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權憲法

[拼音]:Xifang Makesizhuyi

[英文]:Western-Marxism

現代西方國家中一種反對列寧主義,但又自稱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它對馬克思主義進行重新解釋,並與其他一些學說結合起來,運用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

西方馬克思主義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歐洲各國共產黨內,在受到第三國際的批判後,逐漸在黨外發展起來。創始人為匈牙利的盧卡奇·吉厄爾吉、德國的K.科爾施和義大利的A.葛蘭西。1955年,法國存在主義思想家M.梅洛-龐蒂發表了《辯證法的歷險》一書,把西方馬克思主義看作同列寧主義對立的思潮,並將其起源追溯到盧卡奇1923年發表的《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從此,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概念被人們普遍接受。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是西方各國一批左派知識分子,他們自稱信仰馬克思主義,但否定F.恩格斯、В.И.列寧和И.В.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闡釋的權威性,主張對馬克思主義作批判性的考察,重新發現馬克思主義的真諦。他們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具有普遍意義,批評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缺陷和弊病,力圖根據現代西方社會發生的實際變化,結合現代西方各種哲學思想和政治思想,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補充”和“重新創造”,用來分析現代西方社會的新情況、新問題,探討一條適合現代西方社會特點的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

西方馬克思主義最有影響的派別是法蘭克福學派。它於1930年形成於德國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馬爾庫塞、T.W.阿多諾和J.哈貝馬斯。這一學派以“社會批判理論”著稱。他們發揮青年馬克思的人道主義和異化理論,結合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其他一些流派的理論,批判現代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奴役和人的異化,主張建立一個符合人的本性的,以自由為特徵的社會制度。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重要派別是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該派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梅洛-龐蒂和J.-P.薩特。該派認為馬克思主義忽視了具體的、個別的人,因此,他們要用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去補充和“革新”馬克思主義,把人恢復到馬克思主義中去。在他們看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都是扼殺人的自由,造成人的異化的社會制度,主張以革命的造反行動消滅異化,實現人的解放。

在1968年法國的“五月風暴”和60~70年代其他西方國家的學生和工人的造反運動中,西方馬克思主義成了造反者的思想武器。馬爾庫塞和薩特等人成了造反者的精神導師。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達到頂峰。隨著這場造反運動的消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也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