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節的意思

注音 ㄩㄥ ㄐ一ㄝˊ

拼音 yōng jié

基本釋義

⒈  執持符節。亦指出任一方。

⒉  指執持儀仗。

引證解釋

⒈  執持符節。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將軍擁節起,戰士夜鳴弓。”
《隋書·高祖紀下》:“燕 南 趙 北,實為天府,擁節杖旄,任當連率。”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擁節東南,上寄一方之休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傅文忠之謙》:“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屢鎮邊隅。”
孫中山 《實行裁兵宣言》:“躬自減削,以導國人,亦冀擁節諸公,翻然憬悟。”

⒉  指執持儀仗。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勸仕》:“鳴騶盛,擁節嚴,行行避人誰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