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謨(1914~  )

[拼音]:Zhu Dexi

中國語言學家.江蘇蘇州人。生於1920年10月24日。1945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1946~1952年在清華大學任教,1952 年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任教,1955年回國後在北京大學任教,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屆副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1984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朱德熙早年研究古文字學。5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語法研究。他在語法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語法修辭講話》(與呂叔湘合著,1951)、《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1980)、《語法講義》(1982)、《語法答問》(1985)等。這些著作的特色是嚴謹、深入而多創見,並且重視語法理論和分析方法的探索;在研究現代漢語的同時,注意同古代漢語和方言比較。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 (1954)、《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1961)、《戰國文學研究六種》(與裘錫圭合寫, 1972)、《信陽楚簡考釋》(1973)、《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初步研究》(1979)和《戰國陶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1979)等。此外他還參加了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和馬王堆漢墓帛書的整理工作。 他考釋古文字不僅重視字形的分析, 而且注意古文字在上下文中的意義和語法作用。朱德熙在語法教學、修辭寫作方面也有不少建樹。