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廧子

藥材名稱:秦嶺柴胡

名稱出處:《中國植物誌》

概況

異名:竹葉柴胡(陝西藥材名)。

基源: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秦嶺柴胡的全植物。

原植物:秦嶺柴胡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ex DC.var.giraldii Wolff

形態:莖高20~40cm,單生或叢生,分枝少。葉少,下部葉倒披針形,頂端鈍或圓,中部以下收縮成長柄,連葉柄長6~10cm,寬10~17mm,5~7脈;莖生葉無柄,卵圓形至廣卵形;枝端葉近心形,長1.5~5cm,寬1~2cm,頂端鈍尖,基部擴大近心形抱莖,11~15脈。復傘形花序,傘輻4~6,長3~4cm;總苞片2~3,與莖上部葉相似而較小,不等大;小總苞片5~7,橢圓狀披針形至廣卵形,頂端鈍尖或圓,5~7脈,略長於花。花期7~8月,果期8~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1分冊.251頁)

生境與分佈:生長於海拔2800~3300m高山坡草叢中,分佈於陝西、山西、青海。

化學性質

含有黃酮類化合物[1,2]:槲皮素,異鼠李素,槲皮素-3-葡萄糖甙,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另外還含有芸香甙和水仙甙。

參考文獻

[1] 中國中藥雜誌 1990;15(6):8。


[2] 中國中藥雜誌 1991;16(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