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問題

[拼音]:Jiaxizi

[英文]:al-J╣hiz (775~868)

阿拉伯作家。本名阿慕爾·本·巴哈爾,賈希茲(意為“凸眼”人)是他的別號。生於巴士拉。一說具有非洲黑人血統。父親早亡,家境貧苦。早期著作《權位之書》引起哈里發注意,曾被召入宮廷文書院任職,但不堪宮廷生活拘束,不久辭職。賈希茲的著述涉及文學、哲學、宗教、政治、社會、修辭等學科,但作品大多遺佚,傳世的主要作品有《動物書》7卷,描寫各種禽獸的特徵、習性和產地,記錄了大量動物故事和傳說,並穿插了大量的寓言、經文、典故和格言,反映了早期阿拉伯社會的狀況。他所作《吝人傳》,收入 120多篇故事,刻畫了各種慳吝人的形象,情節生動,語言詼諧,描寫細膩,是阿拉伯古典故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修辭與闡釋》,從古代文學作品、演說和經文的寫作,闡述修辭標準與方法,是阿拉伯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著作。《方圓書》,論述有關科學、哲學、歷史、文學的問題,其中引用了大量神話、傳說和故事,具有重要科學和文學價值。賈希茲被認為是百科全書式的作家,在阿拉伯散文文學中,他繼伊本·穆格法之後,開創了一種被稱做“艾達卜”的新文體。“艾達卜”意即以生動活潑和富有風趣的形式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文學。這種文體對當時和後世影響很大。賈希茲是伊斯蘭教中“穆阿泰齊勒派”的信奉者,主張把宗教也列為科學研究的物件。他的宗教觀點比較自由,並自成一派,稱“賈希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