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科

[拼音]:Yindu Yang

[英文]:Indian Ocean

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西南以通過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東經20°經線與大西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東經 146°51′經線與太平洋為界。面積7617.4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8%。平均深度3711米,海水容積28260萬立方公里。最深處在爪哇海溝(南緯10°20′,東經110°10′),深達7450米。

印度洋與澳大利亞、非洲和南極洲大陸毗連部分,半島及島嶼較少,海岸線較平直,邊緣海、內海及海灣亦較少。與亞洲大陸南部相毗連的部分,由於受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以及眾多島嶼的穿插分割,形成了一系列邊緣海、內海、海灣及海峽,海岸線曲折。自西向東有紅海及亞丁灣(其間有狹窄的曼德海峽溝通)、阿拉伯海、阿曼灣及波斯灣(其間由霍爾木茲海峽相連)、孟加拉灣、安達曼海(經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以及位於澳大利亞大陸與馬來群島和新幾內亞島間的帝汶海及阿拉弗拉海。此外,在澳大利亞南岸尚有大澳大利亞灣;在非洲大陸東部與馬達加斯加島間,尚有一寬闊的莫三比克海峽。

海底地形

在印度洋的中央,展布著“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海底山系)。它是世界大洋中脊的一部分,由4條彼此相連線的海嶺組成。 其北支為卡爾斯伯格海嶺(又稱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嶺),西北起自阿拉伯半島東南的亞丁灣,向東延伸到羅德里格斯島附近,長約4070公里,寬280~740公里,一般高出海底1000~2000米,個別頂峰可達3000米,最高峰距洋麵658米。在羅德里格斯島以南,印度洋中央海嶺分為兩支:東南分支為中印度洋海嶺,西南分支稱西印度洋海嶺。前者向東南延伸至阿姆斯特丹島,長約2200多公里,寬740~930公里,一般高出洋底1500米,少數可達2500米,出露洋麵形成島嶼,如阿姆斯特丹島和聖保羅島等。再往東南,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的南極-印度洋海嶺是一條長6500公里、寬度較大(500~550公里)、相對高度較小(一般山脊距洋麵2000~4000米)的海底隆起。西印度洋海嶺向西南延伸到愛德華王子島,長約4000公里,寬370~555公里,相對高度為1210~3000米,最高峰距洋麵250米。此海嶺以西,過渡到水深2000~4000米的大西洋-印度洋海嶺,並在西經 15°附近與南大西洋海嶺相接。

此外,在印度洋的東北部,還有一條大體沿東經90°線分佈的東印度洋海嶺(亦稱東經90°海嶺)。它介於北緯10°與南緯32°間,總長約6000公里,寬185~220公里,為印度洋最長最直的海嶺;一般高出洋底1000~3500米,山脊距洋麵18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麵僅870米。

印度洋中央海嶺常被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斷裂谷一般深度由不足1000米到3000~4000米,少數可達5000~6000米,海嶺表面被切斷得很破碎。其中較大者如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嶺北端的歐文斷裂帶,南部的韋馬斷裂帶(最深處6492米),以及羅德里格斯、馬達加斯加、愛德華王子、阿姆斯特丹等斷裂帶。它們大多呈東北─西南向,並常常同地震帶相吻合。由此可推斷,此海嶺的成因同地震及火山噴發有關。這一點也為50年代末以來所採集到的大量海底火成岩及變質岩的標本所證實。

上述“入”字形中央海嶺,將印度洋分為東、西、南三大海域,其間又被一些較小的海嶺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海盆。

東部海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和馬爾地夫海嶺(由印度西南岸經馬爾地夫到查戈斯群島以南)分隔成 3個大海盆。其中東部的西澳大利亞海盆深度較大,達5000~6500米;中部的中印度洋海盆,東西平均寬1570公里,南北延伸達6000多公里,水深多在3000~5660米,已知最深處為6090米;西北部的阿拉伯海盆深4000~5000米,海底地勢平緩,已測知最大深度5875米。此外,在東印度洋海嶺以南至南極-印度洋海嶺間,尚有南澳大利亞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前者深度大多在4500~5670米;後者深度一般為3500~4500米。

西部海域海底地形十分複雜。它被隆起的馬達加斯加島以及馬斯克林、阿米蘭特、馬達加斯加等海嶺(海丘)分隔成一些較小的海盆,如北部的索馬利亞海盆,中部的馬斯克林及阿米蘭特海盆,南部的馬達加斯加海盆和西南部的莫三比克海盆等,其主體部分深度大多為3500~5000米。多火山島及在火山峰基座上發育而成的珊瑚島。

南部海域海底地形較為簡單。北為深4000~5000米的克羅澤海盆;南有西北─東南向的凱爾蓋朗海嶺,其東側是深4000~5500米的南極-印度洋海盆,其西側為深5000~5800米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

印度洋各邊緣海的大陸架較窄,大陸架面積及所佔比重在四大洋中均為最小。 深度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僅317萬平方公里,佔該洋總面積的4.1%,除波斯灣和馬六甲海峽外(深度均不足200米), 以澳大利亞北岸、馬來半島西側和印度半島西岸海域的大陸架寬度較大,如孟買以北的肯帕德灣可達 352公里。(見彩圖)

氣候

印度洋因其主體部分位於緯度較低的赤道帶、熱帶與亞熱帶的範圍內,被稱為“熱帶性海洋”。

印度洋的北部海域,由於與亞洲大陸毗連,隨季節的更替,海陸熱力差異,形成了世界上最顯著的熱帶季風氣候。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盛行東北季風,其中以12月至翌年1月最盛,平均風力3~4級,最大可達6~7級,氣候乾燥,天氣晴朗,能見度較好。夏半年(5~10月)盛行西南季風,7~8月最盛,平均風力5~6級,最大達7~8級,氣候潮溼多雨,並常伴有雷雨,能見度較差。4月和10月為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交換期,風力較弱,風向不定。

在南緯10°以南的中、南部海域,由於常年受南緯30°~35°間的印度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大氣環流較穩定。其中南緯10°~30°之間終年為東南信風,風力一般4級左右,6~9月較強。 南緯40°~60°間為盛行西風帶,這一海區幾乎不存在陸地,風力較大,特別是南緯40°~50°間有“咆哮的西風帶”之稱。南緯60°以南海域,受極地高壓的影響,也經常刮6級以上的東風。夏秋之交,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以及南緯10°~30°、東經40°~80°的海域,常產生熱帶氣旋,並形成猛烈的颶風。

印度洋的氣溫,中低緯度海域較高。赤道帶海域全年月平均氣溫約為28℃。赤道帶以北海域,夏季平均氣溫25~27℃,冬季22~23℃,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由於受周圍乾熱陸地的“烘烤”,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在印度洋的中、南部,氣溫隨緯度的增高而降低。夏季平均氣溫,在南緯20°附近為25~27℃,南緯30°附近為20~22℃,南緯40°附近約為15℃,南緯60°附近則減至0℃左右。冬季平均氣溫,南緯20°附近為22~23℃,南緯30°附近為15~17℃,南緯40°附近為12~13℃,至南緯60°附近則低達-10℃左右。

印度洋的降水在赤道附近海域較豐沛,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屬全年降雨型。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的東部,年降水量一般超過3000毫米,主要降於西南季風盛行的夏季。阿拉伯半島和東非索馬利亞沿岸海域,由於受大陸吹來的乾熱風的影響,年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在南印度洋屬於亞熱帶海區的西部,因水溫較東部高3~5℃,溼度也較大,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而東部海域只有500毫米左右;溫帶海區則為1000多毫米;到南極大陸附近,年降水量減至250毫米。

海洋水文

受上述大氣環流的制約,印度洋的洋流基本上可分為三大系統:

(1)季風暖流系統。主要分佈在印度洋的北部。冬季,由於盛行東北季風,洋流形成了逆時針的環流,尤以12月至翌年1月最明顯,其最大流速可達2.2~2.9公里/小時。當它接近非洲沿岸時,除一部分進入亞丁灣和紅海外,大部轉向南流,並與南緯3°附近的赤道逆流相匯合,東流至蘇門答臘島附近轉向北流,至北緯5°附近與東北季風流匯合。夏季,洋流與上述情況恰好相反,在強勁的西南季風的吹刮下,形成順時針環流,尤以7~8月最典型。在赤道附近,這支偏東環流與赤道逆流流向一致,其流速可達3.6公里/小時,有時可達7.2公里/小時(約4節),在索馬利亞半島東北的索科特拉島附近,最大流速可達7節。為世界著名的強海流之一。

(2)南赤道暖流系統。沿南緯10°~15°從東向西流,平均流速0.9~1.1公里/小時,最大可達1.8~2.2公里/小時,當橫過印度洋直抵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後,一部分繞過該島穿過莫三比克海峽南流,稱莫三比克暖流;另一部分則直接沿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南流,稱馬達加斯加暖流。這兩支暖流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匯合後,繼續沿非洲東南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稱作厄加勒斯暖流, 其流速可達2.9公里/小時。在南緯40°附近, 被捲入南印度洋的西風漂流。

(3)西風漂流(寒流)系統。主要分佈在南緯40°~55°間海域。受盛行西風的吹刮,洋流由西向東流,流速可達0.7~1.4公里/小時。至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岸後,大部繼續東流進入太平洋,少部受阻沿其西側海域北上,稱西澳寒流,其勢較弱,在南緯15°附近與南赤道暖流首尾相接。

印度洋北部,夏季表層平均水溫為27~28℃,5月可超過29℃,僅非洲索馬利亞沿岸海域,由於西南季風吹走表層海水,導致深層冷水湧升,水溫降至22~23℃;在赤道附近,水溫為26~28℃;到南緯30°處洋麵,降至16~20℃;南緯50°處為3~5℃;南緯55°以南,水溫低於-1℃。冬季,北部諸海域平均水溫為23~25℃,赤道附近為28℃,南緯30°處為21~25℃,南緯50°處為5~9℃,南緯60°以南,水溫為負值。

印度洋表層海水的鹽度分佈,同各海域的水分平衡特點以及大陸徑流的分佈有關。印度洋平均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年蒸發量為1380毫米;大陸徑流量為 700毫米/年,主要來自南亞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非洲的贊比西河及林波波河等。海水鹽度最大的海域為紅海(40‰)、波斯灣(37~39‰)和阿拉伯海(36‰以上)。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因有大量的淡水注入,鹽度減至32~33‰。南迴歸線附近海域,海水鹽度為34~34.5‰。在印度洋南部的亞熱帶海域,鹽度增至35.5‰;南緯40°以南海域,鹽度減至33~34.3‰。

印度洋除南極大陸周圍海域為永冰區外,其海冰分佈界線隨季節的變化而移動。 9~10月,浮冰分佈面積最大,其北界可達南緯55°~60°,浮冰帶的寬度由東經20°處的1670公里減至東經140°處的555公里。 2月,浮冰分佈面積最小,其北界在南緯65°~68°間。印度洋中的冰山多屬於桌狀冰山,其漂浮的北界一般為南緯40°。

自然資源

迄今為止,對印度洋的礦產和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還很不夠,現已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僅侷限於少數幾種。

印度洋海底及其周圍陸地為世界著名的石油、天然氣儲藏區之一。從阿拉伯半島到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沿海大陸架,均發現有油、氣構造。印度洋約佔世界大洋 500米深度內油氣潛在儲量的1/3。 其中波斯灣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海底含油氣區。80年代初,波斯灣已投入開採的海底油田有32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塞法尼耶油田為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之一。1981年,波斯灣海底油田合計產原油2.38億噸,佔世界海底石油產量的34.6%。

金屬礦藏中,以錳結核為最重要。主要分佈在4000~5000米的深海盆地,其中以中印度洋海盆、南澳和西澳海盆儲量較大。錳結核直徑一般為3~5釐米,大者達8~12釐米,用海底照片估算其重量每平方米可達40~50千克。平均品位為:含錳15.1%,鐵13.3%,鎳0.51%,銅0.27%,鈷0.24%。此外,在印度半島、非洲、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及澳大利亞西部的大陸架還發現有豐富的鈦、鋯砂礦,在馬來半島近海發現有錫砂,在紅海海底發現有含鐵、 銅、鋅、鉛及金、 銀的金屬軟泥等。上述金屬礦藏中,除部分近海鈦、鋯砂礦外,大都尚未開發。

印度洋的生物資源種類和數量均不及太平洋和大西洋豐富,且開發利用也有限。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1980年印度洋生物資源的平均捕撈強度為48千克/平方公里,僅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1/5左右。其中漁獲量365.7萬噸,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4.9%(1981)。主要捕撈沙丁魚、鯖、鯡、鯷、鯊魚、黑點石首魚、金槍魚、飛魚及海龜等。印度洋南部的寒帶水域,磷蝦等浮游生物豐富,一向是南半球鯨類的主要分佈區之一。海洋植物中,各種藻類資源豐富。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印尼及西非沿海,還分佈有茂密的紅樹林。

交通運輸

印度洋是貫通亞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往西經紅海、蘇伊士運河,通過地中海可進入大西洋;向東經過馬六甲海峽或巽他、龍目海峽可進入太平洋;向西南繞過非洲南端可達大西洋。印度洋擁有世界海港總數的近1/10,貨運週轉量的1/10和貨物吞吐量的1/6。

石油是印度洋的主要運輸物資。1980年經海運的原油和油品共9.4億噸,佔印度洋各港口貨物運輸量的2/3和世界海上石油運輸量的56.5%,其中95%的原油及油品由波斯灣沿岸各港輸出。主要的石油運輸線有 3條: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北美線;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或龍目、望加錫海峽)—日本線;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西歐、北美線。主要石油出口港有:沙烏地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朱阿馬,伊朗的哈爾克島,科威特的艾哈邁迪,伊拉克的豪爾艾邁耶,以及20世紀80年代初沙烏地阿拉伯在紅海沿岸新建成的延布港。

此外,大宗運輸物資尚有:澳大利亞及印度的鐵礦石,澳大利亞的穀物,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及非洲沿岸國家的熱帶農林產品等。除上述石油出口港外,主要海港尚有:仰光、吉大港、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科倫坡、孟買、卡拉奇、阿巴丹、巴士拉、亞丁、蘇伊士、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馬普托、德班、弗里曼特爾等。

印度洋的航空線主要有亞、歐航線和南亞、東南亞、東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線。孟買、卡拉奇、科倫坡、達卡為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印度洋還是南亞與非洲間重要的通訊線路所經之地,其海底電纜多分佈在北部。重要的線路有:亞丁—孟買—馬德拉斯—新加坡線;亞丁—科倫坡線;東非沿岸線。馬埃島(塞席爾群島)、模里西斯島及科科斯群島是主要的海底電纜樞紐站。

參考文章

印度洋石鵖的保護現狀、地理分佈鳥類印度洋的洋流有什麼獨特性?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