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成長相關作文20篇

默默成長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4字

洋蔥、蘿蔔和西紅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他們認為那是一種空想。南瓜不說話,默默成長著。

—摘自《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因為搬家的緣故,整理了相簿,看到自己從幼時的牙牙學語,到兒時的內向嬌氣,又到現在的自信、樂觀。我知道我在默默成長著。

記得剛上小學那會兒,根本不認識班裡的同學,彼此都非常的陌生,對周圍的環境也很陌生。每次有集體活動,我都默默地坐在一角發呆,不好意思和別人接觸,後來我鼓起勇氣,先從交朋友開始,慢慢的我發現朋友越來越多,人也漸漸開朗了許多。學校里老師鼓勵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我也找到了自信。是的,我在默默成長。

寒假去外婆家,外婆炒菜沒鹽,讓我去樓下超市買,等我買完回來時,看見媽媽也來了,眼睛還紅紅的。原來,她知道我一個人去超市了,不放心地去找,結果,沒找著,就急哭了。哎,媽媽!我知道你很愛我,但我已經長大,不要總是對我用懷疑的眼神和擔憂的口吻,因為我正在默默長大。

我覺得我就像那顆默默成長的小南瓜,從柔嫩的綠芽默默成長為堅硬金黃的外殼,從泥土裡不斷地、堅定地往上長,為我童年的每一步都播下希望的種子。

默默成長的生命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這個星期,又輪到我值日了。看著後邊渴得奄奄一息的虎皮蘭,我不禁產生了些許憐憫之心,拿起一桶水就往花盆裡倒。在澆水時,我驚奇地發現虎皮蘭身邊的一棵小瓜苗探出了腦袋。在高大的虎皮蘭的遮擋下,它顯得那麼渺小。

我仔細打量著它,嫩綠的葉子飽漲得彷彿一捏就會捏出水來。在陽光的照耀下,耀眼的葉子綠得恬靜,綠得豔麗。那樣綠的葉子讓我忍不住伸手撫摸,瓜苗的葉子十分柔軟,指尖傳來癢絲絲的感覺,卻使人感到獨特的舒心。它朝陽立著,挺直身板,彷彿在說:“你看我長得多快,我會很快長成一株大瓜苗的。”

沒過幾天,這件事就被我們一傳十十傳百,小瓜苗也成為了我們班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下課時,同學們也顧不上玩了,大家都擠在虎皮蘭盆子圍觀,頗有些眾星捧月的架勢。

五一節過去了,當我們再次回到教室時,盆中的小瓜苗已經長得比虎皮蘭還要高了。也不知是誰在泥土中插了根長長的木棍,瓜苗像找到了寄託般便纏著這根棍子爬了上去,越長越高。小瓜苗從一顆無人知曉的種子,靠著一股生命的力量衝破束縛,鑽出泥土,獲得了它的新生。一顆種子竟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我的心中為之一震。

巴金曾說過:“若得不到豐富的、充實的生命,那麼活著與死亡又有何區別呢?”這小小的、默默成長的種子尚且如此熱愛生命,我們亦不能浪費自己的生命,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綻放出生命之花。

成長中我學會了沉默 篇3

國二作文 ,582字

午後的陽光溫柔地打在地板上,既不像朝陽那般強烈有力,也不像夕陽那般紅暈嫵媚,彷彿要翩翩離去;而是靜靜地、靜靜地。我想:它應該是沉默了吧!

幽幽歲月,在不經意間,從指間悄然流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已經經歷了很多很多。心頭有太多感慨,有千言萬語,然而,此刻卻不能說出。只因在成長中,我學會了沉默。

試卷發到手中後,我一改往日的作風,跑東跑西去尋問別人的成績以一比高下;而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著試卷的分數,開始沉默、思考。因為,我認為,靜靜思考才能讓我明白自己的得失,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

犯了錯誤被老師批評時,我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急著為自己尋找理由,而是靜靜地聆聽老師的教誨。因為我認為,我的尋找理由是為自己開脫,是在無形中放縱自己的錯誤,是一種錯上加錯的不理智行為。於是我選擇了默默接受。

在被朋友誤會時,我也不再置之心頭,不再板起面孔來與之大吵,而是在她發火的時候沉默。因為我感覺到了,有的時候,你的爭論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甚至還會丟失友誼,讓彼此之間的誤會加大。於是我選擇了沉默。

沉默是金,在成長中,我懂得了適時的沉默。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面對死亡,人們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殊不知,任何驚慌失措的行為都是徒勞的,只有不急不躁,寵辱不驚才能從容地面對。

沉默是金,沉默是智者所擁有的優秀品質。

陽光漸漸散去,天邊只留下殘陽的一抹痕跡。一切都在沉默中了……

在默默中成長 篇4

國二作文 ,954字

在棕褐的土壤下,在無人的角落裡。在這份默默中,請別忘記成長。

——題記

當我拖著疲憊的腳步,踏入久違的小院。剎那間,微風拂去了我心頭的燥熱,一片綠色的海洋撲入了我的思緒,學習的壓力和生活的煩惱,彷彿一瞬間就被那綠色的浪花沖刷而去了。

我深吸一口這清新的空氣,開始環顧四周。目光似乎化作了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隨清風飛入每一朵花,每一棵草,為我汲取精神上的花蜜。

它停在了珠簾似的紫藤花上,一嶺一嶺淡紫色的花朵叮叮噹噹地點綴在濃密的綠葉中,像串串淡紫色的風鈴,似顆顆朦朧的紫珍珠。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向它們,染滿甜甜的花香,穿過花與葉的縫隙灑在我身上。

它停在了潔白無瑕的玉蘭上,深褐色的枝,墨綠色的葉,如冰玉雕刻的花瓣,是那樣高潔,似一位寵辱不驚的女子,出塵如仙,觀之如畫。清風徐來,冷香縷縷,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

恍惚間,它被帶入了一個角落。

那裡,幾朵毛茸茸的紫色小花屹然挺立著。我疑惑——那裡何時有了花?我走過去仔細打量,原來是幾株含羞草。

我猛地想起,不知何年何月,我得到了幾顆含羞草種子,滿懷熱情地種了下去,卻沒照料幾天就遺忘在了角落。一天一天過去,土乾裂了,花盆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它們就這樣毫無存在感地,被大家一致忽略了。

或許,它們在萌發前被看作了一盆土,長出葉後又被看作了雜草。沒人在意它們,因為它們不是金枝玉葉的玉蘭,生來高貴;也不是小家碧玉的紫藤,令陽光眷戀。它們生來平凡,可就在那平凡中,在那默默中,它們收集滴滴露珠,摘取朵朵陽光。它們靜靜地,沉默著、卻又不懈努力地去生長,去成長。

我細細端詳那絨球般的花朵,每一根花絲的末端都點綴著一顆晶瑩地小珠,像是努力的結晶,希望的起點。在輕風中,它們微微搖曳著,那點點光芒,搖進了我的眼裡,搖進了我的心中。

是啊,你我皆凡人,活在凡世間。或許我們出身不高貴,外貌不起眼,能力也不夠出類拔萃。或許,我們總是生活在一份默默中,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我們,會多看我們一眼。

但是,請別忘記成長,在默默中,默默地為自己生命之夢想而成長。荏苒時光,定會有一天,平凡的你也會開出靚麗的花朵,蝴蝶會為你停下腳步,陽光會駐足在你身旁。

在默默中成長,即使含著羞,也要綻放出最美的光芒。

默默地成長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2字

成長是甜的,成長是味道豐富的,成長中藏著默默的關愛,所以成長是快樂的。

三年級,關愛藏在奶奶的毛衣裡。“狀狀,快來看看奶奶給你織的新毛衣。”我快步跑了過去。“啊!奶奶織的毛衣真漂亮,謝謝奶奶。”穿上新毛衣,真的好暖和!我看見,奶奶的臉笑成了一朵花。我從毛衣的一針一線中,看出了奶奶對我的關愛。那時我發現,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默默地成長。

四年級,關愛藏在爺爺的叮囑裡。“上課要認真聽講,聽清楚老師的每一句話。”“下課多喝水,多運動運動。”一句句看似普通的話語卻包含了爺爺對我深深的愛。走進校門,我覺得背後有種溫暖的力量使我前進。我知道,那是爺爺關切的目光。那時我發現,我是在爺爺的叮囑中默默地成長。

五年級,關愛藏在爸爸的蜂蜜水裡。“休息一會吧,來喝口水。”“好的,——啊!真好喝。”頓時,甜甜的蜂蜜水被我喝了個精光。或許,加蜂蜜這個動作十分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從爸爸的蜂蜜水中,喝出了溫馨,喝出了關懷,也喝出了爸爸對我無私的愛。那時我發現,我是在爸爸的蜂蜜水中默默地成長。

現在,關愛藏在媽媽的陪伴中。馬上快小升初了,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堂奧數課,都要從晚上六點上到九點半。每當我在“戰場”上對著一道道難以攻克的奧數題“浴血搏殺”時,坐在教室後面的媽媽,心情和我一樣。要是我對著“強敵”一籌莫展,媽媽也為我捏著一把汗。每當我幹掉一個“敵人”時,媽媽的心情和我一樣激動。是媽媽那默默的陪伴,為我換來了現在的好成績。那時我發現,我就是在媽媽的陪伴中默默地成長。

其實,關愛一直藏在老師的教誨中。“今天你們含苞待放,明天你們桃李芬芳;現在你們是小小的幼苗,將來你們一定是祖國的棟樑……”那時我發現,我是在老師的教誨中默默地成長。

是親人給了我力量,使我有了永不停息的動力。是老師給了我希望,使我對未來充滿嚮往。我就是在他們的關愛和培養中默默成長!

有一種成長叫幽默 篇6

國一作文 ,940字

有人說成長就是學會堅強,有人說成長就是學會獨立,有人認為成長就是學會自信,而我卻認為,成長就是學會幽默。

小時候,別人要是沒有經過我的同意,擅自使用我的東西,我肯定是要和他大戰三百回,直到他願意賠償我為止。但是現在,我肯定不會為一件這樣的小事大動干戈,但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會在打趣的說道,“橡皮自己動了,跑到你的本上把英語單詞消滅了,我是鋼筆給你補上。”然後兩個人便笑鬧起來,尷尬也瞬間都消失了。

小時候,別人要是向我借了一塊錢,我一定會牢記於心,要是他準時還還好,要是不準時,我說不定會集一幫“兄弟”,逼迫那人把錢還給我。但是現在,這樣幼稚的做法肯定是不會出現的了,若是哪天我實在是手頭吃緊了,我也只能佯裝可憐的問道,“眼瞅著地主家都沒有餘糧啦,不知哪位神仙能出手度再下一劫?”聽到這話,借過錢的同學都會自覺的伸出“援手”,解我這燃眉之急。

小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了,也許我還會跟著別的小孩一起起鬨,大喊著,“哭吧!哭吧!爛脖子!”哭的人本來就委屈,再被這麼一刺激,反而哭的更厲害了。但是現在,我不再用一種嘲諷的心態去看人,但也不會以教導的口氣去勸解,我更願意,用幽默的方式來化解,“我剛預感會下雨,果真下了。要是下得再猛烈一些,會不會伴隨閃電和雷聲?”哭的人往往聽到了這裡,都忍不住破涕為笑,並且找人幫忙,找我復仇,追得我滿班跑。

小時候,班長就是皇上,班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違旨就斬。可是現在,一大波一大波的農民正在起義,搞得皇上的統治搖搖欲墜。皇上來了,“你去,幫我把那裡打掃打掃!”這要是碰上了我,那我一定得智取,“臣今日不慎感染了風寒,這會兒腿不能動(久坐導致腿麻),呼吸還困難,實在是心有力而力不足吶!”皇上聽到這兒,也拿我沒轍,只能放我離開,回去修養。

成長,就是讓你學會用自己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各種情況。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場景,或者是尷尬的,或者是兩難的,又或者是可憐的,而幽默,也許正好能幫你解決這一切。無論別人的成長是什麼樣的,我的成長,就叫幽默。

在體驗中成長 篇7

國二作文 ,709字

在成長的道路上,必定離不開體驗與嘗試,只有勇於體驗,勇於嘗試,才能發現事物的真理。下面我就舉個自己的例子給你們聽聽吧。

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們科學老師在課上無意間提到雞蛋殼的承受力有多大。聽到後,我便來了興趣,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以至於整整一天我都想著這個問題。

回到家後,我徵求了媽媽的同意,把家裡所有的雞蛋都敲破一個小洞,把蛋黃都流出去。把將近15個雞蛋殼擺放整齊並固定後後,我便開始了我的實驗。

我在這些雞蛋生面鋪了一個硬板紙,這樣以便於我在上面放東西。我看著這些“弱不禁風”的雞蛋,於是決定從較輕的東西開始放。我先放上2本還算大書,見它沒破,我又放上兩本差不多大的書,還是沒破。我便不停地放,等到放了10本書之後,我見它們還是沒破,便心想:我是低估它們了。於是我便使出我的殺手鐗:字典。我小心翼翼地將我的《漢語詞典》放了上去,但它們依舊完好無損,我又將我的《英語詞典》放了上去。這時,我聽到一點蛋殼裂開的聲音,我仔細一看,果然,一個蛋殼裂開了一個小縫。見此,我便更來勁了。可是我發現我已經沒有字典了,這是我靈機一動,端起身邊的小板凳放上去,但是卻又沒有動靜了。我又搬起一個稍微重一點的板凳放上去,突然“咔嚓”一聲,兩個雞蛋裂開了。見到有雞蛋裂開,我便滿足地將重物拿下。試驗過後,我被雞蛋殼那巨大的力量所震驚。

事後,我又查找了相關資料,找到了其中的原理:因為蛋殼是橢圓型,每處的受力都是均勻,分散的,本身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有一定的硬度,所以蛋殼可以承受一定的力。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體驗中發現前所未有的樂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體驗中多收穫了一些知識,會比原來成長許多。所以請大家一起去體驗成長吧!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8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好書伴我成長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0字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特別愛讀書,喜歡當成裡面的一個小角色,暢遊在美麗的江南古鎮,漫步在廣闊的大草原,忐忑地走在城堡裡……

清晨,一覺想來,昨天晚上沒看完的書,手就情不自禁地伸向了桌櫃,拿起書放在被子裡,之後,我便專心致志地開始閱讀。

我暢遊在書的海洋裡,思緒在字裡行間漂浮著,完全地迷在其中。

一會兒,我聽到外面有“嗡嗡嗡”的聲音。“難道家裡進了蜜蜂?!”我心裡忐忑地想著。我嚇得連呼吸都不敢呼了,生怕驚動了蜜蜂;連動也不敢動了,恐怕成為蜜蜂的目標……過了許久,聲音沒了,我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四周看了看,哎,什麼也沒有,這才放心地讀書了。

過了一會兒,我見媽媽還沒來,心裡想:難道媽媽大發慈悲讓我睡懶覺了?這種機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點一啊!忽然,我越想越高興,恨不得馬上載歌載舞來慶祝一下……

時間慢慢逝去……

我讀完書了,沒想到媽媽像瘋了似的來找我:“你幹什麼的呀!我剛才一直在叫你!你沒聽見?”哦!原來那個“嗡嗡嗡”的聲音就是媽媽的聲音啊,我還以為是小蜜蜂呢,哎!真是個小傻瓜。於是,我答道:“我在房間看書的……”“啊!”媽媽大吃一驚。我洋洋得意地說:“沒想到吧?”媽媽略微地點了點頭。之後,我們兩個人就開始瘋狂地傻笑,“呵呵呵”“哈哈哈”……整個兒房間都被歡聲笑語所充盈……

媽媽並沒有怪我什麼,畢竟讀書是一件好事嘛!

一本本好書伴隨著我金色的童年,伴隨著我幸福地成長……

成長,需要點亮燈火 篇10

國三作文 ,832字

蕭條的深山中偶爾有幾聲秋冬之鳥的哀啼,落沒的巨嶺中不時飄過深淵巨谷中的風聲,在那個秋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與成長的呼吸其實離我如此地接近,那時我才十二歲。

按照家族的習俗,曾祖母葬在鄂西利川的一座深山中,依風水大師的說法,墳頭置在北山,而那頭便是她夢縈的故鄉,不過她再也沒有活著回去。按族裡的說法,在入土後的七七四十九要在墳頭點亮墳燈,意在為逝者照亮漫天的冥路,那是條怎樣黑暗的甬道,我無從知曉。

薄暮剛剛臨近,山間溼潤的水汽才纏著昨夜如水的月色,紗衣般籠在身上,可我卻始終無法平靜下來。黯然地行走在墓碑林立的山道上,腳下支離破碎的枝葉發出清脆的吱吱聲。夜的氣息還未散去,幽謐的小道中滲出的絲絲涼意打溼了我的衣裳。

那時,我不相信死亡是一場不可逆轉的旅途,我在墳前燒紙鳴鞭,匍匐地行進痛苦著。孩兒般傾在棺材上,若是裡面傳來的曾祖母的呻吟,我定會用十指刨開重重舊土,從救我那不可替代的至親,可是我始終沒能挽住曾祖母最後一面。

“點燈吧!”父親的聲音頗為沉重,在不見天日的山谷中看不清面目,卻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淒涼,竟讓我有了幾分失神。

“上燈吧!奶奶!”同樣是秋未了,幾片枯黃的葉子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跳動,彷彿在進行著最後一絲的反抗。祖父的葬禮備極哀榮,在孝歌吶吶中將屍骨緩緩送到無人的山谷中。

曾祖母的臉色有些僵硬,那擦了又溼,溼了又幹的淚跡如烙跡般印在她的臉上。雙手顫抖,艱難地將墳燈送上,眼淚不覺奪眶而出,而我卻天真地纏著母親問這祖父何時歸來。

“我知道了!”雙手輕輕捧著墳燈,送到曾祖母墳前,它在無聲的風中搖曳著,彷彿幻出了曾祖母的面孔。我這時才知曉死亡是一張有去死無回的車票,而成長又何嘗不是呢?當它落第點亮坊肆的燈火,我的哭泣聲愈加清晰,我曾害怕它,可這又能如何?當掘出那灰白的屍骨後,也不過只是今世的瑣碎,埋了便埋了。

我這才依依惜別了墳燈,可我卻頻頻回眸,怕它在我轉身之際熄滅。我需要它照亮曾祖母的異鄉長夜,還有我今後擺脫不了的旅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