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城

[拼音]:Mahe

[英文]:Ernst Mach (1838~1916)

19世紀末20世紀初奧地利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馬赫主義的創始人。1838年2月18日生於奧地利的摩拉維亞(現屬捷克斯洛伐克)。早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186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864年被聘為格拉茨大學數學教授,1867年任布拉格大學物理學教授,1879~1880年兼任布拉格大學校長,1895年任維也納大學哲學教授,主持特為他設立的歸納科學的哲學講座。1901年就任奧地利貴族院議員。1913年遷居德國,1916年2月19日死於慕尼黑附近的哈爾。主要哲學著作有:《力學及其發展的歷史批判概論》(1883)、《感覺的分析》(1886)、《認識與謬誤》(1905)等。

在哲學上,馬赫繼承了英國哲學家G.巴克萊、D.休謨的主觀經驗論和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A.孔德的實證主義思想路線。他認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把物質和精神對立起來的心物“二元論”,提出要克服這種對立,建立統一的、一元論的宇宙結構。馬赫認為,世界是由一種中性的“要素”構成的,無論物質的東西還是精神的東西都是這種要素的複合體。所謂要素就是顏色、聲音、壓力、空間、時間,即我們通常稱為感覺的那些東西。在他看來,物質、運動、規律都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是人們生活中有用的假設;因果律是人們心理的產物,應該用函式關係取代。世界因此表現為要素之間的函式關係,科學對此只能描述而不能解釋,描述則應遵循“經濟思維原則”,即用最少量的思維對經驗事實作最完善的陳述。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批判了馬赫的這種哲學理論。

馬赫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力學、聲學、光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他是最早對古典物理學提出批評的學者之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傑出成果,即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創立,都受到馬赫的積極影響和啟發。但是他的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科學研究,使他長期否認力、場、原子、分子的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