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花
藥材名稱:秋木瓜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木瓜(《滇南本草圖譜》),酸木瓜(《昆明藥用植物調查報告》),香木瓜、皺皮木瓜(《成都中草藥》)。
基源:為薔薇科木瓜屬皺皮木瓜的果實。
原植物: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Koidz.],又名貼梗海棠(《群芳譜》),貼梗木瓜(《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餘項參見“木瓜”條。
生藥
採集: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縱剖為2或4塊,置開水中微燙,以外皮轉色為度,撈出,晒乾或炕幹。藥材產於四川、雲南等地。
鑑別:果實卵形,常對開成半卵形,長4.5~10cm,寬3~4.5cm;外表面橙黃色、橙紅色或暗紅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縮紋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內果皮多有白色小點,內果皮光滑,有時可見排列於中軸的2列種子,種子褐色,類三角形。味酸略澀。以塊大、色紅,粉多者為佳。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附 葉含柚皮素葡萄糖甙、槲皮素、山柰酚-3三葡萄糖甙、異綠原酸。花瓣含天竺葵素(Pelargonidin)及其3-半乳糖甙、矢車菊素(Cyamdin)的葡萄糖基半乳雙糖甙、越桔花青甙(Idaein)、白除蟲菊甙(Chrysanthemin)及微量翠菊甙(Callistephin)。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