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印度等地事務院

[拼音]:Han-Wei Luoyang gucheng

[英文]:Site of the Han-Wei Period Capital Luoyang

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長安。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都,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4年,北京大學閻文儒對漢魏洛陽故城進行調查。1962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長期的勘探和發掘,基本探明瞭城牆、城門、主要街道、宮城的範圍和部分殿臺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範圍和佈局,發掘了城內永寧寺遺址、城南靈臺、辟雍、明堂等禮制建築和太學遺址及刑徒墓地。

沿革

漢魏洛陽故城的形制自東漢到北魏變化不大。東漢雒陽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共有城門12座。其中西門3座,南門4座,東門3座,北門2座。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北宮,東北隅有太倉、武庫,中部西側為金市。城外東郊有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晉的洛陽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時在洛陽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時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和城門,只是把西城牆中間的雍門向北移了約 500米並改稱西陽門;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墉城處又開一門,稱承明門。在城內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街道也有些變更。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增修外郭城,號稱“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個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業區,範圍極廣,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

範圍與佈局

現存平面為長方形,南城牆因洛河北移被水沖毀。北、東、西 3面城牆儲存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內,北牆全長約3700米,寬約25~30米;西城牆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牆殘長約3895米,寬14米。全城周長14公里。城牆夯土版築,版築夾棍眼的痕跡尤存。在部分城牆上還發現有向城外突出的墩臺,西牆北段有 4座,北牆東段有 3座。墩臺間距為110~120米,類似後世城牆所築的“馬面”。在城牆外側均發現有護城河遺蹟。北魏外郭城破壞殆盡,現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牆殘段。

西城牆探出 5座城門,除北起第二門為一門二洞外,皆為一門一洞。最北一門是北魏的承明門,向南是北魏的閶闔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再南是北魏的西陽門,再南是東漢的雍門,北魏時廢,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廣陽門。北城牆探出 2座城門,西面的一門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門,即東漢的夏門,東面的門洞已破壞,有一條路土通過,應是北魏的廣莫門,即東漢的谷門。東城牆探出 3座城門,皆為一門一洞。北起第一門是北魏的建春門,即東漢的上東門,與閶闔門相對。第二門是北魏的東陽門,即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旄門(又稱望京門),與西明門相對。文獻中所載南城牆的 4座門,自西向東為北魏時的津陽門(東漢津門)、宜陽門(東漢小苑門)、平昌門(東漢平城門)、開陽門(東漢同名),沒於洛水已無跡可尋。

城內共鑽探出東西橫街4條,南北縱街4條,基本上都與城門相連。其中由東城牆的建春門向西直通西城牆的閶闔門的橫街,全長2510米,寬35~51米,是一條橫穿宮城的主幹大道;其南由東城牆東陽門向西直通西城牆西陽門的橫街,全長2630米,寬約41米,從宮城南側通過,將全城分為南北兩半;還有北從宮城南門起,向南一條縱街直達洛河邊,應是通過南城牆宣陽門的銅駝街,為全城的南北中軸線,殘長1650米,寬約40~42米。街道兩旁發現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基址,應是文獻上記載的左衛府、右衛府、太尉府、司徒府等衙署和太廟、太社的遺存。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 660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東、西三面城門已找到,南門也稱閶闔門,門洞闕口寬約46米,門兩側有厚大的夯築土闕,形制雄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內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臺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應是北魏太極殿遺址。在宮城其他地方還發現夯土臺基20餘處,亦為宮殿遺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時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為255米。3城之間有門道相通,城牆寬約12~13米,殘高 6米左右。城內也發現有20多處夯土臺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陽全城,是進攻和防守的制高點,在城牆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臺,可見這裡應是一座軍事要塞。

其他重要遺蹟

有永寧寺、白馬寺、靈臺、明堂、辟雍、太學、刑徒墓地等。永寧寺是北魏洛陽城內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於宮城西南 1公里處。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周圍有夯土牆,總長1040米。已發現南門、東門、西門和西南角的角樓。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為夯土版築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礎,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壘砌的方臺,臺的南、東、西三面壁上各儲存 5座弧形壁龕,供奉泥塑佛像。永寧寺塔於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時被雷電所擊起火焚燬,1963年發掘時塔基表面及其周圍尚有很多灰燼、燒土塊和木炭等遺存。

靈臺位於南城牆東漢平城門外大道西側,是漢晉皇室用來占星雲、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氣象的專門機構。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20米。經發掘中心建築為一座方形臺基,臺基有上下兩層平臺,下層平臺與今農田地面同高,四周環築迴廊,迴廊外用卵石鋪成散水,散水外有磚砌的排水溝。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層平臺,四面各有五開間的建築。中心臺頂現存殘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長11.7米、東西寬8.5米的橢圓形。靈臺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觀測臺遺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曾在此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為我國古代天文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明堂為“天子太廟”,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覲的地方,位於靈臺之東。圍牆平面近方形,南北長400米,東西寬 386米,圍牆內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臺基,是明堂的主體建築。辟雍是封建統治階級“行禮樂,宣德化”的地方,位於明堂之東。圍牆平面方形,每邊長約 170米。圍牆內偏南處有一座大型長方形夯土臺基,應是辟雍的主要建築。遺址出有西晉咸寧四年(278)所立“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即晉辟雍碑),碑文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蹟。

太學創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國最早的大學。遺址位於辟雍的東北,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部是一組長方形夯土建築群,其範圍東西長約 104米,南北寬90餘米;東部為一組密整合排的夯築房基,圍以3米寬的夯土牆,南北長 220米,東西寬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就先後鐫刻在這裡。

在靈臺西南 1.5公里處,發現有一處東漢刑徒墓地,其範圍東西長 250米,南北寬200米,已發掘出522座刑徒墓。經鑑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顯的勞損痕跡。出土刑徒墓磚 820多塊,都是利用各種殘缺廢棄的磚來寫刻的,銘文為隸書,有的草率,有的規整,是除碑刻、簡牘之外,數量最大的一批漢代書法資料。刑徒墓磚上一般均刻有獄名或郡縣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這些刑徒是從全國各地的獄所押送到司隸校尉、將作大匠等管轄的工地,替封建統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宮苑、築城、挖河、開鑿棧道、漕運、伐木、採礦等重體力勞動的。許多刑徒在刑期未滿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發現和墓磚的出土,是研究漢代刑獄制度和階級關係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遺址保護

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保護古蹟之一。1961年在城址樹立一批保護標誌。1964年在故城涉及的4個公社各設一名專職文物保護員。1972年,以村為單位建立了文物保護小組。1974年,劃定10處重點文物保護區。1976年,洛陽市成立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專職保護白馬寺和城址。1989年劃定了城址保護範圍。

參考書目

閻文儒:《洛陽漢魏隋唐城址勘查記》、《考古學報》第 9冊,1955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洛陽漢魏故城初步勘察》、《考古》1973年第 4期。

宿白:《北魏洛陽城和北魏陵墓》、《文物》1978年第 7期。

參考文章

漢魏洛陽故城與靈臺、永寧寺遺址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