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預定命運圖

[拼音]:Yindunixiya

[英文]:Indonesia

亞洲東南部最大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地跨赤道,位於中南半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國土分佈在亞洲與大洋洲的13667個島嶼上(其中有居民的島嶼6044個),領域範圍南北寬約1900公里,東西長5100餘公里。國土面積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163.2萬(1984)。首都雅加達。

自然地理

全境島群分為 4組:

(1)大巽他群島,主要包括蘇門答臘、爪哇、馬都拉、加裡曼丹和蘇拉威西等島。

(2)努沙登加拉,亦名“小巽他群島”,包括巴釐、龍目、松巴哇、佛洛勒斯、鬆巴、帝汶等島。

(3)馬魯古群島,包括哈馬黑拉、特爾納特、索阿休、布魯、安汶、塞蘭、班達等島。

(4)伊裡安查亞,為伊裡安島(新幾內亞島)西半部。其中面積居世界前13位的大島有5個,即伊裡安島(東半部屬巴布亞紐幾內亞)、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合佔印尼國土面積的92%。爪哇島及其延伸的馬都拉島,歷史上是國家重心所在,稱為“內島”或“內省”,其餘各島通稱為“外島”或“外省”。

環繞在島嶼周圍的海洋有太平洋與印度洋,南海、爪哇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蘇拉威西海以及馬六甲海峽、龍目海峽等十幾個重要海域。海岸線曲折,總長35000多公里,平均54平方公里土地有1公里海岸線,岬角與海灣交錯,多海港。

地形和礦藏

地質上處於亞歐大陸與太平洋板塊的接觸帶,構成了島弧與海溝,並多火山與地震,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各島以島弧走向為主軸而褶皺隆起。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間以高原、盆地與平原。全境擁有3000米以上的火山峰多座,伊裡安查亞即有 7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查亞峰海拔5030米,為全國最高峰。較大的平原僅在大島上,大部分為沼澤地帶,開發利用不多。

全境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佔世界454座活火山的1/6,以爪哇(20座)與蘇門答臘(12座)兩島為最多。火山噴出物在蘇門答臘以酸性居多,爪哇以基性為主。含基性礦物質的火山噴出物發育的土壤肥沃,火口湖可作為天然水庫,有利於農業生產。印尼許多古代文化的發祥地就在火山區,如萬隆、加魯特、梭羅和瑪琅等地。火山區有豐富的地熱能源,僅爪哇島即有300~700 萬千瓦,80年代初建立地熱站,開鑿有高壓沸泉。地震頻繁,強震多發生在斷裂帶縱橫交錯、岸外緊接深海、地殼不穩定的蘇拉威西和馬魯古地區。複雜的地質構造、海陸沉積地層和熱帶氣候的作用下產生了多種礦藏,有錫、鎳、金、銅、磁鐵礦、硫磺、碘、石油、天然氣、岩鹽、煤、鋁土以及磚紅壤性赤鐵礦與褐鐵礦等。

氣候

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降雨充沛,溼度大,風力微弱。爪哇海、班達海以南沿岸各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27℃。由於海陸交錯,地勢起伏及迎背風向不同,區域性地區氣候亦有差異,沿海平原地帶、海拔7米的雅加達年平均氣溫26.2℃,位於山間盆地、海拔 719米的萬隆年平均氣溫22.5℃;中爪哇的沙哇漢10月達38.6℃,為全國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則出現於海拔1550米的北加浪岸高原,乾季曾達-2℃。

各地雨量多寡不一,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量2000~5000毫米。熱帶季風區年降水量不到2000毫米,往東遞減到1000毫米左右;幹、雨季分明,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的雨季,乾季各月一般30~50毫米。降水量地區差異顯著,大部分山區年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沿海地帶多在2000毫米以上。各地降雨變率大,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

河流

河流眾多,水量豐沛,除大島外,都比較短小,沖刷力強,水土流失較嚴重。各河沉積物多,水溫較高,水生物豐富;流經火山地區時攜帶很多礦物質,沖積成較多肥沃土壤,有利於農業。河流下游多沼澤,河口淤積,有沙嘴橫亙,妨礙交通。較大的河流有加裡曼丹的卡普阿斯河(長1150公里)、巴里託河 (長900公里)、馬哈坎河(長770公里),伊裡安查亞的曼伯拉莫河(長805公里)、迪古爾河(長800公里),蘇門答臘的穆西河(長520公里)、哈里河(通航400公里)以及爪哇的梭羅河(長528公里)等。 各河中下游通航里程較長。蘇門答臘的阿薩漢河、爪哇的芝塔龍河支流賈蒂盧胡河及布蘭塔斯河,建有水壩和電站。

植被

種類繁多,植物區系屬亞洲型別,但蘇拉威西以東地區大洋洲樹種較多。 全國共有35000多種植物,森林面積1.2億公頃,佔國土面積63%。 森林覆蓋率以加裡曼丹與伊裡安查亞最高(77%)。以熱帶雨林為主,佔森林總面積72.8%,主要樹種為龍腦香科、婆羅洲鐵木、甘氏豆等;季風林有柚木、桃花心木、印茄、烏木等;沼澤林有西谷棕、尼巴棕等;海灘林有紅樹科或木麻黃等。

居民

全國人口占東南亞人口42%,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年增長率2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86人,分佈很不均勻,爪哇、馬都拉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蘇門答臘約近1/5,蘇拉威西不及1/10,努沙登加拉與加裡曼丹各在5%上下,馬魯古與伊裡安查亞則均不足1%。人口密度以兩個特別區為最高,雅加達平均每平方公里高達11023人,日惹868人;其次為爪哇的 3個省:中爪哇742人,東爪哇609人,西爪哇592人;而中加裡曼丹、東加里曼丹和伊裡安查亞3省人口密度均在10人以下。

全國有100多個民族,250~400多種語言和方言。人口在 200萬以上的民族不到10個,爪哇族佔總人口47%,其他主要有巽他族、 馬都拉族、米南卡保族、 馬達族、馬來族、亞齊族。 另外有華人、印度人、 阿拉伯人和100多萬外僑後裔。 各族基本上皆有特定的分佈區。許多小島往往是一個島嶼一個民族,很多民族以島嶼或地區名稱命名。印尼語為官方語言。居民87%信奉伊斯蘭教,餘信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

地域開發過程

公元初年前後,境內已有了狩獵、採集、農耕、捕撈、採礦、熔鍊等生產活動和航海貿易,同中國已有交往。同時有印度移民在爪哇、蘇門答臘、加裡曼丹等地沿海定居。 4世紀在爪哇先後出現了幾個王國。 7世紀以蘇門答臘巨港為發祥地的室利佛逝王國建立,商業和文化發達,併為當時印度以外的佛學中心,同中國、印度、阿拉伯都有經濟與文化聯絡。 9~10世紀版國擴及印尼西部各島及馬來半島等地。13世紀末興起於爪哇的滿者伯夷王朝,在雨水較少的東爪哇興建了緻密的水利系統,農業、手工業、交通運輸與對外貿易等空前發達,沿海城鎮甚為繁榮。國勢最盛時領有印尼大部分群島及馬來半島南部。大體上奠定了現在印度尼西亞版圖的基礎。

16世紀初葡萄牙與西班牙殖民者相繼入侵,在馬魯古群島的特爾納特、索阿休等島設立商站,建築炮臺,掠奪香料等財富。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接踵而至,成立“東印度公司”,侵佔土地,壟斷貿易。1798年“東印度公司”解散,改設殖民政府。1830年在爪哇實行“強迫種植制”迫令農民種植出口經濟作物甘蔗、靛藍、咖啡、菸草、肉桂、胡椒等。1891年改行所謂“自由政策”,從此,英、美、德、法、日等國資本紛紛湧入。不到半個世紀,爪哇、蘇門答臘、邦加、勿裡洞、加裡曼丹、蘇拉威西等島上出現了橡膠、椰子、胡椒、金雞納、茶、木棉、甘蔗等種植園,並修築公路、鐵路,開採錫、煤、石油等礦產資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經濟地理

國民經濟以農、林、礦的原產品生產與出口為主,農業為優先發展的部門。20世紀7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平均年增長率 7.6%,興建了新的工業部門;交通運輸和基礎設施有所擴大和改善。198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75美元。經濟仍以西半部島嶼較發達。

農業

1982年,全國57.3%的勞動力從事農業,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3%,農產品出口值約佔出口總值的1/4。

(1)種植業。其中糧食作物佔重要地位。1980年耕種面積1950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10.2%,其中約60%種植糧食作物,40%種植經濟作物。稻田900萬公頃,居各種作物的首位;橡膠次之,230萬公頃;椰子第三,約220萬公頃;其餘各種作物面積都不到50萬公頃。全國主要島嶼都有稻田分佈,以幹雨季分明、種植歷史悠久的爪哇和馬都拉島為最多,合佔全國稻米收割面積的55%以上和產量的60%左右。有水稻和早稻兩大類,水稻約佔稻田面積的86%和產量的95%,其中60%的水稻田與65%的產量在爪哇、馬都拉和巴釐3島,其他島嶼的水稻田面積不大。1984年大米產量2500萬噸,糧食基本自給。

經濟作物種類多,80年代著手大面積擴種,生產有所發展。主要作物有橡膠、油棕、椰子、咖啡、甘蔗、胡椒、可可、丁香、豆蔻、肉桂、菸草、茶樹、硬質纖維等。1985年橡膠產量113萬噸,主要分佈在溼潤而排水良好的丘陵和階地;棕油產量120.4萬噸,皆次於馬來西亞,居世界第二位。1984年產椰幹152.6萬噸,椰油64.1萬噸。1984—1985年度咖啡產量27.6萬噸,次於巴西、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位。1984年香蕉產量200萬噸,居世界前列。胡椒、木棉、金雞納霜和藤的產量均佔世界首位。

(2)林業。傳統的伐木業在爪哇與馬都拉,森林面積僅佔國土2%,但提供木材產量的一半;出產柚木(佔全國柚木產量的90%)、雙翅龍腦香、桃花心木等;新開發的林場在加裡曼丹,產雙翅龍腦香、娑羅桑、婆羅洲鐵木、貝殼杉等,提供木材出口量的75%。60年代起,允許外資採伐,木材產量與出口量迅速增長,但又導致亂砍濫伐,嚴重破壞了生物資源與生態平衡,引起水土流失。70年代停止外國資本採伐,發展木材加工業,限制原木出口,進行育林更新。在蘇門答臘、加裡曼丹,伊裡安查亞、蘇拉威西等地建立1300萬公頃世界最大的商品林基地,採伐量由1970年的1.17億增至1981年的1.52億立方米。膠合板工業發展迅速,1980年生產能力達185萬立方米。

(3)水產業。海域遼闊,沼澤廣佈,發展水產業條件優越。全國有漁民180萬,1981年漁獲量186.3萬噸,居東南亞首位。海洋漁業佔漁獲量的75%,淡水漁業佔25%。海洋漁場分佈於西起安達曼海,經馬六甲海峽、爪哇海、蘇拉威西海,東到阿拉弗拉海的綿長海域。過去多為近海小型漁船作業,70年代以後發展拖網漁輪,在印度洋開闢新漁場。加裡曼丹東岸、伊裡安查亞南岸、蘇門答臘東南岸出產海蝦;沿海河口灣養殖遮目魚已有千年以上歷史,產量佔海洋養殖業產量的90%。淡水捕撈集中在蘇門答臘、加裡曼丹的湖泊與沼澤。淡水養殖業比較發達,稻田養魚有成功經驗。淡水養殖面積 470萬公頃,產量的90%來自爪哇、蘇門答臘和加裡曼丹。

工業

石油開採、提煉和石油化工占主導地位。新興工業有紡織、造紙、金屬製造、機械、鋼鐵、電器、電子、日用品製造和電力等。印尼是東南亞開採石油較早的國家之一,1885年蘇門答臘北部第一口油井出油。1983年探明石油儲量 13億噸,佔東南亞石油儲量的2/3。陸上主要油田近20個,分佈於蘇門答臘北、中、南3部分,加裡曼丹東部,東、西爪哇北部和伊裡安查亞西部等地,另有幾個近海油氣田在爪哇島西北和加裡曼丹東岸外。蘇門答臘中部的米納斯、杜裡兩油田最大。原油含硫低,油井噴量大。1981年原油產量7885萬噸,居世界第八位。有9個煉油廠,年煉油能力1972萬噸。原油產量88%供出口,輸往日本和美國。天然氣儲量8383億立方米,次於馬來西亞,居東南亞第二位。加裡曼丹的邦坦和蘇門答臘的亞齊有液化天然氣廠,1982年產液化天然氣315億立方米;出口量佔世界液化天然氣貿易量的1/3以上,主要輸往日本。其他採礦業有錫、鋁土、鎳、銅、鐵等。蘇門答臘的阿沙漢鍊鋁廠為亞洲最大的鍊鋁廠,年產22.5萬噸。

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建立起化肥、農藥、炭黑、塑料、合成纖維等工業。化肥年產 450萬噸左右,向亞太地區出口。70年代中期,印尼由傳統的紡織品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人均紡織品消費量也有增加,但原料、機器和零件依賴進口。建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造紙工業、電器與電子工業等,印尼製造的中小型飛機適用於本國島際交通,並向泰、美等國出口。加工製造業主要集中在爪哇與外島少數城鎮,即雅加達,泗水、萬隆、三寶壠、棉蘭、巨港、烏戎潘當等地。

交通運輸

陸上交通除爪哇、蘇門答臘外,各島皆缺乏聯絡全島的幹線道路網。1982年全國有公路10.5萬公里,其中鋪面公路約佔1/5;70%的公路在爪哇與蘇門答臘。鐵路約7000公里,90%在爪哇,其餘在蘇門答臘。鐵路承擔全國貨運量的比重不到1/5。 海運業佔重要地位,全國有300多港口,其中20個可泊500噸以上的船隻,10個可泊巨型海輪,丹戎不碌、泗水和勿拉灣是 3個最大海港。主要港口都在爪哇海及馬六甲海峽沿岸。印度洋沿岸水深,可供超級油輪停泊,計劃擴建實武牙與芝拉扎海港,並在蘇門答臘南部森馬加灣開闢新港。各島間聯絡靠海運和空運。各島共有40個大型機場和20個降落場,有19條國際航線集中於雅加達、棉蘭、登巴薩(在巴厘島)和泗水。

對外貿易

出口物資以農、礦產品為主。過去以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為支柱,60年代起石油躍居首位,1982年約佔出口總值64%,扭轉了國家多年來的外貿逆差。其他出口產品有木材、橡膠、棕油、錫、咖啡、蝦、茶葉、菸草、手工藝品、電器、水泥和化肥。進口日用消費品、糧食、工業原料和機械裝置等。主要貿易物件為日本、美國。

地區經濟差異

(1)爪哇與馬都拉。約佔全國面積的7%和人口的6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0人)居各區首位。土壤肥沃,氣候較乾爽,開發歷史悠久,向居全國經濟中心地位。農業發達, 稻米、玉米、 茶葉、蔗糖、木棉、金雞納霜、柚木等佔全國產量的60~90%;畜牧業與養殖業發展水平為全國最高,牛、羊頭數佔全國60%以上,漁獲量佔全國 1/4。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各種日用品製造加工和原材料生產以及機械裝備均較發達。工廠企業佔全國總數的90%。交通發達,擁有全國70%的公路和90%的鐵路線。港口與城市密度居全國首位。主要城市有雅加達、萬隆、泗水等。馬都拉為全國食用鹽產區,並種植玉米和牧養牲畜。

(2)蘇門答臘。佔全國面積的25%和人口的19%,平均每平方公里59人。現代經濟開發遲於爪哇,但引進技術較先進,生產出口商品佔重要地位。種植園佔耕地面積20%,集中了全國種植園面積的2/3,各類作物佔全國種植園面積的比重是:橡膠60%,油棕95%,劍麻2/3,茶樹20%。胡椒佔全國和世界重要地位,咖啡佔全國出口量的2/3,茶葉佔全國產量的20%。石油、鋁土和錫的產量與出口量皆佔全國首位。煤礦是全國少有的硬質礦物燃料。本島提供全國出口總值的3/4以上、港口吞吐量的 60%左右。島上經濟開發地區主要在島的邊緣地帶及高原山區。棉蘭是全國最重要的種植園中心,佔碑、巨港是石油中心和重要港埠,杜邁為新發展的全國最大石油港。

(3)加裡曼丹。位於婆羅洲的南部,佔全國面積的28.3%和人口的4.6%,平均每平方公里12人。面積較大,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港口,內外交通皆不方便。內地茫茫林海,沿海沼澤廣佈,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段。土著居民從事採集、狩獵與遊耕,現逐漸開始從事定居農業。主要種植稻米、橡膠、椰子和胡椒,採伐西谷(碩莪)、藤條,取樹脂,伐木,開採石油及少量煤和金剛石。工業為農、林、礦的原產品進行初加工,以石油提煉及小型修造船較重要。沒有鐵路。公路侷限於西海岸及東南海岸。主要城市有馬辰、坤甸、三馬林達、巴釐巴板、打拉根。

(4)蘇拉威西。佔全國面積的9.9%和人口的7%,平均每平方公里55人。民族、語言紛繁,各地交通聯絡取道海上。20世紀60年代以後修建公路貫通全島。礦產豐富,農、林、牧、漁產種類繁多,椰幹、香料、水產佔全國重要地位。主要城市分佈在接近海洋航線的西南與東北兩半島頂端,以烏戎潘當和萬鴉老最重要,前者是印尼東部島嶼的貿易中心及海產品集散市場,後者是附近地區出產的丁香、豆蔻與咖啡的出口港。

(5)努沙登加拉。位於爪哇島以東,佔全國面積的3.9%和人口的5.4%,平均每平方公里 103人。其中巴厘島面積5500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平均每平方公里 418人,人口密度僅次於爪哇。群島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有巴釐、龍目、鬆巴圭、弗洛勒斯、龍布陵和阿洛島,都有火山;南支有鬆巴、薩武、羅地和帝汶島。為沉積岩構成,各島皆有強烈地震,海岸陡峭,氣候乾旱,乾季長達半年以上,年降水量不超過1500毫米。森林覆蓋率10~20%,有季風林和熱帶稀樹草原,利於稻作及養畜業。巴釐與龍目兩島經濟發達,土地開發程度低於爪哇,高於印尼其他各區,出產稻米、椰子、咖啡、菸草和蔬菜等,其於菜提供國內銷售量的2/3。畜牧業重要,有牛、羊、馬、豬等,提供國內市場牲畜的大部分。主要城市有巴厘島的登巴薩與新加拉惹、帝汶島的古邦。

(6)馬魯古。 處在蘇拉威西與伊裡安之間。 佔全國面積的3.9%和人口的1%,平均每平方公里19人。島嶼散佈,歷史上蘇拉威西的烏戎潘當為本地區的轉口港。漁業重要,20%的人口從事漁業生產,採集珍珠、貝母、海蔘和牡蠣等,居全國首位。火山土肥沃,雨量充沛,但變率大。森林覆蓋率80%,產烏木、白千層、貝殼杉、樹脂等;有鐵、石油、石棉等礦藏。西谷為主糧。豆蔻佔全國產量的40~50%,丁香佔10%。還產椰幹、稻米及雜糧。安汶與特爾納特分別位於群島南北,皆為貿易和行政中心。

(7)伊裡安查亞。為世界第二大島伊裡安島(新幾內亞島)的西半部。佔全國面積的22%和人口的1%,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地曠人稀,經濟開發緩慢。中央山脈為橫貫島的中軸,山峰海拔4500~5000米,有4座雪峰,是世界上赤道帶少有的終年積雪高山區之一。南北兩側是平原,南部平原沼澤廣佈。經濟以狩獵、捕撈、採集林產品為主,開始發展種植和畜牧業,開採少量石油。主要產品有椰幹、豆蔻和鐵木。內地山區使用石器的人口約有80萬,共約250個部落,在45°~50°的陡坡上開梯田,在海拔2800~3000米的地方種植番薯。城鎮小而稀散,皆位於沿海。主要城市為馬老奇和查亞普拉。

參考文章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萬隆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首都特區雅加達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