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協合大學

[拼音]:Sanguozhi

紀傳體史書。西晉陳壽撰寫。劉宋裴松之注。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受學於同郡史學家譙周,治《尚書》、《春秋》三傳,精於《史記》、《漢書》,仕蜀漢為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入晉,張華愛其才,舉孝廉,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等職。《晉書·陳壽傳》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傳世著作有《三國志》65卷、《益部耆舊傳》14卷(原10篇,《說郛》錄存1卷)。此外有《古國志》50篇、《釋諱》、《廣國論》等,又輯《諸葛亮集》24篇,均佚。

《三國志》分《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三國時期60年間的歷史。最初三書單行,至北宋始合刻為一,並改稱《三國志》。後世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前四史”。

陳壽撰《三國志》之前,魏國已有官修的王沈《魏書》和私撰的魚豢《魏略》兩種史書,吳國也有官修的韋昭《吳書》,為陳壽撰史提供了便利條件。唯蜀漢可據的文獻不多,但壽本蜀人,留心蜀事,熟悉蜀漢掌故,終亦裒輯成書,完成了這部“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的三國史。自此書一出,其他三國諸史盡廢。

《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魏有“紀”而吳、蜀無“紀”,這是因為此書寫成於西晉,晉受魏禪,所以奉魏為正統。不過陳壽並未因此就對各方人物任意抑揚褒貶,他還是力圖從歷史事實出發,作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評斷。比如書中評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評劉備是“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評孫權是“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

《三國志》文章簡略,因而總的來看,不如《史記》那樣氣勢磅礴、精美生動,也不如《漢書》行文嚴謹細密、周備明晰,不過有一部分傳文,也還頗見精采,如《諸葛亮傳》,選取主人公一生的幾個關鍵事件──隆中對、赤壁之戰、六出祁山,加以重點敘述,基本上寫出了諸葛亮忠誠款至、鞠躬盡瘁的風範和品格。又如《張昭傳》、《周瑜傳》、《張遼傳》等都以簡約的文筆寫出了人物的個性,頗有動人之處。

陳壽撰《三國志》畢竟還受到史料不足的限制。如全書無表、志,就是文獻不足的緣故。魏國文士丁儀、丁廙無傳,建安七子徐幹、劉楨等五人僅附書於王粲傳後,寥寥數語,三國名醫張仲景無傳。因此,正如裴松之所說其“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

東晉以後,舊史料陸續發現,至劉宋文帝時,裴松之奉命為之作注。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博覽墳籍,立身簡素,曾任國子博士、中書侍郎、永嘉太守等職。著有《三國志注》、《晉紀》等。

裴松之注《三國志》,“上搜舊聞,傍摭遺逸”(《上〈三國志注〉表》),“兼採眾書,補註其闕”(劉知幾《史通·正史》),意在增補事實,考訂是非。《四庫全書總目》稱“綜其大致,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參諸書之說以核訛異;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裴注博引群書達200多種,分量超過原書三倍,後世或譏其“繁蕪”,但它的長處,在於網羅繁富,凡六朝文籍今所不傳者,尚一一見其崖略,儲存了大量珍貴史料。

《三國志》及注所記錄的歷史故事,1000多年來在民間廣泛地傳播著,對後世文學藝術都有深遠的影響。唐李商隱《驕兒》詩,描寫兒童模仿張飛、鄧艾的形象作遊戲;北宋說話人以“說三分”(講三國故事)為重要內容;元代出現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雜劇,如《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等。到明朝初年,羅貫中又進一步加以藝術創造,完成了長篇歷史小說《三國志演義》。《三國志演義》以《三國志》為依據,在史實的基礎上又加虛構。此外取材於三國故事的繪畫、雕塑等也屢見不鮮。

《三國志》以中華書局標點本最為通行。清王仁俊有《三國志佚文》一卷,收入《經籍佚文》叢書。近人盧弼有《三國志集解》。

參考文章

《三國志》之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素材三國志魏書五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