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部署

[拼音]:qian-di daodan

[英文]:submarine-to-ground missile

由潛艇在水下發射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導彈。它同艇上的導航系統和導彈指揮控制、檢測、發射系統等構成潛地導彈武器系統。其機動性大,隱蔽性好,生存能力強,便於實施核突擊,是戰略核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潛地導彈分為彈道式和巡航式兩類。潛地彈道導彈多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作動力裝置,採用慣性制導或天文加慣性制導,攜帶核彈頭。核彈頭有單彈頭、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爆炸威力為數萬噸至百萬噸梯恩梯當量,射程為1000~10000餘公里。導彈裝在潛艇中部的垂直髮射筒內,每艘潛艇一般有12~14具發射筒,每具裝一枚導彈。潛艇在水下機動時,導航系統能為導彈發射連續提供有關艇位、航向、航速和縱橫傾角等資料,通過射擊指揮系統隨時計算出每枚導彈的射擊諸元,並將其裝訂到導彈制導計算機內,迅速完成導彈發射準備。發射時,導彈靠燃氣蒸汽或壓縮空氣彈出艇外,導彈出筒後,在水中上升,出水前或出水後導彈發動機點火,按預定彈道射向目標。潛地巡航導彈通常用空氣噴氣發動機,慣性加地形匹配複合制導,且攜帶的核彈頭比威力較高。它可藉助潛艇內的魚雷發射管或專用發射筒發射,當導彈出水升到一定高度時,彈翼自動張開,火箭助推器脫落,空氣噴氣發動機工作,使導彈轉為水平巡航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國先研製陸基戰略導彈,隨後發展潛地戰略導彈。蘇聯於1955年9月首次用潛艇在水面發射了一枚由陸基戰術導彈改裝的彈道導彈,1958年,正式裝備了水面發射的SS-N-4彈道導彈。1963年,開始裝備水下發射的SS-N-5潛地彈道導彈,射程1000餘公里。隨後相繼裝備了幾種潛地導彈,射程提高到2000餘公里至近萬公里。美國於1955年將“天獅星” I巡航導彈裝備潛艇。1960年7月,從“喬治·華盛頓”號核潛艇上首次水下發射“北極星”AI潛地彈道導彈,射程2200公里。1970年,研製成第二代潛地彈道導彈“海神”,射程4600公里,攜帶分導式多彈頭,能攻擊彼此相距100公里左右的不同目標,其圓公算偏差約0.54公里。1971年,開始研製第三代潛地彈道導彈“三叉戟”Ⅰ,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7400公里,攜帶8個分導式彈頭,1979年首次裝艇。 技術更先進,射程達12000公里的“三叉戟”Ⅱ潛地彈道導彈,正在研製之中。70年代後期,美國還研製成潛艇發射的戰略巡航導彈“戰斧” (BGM-109),最大射程2500公里,圓公算偏差約 20米。繼美、蘇兩國之後,法國和英國也裝備了潛地彈道導彈。1982年10月,中國用潛艇在水下向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潛地導彈的發展趨勢,主要是增大射程,增強突防能力,提高命中精度和摧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