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升降運動

[拼音]:shixueganjun shu

[英文]:Haemophilus

分類地位未定的 1屬。因在生長過程中需含有生長因子X(氯化高鐵血紅素 haemin)和(或)V(輔酶I)的血液瓊脂而得名。本屬細菌為無運動性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小桿菌,不形成芽胞,需氧或兼性厭氧。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38~42%。僅寄生於人或動物的粘膜上,對氯黴素、四環素和磺胺等較敏感。主要嗜血桿菌的生物學性狀見表。

流感嗜血桿菌

又稱發否氏桿菌。1892年,德國(其出生地現屬波蘭)細菌學家 R.F.J.法福首先從流感患者鼻咽部分出,當時認為是流感的病原菌。直到1933年分離出流感病毒,才糾正這一認識。本菌細小球杆形,大小為(0.2~0.3)×(0.5~2.0)微米。在恢復期病灶或長期人工傳代培養中,呈球杆狀、長桿狀、少數為絲狀。粘液型菌株有莢膜,毒力較強。適溫37°C。菌落一般為光滑型。若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共同孵育,則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圍生長的流感嗜血桿菌菌落較大,這叫做“衛星現象”。原因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較多的V因子,促進流感嗜血桿菌的生長。本菌有3種抗原:

(1)型特異性莢膜多糖抗原。分a~f6個型,其中b型毒力最強,f型次之;

(2)型特異性菌體抗原。分數型;

(3)種特異性菌體抗原。對人類主要引起繼發性化膿性感染,可導致嬰幼兒原發性化膿性腦膜炎。

杜克雷氏嗜血桿菌

因義大利面板病學家A.杜克雷(1890)發現而得名。是人類潰瘍性性病──軟性下疳的病原菌,因而又名軟性下疳桿菌。 菌體大小為0.5×(1.5~2.0)微米。有成雙或短鏈排列趨勢。可呈兩極濃染。無芽胞和鞭毛。

埃及嗜血桿菌

1883年,德國細菌學家R.科赫在埃及從結膜炎患者中觀察到,1887年,美國眼科醫師J.威克斯在紐約分離出此菌,因此又稱科-威氏桿菌。無莢膜,有時呈兩極濃染,不形成吲哚,抗原與流感嗜血桿菌有部分相同。引起人類的急性或亞急性結膜炎,動物的實驗性感染未成功。

豬嗜血桿菌

又稱豬流感嗜血桿菌。引起豬的格拉瑟氏病病變,表現為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膜炎和關節炎。豬流感是由本菌與豬流感病毒的協同作用引起的。

豬胸膜肺炎嗜血桿菌

又稱副溶血性嗜血桿菌,它不需病毒協同作用就可引起胸膜肺炎。

副豬嗜血桿菌

引起豬的致死性敗血症。

羔羊嗜血桿菌

在成年綿羊引起支氣管肺炎,在羔羊引起敗血病,在牛引起胸膜炎和流產。

雞嗜血桿菌

引起雞的慢性呼吸道病和鼻炎。

馬生殖器嗜血桿菌

引起馬傳染性子宮炎(C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