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

[拼音]:ba zhengdao

[英文]:╣ry╣▄▆╣凜gika-m╣rga

佛教教義。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1)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

(2)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

(3)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

(4)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

(5)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

(6)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7)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

(8)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淨無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見,即堅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義。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樣,認為只有自己的教義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學都是邪見。因而把正見當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餘七道則都是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精進不懈的修行。八正道也是針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六師”中一些派別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樂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稱為中道。原始佛教對這種不苦不樂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視,列為四諦之一“道諦”的具體內容。對於八正道的詳細解釋有安世高譯的《佛說八正道經》、《增—阿含經》的《四諦品》和南傳《相應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