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地雷

[拼音]:Zhongguo jindai wuzhengfuzhuyi sichao

[英文]:anarchist trends of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近代中國民主革命運動和工人運動中的一種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思潮。20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被中國留日、留法的部分學生所接受,並附會融合了中國古代的“大同”、“均平”等思想,形成了中國無政府主義。

發展概況

對中國無政府主義活動過程的階段劃分有不同意見。大部分學者認為可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01~1911),是無政府主義在國外留學生中傳播的階段。1907年以前,梁啟超、章炳麟等把無政府主義作為反對清政府的一種手段加以宣傳。在中國首先打出無政府主義旗幟的是吳稚暉、劉師培等人。1907年6月,中國留日學生劉師培、張繼、何震等人,模仿日本無政府黨,組織了“以無政府主義為目的”的“社會主義講習會”,出版《天義報》和《衡報》。與此同時,在巴黎的吳稚暉、張靜江、李石曾、褚民誼等人則組織了“新世紀社”,創辦《新世紀》週刊,介紹Μ.А.巴枯寧、П.А.克魯泡特金、P.-J.蒲魯東等人的學說,報道社會黨和無政府黨的活動情況,提倡顛覆一切強權的“社會革命”。至此,無政府主義在中國形成獨立的政治流派。第二階段(1912~1917),是無政府主義在國內比較系統地理論傳播的階段。1912年,劉師覆在廣州組織了“晦鳴學舍”,創辦機關刊物《晦鳴錄》(後改名為《民聲》),發表《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社宣言書》。制定了無政府主義的行動綱領──《無政府共產黨之目的與手段》。在劉師復的積極活動下,常熟、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出現了一批無政府主義組織,無政府主義的影響範圍擴散到一些地區的手工業工人中,如廣州的“理髮工會”和“茶居工會”。第三階段(1918~1923),是無政府主義在中國廣泛流行及分化的階段。全國各地都有無政府主義的團體和刊物,據不完全統計,先後出現的團體有90多個,刊物有70多種。根據各個團體及刊物的政治主張,這一時期大致有三派:無政府共產主義派、無政府個人主義派、無政府工團主義派。黃凌霜、朱謙之和鄭佩綱分別為這三派的主要代表。在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展開了論爭。無政府主義隨著在理論上被批判及實踐中受挫折開始分化。第四階段(1924~1927),是中國無政府主義衰落的階段。在這時期,特別是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無政府主義隊伍嚴重分化,無政府主義作為中國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思想流派,在理論上、實踐上和組織上徹底破產。1927年後,中國仍然有無政府主義的信仰者和刊物,但已屬個別現象。

基本內容

中國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強權,主張消滅一切政府、國家、軍隊、警察、監獄和法律規條,要求絕對自由;主張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均歸社會公有,廢除財產私有權;主張消滅階級,人人平等,人人勞動,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主張消滅家庭,廢除種姓;主張建立各種公共福利機關,如劉師培設計的“老幼棲息所”,劉師復設計的“公共養老院”和“公共養育院”;主張實行平等教育,廢棄一切宗教信條,道德上人人自由,無所謂義務與制裁等。中國無政府主義的這些主張不完全是歐洲無政府主義的簡單重複,而是歐洲無政府主義、中國近代農業社會主義和中國古代大同思想的混合物。與歐洲無政府主義的歷史作用不同,中國無政府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居於中國社會思想領域主導地位以前,曾經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1907年《天義報》曾刊載了《共產黨宣言》英文版序言和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新世紀》曾如實地介紹過巴黎公社的革命作用。有的無政府主義者還組織工人進行反剝削的經濟鬥爭,許多無政府主義者先後與各個時期的革命者合作過。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和政治派別,中國無政府主義一開始就是與科學社會主義對立的。它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等一切強權,也反對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它主張絕對自由,反對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反對一切組織紀律。

特點和影響

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主要反映的是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流氓無產者對封建專制剝削壓迫的反抗,在本質上是一種空想社會主義。五四運動後,隨著中國民主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無政府主義消極和反動的方面日益暴露,他們咒罵中國共產黨,攻擊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分裂工人運動,成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障礙。1920~1923年,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進行了論戰,批判了無政府主義的理論,揭露了它分裂工人運動的罪行,此後,無政府主義思潮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逐漸走向衰落。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終於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