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虛字集釋

[拼音]:daodan

[英文]:guided missile

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其飛行路線並導向目標的武器。它的彈頭可以是普通裝藥的、核裝藥的或化學、生物戰劑的。其中普通裝藥的稱常規導彈;核裝藥的稱核導彈。

起源和分類

導彈的出現約有50年的歷史,比火箭晚千年,比火炮晚六七百年。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末期,才提供了研製導彈的技術基礎,同時在軍事上也提出了研製這種武器的需求。最早研製出導彈的國家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它為挽回敗局,使用了所謂“復仇武器”1號和2號。前者稱V-1,是一種飛行距離為300多公里的巡航導彈;後者稱V-2,是一種射程約320公里的彈道導彈。 這兩種導彈的彈頭都是普通裝藥。此外,德國還研製了用來對付英、美轟炸機群,比高射炮更有效的地空導彈,如“龍膽草”和“萊茵女兒”導彈,以及反坦克、反艦導彈等。這些導彈,後來都成為其他國家發展導彈的借鑑和參考。

導彈按發射點和目標位置通常分為:從地面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地地導彈;從地(水)面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地(艦)空導彈;從空中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空空導彈;從空中發射攻擊地(水)面目標的空地(艦)導彈;從水下用潛艇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潛地導彈;從水面艦艇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艦艦導彈;從岸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岸艦導彈;用於攔截敵方遠端彈道導彈的反彈道導彈導彈;用於擊毀敵方坦克等裝甲目標的反坦克導彈;用於摧毀敵方雷達的反雷達導彈等。除此之外,導彈也可按照飛行方式分為:在大氣層內以巡航狀態飛行的巡航導彈;穿出稠密大氣層按自由拋物體彈道飛行的彈道導彈。導彈還可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見表)

導彈武器系統

戰士用槍射擊,首先要偵察,確定目標;其次要瞄準,力求發射出去的槍彈能打中敵人;第三是開槍(發射)。不論偵察、瞄準,還是開槍,都要通過人的大腦來指揮。發射導彈也同用槍射擊相類似。一要有導彈系統;二要有偵察瞄準系統;三要有指揮系統。所不同的是,槍彈射擊距離近,而導彈飛行距離遠,要有一個提供飛行動力的推進分系統(見導彈推進系統);槍彈射出後就不管了,而導彈要在飛行中不斷控制和校正彈道,以保持飛行穩定,減少各種干擾造成的誤差,提高命中精度,所以要有一個制導分系統(見導彈制導系統);槍用於殲滅有生力量,而導彈用於攻擊重要戰略或戰術目標,因此要有一個比槍彈威力大得多、複雜得多的彈頭分系統(見導彈彈頭);要把上述三個分系統裝配成整體,又需要有彈體結構分系統;要使上述幾個分系統能正常工作,還需要有一個彈上電源分系統。此外,槍和槍彈很小,一個人用雙手就能擺弄,而導彈沒有那樣輕巧,除行動式反坦克、反飛機等小型導彈外,一般均需有供導彈運輸、測試和發射的專門裝置,即地面(機載、艦載)裝置系統。

這樣,導彈、地面(機載、艦載)裝置、偵察瞄準和指揮等四大系統,即構成導彈武器系統。其中,由五個分系統所組成的導彈系統是導彈武器系統的核心(圖1)。

導彈系統

由推進、制導、彈頭、彈體結構和彈上電源等五個分系統組成。

推進分系統

是用於推進導彈飛行的裝置,亦稱動力裝置。它主要由導彈發動機和推進劑供給系統組成。已用於推進導彈飛行的發動機種類很多,通常分為火箭發動機和空氣噴氣發動機兩大類。採用化學推進劑的火箭發動機有: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固-液或液 -固火箭發動機等;採用空氣噴氣發動機的有: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衝壓噴氣發動機,以及 V-1用過的脈動衝壓噴氣發動機等。還有一些是上述兩類發動機的複合品種,如其中有一種用於地空導彈助推加速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當推進劑燒完後,燃燒室開啟堵蓋,引入衝壓空氣,注入燃料,同時開啟噴管喉部或拋掉噴管,擴大通道,變成衝壓噴氣發動機的燃燒室,轉入衝壓式的工作狀態(圖2)。導彈選用發動機的準則是:

(1)根據發動機工作的環境條件選擇。如不用空氣中的氧助燃,可以在大氣層以外工作,應選用火箭發動機;靠空氣中的氧助燃,在大氣層工作,應選用空氣噴氣發動機。

(2)按發動機工作時間的長短選擇。火箭發動機單位推力的重量很小,但每單位推力每秒鐘所消耗的推進劑量很大。相反,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其單位推力的重量很大,但每單位推力每秒鐘燃料的消耗量很小。因此,只需短時間工作的,如地地彈道導彈、空空導彈等,應選用火箭發動機比較合適;需要長時間工作的,如戰略巡航導彈的發動機要工作一小時以上,最好採用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

(3)根據用途選擇。如用作航天器的運載火箭,常選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而戰術導彈則更多的是選用固體火箭發動機。

制導分系統

用於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姿態、高度和速度等,使導彈能穩定而準確地飛向目標,是導彈區別於無控火箭和普通炮彈的主要特徵。它的理論基礎是工程控制論。導彈產生控制力矩的方式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調整活動舵面;另一類是改變推力方向(如擺動噴管、燃氣舵或遊動發動機)。不論哪種方式,控制訊號都來自制導分系統的敏感元件。但這個訊號很微弱,需要經過放大和變換,作用於伺服機構,才能推動舵面或擺動噴管等。

通常用命中精度來描述導彈命中目標的準確程度。對打固定目標的導彈來說,其表達術語稱為圓公算偏差。它是一個長度的統計量,即向一個目標打多發導彈之後,要求有一半導彈能落入以目標為圓心,以圓公算偏差為半徑的圓圈內。要使命中精度高,最重要的是制導分系統的精度要高。這是導彈的一個重要技術關鍵。戰略導彈攻擊的是固定目標,其慣性制導分系統又不易受外界干擾,問題還比較單一。而戰術導彈,所攻擊的目標多數是活動的,其制導分系統不但要不斷地接受控制飛行的訊號(如無線電訊號),而且還要避免敵方干擾。因此要求設計和製造精度高而又能避免干擾的制導分系統。無線電制導的防空導彈必須採用抗無線電干擾措施。近程反坦克導彈多用有線制導,也可用紅外製導或鐳射制導,80年代有些國家又在研究用光導纖維傳輸訊號的制導。

彈頭分系統

是導彈用於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亦稱戰鬥部。它主要由殼體、戰鬥裝藥、引爆裝置和保險裝置等組成。戰略導彈都用核彈頭。戰術導彈多用常規彈頭。不論是常規彈頭、核彈頭,還是化學戰劑、生物戰劑彈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發展都很快。

彈體結構分系統

用於安裝彈上各分系統的承力整體結構。首先要求它比強度高,即強度高重量輕,因此常用優質輕合金材料(如鋁合金,鈦合金等)和玻璃鋼等複合材料製成。其次是它的外形設計須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地空、空空等導彈,其空氣動力學的外形是影響其飛行效能的主要因素。與飛機相比,導彈飛行時間短,對升阻比的要求相對可低些。但導彈飛行速度快,要求有更高的機動飛行能力。戰略彈道導彈,其彈頭再入大氣層時要過幾千攝氏度的高溫關。因此,再入氣動防熱是戰略彈道導彈彈頭製造的一個特殊問題,需把空氣動力學、工程熱物理和材料工藝等多種學科結合起來,才能解決。如彈頭在再入大氣層後,還要求能作機動飛行,彈頭結構的設計則更加複雜。

彈上電源分系統

是用於保證導彈各分系統正常工作的能源裝置。除彈上電池外,通常還包括各種配電和變電裝置。對電池的要求是單位重量的貯電能量越大越好,常用的有銀鋅電池等。有的導彈如巡航導彈,也可以用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帶動小型發電機發電。

地面(機載、艦載)裝置系統

包括用於導彈運輸、測試和發射等地面裝置及機載、艦載等特種裝置,是導彈武器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導彈的種類繁多,使用的地面(機載、艦載)裝置也多種多樣。一般說來,它需完成運輸、起豎對接、測試、加註推進劑、供氣、保溫、發射和導引等項任務。有些導彈的偵察、瞄準和指揮裝置,也包括在地面(機載、艦載)裝置之內(見導彈地面裝置)。導彈地面(機載、艦載)裝置,須力求簡單可靠,操作方便,易於隱蔽機動。其具體組成取決於導彈型別、導引方法和發射方式。戰略導彈如何機動發射,已成為提高其生存能力的一個十分複雜而困難的問題(見導彈發射方式)。

偵察瞄準(探測跟蹤)系統

許多戰術導彈的偵察瞄準(探測跟蹤)系統可以是彈上的一個裝置,也可以是地面制導裝置的一部分。但在戰略導彈中,偵察瞄準和制導是明確地分為先後的。特別是戰略核導彈用的偵察瞄準系統,有的國家已將其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專門系統,其中包括綜合利用測地衛星、偵察衛星等獲取的資訊,以及其他經濟、軍事情報的成果,來最後確定打擊目標的準確座標。並據此規定射擊方向和裝訂射擊諸元,使發射後的導彈能按要求自動地準確導向目標。

指揮系統

用於指揮員對所屬部隊發號施令,溝通上下級指揮機關之間以及和友鄰部隊之間資訊交換的技術裝置的統稱。其具體組成按導彈型別不同而有差異。由於現代戰爭的突然性增大,武器的速度、射程、精度與威力大大增加,爭取時間和提高指揮效能已成為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這對導彈部隊尤為重要。為此,必須進一步提高指揮系統各組成部分的自動化水平,改進裝置效能,使其具有及時、準確、可靠、保密、抗干擾和在核戰爭環境中的生存能力,並根據軍隊指揮的系統性要求,將不同使命的導彈指揮系統,按作戰編成和指揮序列,分別列入全軍的自動化指揮控制通訊(C3── CommandControl Communication)系統之中。

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

研製(包括研究、設計和試製)是從提出導彈武器系統研製任務開始;經過各系統中關鍵技術的預先研究;制定全武器系統的效能估計方案;並對其作戰功能進行軍事系統工顫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8027.html' target='_blank' >唐蘭郟錘蔥饜薷模範ㄕ絞跫際踔副輳喚諧醪繳杓坪圖際跎杓疲謊圃歟晃淦饗低臣暗戲窒低車母髦值孛媸匝椋皇災坪桶諧》尚惺匝椋蝗淦饗低車納杓啤⒐ひ斬ㄐ停壞腳寂可凸已槭盞仍際黿錐巍Ⅻ/p>

開展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工作,須有一支科技隊伍。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專業組織。由於導彈武器系統十分複雜,協調各系統的工作,如研製進度、成本、技術引數和設計更改等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協調不好,即便各系統的技術性能優越,也會因相互鉗制而發揮不出全部效能,使整個武器系統達不到預期的戰術技術指標。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應有技術抓總部門,即總體設計部。要指定設計負責人,即型號總設計師。

總體設計部是總設計師抓技術業務的辦事機構。它的職責不是去代替各系統專業部門的工作,而是按系統工程的要求,著重抓好下列幾件事:

(1)與提出任務的部門一起論證和確定武器的戰術技術指標;

(2)協調研製計劃;

(3)商定各系統的技術性能;

(4)與有關技術行政管理部門一起,不斷地研究與協調各系統的效費比、成本與產品的可靠性,使其與全武器系統的指標要求相適應;

(5)抓各系統的地面聯合試驗,全武器系統的地面模擬試驗和飛行試驗;

(6)參加定型工作,為生產提供定型的設計、工藝資料;

(7)在生產中提供技術諮詢。

在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中,需要特別強調地面模擬試驗。它是在實驗室條件下,用部分真實裝置,在模擬式和數字式電子計算機上,形成一個比較真實的模擬導彈武器從發射到命中全過程的體系,以檢驗全導彈武器系統工作的協調性,發現差錯和失誤,逐步做到最優化。這比用靶場飛行試驗來檢驗,時間和經費都少得多,而且能夠做很多次。它不但用於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試驗和對其作戰功能進行軍事系統工程評價,還可以在武器定型後,作為導彈部隊的訓練裝置。這樣,即可使武器方案制訂得比較合理,使設計更符合實戰要求,又可使部隊多次重複演習,熟練操作,比用實彈訓練節約很多費用。

導彈武器對戰略戰術的影響

導彈武器,特別是核導彈的射程遠,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殺傷破壞威力大,是武器發展史中的一次質的飛躍。它必然對戰略思想、戰爭規模、作戰方式、指揮通訊系統、軍隊組織編制以至作戰心理等產生巨大的影響,給未來戰爭帶來一系列新的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軍事形勢的發展,明顯地說明了這一點。

導彈技術日新月異,隨著武器效能的提高,戰略、戰術也在變化。20多年來,世界上發生過幾次使用戰術導彈的區域性戰爭,有了一些經驗,但這些經驗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和地理條件下取得的,不能完全作為在不同情況下使用導彈武器作戰的依據。有一些國家進行過多次近似實戰條件的有導彈部隊參加的聯合軍事演習,也不能完全回答未來戰略、戰術的有關問題。況且這種演習消耗太大,不能經常進行。比較適宜的戰術研究方法,是把組成戰鬥力的諸因素和敵我雙方的主要關係,用數學模型表述出來,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進行作戰模擬。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少量的軍事演習加以驗證。

關於導彈武器對戰略的影響,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和毛澤東軍事思想作指導,用現代科學理論,如系統學、運籌學、控制論、資訊理論以及由此形成的軍事系統工程方法,使用電子電腦科學地加以解決。

參考書目

餘超志等著:《導彈概論》,國防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參考文章

推廣示範綠色防控技術利用“生物導彈”防治玉米螟糧食作物什麼是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世界史“生物導彈”防治玉米螟效果顯著糧食作物什麼是古巴導彈危機世界史什麼是美蘇中程導彈協議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