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

[拼音]:Qin Bing-Mayongkeng

秦始皇陵隨葬陶兵馬俑的地下坑道建築。位於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西南,西邊距離秦始皇陵陵園東垣牆1公里,正當陵園東門大道的北側。1974年以來,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單位發掘。1977年就地建成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坑的修建工程大約開始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到前209年因農民起義爆發被迫停工。前206年項羽入關時焚燬。共發現4個俑坑,總面積25380平方米。1號坑平面呈長方形,面積12600平方米。2號坑在1號坑的東北邊,平面呈曲尺形,面積約6000平方米。3號坑在1號坑的西北邊,平面呈凹字形,面積520平方米。4號坑在2號和3號坑之間,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4000平方米。目前只發掘3號坑的全部和1號坑、2號坑的一小部分,共發掘2516平方米。4號坑是未建成就廢棄的空坑。兵馬俑坑的發現,對秦代軍隊編制、作戰方式、甲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是一批最具形象的實物資料;對秦代雕塑藝術的研究,也有重要價值。(見彩圖)

坑道建築與出土的兵馬俑

3個坑都是土木混合結構的坑道建築。1號坑深4.5~6.5米,2號坑深3.2米,3 號坑深5.2~5.4米。建築程式是:先在挖好的土坑內四壁沿邊築起夯土二層臺,1號坑和2號坑還在坑內加築多道夯土壁;再在二層臺內側和夯土壁兩側安置相對稱的木柱;棚木上覆蓋葦蓆,席上壓灰泥,泥上覆土。覆土高出原地面約2米。 俑坑前後有供出入的斜坡門道。坑底鋪磚。放置陶兵馬俑以後,門道口用立木封堵,再填土夯實。復原後的1號俑坑應是面闊9間、四周環繞回廊、前後各有5個門道的地下大廳。2號俑坑分隔成各自獨立又互有聯絡的4個部分。3號俑坑是3個廂房互通的建築。

已發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多個,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9000餘件。如果按照出土的兵馬俑排列形式復原,這3個坑的武士俑應有7000個,駟馬戰車100多輛,戰馬100多匹。坑內兵馬俑的排列方向全部面向東方,這可能與陵園的方向或兵馬俑坑位於陵園東邊有關。

兵馬俑排列、裝備的研究

這批兵馬俑應是送葬軍陣的模擬。兵馬俑、戰車實物以及實戰兵器的出土,形象地展現了秦始皇時代的軍隊的兵種、編制和武器裝備情況。也有人認為,它們是作為具體的軍陣即以一個陣法為內容而排列的。

兵馬俑坑所見的秦軍編制,主力是戰車兵和依附於它的步卒。騎兵俑出土於2號坑中,雖已集中排列,但未自成方陣,可見騎兵仍處於從屬的地位。木質戰車的形制大小與商周以來的單轅駟馬戰車沒有明顯差異。車上一般有甲士3人,分別配備遠射的弓箭、格鬥的短劍和護體的盾甲。戰車後面跟隨步卒。步卒使用長木柄的戈、矛、鈹、戟、鉞。在軍陣前方側翼和後衛,往往佈置弓弩手。騎兵執劍或弓箭,馬背鋪韉,韉上有鞍墊。馬具、馬蹬尚未出現。戰士裝備的進攻性武器,除個別鐵鏃外,都是青銅鑄造的。銅兵器表層大多作鉻鹽氧化處理,以增強合金抗腐蝕的能力,這在世界科技史上是極為罕見的。防護裝備,從陶俑身上所披的鎧甲看,很多是模擬皮甲雕塑的,有的還保留著僅有前面護胸而背後無甲的原始形制。也有一部分可能是金屬鎧甲的模擬物。當時鎧甲的形制已因兵種和身份的不同而異。騎兵的鎧甲較短,無披膊。一般步卒和戰車兵的鎧甲,甲身較長,兩肩有披膊,是秦國軍隊中普遍裝備的鎧甲。御手所著鎧甲,甲身最長,領部加高呈“盆領”,兩肩有長披膊,並附護手甲。(見彩圖)

兵馬俑的雕塑藝術

陶俑、陶馬如同真人、真馬,製作程式非常複雜。一般是按俑、馬不同部位分別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後套合、粘接,再雕塑出五官、鬚髮、鎧甲、衣紋等細部。陶俑的製作是根據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來設計的,藝術形象力求與實物相似。將領的裝束與一般士兵不同,騎兵的裝束與步兵、車兵不同,而將領的官階又有高中低之別,其服飾隨之亦異。革帶、髮式、行縢、靴履等細部,也都一絲不苟。彩繪色調明快、絢麗,對比強烈。陶馬形象準確生動,比例適度。秦兵馬俑坑不愧為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寶庫。

參考書目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臨潼縣秦俑坑試掘第1號簡報,《文物》1975年11期。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秦始皇陵東側第2號兵馬俑坑鑽探試掘簡報,《文物》1978年5期。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秦始皇陵東側第3號兵馬俑坑情況簡報,《文物》197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