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兔耳風
藥材名稱:金邊龍舌蘭
名稱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概況
異名:龍舌蘭(《成都中草藥》),金邊菠蘿(廣西南寧)。
基源:為百合科龍舌蘭屬植物金邊龍舌蘭的葉。龍舌蘭屬全世界300種以上,全產美洲;中國引入栽培的有4種,均入藥。
原植物:金邊龍舌蘭Agave americana L.var.variegata Nichols.(A.americana L.var.marginata Hort.),又名黃邊龍舌蘭(廣西、雲南)
形態:常綠半木本植物。莖極短,不分枝。葉旋疊於莖頂,肉質肥厚,長條狀披針形,斜出而上部略下彎,長100~130cm,寬8~13cm,頂端具長1~2cm的褐色尖刺,基部扁闊抱莖,邊緣有上彎的銳齒,兩面灰綠色,帶白粉,葉脈在兩面均不明顯。圓錐花序大形,直立,頂生,高5~8m,下部疏生棕色披針形鱗片,上半部著生20~30朵花,再2分枝,每小枝著花約20朵;花長約10cm,徑約6cm,花被6裂,基部合生,淡黃白色;雄蕊6,著生於花被喉部,花絲超過花被;花葯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每室胚珠多數。蒴果矩圓形,深棕黑色,長約5cm,徑約2cm,頂端開裂。種子多數,扁平,類三角形,棕灰色,只少數成熟。花期7~8月,果期9~10月。(圖見《全國中草藥彙編》.下冊.397頁.圖1618)
生境與分佈:常栽培於近海砂地或內陸暖坡或多栽培於庭園。中國西南和南部地區均有栽培,有的已成為半野生狀態。
生藥
採集:隨時可採葉,鮮用或晒乾。
化學性質
含甾體皁甙。水解後得到海可皁甙元,含量約為1.4%[1,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500。
[2] 中草藥 1991;22(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