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始繪畫

[拼音]:Yuandai sanqu

元代散曲作家約200餘人,作品4300多首,其中小令3850餘首,套曲450餘套。由於正統的文學觀念不重視散曲,很少有人蒐集編次成冊,散佚的作品當不在少數。

元代散曲創作可分為前、後兩期,大略以元成宗皇慶、延祐為界。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動中心在大都(今北京),這是散曲興盛時期,作家隊伍中有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如劉秉忠、楊果、盧摯、姚燧等;有著名的雜劇作家,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等;還有教坊藝人,如珠簾秀等。由於作家的社會地位高下不同,思想感情各異,藝術素養差別也很大,使前期散曲呈現了豐富多采的局面,而散曲作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也逐步走向成熟。在各類作家中,那些地位高、有才名的文人雅士如楊果、姚燧等人,對新興的詩歌體裁雖有興趣,但只在遊宴應酬場合小試才情,而且常以詞的寫法繩曲,所以儘管也有清新之作,卻不能充分表現散曲的藝術特點。至於教坊藝人的作品,一般說來題材較窄,藝術上也較為粗糙,加之散佚甚多,不能探其全豹。最有成就的還是那些兼作雜劇的作家,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等人。他們的作品既有民間文藝的通俗平易、質樸自然的意趣,又經過錘鍊開拓,提高了散曲的境界,如馬致遠的《秋思》套曲,關漢卿的《不伏老》套曲以及他們的小令等。他們對於散曲成長為一種富有特色的詩歌體裁,作出了很大貢獻。

後期散曲作家的活動中心,逐漸移至杭州一帶。隨著散曲的繁盛和發展,這一時期的作家隊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一批專攻散曲,或主要精力、主要成就在於散曲創作的作家,如張可久、喬吉、貫雲石、徐再思等人。他們對於散曲的體制和規律勤於探究,寫出不少好作品,豐富了散曲園地。後期創作在數量上比前期更多。從發展趨勢來看,雖然繼承和發揚前期散曲通俗直白、生動活潑的特色,出現了象睢景臣《高祖還鄉》及劉時中《上高監司》等難得的、有特色的作品,但是總的創作傾向,卻是趨於雅正典麗,逐漸失去前期的生命力。在這一時期,曲學評論與音律研究的著作也應運而生:貫雲石的《陽春白雪序》是最早出現的散曲評論文章;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對於曲韻及曲的格律的研究,不論對雜劇還是散曲的創作,都有重要意義。此外,還出現了一些散曲選集,其中以楊朝英的《陽春白雪》和《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人稱“楊氏二選”,最為著稱。

元代散曲的思想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了元代社會的黑暗現實,寄託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如張養浩的《潼關懷古》、張可久的〔醉太平〕小令、張鳴善的《譏時》小令等,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元代社會中奸佞當道、百姓受難的現實。尤其是睢景臣的《高祖還鄉》,直接衝擊了“至高無上”的君權思想;劉時中的《上高監司》前、後套,更深刻暴露了元代政治經濟制度的腐敗。

(2)慨嘆世情險惡,嚮往脫離現實生活,歸隱田園。這一類作品數量眾多,它們反映了元代士人們的身世之感以及他們中普遍存在的消極避世情緒。但其中也有在強烈表達對險惡世情的激憤以後表示不如歸隱的作品,如馬致遠的《秋思》套曲。

(3)歌唱愛情及描寫閨怨。這類散曲數量上不少於歸隱之作。它們一般都寫得想象豐富,語言直白,意境逼真率直,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受民間歌謠的影響。

(4)寫景。這是元散曲中又一重要題材,而且風格多樣,色彩絢麗。在描寫山河秀色時,不少作品以疏放豪宕的鋪敘,表現出了曲的特有意境。但是和傳統的詩歌相比,和同代的雜劇相比,元散曲的題材顯得比較狹窄,不少作品的思想傾向也比較消極;同時,也有一些格調較低的遊戲、應酬之作。

元代散曲創作的風格是多樣的,一般認為,主要可以分豪放、清麗兩派。豪放派以馬致遠稱首,清麗派則以張可久為魁。如以前、後期作品的傾向來看,前期是以豪放本色為主流,但是尖新清麗之作也有重要地位;到了後期,則以清麗為主,豪放為輔。後期即使以疏放豪宕著稱的作家如貫雲石等人,他們的作品也與前期豪放派不同,帶有江南文學傳統的嫵媚的色彩。這是元代散曲風格流派消長的大致情況。到了元末,南戲音樂融入散曲,不少作家採用南北合套的方式,使元代散曲的發展出現了新面貌,嚮明代散曲以南曲為主的局面,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