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鬆窗

[拼音]:er niu tai gang

[英文]:a yoke of two cattle for tilling

犁耕方式之一。《漢書·食貨志》有用二牛三人進行“耦犁”耕作的記載。敦煌千佛洞北魏時期的洞窟中,繪有二牛抬槓犁耕的壁畫。《蠻書》載有唐代雲南地區二牛抬扛的情景:“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長丈餘,兩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牽牛,一佃人持按犁轅,一佃人秉耒。”據考證,格,即架於二牛頸上的橫木。西北、華北各省的漢族農民曾普遍採用過這種犁耕方式。西藏地區使用二牛抬槓犁耕法的歷史也很久。據《西藏王統記》記載:上丁二王時(約公元前2世紀),古代藏族人民已“制犁與軛,合二牛軛,墾平原以為田”。西藏拉薩郊區的二牛抬槓,有別於漢族地區,其特點是將一木質橫槓的兩端分別繫於並列的二牛牛角上,犁架與橫槓連結,以牛角曳犁。這是藏族人民因地制宜而採取的特殊犁耕方式。20世紀40~50年代,邊疆地區部分少數民族仍使用二牛抬槓犁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