你們受益終生!

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示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完美無缺,免得讓家人擔心,為人處事一定要彬彬有禮,打理事情要井井有條!

《爸爸的花椒糖》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98字

《爸爸的花椒糖》這本書是林海音回憶童年和在北平的一些美好的故事。

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講的是林海音的爸爸糖和鹽不分的故事。她的媽媽那天出了遠門,打電話叫爸爸幫媽媽燉的番茄牛肉湯放上鹽,可是爸爸卻放了糖。一天媽媽去接了個電話,但幹培花椒還在火上,沒有人會弄,這時爸爸來了,經過仔細的翻炒再放上點鹽,就這樣完成了。晚飯時,爸爸讓林海音在炸花生上放點花椒,爸爸嚐了三顆,問林海音是不是放了糖,她說不是,原來是爸爸在炒花椒時放了糖,不是鹽,大家哈哈大笑。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生活中跟媽媽發生的幾個小故事。一次考試後,我卷子上有一道題不會,我向媽媽請教,媽媽耐心的給我解答,但第二次考試後,那道題我還是錯了。媽媽很生氣,但她又耐著性子給我講了一遍。第三次遇到這道題,我毫不猶疑,馬上想起了媽媽給我講題的所有步驟,這道題我終於寫對了。

還有一次跟朋友踢球,場上的我快速跑動,我抓住一切的機會射門。機會終於來了,我一個大力飛射,球進了,但是進的是自己隊的大門,我十分尷尬。在場邊的媽媽看到了,笑得前仰後合,但她鼓勵我說:“你跑動的很積極,射門也很有力量,下次可要看好球門再射啊!”上半場結束了,調換場地。我還是像剛才那樣,全力以赴的奔跑,球又進了,這次球射對球門了,我興奮極了。

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媽媽耐心給我講解;在我失去希望的時候,媽媽給我鼓勵。生活中她無時無刻都在我身邊,給我溫暖和愛!

《我的小羊駝——蜜糖》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949字

我喜歡小動物,喜歡養小動物,也喜歡閱讀和小動物有關的文章。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我的小羊駝—蜜糖》,多日之後,我的心情依然沉重,不能從小蜜糖的悲慘命運中走出來。

《我的小羊駝—糖》這本書講的是一隻小羊駝在出生不久,媽媽就去世了。工作人員說,為了安全起見,那隻小羊駝要在草原上呆上幾年,於是,作者領了回去,並和它生活在一起。

作者和蜜糖的生活是愉快的,她精心餵養蜜糖,總是把最有營養的東西餵給它。蜜糖喜歡吃手抓飯,一看它滿嘴都是飯粒,就知道它又偷吃了。睡覺的時候,作者總是讓蜜糖的頭放在她的腿上,保持最舒服的姿勢。蜜糖每次醒來,總是用碰鼻子的方法來向作者問候早上好。蜜糖很招人喜歡,只要一領它出去散步,就有一大群人跑過來圍觀它……

蜜糖長大了,為了它的身體健康,還是被送回了養殖區。不幸的是,蜜糖被送回養殖區兩個月後的一天,它在一次來歷不明的狼群突襲中給咬死了。想想作者該是多麼悲傷啊,她始終不相信自己心愛的蜜糖死了,她在羊駝群中跑來跑去,大聲地、不停地喊著蜜糖的名字:“蜜糖,蜜糖,是我,我來看你來了!”“蜜糖,你快出來啊,你可別嚇唬我啊!”“蜜糖,你可答應過我,咱們倆永遠不會分開,你可不能不講信用啊,蜜糖、蜜糖……”。

無論作者喊破嗓子,喊破心,蜜糖也永遠不會回來了,她跌坐在地上哭了起來。讀到這裡,我也很傷心,想想可愛的小蜜糖,想想她們以前過的日子是那麼快樂,那麼自由,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對於作者的傷心,我感同身受,因為在不久前,我也和我心愛的小花分別了。小花是我養的一條小狗,養了兩年多,因為無人照料,媽媽把它送回了老家。每當我們回老家時,小花老遠看到我們的車就蹦跳著來迎接我們。我下了車,小花就不斷地往我身上撲,用身子蹭我的腿,用舌頭舔我的臉,親得不得了。當我們走的時候,它又追趕著我們的車跑,不想讓我們離開。每當我從車窗看到小花跟在車後跑得大汗淋漓也不停下,我的心裡就像刀子劃了一下那樣疼。我也捨不得離開小花,離開我的好朋友。

其實,這個世界的主人不光是人,還有動物,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善待動物,把動物當做自己的好朋友,動物也會像朋友一樣的對待你。我們只有愛護動物,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人類才會有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品嚐芽苗菜的辣爽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5字

昨天晚上,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就是拿一個精緻的小盤,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要拿盤呢?我更期待了!

下午老師讓我們站隊去生態實驗室,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到了門前,我頓時驚呆了,原來裡面擺滿了無土栽培的實驗用無土栽培的小苗,有管道培,有基質培,我看見了一個熟悉的人那就是段老師,在農博園的時候就是他教給我們怎樣進行無土栽培實驗的,這次當然也是他來給我們做示範,段老師從盒子裡拿出一層層的水蘿蔔根和一把小剪刀,我的疑惑更加重了,“孩子們,”段老師開口了,我邊認真地聆聽起來:“今天就讓你們嘗一嘗無土栽培的實驗成果。”我疑惑起來:不會就是這些水蘿蔔苗吧?段老師說:“這些芽苗菜是無土栽培種出來的,你們趕快嘗一嘗,下面我來做個示範如何剪下來。”說完段老師便拿著剪刀在上面,咔咔的剪了起來,我們也在認真地看著老師也在認真地學。

老師讓我第一個先來收割品嚐,我便認真地剪了起來,剪完便放在我的小盤裡吃了起來,吃進口裡一股火辣辣的味道在我口中散開,我趕緊拿出水杯喝了一大口水,老師又叫了下一個,那個同學又開始剪了起來……那一股水蘿蔔的辣味一直在我口中瀰漫,久久還未散去。

原來無土栽培種的東西和普通土種的東西一樣甚至比普通土種的東西還要好吃,以後我也要嚐嚐我的勞動果實!

一粒糖的憂傷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5字

媽媽是一粒糖,甜甜的,略帶一些酸澀。而稍一轉身,你就會注意到,它的背面竟然全是我“贈送”給她的憂傷。

—題記

小時候叫的最多的是“媽媽”,而長大後最煩的竟然是媽媽!是什麼造成了這一現象?是媽媽過度的關心?還是我們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媽媽是我堅強的後盾,所有的壓力她一人承受,所有的打擊她一人支撐。可令我驚訝的是,如此堅強的媽媽也會默默流淚?!每年春天,我都要咳嗽上兩三個月,日夜不停。媽媽整夜未眠,拿著藥,擔憂地望著熟睡的我。我一咳嗽,媽媽立刻衝好藥,扶我坐起來,餵我藥吃。沒幾天,我就被折騰得叫苦不迭,媽媽更是臉色蒼白,顯得十分疲勞。一天晚上,睡得正香,突然被一聲抽泣吵醒了。抬頭髮現媽媽正坐在床邊低聲哭泣。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怎麼哭了?”媽媽被我嚇了一跳,趕緊伸手抹了抹臉上的淚珠,說:“好孩子,時間不早了,趕緊睡吧。”我不甘心,繼續問:“媽媽告訴我嘛,不然我就不睡了。”媽媽強顏歡笑地說:“沒事,眼睫毛進眼裡了。”幼小的我還什麼都不懂,便信以為真,乖乖的又睡了。長大後的我才明白,那不是因為眼睫毛進眼裡了,而是因為媽媽看著被病魔折磨著的女兒心酸而落的淚啊!

媽媽,我長大了,我真的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會求助於你的小寶寶,不再是那個只會讓你擔憂的小孩子。媽媽,今天我要和你說一聲“謝謝”,一聲在我的心底憋悶了多年的“謝謝”,一聲難以說出口的“謝謝”!謝謝,謝謝您這麼多年一直無怨無悔的照顧我!媽媽,你休息一下吧,相信我,我能照顧好自己!

媽媽,您就像一粒糖,越舔越甜,越甜越想吃。但我會拒絕它的誘惑,因為我知道只會越舔越少,我不想到最後才懂得珍惜。媽媽請您放心,我不會讓您再揹負起那麼多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