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價格

[拼音]:Chang'an tongqi jiaocang

西周末年貴族逃亡時埋藏的青銅禮器。發現於陝西省長安縣豐鎬遺址內。1961年以來發現多起,出土銅器將近百件,為西周銅器研究增添了新資料。

在張家坡和馬王村附近曾 3次發現銅器窖藏。1961年,在張家坡村東的一個長1.2米、寬0.8米、深0.9米的坑內,發現銅器53件,其中有銘銅器32件。3件孟器表飾相對的垂冠大鳥紋,銘文提到“朕文考(暨)毛公遣仲”,年代可早至昭穆時期。餘者屬西周晚期,銘文較長的有元年師(99字)4件,五年師(59字)3件,還有白樑父、白喜父、白庸父、白百父等人所作之器。1967年馬王村出土的6件西周晚期銅器,器形有鼎、壺和罍,其中一件鼎系許國國君(“鄦男”)嫁女的媵器。1973年馬王村出土的25件銅器,多屬西周中期,計有鼎、甗、、壺、盤、匜和直甬編鐘,其中10件有銘文,字數最多的是4件衛(57字)。

新旺村附近曾 3次發現銅器窖藏。1967年出盂、匜各1件,盂有銘文49字,記作器者名“”;1973年出鼎、盂各1件,均無銘文;1982年出大小鼎各1件,有簡單銘文。這幾件銅器年代多屬西周中晚期,體積一般較大,1973年所出銅鼎通高85釐米,銅盂口徑為55釐米。出土時,都是較大的器物倒扣在稍小的器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