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秋季反擊作戰

[拼音]:minju

戲曲劇種。又稱福州戲。流行於閩中、閩東和閩北各縣。明末清初,閩中長樂、福清一帶,流行著一種由農民業餘組班演唱的民間小戲,因在地坪上圍著草索演出,人們稱之為“地下坪”、“牽草索”。這種演出活動,後來與外來戲班藝人結合,並以江西弋陽腔融合當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調”作為主要唱腔曲調,人稱“江湖班”。當時演出的劇目有大戲36,小戲72,大都來自弋、昆諸戲。在閩東北福安、寧德一帶,當時也出現了一種以“江湖”和颺歌為主要唱腔曲調的“平講班”(“平講”,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劇目多移植“江湖戲”,或據民間故事編演,如《雙金花》、《贈白扇》、《紅裙記》等。後來,原用“正音”(官話)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講(方言)演唱,漸與“平講班”合流,同時又吸收了“嘮嘮班”(指當地人認為嘮叨難懂的崑腔、徽戲等外來戲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講”為主,與“江湖”、“嘮嘮”三者合一的班社。在福州還流行著一種“儒林戲”,起自明萬曆年間,以外來聲腔結合俗曲俚歌所創的“逗腔”為主要唱調。清光緒年間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時,劇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筆,如《紫玉釵》、《墦間祭》等。辛亥革命後,“儒林班”逐漸與“平講班”、“嘮嘮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閩班”,即今之閩劇。

閩劇的唱腔曲調,有原屬“儒林”、“平講”的逗腔、颺歌、江湖、小調4類,又有吸收自“嘮嘮”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的虛腔,其中的〔寬板〕、〔急板〕,原有後臺人聲幫和(稱為“馱聲”),後來有的改為自行拖腔(稱為〔自馱聲〕),或用小嗩吶吹奏幫腔部分,作為過門,還有〔滴水〕、〔滂水〕等調,是吸收吹腔、梆子腔演化而來。江湖調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梆子疊〕等調。颺歌據傳來自青陽腔,有滾唱、滾白痕跡,過去曾稱為“陽歌”,亦有後臺人聲幫和,現幫和部分已改用樂器伴奏。曲牌有〔撐船歌〕、〔經商〕、〔香羅帶〕、〔賞花〕、〔紗窗外〕等。小調系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如〔螃蟹歌〕、〔迭斷橋〕、〔牡丹亭〕等。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

閩劇現存傳統劇目1300多種,較有影響的為:《釵頭鳳》、《煉印》、《荔枝換絳桃》、《漁船花燭》、《夫人城》以及現代戲《海上漁歌》等,《煉印》已攝製成影片。著名演員有鄭奕奏、林芝芳、林趕山、林務夏、郭西珠、李銘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