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萊格爾,J.E.

[拼音]:Fushe

明末清初江南地區進步政治集團。形成於崇禎元年(1628),順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締。領導者有張溥、張採等。

明神宗朱翊鈞統治後期,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日趨激化,各地士大夫為改良政治,維護明王朝統治,紛紛結社,著名的有幾社、應社、匡社等。天啟中,東林黨遭魏忠賢及閹黨鎮壓,東南地區的各派政治勢力重新組合,出現了新的聯合形式的社團。崇禎元年,張溥、孫淳、吳等聯合幾社、聞社、南社、匡社等,結成復社,提出復興古學的口號。該社先後三次舉行大會,即二年的尹山大會、三年的金陵大會、五年的虎丘大會,虎丘大會參加者達數千人,共推張溥、張採為盟主。復社本來僅集合太倉等七郡人物,後來逐漸由江南擴充套件到江西、福建、湖廣、貴州、山東、山西等省。據吳應箕《復社姓氏錄》載,其成員為兩千餘人,一時復社名聲大振。張溥、張採等人利用其影響往往可以干預科舉考試、地方行政,以至內閣輔臣的更迭,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

在政治態度上,該社繼承東林黨,反對閹黨的腐敗政治。後有一部分東林黨人後裔加入,故又被呼為小東林。崇禎末,復社擁周延儒入內閣,並使其實行自己的主張,使朝政為之一清。但復社的行動也引起原閹黨及其他政治派別人物如馬士英、阮大鋮的仇恨和不滿。崇禎末,復社多遭攻訐,勢力稍衰。清兵南下後,吳應箕、陳子龍等復社成員多參加抗清鬥爭。南明弘光朝時,柄權的阮大鋮、馬士英大肆打擊復社成員,並圖謀殺盡復社之主盟者,致使陳貞慧被逮,侯朝宗、黃宗羲等逃亡,復社一蹶不振,但其成員的活動一直到清順治年間才完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