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適(742~805)

[拼音]:sida

[英文]:caturmah╣bhūta

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為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又名四界。界,是種類的意思,謂地、水、火、風四種物體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態,不相紊亂。亦名四大種。種,有能生的作用,如種子。佛教認為一切物質都是四大所生。又把物質世界稱為色法。色,分能造色和所造色兩類,四大種為能造色,其餘一切物體為所造色。

四大之“大”,有兩種含義:

(1)相大,如大山大地,大江大海,大山劫火,黑團風、龍捲風等;

(2)用大,一切物體皆為四大組成(所造)。說一切有部認為,四大各有不同的效能和業用,地大以堅為性,有一定硬度,其業用能受持萬物;水大以溼為性,有一定的溼度,其業用能使物攝聚不散;火大以熱為性,有一定的溫度,其業用能使物成熟;風大以動為性,有一定的動力,其業用能使物成長。四大分內外兩類,動物體內的四大稱內四大,動物體外的四大稱外四大。四大又有實假之分。從四大的堅溼暖動諸性而言,唯身根能感觸,屬觸處所攝色,為實四大;眼根所見的四大,是形色(地水火風的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形狀)和顏色(地水火風的青、黃、赤、白、黑等顏色),屬假四大。佛教認為人身亦由四大構成,以此說明人身無常、不實、受苦。《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稱:“地水火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

四大原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認識物質世界的傳統說法,佛教加以改造。但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各學派,對四大的解釋各有不同。順世派對於物質世界不論能造所造,都說是四大,並認為是常住不變的。勝論派認為四大屬於實句義(實體範疇),是常與無常。數論派認為,地水火風既是所造也是能造,說四大是色、聲、香、味、觸五塵(五唯,即五種細微元素)所造。佛教各派對四大也有不同的見解。大眾部認為,四大為能造,色香味觸四塵為所造。成實學派認為,四塵能造四大,四大能造五根,主張四大通能造所造。經量部認為能造所造皆通實假,主張微塵是實,粗色屬假。一說部認為,能造所造唯有假名,都無實體。瑜伽行派認為,有漏大種所造色屬依他起性,無漏大種所造色通圓成實和依他起;大種唯屬實,造色通實假。

參考文章

我國實施“四大工程”來保證“人文奧運”目標的實現,這“四大工法律常識鵝場水源選擇四大原則分析鵝鵝場消毒的四大誤區鵝決定雞免疫接種成敗的四大因素雞蛋雞育雛期防病四大措施雞生豬營養福利之四大基本點豬母豬選擇的四大標準豬水泥地養豬有四大弊端豬梨樹四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果樹園藝四大家魚人工繁殖高產技巧水產/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