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府

[拼音]:balesitan wenxue

巴勒斯坦於16世紀初即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19世紀下半葉,巴勒斯坦人民開始反抗奧斯曼的統治,文學也隨之開始復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以後巴勒斯坦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社會生活充滿著矛盾與鬥爭,在文學上都有反映。赫利勒·貝德斯(1875~1949)的長篇小說《繼承人》(1920)、短篇小說集《思想的舞臺》(1924),賽福丁·伊拉尼的短篇小說集《第一程》、《來自人群》,奈賈提·綏德吉的短篇小說集《憂傷的姐妹》,穆薩·侯賽尼的長篇小說《一隻母雞的回憶》(1943)等,描寫各階層人們的生活,表達了對殖民主義者的不滿,在形式上也有所創新。詩人阿卜杜·凱里姆·卡爾米(艾布·賽勒瑪)(1917~1980)、易卜拉欣·圖甘(1905~1941)和阿卜杜·拉希姆·邁哈穆德等的詩作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給阿拉伯傳統詩歌增加了清新的藝術特色。

1948年5月後,大批巴勒斯坦難民逃離家園。巴勒斯坦文學從此分為被佔區文學和流亡區文學。

被佔區文學

開始時只有農村流行的一些民歌,這些民歌表現了人民反抗壓迫的鬥爭。以後,艱難的環境造就了一批詩人。他們的詩歌擺脫了悲觀失望情緒,具有強烈的戰鬥精神。邁哈穆德·達爾維什(1941~)的長詩《巴勒斯坦情人》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表達了作者與祖國同命運的感情。陶菲格·齊亞德(1936~)在《決不能》一詩中抨擊了當局對巴勒斯坦人的壓迫,指出巴勒斯坦是不可征服的。塞米哈·卡西姆(1939~)在《道路之歌》(1964)、《我滿手鮮血》(1967)等詩集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思想和感情。陶菲格·法亞德(1939~)的長篇小說《被損毀者》,揭露以色列當局對巴勒斯坦人的歧視。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黃色的街道》表現了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社會中的苦悶。邁哈穆德·舍吉爾的短篇小說《別人的麵包》、葉海亞·耶赫裡夫的短篇小說《第一天》等揭露了以色列社會中的階級壓迫,反映了巴勒斯坦人的苦難。被佔區的作家大多遭到迫害,或被監禁,或被迫流亡。巴勒斯坦被佔區文學又有“抵抗文學”之稱。

流亡區文學

初期的作品帶有失望和思鄉的情緒。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作品的基調也起了變化。如女作家賽米拉·阿扎姆(1927~1968)的短篇小說《又一年》,描寫分界線兩邊親人難以相會,情調淒涼。後來寫的《因為他愛他們》則表現為憤怒的吶喊。格桑·卡納法尼的中篇小說《陽光下的人們》(1963),暗示人們只有拿起武器進行鬥爭才有出路。隨著武裝鬥爭的開展,作品的題材和內容也更加廣泛。葉海亞·耶赫裡夫的短篇小說集《母駒》,賴沙德·艾布·沙維爾的短篇小說集《回憶往昔》、長篇小說《情人》,賽勒瓦·巴娜的長篇小說《大河彼岸的新娘》等,表現了游擊隊員的生活和鬥爭。宰因·阿比丁·侯賽尼的短篇小說《海米斯先死去》,歌頌了一對戀人為了解放事業而不惜犧牲的精神。格桑·卡納法尼的中篇小說《塞阿德大媽》塑造了一個堅持鬥爭的婦女形象。邁哈穆德·裡馬維的短篇小說《小穆罕默德的疑問》表現了兒童的覺醒。詩歌方面,有哈倫·雜湊姆·拉希德(1927~)的《和流亡者在一起》(1953)、《革命的土地》(1959),女詩人法德娃·圖甘(1920~)的《孤獨度日》(1952)、《在關閉的門前》,阿卜杜·凱里姆·卡爾米(艾布·賽勒瑪)的《流亡者》(1953)、《祖國頌》(1959)、《以我之筆》(1971)等。

巴勒斯坦現代文學是在民族解放鬥爭中誕生的,不少詩人和作家為了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他們在文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參考書目

阿卜杜·拉赫曼·雅基:《巴勒斯坦現代文學》,1969。

格桑·卡納法尼:《1948至1966年巴勒斯坦被佔區的抵抗文學》,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