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地質

[拼音]:yeman ke

[英文]:Tetranychidae; tetranychid mites, spider mites

蜱蟎亞綱真蟎目的1科。螯肢針狀,位於可伸縮的針鞘內,須肢具拇爪複合體,有眼,跗節爪具粘毛的植食性蟎類。中國俗稱紅蜘蛛,黃蜘蛛。世界已記錄900餘種,分隸72餘屬。中國已記載140餘種。

體型小,圓形或橢圓形,體長0.2~0.6毫米,大型種類可達 1毫米。有紅、橙、褐、黃、綠等色。體側有黑色斑點,前外側各有1對眼,體壁柔軟,表皮具線狀、網狀、顆粒狀紋或褶皺。背面有成排的背毛,一般不超過16對,剛毛狀、葉狀或棒狀。顎體包括1對須肢和口器,須肢5節,須肢跗節具6~7根剛毛。氣門溝發達,位於顎體基部。各足跗節爪具粘毛,爪間突有或無粘毛。足Ⅰ、Ⅱ跗節通常具有1根感覺毛和1根觸覺毛相伴而生,稱為雙毛結構。雌蟎生殖區具褶皺,生殖孔橫裂。

葉蟎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害蟎。為害棉花、糧食、果樹、林木和觀賞植物。棉葉蟎(棉紅蜘蛛)是中國十大害蟲之一。二斑葉蟎每分鐘可以刺穿18~22個植物細胞。蘋果全爪蟎和山楂葉蟎是中國北方果樹的重要害蟎,嚴重危害時可使果實產量減少1/3~2/3。麥巖蟎遍及全國的小麥產區,為害嚴重時可使小麥顆粒無收。有多種棉花葉蟎為害棉田,可造成減產30%以上,甚至使棉株完全枯焦。

葉蟎有單食性、 寡食性和多食性3種類型。本島小爪蟎為第一類,僅以柳杉為食,柏小爪蟎為第二類,僅取食柏科植物,二斑葉蟎為第三類,可為害150餘種經濟植物。各種葉蟎的寄主也不相同:裂爪蟎屬有半數種類寄生於單子葉植物,而小爪蟎屬的很多種類則棲居於裸子植物。

葉蟎屬大多棲居於葉片的下表面,而小爪蟎則大多在葉片的上表面取食。

葉蟎的一生經過卵、幼蟎、前期若蟎、後期若蟎和成蟎5個階段。幼蟎具3對足,若蟎和成蟎具4對足。每一蟲態之前有一個靜止期,在此期間,蟎體固定於葉片或絲網上,後足捲曲,不再取食,準備蛻皮。葉蟎的生活週期短,繁殖迅速,一般數天至十數天完成1代,1年可完成數代至十數代,對作物常造成極其嚴重的為害。

溫度是影響葉蟎種群數量消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葉蟎活動的溫度範圍和適宜溫度常隨種類而不同。高溫活動型的種類,如蘋果爪蟎,適生溫度為25~28℃;低溫活動型,如果苔蟎,為21~24℃。多數葉蟎喜好乾燥的氣候,相對溼度以40~70%為宜。因此,乾燥而炎熱的天氣往往導致葉蟎的猖獗。

葉蟎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兩性生殖,但也可行孤雌生殖。果苔蟎等種類僅見雌蟎,是產雌孤雌生殖。葉蟎屬等種類具雌雄二性,不但可進行有性生殖,還可進行產雄孤雌生殖,即未受精的雌蟎僅產生雄性後代。

葉蟎憑藉風力、流水、昆蟲、鳥獸和農業機具進行傳播,或是隨苗木的運輸而擴散。葉蟎的很多種類有吐絲的習性,在營養惡化時能吐絲下垂,隨風飄蕩。

葉蟎科分為兩個亞科──苔蟎亞科(Bryobiinae)和葉蟎亞科 (Tetranychinae)。苔蟎亞科種類為害禾草和低矮的植物。其中,苜蓿苔蟎是一種世界性分佈的種類,在中國北方常與麥巖蟎同時為害麥類作物。果苔蟎分佈於美洲、歐洲、亞洲、南非和大洋洲,是果樹的重要害蟎。在中國北方一年發生3~5代,在南方發生 8~10代。葉蟎亞科為害所有的高等植物。比較常見的有葉蟎屬、全爪蟎屬、始葉蟎屬、小爪蟎屬和裂爪蟎屬,其中不少種類具有經濟意義。其中,柑橘全爪蟎(見圖)(柑橘紅蜘蛛)廣泛分佈於世界的柑橘產區,是柑橘生產的重要害蟎,對柑橘苗木和成樹均可為害,葉片受害後呈現灰白色的斑點。柏小爪蟎為害柏樹,分佈於中國和日本。乾旱年份柏樹受害嚴重,樹冠呈黃色,針葉脫落。稻裂爪蟎分佈於中國西南地區和泰國,為害水稻嚴重,吸食葉片使全葉失綠,呈現灰綠色至灰白色。被害稻株穗短粒小,一般減產10%左右,嚴重時可達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