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隨想相關作文20篇

麥芽糖隨想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2字

我的家鄉有一座美麗的舜耕山,每逢節假日,山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而對我來說,爬山=麥芽糖。

山腳下,到處是賣東西的小攤小販,其中有一對中年夫妻,一年四季,輪流在那兒支個小攤兒:一根扁擔,連著木製的小櫃和一塊油光發亮的鐵製大板。就是這簡易的小攤,卻能讓無數孩子停留在攤前,不肯挪步。

木櫃上豎著用木棍製成的展示架,幾隻褐色的小猴,一隻半透明的蝴蝶展翅欲飛,每回都會讓我垂涎三尺。瞧,那人拉開木櫃上的小抽屜,用半截木棍攪和一團糖稀放在鐵板上一滾,再用手在糖稀頂端捏出長長的細條,三下兩下捏出了小猴的大概形狀,然後用一把小剪七挑八挑,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猴就出現了:尖尖的耳朵,圓圓的眼睛,塌鼻樑,油瓶嘴,昂著頭翹著尾巴,似乎在調皮地望著我們。小猴的懷裡還抱著一隻口哨,那模樣惟妙惟肖,真是讓人不得不稱讚手藝“真棒”!

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手藝早已不多見,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著媽媽。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不好。偶爾花上幾分錢,買上這粘糊糊的麥芽糖做的小猴,心裡甭提多高興了。買了小猴根本捨不得吃,只用舌尖輕輕地舔一下,就那麼一丁點麥芽糖的味道在嘴巴里蔓延開來,媽媽還細細地品味它的香甜。一路上,媽媽還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引來路邊孩子的羨慕和嫉妒。回到家,媽媽仍然捨不得吃,插在窗臺上,天天看。一覺醒來的時候,糖猴竟然和木棍融為一體,化成了汁水。媽媽放聲大哭,一邊哭還一邊將帶有麥芽糖的木棍塞進嘴裡,恨不能把帶有甜味的木棍也吞進肚子裡……

每次我看見麥芽糖做的小猴,就彷彿能看見媽媽回憶那段往事時的樣子。如今,我舔著美味的糖猴,雖然不能體會媽媽當年的感受,卻能從媽媽的眼神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生活在變,時代在變,麥芽糖的甜味卻沒有改變!它就像一股暖流,溫暖著我的心田,也時刻提醒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麥芽糖的味道 篇2

國三作文 ,873字

當嘴巴吃的東西太多了,味道便早已泯然,唯有那份甜,瀰漫於心,久飄不散。

小時候,家住在巷弄裡,傍晚時分,時常會聽到“叮叮噹噹”的一陣敲打,富有節奏,由遠到近,我總會像兔子一樣握著錢撒開腿向這個聲音跑去。只見一個老頭已經放下了肩上的扁擔,“恭候”我的到來,“麥麥(溫州土話),又來買糖吃?”我害羞地點點頭,遞給他那皺巴巴,有些汗溼的五塊錢,老頭接過去,開啟蓋在扁擔上的布,拿出一個陶罐,還“乎乎”地冒著熱氣,只見老頭用兩根竹籤朝陶罐裡一扯,扯出一股黃澄澄的麥芽糖漿,糖漿在兩根竹籤之間牽來扯去,次數多了,那黃色的外表下漸漸顯露出絲絲銀線,一張一馳,來來複復,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在老頭的微笑下接過纏著麥芽糖的竹籤,連忙往嘴裡一塞,餘有的熱氣與糖的甜綿混為一體充溢齒頰,輕輕一咬,糖與牙之間便拉出了糖絲來,吸吮,將糖絲吸進嘴中,“太美味了!”忍不住驚歎。嘴裡咬著一根糖棍,手裡提著一袋糖塊,身後一抹暖陽,兒時的幸福不過如此。甜而濃的味道盪漾於心房,這是麥芽糖的味道,這是童年的味道,這是溫州文化的味道。

現在,麥芽糖如同一個絕跡物件,消失在高樓聳立的城市中。前幾天,走在街上的我又看到了那個受洗的兒時摯愛—麥芽糖。只不過他不在那竹質扁擔下了,而是在一個個包裝精美的禮盒之中,心中頓時翻起陣陣苦澀之感。但還是上前問道:“老闆,這怎麼賣?”“二十塊!”“有麥芽棍糖嗎?”“棍糖?呵,早沒了,就現在這機器糖還想纏起來!”心中百感交集,買了一盒子糖,剝開,放入嘴中,一種發膩的甜味充溢舌尖,一咬,發現硬邦邦的,再也沒有糖絲與牙齒的糾纏。嘴中的糖還是甜味,只不過變了,這不再是手工麥芽糖的味道,而是機器的;這不再是純真童年的味道,而是歲月的;這不再是傳統文化的味道,而是科技的。

我不知道人民日益增長的經濟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不知道科技的壯大是否應該取代傳統文化工藝,我不知道一去不返的時光是否能永記於我心。

但願吧,但願那份淳樸的麥芽糖的味道能出現在我嘴中,但願那童真的童年時光的味道再現於腦海,但願溫州傳統文化的味道重新返心間……

麥芽糖的味道 篇3

麥芽糖的味道作文70 ,745字

“麥芽糖!麥芽糖!又香又甜的麥芽糖,不怕你不吃,就怕你不嘗嘞!”街上趕著三輪車的商販吆喝著,我想著自己來城裡三年都沒吃過麥芽糖了,回憶著麥芽糖的味道,以至垂涎三尺了。甜甜的麥芽糖讓人想起甜甜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的老式自行車上,在泛著麥香的田間小路間,緊握著一杯麥芽糖度過的。秋天,麥子是金黃的,麥芽糖是金黃的,我的童年也是金黃的。外公是一個典型的白手起家的農民,當時正是靠著會做麥芽糖這門手藝才有了收入,並且還娶了我外婆。深秋,外公帶領全家去收割麥子,當然我也不例外,可我從來都沒有好好的幫過忙,鐮刀不讓我碰我就用手扯,麥穗扯斷了,麥子撒了一地,外公責怪我的頑皮,可我不以為然,田野上餘留著我歡快的笑聲,扯累了便飛奔回家。從外公的自行車裡躡手躡腳的取出一杯麥芽糖坐在臺階上細細品嚐,小勺使不上就拿雙筷子在杯子裡頭使勁的攪拌,挑出一團送入小嘴裡,麥芽糖拉著絲,細長細長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好像五色的絲帶格外迷人,不一會兒,杯子裡的麥芽糖吃完了,可饞嘴的我還是連杯壁都不放過,被小舌頭颳得乾乾淨淨,連螞蟻都不佔上一點便宜。

最開心的時候是每當入冬,外公外婆開始忙活起來,將麥子發出細芽,煮成漿,做出麥芽糖。而我則是眼巴巴的看著,許久麥芽糖都沒有出鍋,鍋裡都還是一層漿,沉不下心的我就又往鍋裡舀一勺往嘴裡送,燙得我哇哇大叫,外公外婆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嘟著嘴滿不服氣往一邊躲巴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那天,外公趕著車帶我去集市賣他的麥芽糖,我就是那個帶著草帽坐在外公自行車上的小孩,緊緊握著一杯金黃色的麥芽糖,那是一個金色的童年,像麥芽糖一般的香稠。

“給我一杯麥芽糖,老闆。”我惦記著童年的味道於是上前招手想要買一杯,當老闆把麥芽糖遞給我,我輕輕的舀出一勺迫不及待的送入嘴中,卻再也沒有兒時的味道。

麥芽糖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1字

在記憶深處的那一天,我和媽媽出去逛街。忽然,隱隱約約聽見“叮—叮—”的聲音,隨聲音而去,在一條小巷深處,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攤,那是一個老人在看小攤……

我快步走向前去,看見那個看守小攤的老人身著一襲布衣,骨瘦如柴,樣子十分樸素,令人印象深刻。

我看見老人攤子上有一粒粒白色的東西,好奇心驅使我去買下了一袋,老人告訴我這叫“麥芽糖”,我點了點頭。

我一拿到袋子,站在老人的攤子旁,一拿就是一大團。往嘴裡一扔,麥芽糖就漸漸在嘴裡融化。

我品出了,老人的麥芽糖確是人間的美味,吃老人的麥芽糖,猶如夏日中的風,令人神清氣爽!

後來,我成了老人忠實的客戶,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不厭其煩地穿過大街小巷,來到老人的攤前,買上一袋麥芽糖,迅速吃完,彷彿所有煩惱都不復存在了,作業也不多了……

後來,因為作業繁多,好久沒有去到老人的小攤。

在一次,我趁著空閒時間,跑去買麥芽糖,老人認出了我,對我露出微笑,遞給我一袋麥芽糖,拿著用來分離麥芽糖的工具,相互敲打著。

一直過了很久仍能聽見“叮—叮—”的聲音,那一袋麥芽糖,溫暖著我的主……

麥芽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8字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突然聞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記憶就像被什麼東西觸動了開關,思緒便如灑在宣紙上的墨跡般四溢開來。

是麥芽糖!

記得小時候住在外婆家的一陣子,最吸引我的就是麥芽糖,一種黏乎乎的甜食。一大清早,就會出現熟悉的叫賣聲:“賣麥芽糖嘍!賣麥芽糖嘍!”還伴著“叮叮”的聲音,那是麥芽糖師傅的錘子和鏟子擊出的聲音,在我聽來,它太有誘惑力了,比任何音樂都美妙。

我常常拉著外婆的袖子,嚷嚷著要買幾塊。可外婆卻對我說:“這東西很黏牙的,還是買幾塊硬糖解解饞吧!”我硬是拽著外婆往外走,那甜甜的香味讓我的心被爬爬蟲佔領,撓得我癢癢的,非要買幾塊來吃吃呢。外婆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只能答應買上一袋。

循著“叮叮”的歌聲,走到賣麥牙糖的師傅跟前。只見他佈滿皺紋的臉上始終掛著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身上披著件樸實而又幹靜的棉布大卦,手上時刻粘滿了一層白白的粉狀東西,案臺上鋪著一塊大大的平整的麥芽糖,油汪汪地泛著光。

見有客人了,他就根據客人的要求,嫻熟地拿著能敲開麥牙糖的工具,“叮叮”敲下幾塊放在木板上的大糖塊,一稱,八九不離十。當然,他總是會給孩子多放那麼一塊的。接著,將這一塊塊糖裝入袋,遞到我的手中。糖塊形狀不一,大小不同,但塊塊都是乳白色的,中間還鑲著黃黃的硬硬的東西,至今也不知道這是什麼。

拿來後,我抓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黏是它最大的特點,牙齒咬合的時候你就明白“藕斷絲連”了,經常是黏黏的東西在牙縫中蔓延開來。甜,不是那種糖精般的甜,而是一種舒爽的甜味,甜而不膩,吃了也不會甜掉牙根。吃這種糖,絲毫不用擔心會像吃巧克力、糖果那般,損壞你的牙齒,會長蛀牙。我最喜歡含在嘴裡,等它的甜在嘴裡鼓脹滿了,再嚥下去,有時一口吸不過來,它就吱溜跑出了嘴角。嘬嘴吸是我特有的吃法,那時候你會感覺除了甜,還有絲絲涼,好像風順著糖的紋理在滑行。

多麼懷念那種味道啊!雖然城市現在也有麥牙糖,但我發覺味道不一樣了。不知是我口味變了,還是麥芽糖變了……

麥芽糖品嚐記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7字

今天寫字課上,王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塊麥芽糖。從沒見過這種糖,也就特別留意觀察了。

麥芽糖披著一身薄薄的白色婚紗,黃色的肌膚若隱若現。它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三角形的,有方形的,還有不規則圖形的。老師說,原先它是一塊大圓餅,後來被敲碎了,形狀也就各不相同了。麥芽糖一到我們手中,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放入嘴裡。先是濃濃的麵粉味,漸漸地變甜了;也變粘了,粘在了牙齒上。

我試著用舌頭左舔右舔,可這小傢伙似乎跟我的感情深著呢,就是不肯移位,只能讓它像棉花糖那樣自己慢慢化掉。不過,我慶幸自己不是灶王爺。我們這裡有個習俗:臘月二十三,人們都要用五穀、糖類供灶王爺,不然他就會向玉皇大帝報告不好的訊息。灶王爺把人們供奉的麥芽糖放嘴裡一嚼,哪知被粘住了,就不好開口了,也就說不了人們的壞話啦,人們就可以過一個開心年。

三四分鐘過了,那一小塊糖不粘牙了,可是變鹹了。老師說這是因為糖快吃沒了。

品味麥芽糖,先無味,後變甜,再變鹹。這不就跟人生一樣嗎?品箇中滋味,嘗人生百態。

賣麥芽糖的老人 篇7

高三作文 ,1102字

家門口不知何時多了位賣麥芽糖的老人。

和普通商販一樣,老人也有個小音箱。不過,他那音箱裡,從來沒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飄出,卻總是傳出來一陣陣聒噪的“咿咿呀呀”,老人甚至會跟著那戲曲聲低低地呻吟,那聲音,如同一道魔咒,催著我立刻離開這個地方。

老人並不是每天都來,隔三岔五地,我就需要加快步伐,通過那個令人厭憎的角落。

和往常不一樣,我坐在爸爸的車上,看著街旁一成不變的風景,平時走路看慣的街道倒也生出了幾分魅力了。爸爸突然驚奇地叫到:“哎,居然有賣麥芽糖的!”我一聽,愣住了。

“什麼麥芽糖?”

“那可是一種美味啊!就是用米、大麥、粟等糧食經發酵製成的糖類食品,我們小時候的無上至寶啊!如今倒是不常見,也對,現在水果糖、什錦糖、巧克力什麼的,都把你們的舌頭慣壞了,還有誰來買這不怎麼甜的麥芽糖呢!哎……”

爸爸那副回味雋永的神情倒勾起了我的好奇,我開始期待下一次自己步行經過老人的時刻了。

一連一個星期,我天天巴望著從那裡走,卻怎麼也沒有見到那位老人。莫名其妙地,心裡有些異樣的情緒。

老人終於出現了,我遠遠地便見到了他的攤位,加急步伐趕過去。到了跟前,我竟然遲疑了。我在距離老人兩三米遠的地方駐足不前,打量起老人來。

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啊!瘦削的面龐似用刀刻出的一般,每一道皺紋就如那樹木錯綜複雜的根,爬滿了老人的臉龐。下巴處,幾莖稀疏、灰白又顯得乾癟的鬍鬚,倔強地立著,不經意地為老人的臉增加了幾分溫暖。

一位看起來對老人很熟悉的中年男人來到攤前,問道:“張爺,前兩天怎麼沒來啊?”“孩子生病了,沒人照料啊!”老人低低地應到。我這時才發現,一直隨著老人的音箱今天也沉默了。

我輕咳一聲,老人抬起頭,輕聲問道:“買糖啊,丫頭?”一雙渾濁卻異樣淡然的眼睛輕輕地掃過我,如一道光,透過那昏黃的宇際,飄落在我的臉上。“來———來一塊,不,來兩塊糖。”我語無倫次地應聲到。老人輕輕地點點頭,拿起那把小錘子,熟練地敲下一小塊,我接過那糖,付了錢,輕輕地說了聲“謝謝!”。

掰開一小塊,丟進嘴裡,一種淡淡的甜自然盪漾開來。麥芽的香氣、自然的甜味、歲月的味道交織在一起,閉上眼睛,恍惚間,我彷彿置身一片金黃的麥叢中,風拂過,傳來陣陣香氣,那是風吹麥浪的味道。

我回過頭,大聲地對老人說:“爺爺,把音樂開啟吧!”

麥芽糖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9字

“叮叮叮——叮叮叮——”從遠處傳來了悅耳的聲音。走進一看——糖分充足的麥芽糖。拿出了五元錢,買了一小袋麥芽糖,雖然有些粘牙,但很合我的胃口,這使我想起我在四年級時發生的事。

記得那是個晴朗的夏天,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影子,鳥兒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旁舞蹈。中午12:30分,這美好的天氣並沒有使我精神百倍,我帶著疲倦的步伐走出學校,腦海中不斷浮現排練的音樂,我又累又餓,校門口,我發現了一位年邁六十的老爺爺左手上夾著鐵鏟,互相敲擊著,右手上提著個木桌,木桌上井然有序的擺放著一個個麥芽糖,我立刻興奮起來,無精打采的感覺被太陽蒸發了,像是在絕望中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來到老爺爺身旁,我摸了摸口袋口袋,心裡一震,完了,沒帶錢。我低著頭,聞到了我心愛的味道,愣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老人持到這幅情景,咧了咧嘴,小姑娘,小沒帶錢。他略有口音,不過語氣,帶著使人暖心的慈祥。我微微地點了點頭:“是啊,我忘記帶錢了,要不……”語意未了,只見一邊用鏟子切麥芽糖一邊說:“沒事”,他把切好的麥芽糖放到了一個塑料袋中:“這袋糖就送你了。”他衝我笑了笑,臉上的皺紋隨之增加了。我難為情地說:“這樣不太好,明天我給您錢吧。”他掀了掀後首:“好吧,我明天反正在這兒的。”我欣慰的點了點頭,說了一聲“謝謝”便離去了。我嚼著這甜得入味了軟糖,心立刻暖了起來。甜味不僅進入了我的味蕾,同時也流入的心裡。

第二天正好是畢業典禮,當我向同學提起此事時,同學吃驚的對我說:“就是那個老頭兒啊!我知道,他的孫女在我們學校上學,讀六年級,孫女的父母都離婚了,老太婆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了,就留下他和他的孫女,為了供應孫女吃喝,他去賣麥芽糖,孫女也教順,幫他一起做,學習也不錯,聽說考上了星海半免。”我極為吃驚,放學後,激動的來到昨天的地點,沒有看見昨日的老人。一日、兩日、五日,我多次經過這裡都沒有瞧見那位老人的身影。

此刻,我嚼著口中的醫療芽糖,口中無窮回味。

那甜味還在我口中緩緩流淌流淌……

河坊街的麥芽糖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杭州河坊街是南宋御街,繁華而熱鬧,有著古色古香的歷史韻味。這裡,各類特產小店鱗次櫛比。每每節假日我總喜歡在小巷中穿梭,除卻到那裡去尋些新鮮玩意兒,更是為了解我的饞——吃麥芽糖。

“砰、砰、砰”,遠處傳來幾聲悶響。尋聲望去,一位大叔穿著全白的廚師服,手裡舉著一個大棒槌,用力擊打著砧板上的一塊白色麵糰。他一邊敲,一邊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歡迎免費品嚐”。

老主顧們都知道“歡迎品嚐”,不光可以吃,還可以親手參與制作。恰好來了一位帥哥,全身肌肉、力大無比。他興沖沖地跑過去,接過大叔遞過來的棒槌,高高舉起,用力地錘下去,一下又一下,但卻只朝一個位置錘。大叔見了,急忙說道:“棒槌不能只打一個地方,要均勻地錘打,才能使每個位置都有嚼頭”。他接著講解,“麥芽糖是老杭州的傳統美食,裡面流淌著老杭州的氣息。我家的麥芽糖是最正宗的,祖傳手藝,純手工製作”。說著,大叔將帥哥打的麥芽糖進行了重加工,不到十分鐘,麥芽糖就做好了。空氣中瞬間瀰漫一股清香,引來路人駐足觀看,紛紛忍不住拿一塊嚐嚐。

“來來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當然從不會錯過。

“創新意識”隨想 篇10

高二作文 ,799字

從“詩言志”到”文載道”,從“古玩瓷器”到“四大發明”,國人依偎在旁,“自豪無比”,“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荑以通有無”足見國民思維的“持久力”。忽然記起魯迅先生的名句:“不為最先,不為禍始,甚至不為福先。”

歷史長河汩汩流淌,滔滔巨浪拍擊著長期“巍巍然站立,紋絲不動”的國度。終於,再走近21世紀時,閘門開啟,一股無法抗拒的“創新意識”之流蜂擁而入。

“創新意識”,對於封閉多年的中國人而言,起初猶如潘多拉魔盒中逃出的“怪物”,又如何能與“少有敢單身鏖戰,少有韌性反抗,少有敢撫哭叛徒”的民族相融合呢?

抵制,旁觀,躍躍欲試;參與接受,歡呼雀躍……過程複雜而艱難,終於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讓我們再回望一下“創新意識”帶給我們什麼。梵高,正因為他狂放不羈的用色和汪洋恣肆的激情,結合著他古典繪畫的功底,才作出了撼世流芳的《向日葵》;畢加索,正是憑著自己敏銳的感知,才步出傳統油畫的道路,而成為不朽的立體派大師;當音樂學府的老教授們面對電聲樂器,大嘆“世風日下”的時候,理查德克萊德曼卻大膽的把所學的巴赫和肖邦重新配器組合,才有瞭如此深邃宜人的《星空》。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侷限於僅僅用手工勞作,才去發明了機器;人們不侷限於僅僅在路上行走,才去研製了飛機;人們不侷限於僅僅用煤炭作能源,才去探索電力的奧妙……如今,人類已可以遨遊太空,而無數科學家卻仍在努力地探索者,在研究、發展新的、更科學更普遍的規律,使人類不斷前進。

“創新意識”最需要的是一種“恆力”。想起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老人竭盡一切努力,將一條大魚拖回來,但只剩一副魚骨。想到這一故事,沒有人會嘲笑老人的行為,只會為他的偉大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因此“創新意識”不要淹沒在旁觀者的蜚短流長中,不要夭折在無聊看客的談資中。

魯迅先生有言:“前面是墳,也要走過去。”江山代需有創新,才能“江山代有才人出”。

盜版隨想 篇11

高二作文 ,857字

在去年“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小張學友”黃子龍雖用他神似的模仿和激情的表演博得了陣陣喝彩,卻沒能為自己博得一個實現音樂夢想的機會,只因“太像別人而沒有自己了”。

有人說,黃子龍的失敗是運氣不好,在各種娛樂節目中靠模仿一舉成名的不是很多嗎?然而,是新星還是流星,觀眾心知肚明。盜版終究缺少底蘊,缺少持續發展的後勁。

由此,不能不想到中國的動漫,或驚險刺激,或柔美浪漫,或幽默詼諧,或意境深遠。熒屏上的卡通形象總能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只是……我卻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柯南的影子、口袋妖怪的痕跡、數碼寶貝的靈魂……

說中國沒有動畫,其實不無道理。充斥著日風、法風、美風卻唯獨少了中國風的動畫能說是中國的嗎?一味的模仿別人而沒有自己的特色,終有一天會被不再天真的人們厭倦,直至消亡。

動漫產業的盜版氾濫實則僅是冰山一角,“中國創造”始終沉在水底、不見天日。

曾幾何時,中國的四大發明、九章算術,趙州橋、都江堰等建築,渾天儀,地動儀等設施,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文化無一不彰顯著中國古人的創新思想,詮釋著中國古代強盛的原因。何時起,我們開始學習、亦或模仿。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我們模仿了別人的科技、制度、甚至文化。我們得到了發展,卻漸漸成為了盜版,失去了創新意識。

好在總有一些大膽的人站出來打破盜版,才帶領著我們走到了今天。

毛澤東打破盜版,翻新了馬列主義,走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走出了新中國的誕生。

鄧小平打破盜版,一國兩制的大膽設想,走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但是,一個民族的崛起不是靠一個兩個偉人來支撐的,全民素質的提高,創新意識的深入民心,才是一個民族持續發展的有機保證。

模仿曾一度迅速縮短了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是民族振興的本質力量還在於創新。,遍地的山寨產品,死板的中國式教育,讓我們不得不感慨著錢學森的感慨。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地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中國創造已經開始頻頻亮相:中國火箭,中國高鐵,中國宇航……“中國創造”正逐漸成為中國的標籤,讓我們走出盜版,走向偉大復興,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開學初的隨想 篇12

國一作文 ,661字

今天是星期日,也是我來到華校的第一個週末,對於一個新學校,對於一箇中學生,我充滿了喜悅和憧憬,但更多的卻是迷茫。上一週,我剛剛融入了這個新的集體,雖然有些不太適應,但我知道,我只能去適應環境,而不能讓環境來適應我自己。在這短短的華校的四天生活之中,我懂得了很多,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還有規範、做人的方面。“華老師”教育我們去求真、求善、求美,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名遵紀守法、品學兼優的合格的一名華校的中學生。

對中學生和小學生的要求不一樣,中學生要以更加嚴格的行為準則來要求自己,而不是再像小學生那樣。不過回想起來,還是小學的那段時光最令人懷念,我現在甚至想回到三個月前,那時雖然忙碌但是親切,失去了數學老師拿著棍子給我們上課,講評考卷,沒有了語文老師讓我們默寫課文並罰我們抄課文的日子還真不習慣。那時候總想:快一點考試,做一名中學生多好啊!現在想起來還真幼稚。小孩子總是想當大人,至中學的第二天我才明白媽媽為什麼說小孩子最好了。他們能為了一本新書合不攏嘴;能為了一件玩具擺弄上兩個小時;能為了一個電視節目前仰後合;能為了一個手電筒研究三兩個小時。孩子的確是無憂無慮的……

聽不見殷老師罵人,看不見黃老師發火,總覺得缺了些什麼,我知道那叫思念,思念過去那美好而又忙碌的時光。我總想再聽一次殷老師用正宗的丹陽話說一遍:吃了忘狗屎的你!

不對,我好像忘了些什麼。瞧我這腦子,年紀大了腦袋都不……啊呀!不好,想起來了,今天十點半要到校,現在十點十五了。我得趕快走了。總之,在這中學生活之中,我一定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考後隨想 篇13

國三作文 ,821字

馬上就是春天了,大地上生機又起,學校裡的樹木更是抖擻了精神。天氣逐漸回暖,而我的心卻依舊冰涼,沒有改變。

每次考試之後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憂。而我,似乎總是屬於“憂”的那部分。期末考試時我考了第九,名次沒有上升,還倒退了兩名,原因是化學發揮不好。我以前一直向媽媽吹噓我的化學是數一數二的,沒想到這次卻因化學馬失前蹄。媽媽似乎以為我在騙她,整個寒假隔三差五地“羞辱”我一番,我心中也不好受,也很內疚。假期中,我把化學查缺補漏,做了很多題目,準備在期初考試中向所有人證明我。可是,老天真會跟人開玩笑,這次我的化學又考得不理想,只有中等水平。這讓本來可以衝擊第一的我又掉落至第七名。心裡很不爽。在同學們歡樂時總是靜靜地想:為什麼我付出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為什麼我努力了,卻一次次失敗?為什麼有的人十分輕鬆卻能夠笑傲天下?這讓我覺得老天真不公平。

今天去閱覽室閱讀,我挑選了幾本便讀了起來。我讀的第一本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六十多歲的父親因為兒子已經三十五歲了還沒結婚而整日犯愁,原因就是他們家窮。老父親在一次機遇中得到一個掃大街的工作,他十分珍惜,早早起身去工作,不幸的是,第一天上班就讓一輛卡車撞死了,他的兒子拿到五萬多元的賠償金,終於結了婚。讀了這個故事,我深切感到中國父母對兒女非同一般的愛,有的人為了子女甚至甘願奉獻生命!就像我的父母,為了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也在整日奔波、辛勤勞累麼?今天,我身在這個全市最好的初中,還有什麼理由讓他們失望?

我又靜靜地想到:其實,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了。”付出總有回報。我化學的失利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基礎牢固,加上用心思考,怎麼會不成功?老師說過,人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只要多下功夫、多思考鑽研,一定會讓我更加強大!

想到這裡,我一下恢復了精神,又像以前那樣自信了。“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了?”匡老師的話語將我拉回了現實,繼續讀書吧!

中秋隨想 篇14

國三作文 ,756字

又是一年中秋節,伴隨著那輪圓月翩然而至,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弧,圓月如西湖之明眸。這像明眸的圓月用在中秋之上,實在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此中秋之圓月雖不及西湖明眸,卻獨具情調。喜歡中秋這一中華傳統節日,雖然沒有春節那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陣勢,但中秋卻有著她獨特的韻味。

那輪充滿詩意的孤傲的月,就那樣遠遠的掛在天邊,供人們仰望。今晚的月依舊孤傲,卻多了幾分嫵媚,幾朵浮雲飄過,給她增添些許神祕。今晚是中秋之夜了。我願跟隨圓月在雲中散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做柔和的月光揮灑到我身上。這是最真實的接觸,也是她對我的祝福。

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著地道的博山月餅,看著央視的中秋晚會,說說笑笑。平時在外的哥哥姐姐說著在外漂泊的見聞,爸媽說著村裡村外的趣事,享受著團圓的味道。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市了。月光下,人們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這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陽臺傾聽這月的歌聲,感受這輪圓月的獨特韻味。

我曾讀到過李白《峨眉上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抒發對故友的思念,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之月,迷倒多少詩人,寫下傳世之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帶給我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

轉眼中秋就要結束,哥哥姐姐又要離開家,回到那個陌生的城市,帶走父母的牽掛。我在想,是否長大的我也會有這樣一天,離開家去外面打拼,想必那時中秋於我會是另一番味道。

春的隨想 篇15

國二作文 ,818字

春,來了。

拉開銀灰色的窗簾,一道道春光射了進來,如絲,如線,卻也鋒利,打進了我的房間,刺穿了我的胸膛,照進了我內心的深谷。

一切都像剛被春天喚醒似的,它們惺忪的睡眼還沒有完全睜開,只是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但大地卻不甘寂寞,早早地就泛起了點點新綠,趁早的播報著春天的資訊。大地上的幾抹淡淡的綠色,若隱若現,讓人感到有些迷離,卻也能醉在其中。

輕輕地坐在窗前,沏上一盞春茶,在洋溢著茶香的書桌上,淡淡的翻閱著一本《古詩詞文集》。古人對春有一種特殊的情思,或喜,或悲,或盼,或愁。從白居易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與春幕然相逢的驚喜,到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滿腔春恨,再到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中玲瓏剔透的詩情畫意,最不能忘的是還是三歲稚童時奶聲奶氣的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天真爛漫……這詩中的每一詞,每一句都盪漾著古人那纏綿的春心繚繞著文人墨客對春那般別有的情思。

淡淡的放下古人的春思,放眼向窗外望去,搖漾的柳絲中迴盪著春天女兒般的心情;朦朦綠色裡拂動著孩童們對春天浪漫的幻想;浩渺的煙雨中蘊藏著嬌嫩的青春生命;幽深的巷弄裡穿梭著樓閣少女的淡淡愁緒。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段稚嫩的讀書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側耳傾聽,多麼熟悉啊!很多年前,爸爸也曾帶我去柳樹林裡體味二月春風裁出的細葉,我的疑問,我的歡笑,我的幻想,就在柳樹林裡變成了回憶的細葉。春天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春風吹了一次又一次,而童年卻一去不復返。回憶只是想想罷了,現在能做的就是過好下一個春天。

春,就這樣來了。從古人的情思裡來,從搖漾的柳絲裡來,從女兒家淡淡的愁緒裡來,從二月春風裡來,從我遙遠的回憶裡來。早春的幻想,早春的憧憬,早春的希望,還有早春的回憶—開始了。

抿一口春茶,悟一下春思,看一眼春景,心靈的視窗綠了,嘴角一彎,心想:春來了!

春日隨想 篇16

高二作文 ,736字

春天我們總會期待奇蹟,就像夏日裡我們精神會疲憊。雖然這些只是想想而已,但總可以給自己一點勇氣。

大口大口地吮吸春天的氣息,享受著用不完的厚禮,此時你是在思考還是在回憶,是在陪伴親友還是在獨忍孤寂。或者和我一樣有理不清的思緒,並把它們匯成文字。

多年以前的我是個真正的孩子,能哭能笑喜歡綠油油的草場,那時的春天就是節日,讓我唱啊跳啊無憂無慮。可誰能抵擋長大的魔力,日漸成熟的我改變了容貌和心理,現在我的春天總是考試與學習,但為何不能把心變細,發現這勞累背後的真諦。

春天我們總會期待奇蹟,就像我們希望與一個美麗的女孩偶遇,可奇蹟總有渺茫的概率,這讓每個春天多少有些喪氣。

除去厚重的棉衣,心中似乎也變得亮麗。雖然時間不怎麼允許,我還是想多分點時間在被窩裡。雖然知道這麼做不可以,我還是會偏離一下正軌去放鬆自己。這一切我做得有情有理,因為這麼明媚的春日,一切充滿生機,一切也多少帶點叛逆。

也許我也不能因樹葉綠了而欣喜,也許我再也不能因桃花開了而驚異。因為這一切與真實比起來,雖美麗,卻無法幫我解開我手下一大堆繁瑣的習題。

春天我們總會期待奇蹟,就像我們期待一切不足都過去,只是多少胡思亂想的日子都已過去,不得已的我們只好等待下次春天的臨蒞。

有人說春天有老人般的脾氣,總是一成不變地把一切染綠,有人說春天有孩子般的頑皮,總有你想不到的地方給你驚喜。不同的人給我不同的解釋,我不感到稀奇,在我心中,春天似乎和我一樣失望伴著希冀。

到底春天有多少憂鬱,到底春天有多少偶遇,到底春天有多少已過去,到底春能否給我們勇氣。這一切只在乎你自己,在乎你是否相信春天的奇蹟。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與美麗,再多陰影也會光亮無遺。其實何止春天才能給我們這些鼓勵,保持對生活的愛意,就會有明媚的四季。

初三隨想 篇17

國三作文 ,571字

淋漓的雨絲像那六絃琴,叮叮咚咚奏響我們的心聲;成長的書頁在指尖緩緩滑過,帶我們走入氤氳著陽光與雨露的曾經。

這裡是我們的母校,我們在此邁著堅定的腳步前行;這裡將留下我們的青春,讓我們在人生路上破浪乘風。

絢麗的花朵在爭相怒放,高大的楊樹在挺拔竟上,古樸的松柏流淌著蒼勁,威武的梧桐盡顯著雄壯。在這裡,我們讓夢起航。

走過春的生機,度過夏的激情,邁過秋的收穫,跨過冬天的希望。金燦燦的陽光,亮晶晶的湖面,反射出美麗的綠樹紅牆。在這裡,我們不斷的成長。

我們曾揮汗如雨,我們在奮鬥拼搏。矯健的身影,劃過寬廣的運動場;蓬勃的朝氣,充盈著整潔的教室。在這裡,留下了我們晶瑩的汗水和崇高的理想。

同樣,我們也有傷有痛,有憂有淚,失敗卻也依然在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老師的教誨催人竟上,溫暖和感激在心中徜徉。

這裡就是我們哭過笑過的校園,它永遠是我心中最聖潔的一片芳草地,是我心中永恆的溫暖。

時光是歲月無情的殺手,是青春最鋒利的刻刀,不經意間在我的記憶中劃過一道長長的弧線,我們已迎來珍貴的第三年。

楓葉飄轉,浪花聚散,初中生活已被時光雕鑄成一幅最優美的畫面。韶華淪陷,世事變遷,我們心中永恆的溫暖,卻亙古不變。

初三是歲月年輪裡一道優美的弧線,

適宜的青春年華在心中充滿,

在這如花般絢爛的流年,

我們留下了憧憬的箴言。

成長是我們記憶中永恆的溫暖!

白色隨想曲 篇18

國二作文 ,1083字

你可曾見過天空中所漂浮的白色?久久漂浮於空中,白色透明的,在陽光映照下,像蜻蜓的翅膀。忽而一陣風吹過,被樹枝絆住了,而久久的佇立,隨風而安,迎風飛舞。你可曾想過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呢?其實它們的身上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白色的出現是在工人一連串的熟練加工後。在漫長的等待後,“咔嚓”—隨著機器的聲響,它與同伴們被裝訂在一塊兒,還沒等彼此欣賞夠對方“打扮”後的俊俏模樣,就被緊緊地包裹進了一個大箱子裡。裝上了貨車,被送到了世界各地。白色的旅行由此開始了。

白色此刻肚子裡裝滿了麵包,被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帶回了家,麵包被倒出後,白色像洩了氣的皮球,安靜地躺在一旁,過了許久所有人依然忘卻了,有一天白色覺得好孤單,便從視窗飄了出去,看著這大千世界,呼吸著新鮮空氣,頓時心情愉快,有些飄飄然了,一個不注意飄到了一輛車前玻璃上,擋住了了駕駛員的視線,車徑直的向樹撞去……。

白色意識到闖了禍,便飄走了,內心滿是懊悔。之後的幾天裡,它一直在遊蕩,看到滿地的同伴內心的酸楚不知該用什麼來形容,不久,它迎頭撞上了一位穿著高檔的小姐。她一把抓起了它,瞥了一眼後,便將它用力地揉成一團,又扔在了冰涼的水泥地上,它的心再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撞擊。它躺在地面上反覆地思考著:難道我一點也沒有用嗎,讓你們這麼唾棄我?思索間,一輛汽車飛弛而過。它被輪胎壓得腰痠背痛,全身是傷。其實它很平靜,因為汽車的碾壓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考驗。白色躺在行人的腳下,行人生氣地說:“討厭!討厭!”又落在草地上,小草吁吁喘不過氣來,擋住花兒的臉,花兒嚶嚶低頭哭泣。

連日來,被路人踩踏,被扔下的菸頭燙傷,被狂風無情地撕扯,在它看來簡直就是小事一樁。白色並不畏懼自己要被裝什麼,只是不希望被人類所拋棄,多少個日夜,它獨自面對著;多少次黯然神傷,它暗自承受著;多少次日晒雨淋,它堅強地支撐下來。真不知它還能撐多久。

這時又一陣風,將它吹到了空中。此時的它,起了皺,泛了黃,破了洞,變了樣,它已不是當初的那個透明的蝴蝶翅膀,白色低頭看看自己,流下了眼淚,降落到湖裡想洗去一身的汙垢,卻怎麼也洗不乾淨,因為這是歲月留給它的。

白色沒有方向的飄蕩,如同那斷了線的風箏,再也找不到來時的路,

有一天白色覺得好累好累,眼前都是人類厭惡的面孔,它閉上了眼睛,隨風漂盪,大樹挽留了它,給了它溫暖,白色不忍離去,就這樣一年復一年的陪伴著大樹……

大樹走向了生命的盡頭,轟然倒地,倒向了大地母親的懷抱,正所謂落葉歸根,白色也依附著,融為一體,永埋地下。

千百年之後,轟隆隆的挖土機,挖出了白色,大樹早已化為烏有,白色卻依舊當年。

夜的隨想 篇19

國三作文 ,814字

帶給我光明的太陽走了,離我遠去。於是,我面對這瀰漫的夜。

然而,萬家燈火卻是這夜的眼睛,我與之對視。

穿上外衣,來到曾經的十字路口,獨自徘徊:一直以為,自己會是那個拿著塑料袋,在夏日裡,撲捉蜻蜓,直到汗水浸透衣服的孩子;一直以為,自己會是那個和三五成群的夥伴打沙包的小小少年;一直以為,自己會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那個從前的自己。但是,這次我錯了。

當時間與空間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交替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告別了從前的歷史,並且不可能再逆轉時光。

起風了。靠著風,衣袂飄飄。

下意識地仰望天空,這麼多星星,究竟哪一顆是我的呢?也許它藏在天幕的邊緣,僅獻出了自己的一點微光。

想一想一天中都做了什麼呢?一絲淡淡的喜悅?還是一股難言的惆悵?其實最多的也就是滿腔的熱血經過了一天的歷練變成了寒冰冷血罷了。

初三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邊界,也沒有緣起,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仔細想想卻已經物是人非。電腦桌前的身影幾乎消失,心愛的P4也被封印,所有的名著也依依作別—正如你輕輕地來,又如你輕輕地走,不留下一絲雲彩。

每天和歷史、生物兩大仇家苦苦地斡旋,放棄了休息,放棄了快樂,歇斯底里地跟女真阿骨打,與DNA之類的遺傳基因拼到底。檯燈每晚如影隨形,亮到很晚。房間裡咖啡和紅牛的味道久久不散,提綱發了一張又一張,彷彿是五月裡無邊的飛雪,心理的底線伴著遠處飄渺的裂帛聲幾乎搖搖欲墜。

嘆了一口氣,夜,也隨之一顫。有點冷了。我裹緊了衣服。此時,沒有躁動,沒有嘈雜,所有人都已睡去,而我醒著。

回家。又打開臺燈,檯燈發出的幽幽的光,彷彿是瞌睡人的眼,又像是閃動著的日暈和月華。面對一戰、二戰的狂轟亂炸,伴著人體迴圈的翻來覆去……

我不停地喃喃著:等到會考勝利的那一天,我要把這十二本,二十四張提綱,撕得漫山遍野,砍得橫七豎八,燒得片甲不留。

此時,夜從我的身邊緩緩跑過,帶著我去迎接光明,迎接新的一天。畢竟,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清明隨想 篇20

高三作文 ,756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彷彿自古以來,清明的天氣便是如此陰柔,清明的感情便是這麼悲傷。可是今年的清明,天氣卻晴朗得無以復加,我的心情也隨之大好,能夠在如此繁忙的學習中得空享受這美妙的陽光,實在難得。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兩邊的田地裡綠油油的麥苗,由於開通新路而久未經人的小路上竟也生出了小草。暖暖的春風迎面撲來,帶來了些許麥苗的甜香,淡淡的綠色瞬時瀰漫整個心田。

走到地裡,一腳下去,鬆公軟軟的,像剛剛下過的雪一樣,這一定是辛勤的農人年前精心翻耕過的。仔細聽,還能聽到泥土的聲音,像農民在耕地的樣子,撓到心裡怪癢癢的。

前方不遠處是一片樹林,已漸西斜的太陽給樹的輪廓鑲上了一層金色。樹林裡便是祖先們的墳冢,一丘接著一丘,其間還冒出幾株小草。懷著神聖而又莊嚴的心情,我們開始了祭祖,一?g?g黃土蓋在蒼老的墳冢上,揚起的塵土在暖融融的陽光下瀰漫成一片金色,一番勞作後,原先蒼老的墳冢竟增添了些許新色,體積也增大了一些。我知道,明年再來時,它還會是那幅蒼老的模樣—人類給祖先一些新色,自然再去慢慢地消化掉。這是一場人類和自然的接力賽,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千年。

爸爸點燃了燒紙,讓我撥動,鮮黃的紙由外向內燃燒著,黑色的圈圈在微紅的火苗中一點點縮小。隨風而起的灰燼彷彿一隻只黑蝴蝶,在傾斜的陽光籠罩下的樹林裡飛舞著,載磁卡人們的思緒,又落回大地,融於大地。大地就是這般寬廣,她像一位溫厚的母親,鼓勵女兒們向著天空飛翔,兒女們累了,她便張開那寬廣的懷抱,讓兒女們休息融化他們的的疲倦與哀傷。

爸爸將瓶中的灑化作一道,灑在墓冢前。酒很快融於大地,甚至還來不及將我拉緬懷帶走……

太陽已經西下,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回首,便於工作只見模糊的黑洞似的樹影,裹挾著些許太陽的餘輝,繼續見證著人與自然的永恆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