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侗語族

[拼音]:sanxing

[英文]:tri-svabh╣va

佛教術語。有兩義:

(1)對善、不善等一切法所作的分類,即善、惡(不善)、無記三性。對於現世來世和自他都是順益的,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的一切善根,是為“善性”。對於現世來世和自他都是違損的,如貪等噁心所起的一切惡業,是為“惡性”(不善性)。非善非惡為中庸之法,是益是損,不可記別,是為“無記性”。無記又有“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兩種。妄惑的勢用微弱,雖然沒有違損自他的力量,然體是妄惑,能蔭覆聖道,又與惑障相俱,故名“有覆無記”,如末那識等。其體不是妄惑,又不與妄惑相俱,自性微弱,於自他都無損益,故名“無覆無記”,如阿賴耶識及內根外器等。

(2)對一切法的性相是有、是無、是假、是實所作的分類,併名三相、三自相、三自性。即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遍計所執性。指凡夫的迷情妄執,認為世間有實物者,謂凡夫的妄情,周遍計度(普遍觀察思量)一切法,故名遍計;由此虛妄分別執有實我、實法,稱為“所執性”。如見繩而誤以為蛇,非有蛇的實體,但妄情迷執為蛇。又如人於內心外境認有實我、實法也是如此。有為萬法,都是因緣假合而成,其中無一實我、實法,但有妄情計度而迷執為我為法,因而指有實我實法,謂之遍計所執性。但由妄情而存,不能離妄情而有。依他起性。即依因緣而生的一切萬法。“他”指因緣,以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為第一因,借其他種種之助緣而生的一切法,是離妄情而自存。如繩以麻等因緣而生,故名“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即圓滿成就的真實性,亦稱法性、真如等,是一切有為法的體性,恰如繩的實性是麻,故名圓成實性。

在此三性中,遍計所執性是“妄有”,依他起性是“假有”,圓成實性是“實有”。又遍計所執性是“實無”,依他起性是“似有”,圓成實性是“真有”。此三性於各別事上有,於一事上也能見到。在各別事上,如認為龜毛、兔角及過去未來法是實有,是遍計所執性;於大乘百法中,前九十四法,是依他起性;後六無為,是圓成實性。在一事上,以花為例,如妄情迷執是實有,是遍計所執性;從因緣生,假現花相,是依他起性;花的實體,是圓成實性。

參考文章

什麼是第三性甲減?內科雞配合全價飼料要掌握“三性”雞配製雞全價飼料要掌握“三性”雞心意拳的三性調養保健養生抽樣中要求每一個樣本應該具有哪三性?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