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義戲劇

[拼音]:fantankepao

[英文]:antitank gun

主要用於對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射擊的火炮。炮身長,初速大,直射距離遠,發射速度快,射角範圍小,火線高度低。

反坦克炮的構造與一般火炮基本相同(見火炮)。為了提高發射速度和射擊精度,便於對運動目標射擊,一般採用半自動炮閂和測距與瞄準合一的瞄準裝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用步兵炮和野炮對坦克射擊(當時坦克裝甲厚度僅有6~18毫米)。戰後,隨著坦克效能的不斷提高,許多國家專用反坦克炮相繼問世。20世紀20年代,瑞士製成的高射和平射兩用的20毫米自動炮,用實心穿甲彈對坦克射擊時,在1000米距離上穿甲厚度為15毫米。30年代出現的德國37毫米、蘇聯45毫米等反坦克炮,發射裝有炸藥的穿甲彈,在500米距離上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裝甲,並在坦克內爆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增至70~100毫米,反坦克炮口徑也隨之增大到57~100毫米,初速達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在1000米距離上達70~150毫米。使用的彈種有次口徑鎢芯超速穿甲彈、 鈍頭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有的國家還裝備了自行反坦克炮。

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了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滑膛反坦克炮,穿甲厚度明顯增大。蘇聯T-12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在1500米距離上使用穿甲彈時的穿甲厚度達 400毫米。線膛反坦克炮也能發射有活動彈帶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與反坦克導彈相比,牽引反坦克炮笨重,機動性差,進出陣地遲緩,因此有的國家用反坦克導彈代替反坦克炮。但反坦克炮有多種彈藥,適應性好,比較經濟,近距離首發命中率較高,有些國家仍繼續裝備使用。有的國家主張發展自行反坦克炮。目前正在研製和裝備的自行反坦克炮口徑從57毫米到120毫米,配用多種彈藥,有線膛的也有滑膛的,用坦克底盤或裝甲輸送車底盤裝旋轉炮塔或固定炮塔。有的國家還在研製自行反坦克自動炮,設想使數發炮彈命中坦克同一部位,以擔高對複合裝甲的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