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傳記

[拼音]:Deyizhi Nongmin Zhanzheng

[英文]:German Peasants’War

1524~1526年德意志農民的大規模反封建起義。參加者除農民和城市貧民外,還有市民和礦工。領導人有T.閔采爾等。這次起義是宗教改革的頂點,在德意志歷史上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歷史背景

15世紀末16世紀初,德意志的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因素逐漸成長,但其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形成利益各不相同的地方集團。政治上,神聖羅馬帝國處於嚴重的分裂割據狀態,各選帝侯和諸侯與皇帝分權,在領地內集權。帝國城市和騎士往往各自結盟,皇權微弱,其地位幾乎等於諸侯。國內關卡林立,沒有統一的幣制和關稅。皇帝、諸侯、騎士之間的戰爭和衝突,嚴重地影響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各階級間的矛盾日趨尖銳、複雜。教會諸侯和世俗諸侯竭力維護封建特權,宗教迫害和橫徵暴斂日益嚴重,農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有增無已,已從農奴制下獲得自由的農民重新處於農奴的地位。農民的反封建鬥爭先以祕密會社“鞋會”和“窮康拉德”的形式進行,當宗教改革家M.路德點燃宗教改革之火後,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起義經過

1524年5月,起義最先爆發於施瓦本南部的黑森林地區,後迅速擴充套件,到1525年初擴充套件到施瓦本、弗蘭肯、阿爾薩斯、圖林根、薩克森、薩爾茨堡和提羅爾等地。參加戰爭的農民和其他階層的民眾達10萬以上。(見彩圖)

農民戰爭大體經歷了上升(1524.5~1525.7)和下降(1525.8~1526.7)兩個時期。上升時期,農民戰爭形成施瓦本、弗蘭肯和圖林根3箇中心。在施瓦本地區,繼黑森林和斯圖林根起義後,擴充套件到克萊郜、赫郜、布萊斯郜和巴爾,席捲施瓦本北部。起義農民在1525年2~3月,集結成內爾特林根、上阿爾郜、湖軍、下阿爾郜、黑森林-赫郜和萊普海姆等6支農軍。弗蘭肯起義集中在諾德林根、安斯巴赫、洛滕堡、維爾茨堡、班貝格和比爾德豪森,集結成陶伯爾河、尼喀河- 奧頓瓦爾德和比爾德豪森等農軍。圖林根為德意志北部農民運動的中心。3月17日米爾豪森的平民集團和市民推翻城市貴族議會,選出實際上由閔采爾領導的“永久議會”,以求建立沒有剝削、沒有階級的社會。1525年4~5月,德意志西部許多城市也相繼發生騷動。

起義農民在戰爭中提出許多綱領性的條款,其中主要的是《十二條款》和《書簡》。施瓦本北部農民軍在1525年3月初制定的《十二條款》中申明瞭要求自由的願望:廢除農奴制;取消小什一稅和死亡稅;由村社自由進行宗教活動和選舉傳教士,實現狩獵、捕魚和伐木自由;取消16世紀初強加於農民的過重的勞役、地租及其他捐稅等。其目的是改善農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提高農民生活水準,而不是要求消滅整個封建制度。《十二條款》是農民戰爭中溫和派的綱領。1524年末閔采爾門徒制定的《書簡》是北德意志農民運動中的激進派的綱領。它的核心是反對壓迫人民的官廳和實行暴力革命,指出宮廷、寺院和教堂是封建主的權力基礎,主張處死壓迫者和叛徒,焚燬城堡,沒收寺院和教堂。《書簡》和《十二條款》是起義農民的指導準則。此外,1525年5月制定的海爾布朗綱領,主張農民和市民及低階貴族聯合,建立以王權為代表的中央政府,市民參加國民議會,廢除國內關稅,取消城市貴族對商業的壟斷。這個綱領代表市民的利益。

1524年5月~1525年7月,農民戰爭進入高潮,成千上萬農民擺脫了封建剝削和壓迫,成為自己土地的主人,一些貴族和騎士也參加了起義,起義農民焚燬了數以千計的貴族莊園、教會寺院和諸侯宮廷,在德國西南部和中部的廣闊地區建立起自己的政權。但是,在聯合起來的諸侯軍隊鎮壓下,圖林根和薩克森、阿爾薩斯、弗蘭肯、施瓦本的農軍被各個擊破。閔采爾被俘,英勇犧牲,其他起義領導人和無數農民慘遭殺害。1525年8月,農民戰爭進入下降時期。

在下降時期,農民戰爭在蒂羅爾茨堡地區繼續進行。起義由M.蓋斯邁爾領導,1526年5~6月薩爾茨堡農民軍接連打敗前來鎮壓的巴伐利亞軍、奧地利軍、施瓦本聯軍和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僱傭軍。最後由於被優勢敵軍包圍,不得不於7月退到威尼斯,農民戰爭最後失敗。

這次農民戰爭從根本上動搖了天主教會和封建貴族的統治,對德意志社會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書目

F.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W.戚美爾曼著,北京編譯社譯:《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商務印書館,北京,1982。(W.Zimmermann, Des Groβe Dautsche Bauernkrieg, Dietz Varlag,Berlin,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