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運乾(1884~1945)

[拼音]:zhonghua minzu

[英文]:Chinese nation

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分佈在亞洲的東部,現有56個民族,擁有1031882511人(1982),其中大陸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數為1008180738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中華民族是由許多民族共同體結合而成。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互相依存、有著內在聯絡的密切關係。自近代帝國主義侵入中國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為帝國主義的對立物,中華民族真正成為政治上的整體。

含義和起源

“中華”,原意與中國相通,又與華夏相系。《唐律疏議》:“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認為:“中國雲者,以中外別地域之遠近也;中華雲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錄初編·別錄卷一·中華民國解》)這裡強調中華一詞乃區別文化高下之族的含義。

中國這一概念在我國古代早就使用。它在歷史上有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因年代久遠,含義多變,使用互不相同,有時指國中、京師、王都,或華夏、諸夏、中華以至赤縣、神州等義,及至清代(1644~1911),則京都到邊裔各地均在其中。

“中華”,在歷史上曾專指漢族,這是由於中華與華夏一詞有關。華夏文化發達,遂以中華自稱。隨著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中華”逐漸發展為多民族含義。因此,中華民族包括定居於中國領土內的所有中國民族,即包括當代的和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而現在已經消失的民族。這個歷史事實,具有豐富的考古遺存和源遠流長的文獻記載,以及各族人民偉大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文化的實踐作為確鑿的證據。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和富有創造精神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就以其繁榮的經濟、燦爛的文化藝術和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蜚聲於全世界,對於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貢獻,是中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從很早的古代起,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美麗、 富饒、廣闊的土地上。 比北京猿人、藍田猿人早幾十萬年的元謀猿人的考古遺存表明了人類起源和中華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其中發掘出的少量石器及遺蹟說明當時元謀猿人已能製造和使用石器。還有大量的考古文化遺存都說明中華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早在6~7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居住在中華大地不同地區的人們共同體已經表現出以細小打製石器為特徵的北部草原地帶狩獵遊牧民族的文化、黃河流域一帶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各不相同的系統特徵。

共同開拓

中國遼闊的疆域和富饒的土地是靠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開拓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從夏、商、周以至秦漢的漫長曆史時期中(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220),當華夏、苗蠻、百越諸族開拓上述地區時,邊疆地區各民族的先民也在艱苦地開發祖國的周圍邊區。東北部和北部的肅慎、東胡、烏桓、鮮卑、挹婁、扶余、鬼方、狁、狄、匈奴等族分別或共同開發了今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廣大地區和今蒙古草原,以及華北北部的廣大地區;西域的烏孫、月氏、塞種和龜茲、于闐、鄯善等“城郭國”諸族開發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廣大地區;西北部和西部的戎、羌、氐等族開發了今青藏高原的廣大地區;西南夷開發了今川、滇、黔地區; 百越諸族開發了今廣西、 廣東以及福建、浙江等廣大地區;東南部的徐夷、淮夷等“東夷”諸族開發了今江淮流域的廣大地區。以後相繼又有更多的少數民族陸續登上開發祖國的歷史舞臺,較著者有敕勒、吐蕃、突厥、回鶻(即回紇)、靺鞨、契丹、党項、女真、蒙古、朝鮮等族。大量史實證明,中國歷史上遼闊的疆域是由中華民族的各族先民共同開拓的,沒有他們的共同的辛勤勞動,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的廣闊富饒的領土。

共同締造

在古代許多王朝建立時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如商、周時代的“成湯伐桀”和“武王伐紂”,都有許多民族共同進行鬥爭。參加伐桀的有所謂“萬方”和“萬邦”,指的就是遠近四方的民族集團;參加伐紂的有所謂“八百諸侯”以及具體指認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8個民族集團,他們都為建立新生的王朝作出了貢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邊疆地區和中原經濟文化聯絡的加強,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相互瞭解和依存關係的加深,進一步導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結合,從而逐步為組成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而奠定基礎。全國統一集中的發展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見彩圖)結束了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局面,統一了戰亂頻仍的中國,第一次建立起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給中華各民族進一步加強聯絡,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從總的趨勢看,秦統一後的兩千多年來,特別是經過漢、唐、元、明、清各朝的努力,統一不斷髮展和鞏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統一約佔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分裂割據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而且越到後期,分裂階段的時間越短。元、明、清三朝的統一局面竟連續600餘年。 這些史實說明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來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對中華民族彼此接近、密切聯絡和互相影響,乃至不少古代民族逐步融合,都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歷史上統一與分裂的矛盾和鬥爭始終是有少數民族參加的。在歷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國、北魏、遼、金、元、清,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它們或者統一了中國大部,或者統一了全國,這就從政治上說明了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歷史。

歷史上中華民族的各族關係是錯綜複雜的,有密切交往、互相依存為主導的一面,特別是到了近代,全國各民族間的經濟,都通過一系列的各種形式的市場更加密切地聯絡起來,交換關係進一步加強,內地各大城市吸收大量民族地區的畜產品、土特產品和其他原料,而少數民族地區所需用的生產和生活必需品,則多由內地的漢族組織供應,從而使各民族在經濟上的互相依存關係比古代大為加強。另一方面,也有各族剝削階級的統治者掠奪、壓迫其他民族和爭奪封建王朝統治權的戰爭,這些民族關係中的逆流,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曾經嚴重地影響、甚至破壞了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但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仍然是中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越來越密切的接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內聚力,儘管歷史上各民族間有友好往來,也有兵戎相見、隔閡歧視,並且曾不斷出現過統一或分裂的局面,但中華各民族之間還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前進,共同締造和促進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的祖國。

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歷史發展

歷史上某些發展緩慢的少數民族成為全國或區域性地區的統治民族後,其統治者常常在一段時期內或多或少地把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強加在較為先進的民族身上。這些都成為歷史發展的消極因素。但另一方面,還需看到在這個過程中,生產發展較緩慢的民族的廣大群眾較快地接受了先進民族的生產方式,實現了歷史發展中的大步前進,促進了各民族間的往來和政治上的逐步統一,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從歷史的全過程來看,統治階級造成的消極因素是短期的、區域性的,而各民族人民之間的聯合、融合和互相取長補短等積極因素是主要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3600多萬人的少數民族中,約有3000萬人已處於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基本上相當或接近於漢族社會發展水平,有560多萬人尚處於封建農奴制、奴隸制或保有原始公社制殘餘的階段。這說明絕大部分的少數民族社會發展水平已基本上處於與先進民族相等的地位。

在中華民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上,對中國和世界文明有重大貢獻。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法、 印刷術、 火藥的應用都是中國最早發明的,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對世界文明發達最突出的貢獻。中華民族還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至今猶為世界稱頌。就某些工業原料的發現與利用而言,富有智慧的中華民族在古代即已發現和利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中國就發現了天然氣,《易經》中稱之為“澤中有火”。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在今甘肅、 陝西、四川一帶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漢書·地理志》謂之“洧水可燃”, 並用以點燈、 潤滑、防腐和煮滷熬鹽。許多從事畜牧業的少數民族首先培育了眾多的牲畜及其他優良品種,對畜牧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蒙古馬和寧夏灘羊以及東北的紫貂、馴鹿,至今猶聞名於世。(見彩圖)秦漢時期居住在塞北和西域(包括今新疆一帶)的少數民族就把他們的牲畜大量輸入中原地區,不僅促進了中原農業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漢族畜牧經濟及軍事、交通事業的發展也起了重要作用。有些少數民族很早就掌握了許多農作物的培植技術,如某些品種的高粱、 芝麻、蠶豆、 扁豆、黃瓜、茄子、菠菜、胡蘿蔔、葡萄、石榴、核桃、西瓜等糧食、蔬菜、瓜果的種子和栽培技術以及棉花的種植(另有從海路傳入者),這些種子及種植技術主要是從西域各族傳入內地,推而廣之。一些少數民族在開闢“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起了積極作用。在中華各族歷史上,產生過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其中也包括一批少數民族的傑出人物,如匈奴的呼韓邪單于、鮮卑的拓跋珪、吐蕃的松贊干布(見彩圖)、回紇的吐迷度、契丹的阿保機和耶律楚材、蒙古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見彩圖)女真的阿骨打、滿族的努爾哈赤和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見彩圖)等,以及回族的札馬魯丁、鄭和、李贄,維吾爾族的馬合木德·喀什噶裡和魯明善,蒙古族的脫脫和明安圖,滿族的曹雪芹,等等。中華民族蘊藏著豐富多彩的典籍,藝術珍品更是世界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絲綢、織錦、陶瓷久已蜚聲國際;音樂舞蹈也是中華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而樂舞的發揚尤以少數民族的貢獻最大。西域的樂曲和樂器曾大大豐富了中原漢族的音樂,唐代10部樂中,西域的“胡樂”就有6部。“洛陽家家學胡樂”,說明當時的盛況。西域的樂舞如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等曾使人們為之傾倒。世界聞名的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新疆克孜爾千佛洞是漢、鮮卑、吐蕃及西域各民族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此外,中醫(包括漢醫、蒙古族醫學、藏族醫學、維吾爾族醫學以及鍼灸等)也在世界醫藥學寶庫中佔居重要地位,具有特殊貢獻。

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漢代西域的絲綢之路(見彩圖),開創了中西交通的孔道,其間西域各族曾為之作出重大貢獻。晉、唐的法顯、玄奘等高僧,不畏艱險去西方尋經求典,帶來和傳播了佛教的文化。唐宋時期,阿拉伯、波斯商人和教士的東來,以及中國回鶻人在信仰上改宗,導致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以致中國一些少數民族信奉該教。到明代三寶太監鄭和 (回族)率龐大船隊7次航海南下,遠達非洲,促進了中國和南洋、非洲各地人民的友好往來。(見彩圖)

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光榮傳統

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具有反對封建主義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光榮傳統。他們贊成平等的聯合,反對壓迫剝削。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各族人民為了反抗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曾多次聯合起來進行反抗鬥爭。例如,東漢杜琦、杜季貢領導的漢、羌族人民聯合起義,嶺南各族人民聯合起義,西晉巴氐人李特領導的關西六郡人民起義和蠻族張昌領導的荊州蠻漢各族人民起義,北魏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起義,鮮于修禮、杜洛周、葛榮領導的河北各族人民起義等,都是幾個民族起義軍互相聯合,互相聲援。唐末的黃巢起義,宋代漢、壯、苗、瑤、侗等族人民的多次起義,也都是各族互相響應,配合作戰。元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的鬥爭,更是史不絕書。明代,大藤峽瑤、壯等族人民的起義,老回回馬守應領導的回民義軍積極配合李自成農民軍一起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清初,作為張獻忠農民軍的繼續,李定國、李來亨領導的西南苗、瑤、彝、壯各族義軍前後敗敵數十萬,此後的苗民起義、回民起義,也都是有許多民族共同參加的。

當祖國面對外國侵略時,各族人民更能團結起來,共同對敵,英勇鬥爭。明代,遠處內地的壯、土家、苗、瑤各族人民積極參加戚繼光領導的中國東南沿海的反抗日倭入侵鬥爭。當入侵之敵竄擾中國福建和臺灣時,畲族和高山族人民又和漢族人民一起並肩抗擊。此後,高山族人民又奮起屢挫荷蘭入侵臺灣之敵。特別是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黑龍江,達斡爾族人數雖少,但不畏強敵,英勇地進行長達40多年的抗俄鬥爭,更為後世傳頌。

到了近代,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殘暴統治和掠奪,命運一致,由於共同鬥爭的需要,更把各族人民團結起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日益發揮其更大的積極作用。各民族人民處在最危急的形勢下,面對極其凶惡的共同敵人──帝國主義,只能同舟共濟、同仇敵愾地堅決鬥爭。於是,中華民族一體的思想和精神就更加明確和深化。中華民族作為帝國主義的對立物,作為政治上的堅強整體,便更加突出起來。為了堅決捍衛祖國的統一和獨立,爭取各族人民的共同解放,他們進行了反對沙俄、英、法、美、日、德等帝國主義的鬥爭。在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中,即有藏、羌、彝、土家等族士兵開赴前線與漢族軍民共同參加戰鬥。英軍進犯鎮海、鎮江時,蒙古族、滿族和漢族官兵並肩抗擊,英勇頑強。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大沽炮臺的滿、漢守軍和蒙古族騎兵迎頭痛擊英法聯軍。藏族人民在1888年的隆吐山戰役和1904年的江孜戰役(見彩圖),先後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壯、彝等族人民曾堅決反擊過法國對中國廣西、雲南等地的侵略。著名的1885年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戰役,就是在壯、漢等族軍民同心協力、英勇奮戰下取得的勝利。東北地區的滿、漢、達斡爾、 鄂溫克、 赫哲等族人民和西北地區的維吾爾、柯爾克孜、哈薩克、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後對沙俄入侵者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臺灣的漢族、高山族人民與美國、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奮戰都表明這些偉大的愛國反帝鬥爭是由中國各民族共同進行的,特別是當地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戰鬥的。正如F.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國》一文中評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所指出的,這些鬥爭“是儲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爭”。從1814年的捻軍起義、1851~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和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運動直到辛亥革命,也都是許多民族參加的共同鬥爭。所有這些鬥爭都表現了各族人民不甘屈服於內外壓迫的頑強反抗精神和革命意志。

1911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但中華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並沒有改變。繼之而起的五四運動就是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賣國的北洋軍閥政府而爆發起來的,廣大的各族愛國青年同各界人民積極參加了這場運動,為中華民族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展開了新的篇章。1921年,由中華民族最先進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已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組成部分。毛澤東所說“對外求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對內求各民族之間的平等”,遂成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進入嶄新階段。各族人民從自發分散的鬥爭,逐步變成自覺的、有組織的、有領導的鬥爭。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和革命實踐中,在面臨共同敵人和共同命運時,中華各民族的優秀兒女血肉不可分離地結合起來,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英勇鬥爭。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就有蒙古、回、壯、苗、滿、朝鮮、黎等少數民族參加,並在蒙古、回、壯等少數民族中開始建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廣西壯、瑤族聚居的左、右江地區,在廣東海南島的黎族地區和湖北、湖南等省的苗族、土家族地區分別建立了革命根據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中,途經苗、侗、布依、彝、藏、羌、回等民族地區,協助一些少數民族建立人民武裝和革命政權,在沿途各族勞動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當地民族拋棄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歧見,大力支援紅軍,涼山彝族沽雞(果基)家支頭人小約丹同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將軍飲血盟誓,協助紅軍順利通過重重阻障的彝區,成為前所未有的民族團結的光輝史績(見彩圖)。許多兄弟民族的愛國青壯年踴躍參加紅軍,獻身於中華民族的偉大革命事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有更多的少數民族人民陸續參加了八路軍、新四軍、人民解放軍,奔赴延安,奔赴前線。在東北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族人民組成的抗日聯軍;在海南島有漢、黎、苗等族人民組成的瓊崖縱隊;在雲南有許多民族人民組成的滇桂黔邊區縱隊。有些少數民族還組織了自己的革命武裝部隊,如陝甘寧邊區的回民騎兵團,冀中、渤海的回民支隊,大青山根據地的蒙古族游擊隊等。各族人民的英雄兒女共同鬥爭,流血犧牲,終於推翻壓在各民族頭上的三座大山,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華各族人民站起來了,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中華正在振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從根本上廢除了民族壓迫制度,實現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迄1985年6月,全國已建立了5個自治區、31個自治州、86個自治縣(旗)。雜散居的少數民族也享有民族平等的權利。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即向各族人民普遍進行了關於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教育,大力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積極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並制定一系列政策、法令和採取措施,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消除了歷史上民族壓迫制度遺留下來的許多影響;並在全國人民中先後集中地進行了兩次民族政策教育和執行情況的檢查,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同時反對地方民族主義,不斷地引導全黨和各族人民防止和克服妨害民族團結的現象。中華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66至1976年“十年動亂”期間,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遭到“四人幫”踐踏,民族關係遭到嚴重損害。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在民族問題上作出一系列重要決定,糾正了“十年動亂”中的“左”傾錯誤,恢復了良好的民族關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進一步發展了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少數民族和漢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使中華民族的團結,奠定在鞏固的社會主義的基礎上。

35年來,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體育等各方面都已經取得了光輝的成就,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各項建設事業也迅速發展(見中國民族誌)。同時,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組成的人民軍隊,在全國人民特別是邊疆少數民族的大力支援下,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隨著中華民族的強盛,中國在世界的威望日益提高。飽經憂患的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面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1984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決定,中華各民族將更緊密地團結起來,為振興中華,為實現在20世紀末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的巨集偉目標而奮鬥。

參考書目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綱要》,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0。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寫組:《中國少數民族》,人民出版社,北京,1984。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

參考文章

為什麼有人提出穀子是中華民族的哺育作物?糧食作物為什麼把萬里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史近代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中國政經常識:中華民族的三大祖先素材文化常識我中華民族的三大祖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