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拼音]:Shuxiang Si

[英文]:Shuxiang Temple

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築。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北之獅子溝北側山麓。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一組習滿文的喇嘛教主持的漢式建築群。據高宗《殊像寺落成瞻禮即事成什有序》碑載,寺既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造像又仿北京香山寶相寺的模式。全寺建築佈局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既為寺院,又為園林,為中國佛教寺院建築中的佳作。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依山勢面南而建,佔地面積約2.62萬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及會乘殿。寺的後半部利用自然地形迭石蹬道,佈列假山。岡阜平地中央原有八角重簷寶相閣,今僅存遺址。閣後原建雲來、雪淨等配殿,已全圮。

會乘殿為該寺主體建築,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前後簷明、次間設菱花槅扇門,前簷梢、盡間置菱花檻窗。後簷梢、盡間及兩山封以實牆。大木構架和結構手法皆為清官式做法。殿內供奉 3尊菩薩,正中為文殊,兩側為普賢和觀世音。供案左右各置一座三層八角楠木塔,塔身八面,佛龕 496個,原供金佛,早已失存。東西山牆滿鑲庋經木櫃,原存放一部滿文大藏經,已無存。

該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遭受自然和人為破壞十分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撥專款進行保護維修,重點修繕了會乘殿、鐘鼓樓和山門,補修圍垣,清理和整頓建築遺址,基本保持了該寺的原來面貌。

參考文章

殊像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