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率

[拼音]:Zhang'aiwu

[英文]:obstacles

能遲滯或阻止軍隊行動的地形、地物和軍事工程設施的統稱。有的障礙物還能直接殺傷敵人,破壞其裝備,使敵人產生恐懼心理。

分類及運用

障礙物按性質分類見下表:

人工障礙物按其用途的不同,還可分為防坦克、防步兵、防運輸車輛、防艦船、防登陸、防飛機和防空降障礙物。

(1)防坦克障礙物,有各種防坦克地雷、土工障礙物、樁砦類障礙物、攔障類障礙物、破壞物、水障礙物、冰雪障礙物和樹幹鹿砦等。在坦克威脅最大的方向上通常要構成多道帶、大縱深的防坦克障礙物配系。

(2)防步兵障礙物,有各種防步兵地雷、鐵絲障礙物、化學障礙物、電障礙物、竹籤樁、刺釘、小陷阱、樹枝鹿砦等。這些障礙物可結合設定,構成防步兵障礙物配系;也可用來掩護防坦克障礙物。

(3)防運輸車輛障礙物,通常與各種防坦克障礙物通用。主要用來遮斷道路和鐵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是破壞道路、鐵路、橋樑和隧道。還可將地雷、刺釘等布撒在敵人後方的交通線上,以擾亂、破壞其交通。

(4)防艦船障礙物,有各種水雷和浮游柵網類障礙物等。主要用來封鎖敵港口和航道,打擊敵方艦船,阻礙其在海上和江河上航行;保護己方海軍基地、港口、駐泊點免遭敵潛艇、魚雷的攻擊,阻止敵艦艇接近己方海岸,掩護己方瀕海防區。

(5)防登陸障礙物,有各種水雷、地雷、樁砦類障礙物、浮游攔障、土工障礙物、鐵絲障礙物、火障礙物等。主要用來阻止敵方登陸工具和登陸兵上陸。通常在便於敵人登陸地段的岸灘設定數個障礙帶,構成防登陸障礙物配系。

(6)防飛機障礙物,有帶纜索氣球、空飄雷、空拋雷等。主要用來阻擊敵機從低空進入某一特定空域,使其難以直接攻擊被障礙物掩護的目標。

(7)防空降障礙物,有各種地雷、溝壕網、鐵絲障礙物、樁砦類障礙物、堆積物、空拋雷等。通常是預先設定在敵人可能實施空降的地區,也可在敵空降過程中機動設定,以阻滯空降之敵著陸和著陸後的集結與機動。

天然障礙物對人員、車輛和技術裝備都具有或稍加改造就具有較強的障礙能力,克服也比較困難。它比構築同樣作用的人工障礙物可節省許多時間、人力和物力。因此,在構成障礙物配系時,首先強調要充分利用天然障礙物。為了增強天然障礙物的障礙能力,可用人工障礙物予以加強和用火力予以掩護。

人工障礙物可用於破壞、干擾敵軍的集結,阻滯其行動,分割其戰鬥隊形,誘逼其處於不利的地位,增大己方火力殺傷效果;加強防禦陣地,掩護軍隊暴露的翼側、接合部和重要目標,封閉突破口,以增強防禦的穩定性;鞏固已佔領地區,阻滯敵方的反衝擊(反突擊)或突圍、退卻的行動。對人工障礙物效能的一般要求是:能有效地阻礙預定障礙物件的行動,不易被敵發現和克服,障礙器材便於運輸並能迅速構築或設定。

障礙物的構築和設定

需根據符合作戰企圖和任務、敵情、地形、人力、器材條件及完成任務的時限,制定統一的計劃;要能最大限度地阻滯敵軍的行動,又不妨礙己方的觀察、射擊和機動,並能得到有效的火力掩護;做到人工障礙物與天然障礙物相結合,防坦克障礙物與防步兵障礙物相結合,爆炸性障礙物與非爆炸性障礙物相結合,預先設定和機動設定相結合;要保障重點,在主要防禦方向上設定的障礙物要達到戰役、戰術要求的密度,力求形成完善的障礙物配系。

簡史

人工障礙物是隨著進攻武器的發展而發展的。人類最早用於防禦的人工障礙物,是土墉、溝壕和防柵等築城障礙物,其中土墉、防柵既是障礙物又是工事。人們將其構築在村落、城邑的四周,用以防備敵人的襲擊。在中國,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了這些障礙物。到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在城池四周又陸續出現了鹿砦、竹籤樁、鐵蒺藜、拒馬、陷坑等障礙物。當時軍隊在露營和佈陣時,也常用戰車作為工事和障礙物使用;退卻時則用戰車堵塞隘路,以阻滯敵人追擊。水障礙物和水中障礙物很早也被用於戰爭。例如漢王四年(公元前 203),在漢軍與齊、楚軍濰水之戰中,漢將韓信採用積極氾濫的辦法,使楚軍大半不得渡,從而擊敗楚軍,殺楚將龍且,俘齊王田廣。吳天紀四年(280),吳國軍隊在長江中設定攔江鐵索和鐵錐等水中障礙物,用以阻滯晉軍的水路進攻,但被突破。火藥發明以後,使製造地雷、水雷等爆炸性障礙物成為可能,到明代中後期,這些障礙物在陸戰和水戰中已得到較普遍的應用。19世紀末期,歐洲戰場上出現了鐵絲網。由於它運輸方便,設定迅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大量使用。1916年坦克出現以後,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地雷也相繼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一些國家重視在國境和戰略要地構築堅固防線,以防敵軍進犯。為了增強防線的穩固性,在防線中都構築了大量的防坦克、防步兵障礙物,如地雷場、鐵絲網、各種樁砦、防坦克壕、崖壁等。這一時期,地雷、水雷等爆炸性障礙物也得到迅速發展,品種不斷增多,效能日臻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各參戰國大量生產地雷,使它成為戰場上使用最廣泛的障礙物,一次戰役往往設定多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個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同時在海上也佈設了大量水雷,當時幾乎中斷了艦船在某些海域的航行。這一時期,佈雷方式也有了發展。如在蘇德戰場上,蘇軍編組了快速障礙設定隊,在戰鬥中適時機動到德軍坦克進攻的方向上,快速佈設地雷場,有效地抗擊了德軍坦克的進攻。在北非戰場上,德軍和意軍曾使用飛機撒佈防步兵地雷。50年代,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抗美戰爭中,美軍也用飛機撒佈過防步兵地雷。這些新佈雷方式到70年代迅速發展。一些國家研製成功了多種可撒佈地雷、水雷和能用飛機(含直升機)、火箭、火炮、機械佈雷車等在不同距離上撒佈地雷和水雷的撒佈系統。非爆炸性障礙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戰後也有發展,如一些國家已使鐵絲網制式化,並提高了它的質量,運輸更方便,設定更迅速,障礙能力得到增強。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見中東戰爭)中,防坦克壕顯示很大的障礙作用,從而引起許多國家的重視,加強了對防坦克壕的形狀、構築方法和運用的研究。

發展趨勢

隨著坦克、步兵戰鬥車、直升機、氣墊登陸工具大量用於戰場,障礙物的戰役、戰術密度將進一步增大,爆炸性障礙物將更廣泛運用,機動設定障礙物愈益顯得重要。為適應現代戰爭要求,一些國家在研製可控制的、能自動尋找目標和識別目標的新型地雷和水雷及粘性泡沫障礙物等;並在探索研製對付低空襲擊的作戰飛機和對付氣墊登陸工具的障礙物,研究快速構築和設定各種障礙物的方法等。

參考文章

未及時清理障礙物導致業主受到傷害,物業管理公司應承擔責任嗎法律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